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太瘦更易发生驼背
女孩太瘦更易发生驼背
现在减肥成了很多女性的口头禅,以至于有的小女孩也一味的追求瘦,可是有研究表明:女孩太瘦更易发生驼背。
最新研究发现:骨量、体内瘦素浓度偏低的女性,易患特发性脊柱侧凸(俗称的“驼背”)。这一结论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发现。
专家指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好发于青春期的一种脊柱畸形,以女孩多见,发病年龄一般在10~16岁。他所在医院每年完成的500例各类脊柱畸形矫治手术中,其中脊柱侧凸300余例,而女孩则占75%左右。
十年前,他就发现,许多青春期患脊柱侧凸的女孩子都有瘦瘦高高、月经提前、发育模式和普通女孩子不完全一样。由此,他的研究团队开始收集资料,这期间将500名病人和500名健康人进行对比发现,女孩子们因为发育提前,“瘦素”(“瘦素”是一种激素,每个人体内都有)浓度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女孩,约相当于后者的一半水平,最终使得软组织的发育跟不上骨骼的发育,导致驼背的发生。这一结论应用于临床后,对突发性脊柱侧凸的高危人群“只要抽血查一下瘦素,如果偏低的话,就补充一些。”
突发性脊柱侧凸发病初期,本人不痛不痒,很难从感觉上发现,专家指出,有非常简便的方法来发现:在孩子洗澡时注意其背部是否对称、是否有局部隆起。如有怀疑,可让孩子向前弯腰,保持膝部伸直,双手下垂,手指对齐,手掌合拢。自己站在孩子对面,如有病变的存在,椎体的旋转可致后背一侧增高不对称。从孩子前面看常可见胸部乳房和胸廓不对称。发现以上异常则应立即到医院拍片检查。
早期治疗时,也不需要立即手术,只要戴上支具就可有效控制脊柱侧凸的进展,需要注意的是支具要全天戴,并在最初的半年经常去医院复查。如果继续加重,通过手术也可达到治疗的效果,不过要等小孩发育基本定型之后,这样不影响孩子的身高与发育。
不用枕头睡觉治疗驼背吗
睡觉不用枕头对于治疗驼背是没有用处的,驼背一般分为两种情况,青少年尤其是女孩比较容易驼背,另外就是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也可以导致驼背。前者可以通过使用背背佳来矫正驼背,后者如果症状较重需要通过手术来纠正驼背。所以两种驼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通过不用枕头的情况来纠正驼背。另外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少年,都要维持正确的坐姿,挺胸抬头可以预防驼背。
驼背孩子每天靠墙站站
“宝宝,走路要抬头挺胸。”常听妈妈大声纠正小孩,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相信孩子弯腰驼背困扰了不少妈妈。
有弯腰驼背毛病的孩子,在个性上显得比较懒散。如宝宝长期坐姿、站姿不良或经常躺在沙发上,再加上缺乏运动,使背肌用力不当或无力,就会导致弯腰驼背。长期弯腰驼背容易导致脊椎歪斜、肩痛、腰痛、骨头不正、手脚酸麻等状况。
孩子通常不容易被定型,弯腰驼背的症状要改正应该不难。但如果还是有驼背的困扰,建议妈妈按照下面的步骤,改善孩子弯腰驼背的状况。
久站或久坐后,可站起来靠墙站立做平背运动,建议妈妈每日可让孩子靠墙站20~30分钟;或者给小朋友看看自己在橱窗中的影子,避免驼背的情况发生。调整书桌至适当的高度,注意不可太低,胸与桌子平行较合乎坐姿标准。
通过走路、跑步、游泳、骑自行车及有氧舞蹈、扩胸运动等可伸展肌肉的运动来改善不良姿势。尤其是着重背肌训练的规律运动,如游泳等。
平时应告诫孩子,站时要抬头挺胸,坐时要腰脊挺直,走路时应抬头收腹挺胸,以纠正不良习惯及不当姿势。
如何才能不驼背
第一:中医认为“肾生髓主骨”。老年以后肾气渐衰,故骨无所养,致骨质疏松,萎缩。若中年以后经常服用一些补肾的药,则能延迟骨的老化。常服用的中药和中成药有:当归丸、肉桂、菟丝子、制附片或六味地黄丸、枸杞子等。常用西药为:雌激素对妇女的老化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副作用大,长期使用可引起阴道出血,腹痛。第二:最主要是加强营养。补充一定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C、蛋白质和锰、铁、镁元素等。
