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茸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凉血
紫草茸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凉血
紫草茸又被称作紫矿,紫胶,是紫胶虫分泌的胶质,味甘咸性平,具有一定凉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疮疥肿毒。疮疥肿毒一般表现为红肿、疼痛,帮助清热凉血,也可以用于加速新肉的长出,对于症状较重的疮疥肿毒,紫草茸也具有很高的疗效。
肺形草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凉血止血
肺形草是一种中药,味道是甘苦的,《浙江民间草药》等著作中都有记载;肺部的一些症状,比如肺热、肺痈、肺痨、咯血等疾病都可以服用肺形草治疗,具有一定凉血止血的作用。
鹿茸食用方法
人参鹿茸鸡肉汤配方
材料:鸡肉120克,红参(或高丽参)12克,鹿茸32克。
制作:取鸡胸肉或鸡腿肉洗净,去皮,切粒;人参切片。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加盖,隔水慢火炖3小时,汤成可供饮用。
适用:大病或失血后,伤及元气,或房劳过度,耗竭肾精,畏寒肢冷,不育不孕,可大补元气,温壮肾阳,此汤与参茸同用,补气而壮阳,人参能大补元气。鹿茸可补肾阳、益精血、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
鹿茸三珍汤配方
材料:鹿茸20克,水发鱼翅、水发海参、干贝、鸡脯肉各250克,盐5克,料酒10克。
制作:将鹿茸、干贝洗净,加调料上锅蒸制。将海参、鱼翅用开水氽透,将鸡脯肉切成肉末,拌入鸡蛋清和调料。将鱼翅、海参、干贝、鸡肉丸和鹿茸一次码入气锅内,加清汤调料蒸制一小时即可。
适用:冬季时令佳肴,富有滋补作用,且易消化。
鹿茸猪尾巴煲烫
材料:鹿茸10g,猪尾巴500g,山药20g,肉苁蓉10g,菟丝子10g,乌鸡1只,火腿肉50g,玉兰片50g,味精、鸡精各5g,料酒15g,姜、葱各10g,盐10g.
做法:将鹿茸用火燎去茸毛,洗净;山药、肉苁蓉切片;除猪尾毛桩,用开水汆去血水;菟丝子炒香;鸡宰杀后,去毛桩、内脏及爪;火腿、玉兰片切片;姜拍松,葱切段。将猪尾巴、鹿茸、山药、肉苁蓉、菟丝子、乌鸡、火腿肉、玉兰片、姜、葱、料酒同放煲内,加水适量。将煲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煲30分钟,加入盐、味精、鸡精,搅匀即成。
适用:抗老益寿。
面条菜的营养价值
面条菜的营养价值
面条菜株高20~25厘米,叶片披针形,叶片长8~12厘米,宽0.6~1厘米,基叶簇生15~20片,茎叶互生8~12片。面条菜以肥嫩的叶片和幼茎为食用器官,质甜味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
吃面条菜的好处
面条菜,多以蒸食为主。也可以炒食,凉拌、做汤,风味颇佳。全草及嫩茎叶入药,有润肺止咳、凉血止血功效,可治虚劳咳嗽,鼻衄、吐血等症。
吃面条菜的最佳时间
春、夏季节。
面条菜的选购方法
性状鉴别: 全草密生腺毛,长20-60cm。主根细长,略木质。茎中部以上分枝较多。叶对生,基生叶略呈匙形,茎生叶披针形或矩圆形,基部阔,稍抱茎,具毛茸。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紫色或粉红色。蒴果卵形,具宿萼。种子多数,有疣状突起。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叶粉末黄绿色。①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或稍弯曲,气孔直轴式及不定式。②非腺毛2-5细胞,以2-3细胞者为多,长84-500μm,直径17-60μm,壁厚,表面疣点明显。③草酸钙簇晶分布于叶肉细胞中,直径31-66μm,另有少数草酸钙方晶,直径约7μm。④导管主为螺纹,可见网纹及孔纹导管,直径8-27μm。
土茯苓的相关配伍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七味土茯苓汤)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十四味土茯苓汤)
紫草茸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治湿痒疮疥
皮肤感染疥虫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性生活混乱的年轻男女容易感染此病,表现为夜间瘙痒剧烈,手缝可以看到疥虫挖掘出来的隧道,呈灰褐色,将紫草茸制成膏状,涂抹在患处可以治湿痒疮疥。
紫草相关医书记载
《本经》:中药紫草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别录》:中药紫草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齄。
《药性论》:中药紫草治恶疮、瘑癣。
《本草图经》:中药紫草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纲目》:中药紫草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医林纂要》:中药紫草补心,舒肝,散瘀,活血。
《吉林中草药》:中药紫草治便秘,尿血。
《陕西中草药》:中药紫草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纲目》:“紫草,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故痘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者宜用之,已出而紫黑便闭者亦可用。若已出而红活,及白陷大便利者,切宜忌之。故杨士瀛《直指方》云,紫草治痘,能导大便,使发出亦轻,得木香、白术佐之,尤为有益。又曾世荣《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脾气虚者反能作泻。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所以用发痘疮,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非矣。”
