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颌下腺肿瘤临床表现

颌下腺肿瘤临床表现

颌下腺肿瘤:

临床表现

颌下区缓慢生长的肿块是伴颌下腺肿瘤最常有的主诉症状。无痛性者多为良性,恶性者偶伴疼痛或生长较快。临床上以半侧舌麻或舌痛而不以颌下肿块为主诉就诊者并非少见,此种病例多系腺样囊性癌,其肿块硬,不与皮肤粘连,有时皮肤受压变薄但仍具活动性。恶性肿瘤病史可长达数年甚至lO年以上。未分化癌、涎腺导管癌等则病史短。肿瘤累及周围组织致使肿瘤活动度差并伴开口受限,颌下腺肿瘤的表现有时可见面神经下颌缘支或舌下神经受累。晚期肿瘤可穿破皮肤或黏膜,黏液表皮样癌破溃或不恰当的切开或术后可溢出黏稠黏液。

治疗

颌下腺肿瘤均应手术切除。肿瘤病变局限,外科切除充分,周围包括正常组织,颌下腺肿瘤的放射治疗并非必要。化学药物对涎腺肿瘤的效果尚不确切。对控制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尚未见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在对颌下腺肿瘤临床表现认识后,治疗颌下腺肿瘤的时候,需要根据自身疾病情况进行,颌下腺肿瘤患者每个人疾病表现都是不同,因此治疗的时候,方法选择也是有一些区别,因此患者疾病治疗,都是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方法。

教你了解小儿腮腺炎的症状

少数患儿起病时先有发热,食欲不振,头痛,咽痛,呕吐,数小时至2日内腮腺肿大,1-3天达高峰,持续肿胀4-5天。

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首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程,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而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因而使面貌变形。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而潴留而减少,但口干症状一般不著。

患儿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局部疼痛,口腔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的腮腺管开口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可肿大,其开口处红肿,于两颌下深部可触及肿大的颌下腺,较硬,压痛不明显,不活动。

小儿腮腺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核心提示: 患儿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局部疼痛,口腔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的腮腺管开口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可肿大,其开口处红肿,于两颌下深部可触及肿大的颌下腺,较硬,压痛不明显,不活动。

腮腺炎是儿童较高发的一种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极高,而且发病原因有很多。很多患儿在疾病发病的时候豆瓣有发热、头痛或食欲不振等症状。但我们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患上腮腺炎呢?这个疾病的具体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少数患儿起病时先有发热,食欲不振,头痛,咽痛,呕吐,数小时至2日内腮腺肿大,1-3天达高峰,持续肿胀4-5天。

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首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程,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而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因而使面貌变形。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而潴留而减少,但口干症状一般不著。

患儿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局部疼痛,口腔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的腮腺管开口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可肿大,其开口处红肿,于两颌下深部可触及肿大的颌下腺,较硬,压痛不明显,不活动。

小儿腮腺炎发病时的具体症状就是以上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好好了解。虽然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其对患者的伤害我们绝不能轻视。家长们能多点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若发现有上述症状,应及时送院就诊。

手术治疗颌下腺肿瘤的方法

颌下腺肿瘤常规的手术方法是腺体并肿瘤切除。我们一般不做穿刺检查,可术中冰冻病理,区分良恶性。我们不做内镜微创治疗;口内手术切除常需先摘除舌下腺。

颌下腺手术切口长度一般在4cm左右(具体依据个人腺体及肿瘤大小而定),常规采用美容缝合,一般瘢痕不明显,大多数人可以接受。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几率低,即使有也是暂时性的,可以恢复。不必过于担心。

广泛性切除手术:主要是指广泛地切除肿瘤所在组织的全部或者是大部分,以及部分的邻近深层的软组织。

姑息性手术:就是指对原发性的肿瘤或者是其它转移病灶所做的部分或者是大部分的切除手术。虽然说,这种手术的术后患者在病灶的地方仍然有肿瘤残留,但是,它却可以缓解因为肿瘤而产生的一些并发症,比如梗阻和穿孔以及剧烈的疼痛和大出血等。

