健身动作组数次数安排 训练强度的选择
健身动作组数次数安排 训练强度的选择
因为是塑型的目的,那么我们不需要超大的强度训练,力量训练的话,上身训练动作12到15RM(RM:能重复做的最大次数),下身训练动作12到20RM。
训练前期,上身训练动作6到10RM,下身训练动作8到12RM。
有一定基础后,上半身和下半身保持前期强度的同时,加上12到15RM锻炼该肌群的其他动作。
增肌训练原则
训练是增肌的重要环节,因此第一个原则是给训练加的!增加次数,锻炼加量,如要增加局部的肌耐力,就要逐渐减少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或增加训练组数和训练次数。一切都要逐渐增长。超负荷是所有体格训练守则的基本概念。
简单的训练是难满足增肌的要求的,因此重复多次训练非常有必要!我们应该进行多次反复的训练,使得肌肉进行最大化锻炼,所以我们应该进行3~4组 ( 有时最多6 ~ 8组 ) 的训练原则,以使肌肉群彻底的被锻炼和使肌肉使用到最大限度。
应该对某一部分肌肉进行专一训练,反复多次,可以对身体一部分肌肉加强锻炼。例如:斜椅弯举,单独练上臂肱二头肌比反手窄握单摃引体上升要好。
复合训练模式,如果要使肌肉不断地增长,不能一直采取一个固定不变的训练课程。对肌肉进行刺激是使肌肉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如果你一直要采用相同的动作、组数、次数和角度,就不能得到训练强度改变对肌肉的剌激。因此,要使肌肉不断地增长不但要加强剌激,必须采取混合训练模式。
健身动作组数次数安排 训练频率的选择
建议每周6次有氧训练和3次力量训练,例如周一练胸部和肩部,周三练背部和手臂,周五练腿和腹部,不需要和健美朋友一样每次只针对一个肌肉进行训练。
一周至少4次训练,每次针对一块肌肉进行大强度训练,没有固定的排列顺序,可自行设计,但是某一肌肉经过高强度训练后,需要休息48到72小时才可开始第二次训练。
引体向上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原则
标准正确的动作可以有效的避免错误引体向上运动造成对身体的伤害,也能让肌肉充分接受刺激,达到更高效的达到训练效果。一开始就培养出正确的引体向上动作,对以后的整个训练尤为重要。
训练讲究循序渐进原则,训练者要根据自己体能安排训练强度,随着锻炼运动能力上升,再逐渐增加个数和难度。如果一味求快,过度练习,身体反而会承受不住而受伤,损害身体也影响训练。
胸肌下部怎么练
一、优先训练下胸
多数胸肌训练方案都是从平板卧推开始,但是当你想加强特定的部位训练时,你应该在你力量和精力都比较旺盛的时候优先来训练它。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加强下胸部的训练,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训练下胸的动作,比如下斜杠铃卧推。
如果你一般训练都是将下胸安排到最后训练,一旦你将它安排到首要训练时,你会立即发现下胸的明显增长。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你想要加强某个部位,那么就首先训练它。一旦你把它安排的首先训练的顺序,那么不要担心选择比你平常训练时更重的负重和低次数。如果你平常对下胸是采用每组10次,那么现在就可以增加重量,然后每组做6-8次。千万不要低估这种训练方案对肌肉带来更有效的刺激。
二、为你的下胸再增加一个动作
谁说的每次训练下胸只需要一个动作?你平常训练就想通过多角度训练将胸肌的所有肌纤维都训练到-通常采用平板卧推、上斜卧推、下斜卧推-现在,请再选择一个动作,对你的下胸肌肉纤维进行轰炸吧。
但是,这里要提出的一点问题就是,你在选择训练下胸的两个动作的时候,一定不要选择近似动作。比如,你如果其中一个动作选择了杠铃下斜卧推,那么你第二个动作就不要选择诸如斯密斯下斜卧推这样的近似动作,或者第一个动作选择了哑铃下斜卧推,第二个动作就不要选择杠铃下斜卧推。你需要选择的第二个动作标准是:它要与第一个动作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刺激下胸的肌肉纤维。
为了让第二个动作与第一个动作呈完全的不同来训练下胸,因此,如果第一个动作采用了6-8RM每组的大重量,建议第二个动作采用10-12RM的重量。这样不同强度和角度的综合刺激,更有利于肌肉力量和围度的增加。
三、选择单关节运动来刺激下胸