《本草经疏》:“紫草为凉血之要药,故主心腹邪热之气。五疸者,湿热在脾胃所成,去湿除热利窍,其疸自愈。邪热在内,能损中气,邪热散即能补中益气矣。苦寒性滑,故利九窍而通水道也。腹肿胀满痛者,湿热解而从小便出,则前症自除也。合膏药疗小儿痘疮及面齄,皆凉血之效也。”
《本草求原》:“紫草,痘疹隐隐,欲出未出,色赤干枯,及已出而便闭、色紫黑者宜之,痘夹黑疔亦宜。若痘已齐布红活,二便通调,则改用紫草茸,…,于血热未清,用以活血而寓升发之义也。若红活,二便滑,及白陷者,忌之。至灰滞而便滑,则又宜虫部之紫草茸,宜参观之。”
《本草崇原集说》:“时法每以紫草配为凉剂,解痘毒,率多寒中变证。惟士宗先用桂枝汤化太阳之气,气化则毒不留。又有桂枝汤加金银花、紫草等法。”
《本草正义》:“紫草,气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热。古以治脏腑之热结,后人则专治痘疡,而兼疗癍疹,皆凉血清热之正旨。杨仁斋以治痈疡之便闭,则凡外疡家血分实热者,皆可用之。且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病,及血痢、血痔、溲血、淋血之气壮邪实者,皆在应用之例。而今人仅以为痘家专药,治血热病者,治外疡者,皆不知有此,疏矣。”
紫草茸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解毒
紫草茸胶蚧科动物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干燥胶质,具有一定解毒作用,用于麻疹,斑疹不透,月经过多,崩漏,疮疡,湿疹,外用可治疮疡不敛,肿毒。
松茸头上有一层黏黏的是什么
松茸的菌衣。
松茸本身有一定的水分,其表面的黑色物质实际上就是松茸本身的菌衣的颜色,松茸中有部分营养成分是位于松茸表面的黑色菌衣中的,因此松茸的菌衣一般是不用去除的,通常是将松茸做刺身食用时才将其去除(为了视觉效果更好),平时生活中松茸食用方法如清炖等建议保留其菌衣。
紫草的附方都有哪些
①发斑疹: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钱,温酒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紫草散)
②治疮疹才初出,便急与服之,令毒减轻可:紫草(去粗梗)二两,陈橘皮(去白,焙干)一两。上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入葱白二寸,煎至六分,去渣温服,无时。乳儿与乳母兼服之,断乳令自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紫草如圣汤)
③预防麻疹:紫草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④治过敏性紫癜:紫草五钱,蝉蜕二钱,当归四钱,竹叶三钱,西河柳三钱,牛蒡子三钱,黄柏三钱,知母三钱,苦参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⑤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草二钱,海螵蛸五钱,茜草二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⑥治热疮:紫草茸、黄连、黄柏、漏芦各半两,赤小豆、绿豆粉各一合。上药捣细,入麻油为膏,日三敷,常服黄连阿胶丸清心。(《仁斋直指方》紫草膏)
⑦治小儿胎毒,疥癣,两眉生疮,或延及遍身瘙痒,或脓水淋沥,经年不愈:紫草、白芷各二钱,归身五钱,甘草一钱,麻油二两。同熬,白芷色黄为度,滤清,加白蜡、轻粉各二钱,取膏涂之。(《疡医大全》紫草膏)
⑧治火烫,发泡腐烂:紫草一钱,当归五钱,麻油四两。上三味,同熬药枯,滤清去渣,将油再熬,加黄蜡五钱,熔化,倾入碗内,顿冷,涂之。(《幼科金针》紫草润肌膏)
⑨治痈疽便闭:紫草、栝楼等分。新水煎服。(《仁斋直指方》)
⑩治小便卒淋:紫草一两。为散,每食前用井华水服二钱。(《千金翼方》)
⑾治血淋:紫草、连翘、车前子各等分,水煎服。(《证治准绳》)
⑿治吐血衄血不大凶,亦不尽止,起居如故,软食如常,一岁之间,或发二、三次,或发五、六次,久必成痨:紫草、怀生地各四两,白果肉百个,茯苓、麦门冬各三两。煎膏,炼蜜收,每早、晚各服十余匙,白汤下。(《方脉正宗》)
⒀治五疸热黄:紫草三钱,茵陈草一两。水煎服。(《本草切要》)
⒁治赤游丹毒,红晕如云头:用小锋刀或磁碗锋画去毒血,紫草五钱,鼠粘子一两。研细,水煎服。(《本草汇言》)
⒂治小儿白秃:紫草煎汁涂之。(《圣惠方》)
⒃治豌豆疮,面齄,恶疮,?癣:紫草煎油涂之。(《医学入门》)
⒄治恶虫咬:油浸紫草涂之。(《圣惠方》)
鹿茸补肾吗 鹿茸怎么吃补肾
鹿茸补肾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泡酒、煲汤、煮粥等,下面介绍两种简单的鹿茸食用方法。
配方:鹿茸5克,山药15克,白酒600毫升。
1、将鹿茸、山药放入玻璃容器中。
2、倒入白酒,密封。
3、浸泡7天左右即成。
4、一天喝3次,每次喝15-20毫升。
原料:乌骨鸡250克,鹿茸5克、枸杞10克。 1、将鹿茸、枸杞洗净备用。
2、乌骨鸡肉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
3、将鸡肉捞出,过凉水。
4、所有原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盖好盅盖。
5、隔沸水用小火炖2小时。
6、出锅前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紫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一、清热解毒的功效
紫草具有凉热解毒的功能。紫草味苦、咸,性寒,能清热解毒,能凉血消肿,可用于痈疡、丹毒、血痢、烧伤等症的治疗。
二、凉血止血的功效
紫草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紫草味苦性寒,能清热,能凉血,故有较好的凉血止血功效,常用于吐血、紫癜、尿血、衄血等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三、清热利湿的功能
紫草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同时还有杀虫之功,常用于婴儿湿疹、下焦湿热引起的淋浊、肝胆湿热性黄疸等症,效果非常好。
四、泄火通便的作用
紫草具有泄火通便的作用。紫草味苦而寒,能清热泄火,润肠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