探查性手术:可以说,这种手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的诊断和了解肿瘤的范围,并且争取在同期为患者进行肿瘤的切除手术。此外,这种手术还可以在早期就发现肿瘤是不是复发,主要是为了方便以及尽早的实施肿瘤的切除手术。而在临床上,可以说,探查性的手术在癌症诊断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知道,当通过此种手术之后,不旦可以了解到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同时还可以帮助肿瘤科的医生为患者制定诊疗的计划和划分诊疗的期别。

预防性手术:指有潜在的恶性趋向的疾病和在癌前病变所做的肿瘤切除手术,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癌症的发生。

小儿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少数患儿起病时先有发热,食欲不振,头痛,咽痛,呕吐,数小时至2日内腮腺肿大,1-3天达高峰,持续肿胀4-5天。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而潴留而减少,但口干症状一般不著。

患儿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局部疼痛,口腔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的腮腺管开口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可肿大,其开口处红肿,于两颌下深部可触及肿大的颌下腺,较硬,压痛不明显,不活动。

腮腺炎的治疗 腺肿期症状

腮腺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伴随中度发热的症状。

唾液腺肿瘤

唾液腺肿瘤中绝大多数系上皮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复杂,不同类型的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不相同。

唾液腺肿瘤中,腮腺最常见,其次为下颌下腺及小唾液腺,舌下腺少见。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下颌下腺肿瘤良恶性的比例较接近,小唾液腺肿瘤恶性多于良性,舌下腺肿瘤恶性者占绝大多数。成人唾液腺肿瘤良性多于恶性,儿童唾液腺肿瘤恶性多于良性。

唾液腺良恶性肿瘤与其他部位的良恶性肿瘤一样,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但低度恶性肿瘤在早期易与良性肿瘤相混淆。

不同部位的唾液腺肿瘤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恶性肿瘤侵犯神经时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舌根部恶性肿瘤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影像学诊断包括B超、CT、99mTc核素显像及磁共振显像,各种检查手段有其各自的适应证。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将唾液腺恶性肿瘤分为三类:①高度恶性肿瘤,颈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率较高,术后易于复发,患者预后较差。②低度恶性肿瘤,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率较低,虽可出现术后复发,但患者的预后相对较佳。③中度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唾液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应从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根据肿瘤性质,对于面神经和颈部淋巴结采取不同的处理原则。对某些唾液腺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唾液腺癌患者的近期生存率较高,远期生存率进行性下降,预后观察应在10年以上。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肿瘤,因其包膜常不完整,不能采用单纯摘除术,应在正常组织内切除,腮腺肿瘤切除时保留面神经。

沃辛瘤具有一系列的临床特点,99m锝核素显像呈“热”结节,具有特征,腮腺后下部的肿瘤可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

粘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可以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类,其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患者预后均不一样。

腺样囊性癌是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肿瘤常沿神经扩散,浸润性强,易发生远处转移。适当扩大手术范围,辅以术后放疗,有可能减低术后复发率。

手术治疗颌下腺肿瘤的方法

颌下腺手术切口长度一般在4cm左右(具体依据个人腺体及肿瘤大小而定),常规采用美容缝合,一般瘢痕不明显,大多数人可以接受。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几率低,即使有也是暂时性的,可以恢复。不必过于担心。

广泛性切除手术:主要是指广泛地切除肿瘤所在组织的全部或者是大部分,以及部分的邻近深层的软组织。

姑息性手术:就是指对原发性的肿瘤或者是其它转移病灶所做的部分或者是大部分的切除手术。虽然说,这种手术的术后患者在病灶的地方仍然有肿瘤残留,但是,它却可以缓解因为肿瘤而产生的一些并发症,比如梗阻和穿孔以及剧烈的疼痛和大出血等。