高位绳索夹胸、下斜飞鸟以及绳索飞鸟都是对下胸的训练动作,但这些动作的特点就是排除了肱三头肌的参与。这些单关节运动比卧推有更高的运动幅度。就像其他分离运动一样,它们对胸肌的刺激会更强烈。
四、融入新的下胸训练动作
就算我们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新”动作。但是,对于你而言,你曾今很少做,甚至没有做过的动作,它就是新动作。举例,如果你平时更趋向于使用杠铃,那么是时候该选择使用哑铃或者固定器械了。
另外,改变器材后,你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新的适应过程。比如,和平常相比,换了器械后的座椅高度有可能高一点,也有可能低一点。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细微变化。
负重双臂屈撑是另一个值得尝试的复合动作。为了让你的胸肌受力,你的身体要保持一定的倾斜度来带动你的双脚上升,同时当身体下降的时候,让你的肘部向两侧移动。
五、锻炼胸肌前一天休息
锻炼胸肌前一天休息,这是高级健美爱好者经常采用的策略。因为在你修整一天和足够的营养后,伴随你身体的恢复,你会有更多的精力以及储备更多的糖原。如果你在一周中的中间时间安排胸肌的训练,那么确保在前天不要安排三角肌和肱三头肌的训练,他们也需要完全的修整。
六、在先进技术指导下保持训练强度
将肌肉训练至力竭是肌肉增长的第一步。但是,如果能在肌肉力竭后,在做1-2组,每组仅需几次的胸肌下部训练,那么这会让您肌肉增长速度更快。下面有4条比较实用的技术来增加你的强度:
1、强迫再做几次:当你的肌肉即将达到力竭时,叫你的肌友帮你辅助一下,以便你能做更多次。
2、超重量间歇休息:选择一个你只能做6次的重量(即6RM),当你做了3次之后,停顿一下,不超过20秒的休息时间,然后完成剩下的3次。
3、Negatives:当你达到力竭时,叫你的肌友帮你把负重完全接住。你放松休息5秒钟,5秒钟后再将负重加载到你的身上。然后再接着做,直到你完全不能再继续为止。
4、逐渐卸掉负重:一旦你的肌肉达到力竭,立即减掉25%的负重,然后继续做到力竭。这样你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让肌肉达到二次力竭,非常有利于肌肉的生长。
七、爆炸性地结束训练
使用双杠臂屈撑来完成你的胸肌训练。开始位置在上面,手臂超伸,但不要锁死。用10秒钟时间来降低身体,慢慢数。当你的双脚夹着地时,用脚尖在地上移动至你的手臂超伸。接着轻轻掂一下地面,手臂发力,使身体上升。然后就循环此动作。
健身的方式
健身运动可以采用各种徒手练习,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也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械进行各种练习,如哑铃、杠铃、壶铃等举重器械,单杠、双杠、绳、杆等体操器械,以及弹簧拉力器、滑轮拉力器、橡筋带和各种特制的综合力量练习架等力量训练器械,还有功率自行车、台阶器、平跑机、划船器等有氧训练器材。
健身运动的动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成套的各种徒手健美体操;也有球、棒等轻器械体操,这些主要用于女子健美训练,借以减肥和改善体形体态,提高灵活性,增强韵律感;更有许多能发达身体各部位肌肉的举重练习动作和其它动作。这些动作主要用于男女强壮体魄、发达肌肉,也用于男女健美训练。
为了达到形体健美的目的,需要有专门的训练方法。例如采用杠铃等举重器械做各种动作时,在器械的轻重、动作的做法,安排的组数、次数,运动的速度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和安排。
这样练让胸肌看上去更厚
一、优先训练下胸
多数胸肌训练方案都是从平板卧推开始,但是当你想加强特定的部位训练时,你应该在你力量和精力都比较旺盛的时候优先来训练它。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加强下胸部的训练,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训练下胸的动作,比如下斜杠铃卧推。
如果你一般训练都是将下胸安排到最后训练,一旦你将它安排到首要训练时,你会立即发现下胸的明显增长。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你想要加强某个部位,那么就首先训练它。