探查性手术:可以说,这种手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的诊断和了解肿瘤的范围,并且争取在同期为患者进行肿瘤的切除手术。此外,这种手术还可以在早期就发现肿瘤是不是复发,主要是为了方便以及尽早的实施肿瘤的切除手术。而在临床上,可以说,探查性的手术在癌症诊断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知道,当通过此种手术之后,不旦可以了解到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同时还可以帮助肿瘤科的医生为患者制定诊疗的计划和划分诊疗的期别。

预防性手术:指有潜在的恶性趋向的疾病和在癌前病变所做的肿瘤切除手术,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癌症的发生。

吃什么食物可以预防颌下腺肿瘤

预防颌下腺肿瘤的食物

1.新鲜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瓠果、茄子、甘蓝等,含有干扰素诱导物,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这种物质可以增强病人对疾病和癌瘤的抵抗力。

2.杏仁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细胞癌变。它对口腔干燥等症状有缓解作用,但对口:腔有炎症、溃疡以及鼻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这也是预防颌下腺肿瘤的食物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3.可用作恶性颌下腺肿瘤病人的治疗食品。海藻类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物质和海藻酸钠。海藻酸钠能与放射性锶结合后排出体外。常吃海带、紫菜等食品对身体有益。鲨鱼的软骨能抑制颌下腺肿瘤生长,鱼翅有抑制颌下腺肿瘤向周围浸润的能力。鱼类中含有丰富的硒、锌、钙、碘等无机盐类,对抗癌也是有益的。

4.黄瓜:味甘,性平,又称青瓜、胡瓜、刺瓜等,原产于印度,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功效。现代中医学认为,黄瓜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同时黄瓜还含有丙醇二酸、葫芦素、柔软的细纤维等成分,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

腮腺炎的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少数病例可有短暂非特异性不适(数小时至2天),可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咽炎等症状。近10多年来我国流腮病情较前加重,表现为热程长,并发症增多,住院患儿占门诊患儿的比例也增高。

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尔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因而使面貌变形。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磨牙旁的颊黏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因潴留而减少,但口干症状一般不显著。

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

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喉结上方有肿块其实是这病

喉结有肿块其实是颌下腺炎

喉结上方有肿块,病因有可能是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处。本病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较高。未及时接受治疗者,未经正规治疗者,疗效欠佳,因此,早治疗是关键。

明显症状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碱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碱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颌下腺肿大表现

割下腺肿大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也会感觉到自己的喉咙部位出现异物感,常见的症状为红肿,这种疾病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比如说会造成下咽困难,那么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当中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割下腺肿大,该如何治疗。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咸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诊断1.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2.颌下区肿胀疼痛颌下腺肿大压痛; 3.患侧舌下区红肿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慢性者可有颌下区反复肿痛史颌下腺肿大质稍硬轻压痛; 5.颌下腺导管口轻度红肿有脓液或混浊液排出; 6.口底咬合片可能显示导管结石。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淋巴结肿大是指淋巴结直径超过1.5厘米以上,外形改变,质地异常的状况。其病症可能是急性淋巴结炎,较轻的只是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并有轻压痛.多发生在颌下,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一般不用治疗,可自愈.较重的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并伴有红,肿,热,痛,也可有发热.如治疗不及时,可由急性淋巴结炎发展成脓肿。

该病常与涎石并发,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磷化水,防止涎石形成。慢性颌下腺炎者,如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上面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割下腺肿大,首先将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加上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这种疾病引起的症状会出现发热,脉搏,呼吸增快,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颌下腺囊肿怎么治疗比较好

颌下腺肿大的鉴别诊断

颌下腺疼痛、压痛:是颌下腺炎的症状之一,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

颌下腺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是急性颌下腺炎的症状之一。

临床表现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咸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其实我个人建议您采取手术治疗,因为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因为手术治疗可以尽快的切除病变,发现病情手术治疗的费用并不是很高,现在国家医疗技术还是很高。并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我非常建议您去医院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颌下腺囊肿也是非常有效的,中医治疗属于非常保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吃食物治疗或中药治疗,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伤害的,并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您也可以选择中药治疗。