一旦你把它安排的首先训练的顺序,那么不要担心选择比你平常训练时更重的负重和低次数。如果你平常对下胸是采用每组10次,那么现在就可以增加重量,然后每组做6-8次。千万不要低估这种训练方案对肌肉带来更有效的刺激。
二、为你的下胸再增加一个动作
谁说的每次训练下胸只需要一个动作?你平常训练就想通过多角度训练将胸肌的所有肌纤维都训练到-通常采用平板卧推、上斜卧推、下斜卧推-现在,请再选择一个动作,对你的下胸肌肉纤维进行轰炸吧。
但是,这里要提出的一点问题就是,你在选择训练下胸的两个动作的时候,一定不要选择近似动作。比如,你如果其中一个动作选择了杠铃下斜卧推,那么你第二个动作就不要选择诸如斯密斯下斜卧推这样的近似动作,或者第一个动作选择了哑铃下斜卧推,第二个动作就不要选择杠铃下斜卧推。你需要选择的第二个动作标准是:它要与第一个动作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刺激下胸的肌肉纤维。
为了让第二个动作与第一个动作呈完全的不同来训练下胸,因此,如果第一个动作采用了6-8RM每组的大重量,建议第二个动作采用10-12RM的重量。这样不同强度和角度的综合刺激,更有利于肌肉力量和围度的增加。
三、选择单关节运动来刺激下胸
高位绳索夹胸、下斜飞鸟以及绳索飞鸟都是对下胸的训练动作,但这些动作的特点就是排除了肱三头肌的参与。这些单关节运动比卧推有更高的运动幅度。就像其他分离运动一样,它们对胸肌的刺激会更强烈。这样才能更好的练出胸肌。
健身房健身的运动程序
一、在家准备
碳水化合物的补充比较重要,提前30分钟吃点东西,做运动的时候就会感觉比较有力气。 很多人认为减肥不要吃饭,然而,如果连脂肪代谢的能量都不足的话,减肥效果会很受有影响。 减重者:可以把一顿晚饭分成运动前后两次吃完。准备好运动服装和鞋子。
二、热身
从缓和、轻松的运动开始,不要太快增加强度,让身体微微出汗。 肥胖人群可以选择自行车,椭圆机等器械热身,以降低关节受到的冲击力。 大强度训练前,还要针对主练肌肉进行热身,比如进行的一组轻重量训练。
三、伸展
运动前的拉伸,目的是减少肌肉的黏滞性,增加运动肌群的血流,提高运动表现,并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四、主体训练 基本构成:力量练习+有氧运动。 前提:通过体适能测试,获知个人体质的数据,根据个人体质确定训练目标,根据训练目标安排训练计划,包括训练的内容、侧重点和计划的调整。
五、关于力量练习
初级健身者:力量练习时,应该以器械训练为主,自由重量为辅。因为固定器械有一定的运动轨迹,比较容易掌握,肌肉群会比较有感觉。 一般健身者:可以首先进行20~45分钟力量练习,然后进行20~45分钟的有氧训练,总体健身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中高级训练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适当延长训练时间或提高训练强度。
六、关于有氧运动
一般应该安排在力量训练之后。注意监测心率,最大心率的60%~70%为减脂区间,最大心率的70%~80%为心肺功能训练区间。常见的有氧器械包括跑步机、椭圆机、登山机、固定自行车等。常见的有氧课程可以分成静态,动态两类,也可以分成有器材、无器材两类,不同课程在肌耐力、柔韧性、肌力、心肺功能,身体组成五方面(体适能五要素)的锻炼效果也有不同侧重。 男性健身者:推荐选择搏击操、普拉提、杠铃操、核心训练等课程。
七、不同人群的训练安排
增肌者:在时间安排上,力量练习应占70%~80%,有氧训练占20%~30%。 减重者:在时间安排上,力量练习应占30%~40%,有氧训练占60%~70%。 男性健身者:为适当增长肌肉,一般在力量练习时,每个部位选择若干训练动作(2~5种)、较多的组数(10~20组)、适中的次数(每组8-12次)。
HIIT和TABATA的差别 选择HIIT好还是TABATA
新手选择一般有氧HIIT较好。
HIIT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自行安排训练。强度虽然高,但也可以调节。
TABATA强度实在太大,能做到20秒的人都很少,这样没有运动量,运动效果也就难以达到。能做到4分钟除非身体特别强,否则往往是因为降低了运动强度,比如没有做到高强度极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