相关推荐

怎么判断腮腺炎

建议你及时就医,不要简单的按照网络上的一些症状来和自己的病症相对照,很多都是不准的,别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下面是腮腺炎的症状供您参考下: 腮腺炎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 腮腺炎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 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

腮腺炎的最初症状有哪些

腮腺炎起初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另外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

腮腺炎是什么原因

症状 潜伏期为 8~30 天,多为 14~21 天。前驱期见低热、食欲下降、乏力和头痛。多数患者无明显前驱期症状而以腮腺肿痛起病。通常先一侧腮腺肿大,继而累及对侧。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发展,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触痛,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疼痛更甚。局部皮肤紧张,表面发热,但无颜色变化及化脓。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对面颊粘膜上)在病初常出现红肿。腮腺肿胀于 2~3 天达到高峰,持续 4~5 天后逐渐消退。起病较急,可有高热,伴畏寒、头痛和全身不适。在腮腺肿胀时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可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腮腺炎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探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方法 用二维超声常规扫查5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腮腺,观察其大小、形态、内部及周边情况,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内部血流。结果 受侵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肿大,内部回声正常或减弱,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结论 高频超声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频超声 流行性腮腺炎 本文对2001年3月~2003年10月我院临床拟诊流行性腮腺炎的56例患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声像图具有特征性

口腔癌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1)唇癌 长期日晒、吸烟可诱发唇癌,下唇居多,主要是鳞癌和疣癌。疣癌原属鳞癌,后独立出来,其特点是表面结痂、硬结、局部蚕蚀,而一般不转移。疣癌亦可以发生于颊、舌、龈等处,预后较好。 (2)颊癌常在白斑的基础上发生,并与白斑并存,能引起张口困难,并转移至颌下、颈深淋巴结,但较少向远处转移。有嚼烟、嚼烟滞留之处。 (3)舌癌好发于舌前2/3处。舌缘因受牙齿刺激较多,发病率亦高。舌背和舌腹的癌常在白斑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舌因血运丰富,癌发展较快,因而早期发生转移至淋巴结,甚至向远处转移至肺,故对舌癌应尽早发现

怎么判断腮腺炎

腮腺炎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 腮腺炎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 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受累肿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 腮腺炎症状三:颧骨

妈妈要当心宝宝患腮腺炎

“猪头疯”医学上称为腮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春季最为多见,患者以2至15岁的儿童为多。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及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触之有弹性、疼痛感。腮部肿胀在3-4天可达高峰。所以,父母一旦发现孩子腮腺炎应马上隔离,注意饮食和休息并及时治疗,以免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

腮腺炎的症状

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 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症状三: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症状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

舌下腺肿瘤有什么临床特点,会癌变吗

舌下腺肿瘤较少见,其中90%属恶性,主要是腺样囊性癌和粘液表皮样癌。由于舌下腺位于口底,肿瘤发生后不易为病员发觉,不少病员因舌下肿块妨碍义齿戴入或例行口腔检查时发觉。也有病员因一侧舌痛或舌麻木而就诊,在这种情况下,应双手仔细触诊舌下区,常可触及肿块。肿块累及舌下神经时可出现舌运动障碍,说话不清,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等症状。舌下腺内肿块较小时,应注意和颌下腺导管结石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其他治疗同腮腺肿瘤。 囊肿会癌变吗 囊肿即良性肿块,好似气球,只是囊内充满液体,囊内液体由于渗透量大小变化可引起增大或

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有哪些

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鼻咽癌,尤其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其发病率可高达30~50/10万。鼻咽癌的死亡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81%,居第八位,高发年龄在40~60岁,以男性为多见。 其次是甲状腺癌,其发病率约3.5/10万,好发于中青年女性,高发年龄在35~55岁。第三位是唾液腺肿瘤(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唾液腺等),发病率约3/10万,其中80%发生在腮腺、10%位于领下腺、 1%在舌下腺,其余分布在小唾液腺。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好发于中、老年人。 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还有口腔内的癌症(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