第三:要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如慢跑、晨练、练太极拳等体育活动。既可以修身养性,又可防止骨质老化,避免过早驼背。青少年的骨骼有机物成分较多,这样的骨骼韧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若不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易发生变形,形成驼背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小孩子驼背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如果孩子长时间弯着腰驼着背,那么会压迫到胸腔,会导致孩子呼吸不顺畅,会使得孩子的身体尤其是大脑缺氧,这样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另外,小孩子驼背,如果不及时纠正,那么长大了之后想要纠正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女孩太瘦更易发生驼背
最新研究发现:骨量、体内瘦素浓度偏低的女性,易患特发性脊柱侧凸(俗称的“驼背”)。这一结论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发现。
专家指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好发于青春期的一种脊柱畸形,以女孩多见,发病年龄一般在10~16岁。他所在医院每年完成的500例各类脊柱畸形矫治手术中,其中脊柱侧凸300余例,而女孩则占75%左右。
十年前,他就发现,许多青春期患脊柱侧凸的女孩子都有瘦瘦高高、月经提前、发育模式和普通女孩子不完全一样。由此,他的研究团队开始收集资料,这期间将500名病人和500名健康人进行对比发现,女孩子们因为发育提前,“瘦素”(“瘦素”是一种激素,每个人体内都有)浓度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女孩,约相当于后者的一半水平,最终使得软组织的发育跟不上骨骼的发育,导致驼背的发生。这一结论应用于临床后,对突发性脊柱侧凸的高危人群“只要抽血查一下瘦素,如果偏低的话,就补充一些。”
突发性脊柱侧凸发病初期,本人不痛不痒,很难从感觉上发现,专家指出,有非常简便的方法来发现:在孩子洗澡时注意其背部是否对称、是否有局部隆起。如有怀疑,可让孩子向前弯腰,保持膝部伸直,双手下垂,手指对齐,手掌合拢。自己站在孩子对面,如有病变的存在,椎体的旋转可致后背一侧增高不对称。从孩子前面看常可见胸部乳房和胸廓不对称。发现以上异常则应立即到医院拍片检查。
太瘦易患有什么疾病
1、骨质疏松
体瘦的女性髋骨骨折发生率比标准体重的女性高1倍以上。这还是由于过瘦的人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影响钙与骨结合,无法维持正常的骨密度,因此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发生骨折。
2、胃下垂
当人体过分消瘦时,身体内腹壁松弛、腹肌薄弱,导致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弛无力,腹压下降,于是整个胃的生理位置就降低、胃蠕动减弱,从而引发胃下垂。
3、子宫脱垂
没有了足够量的脂肪的保护,子宫容易从正常位置沿****下降,子宫颈下垂,甚至脱出于****口外,就形成我们谈及色变的子宫脱垂,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宫颈口感染,甚至宫颈炎。
4、胆结石
过于消瘦的人一般热量摄入不足,所以沉淀在身体组织中的脂肪就加速消耗,胆固醇也随之移动,导致其在胆汁中的含量增加,胆汁因而变得黏稠,析出结晶并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小驼背的苦恼是什么
一旦发现孩子驼背了也不要太紧张了,问题总有解决的方法。
小驼背的解决方法:
(1)爬行运动 两手和两脚尖着地,像婴儿一样在地上爬行。距离由短到长,速度由慢到快,直线爬也行,转圈爬也行,为防止把手磨破,可戴手套,每日爬两次,每次10~15分钟。
(2)打滚运动 将身体躺直,在床上打滚,每日两次,每次5分钟。为避免头晕,速度不可太快。
(3)太极拳 太极拳处处要求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使腰部始终保持自然舒适直竖状态,对驼背有很好的矫正作用。 (4)挺胸转体 自然站立,两手叉腰,抬头挺胸,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反复做30~40下。做这套动作要尽力挺胸收腹,用力转动。
(5)持棍转体 自然站立,两手持1米长小木棍放在背部肩胛处,同时挺胸转体20~30下。
(6)床边振臂 仰卧位躺在床上,使肩部靠近床边,头自然后仰,两臂伸展下振20~30下。
(7)仰卧拱桥 仰卧在床上,以头和脚为支撑点,把身体像桥一样拱起来,停5~10秒钟落下,如此反复做10~20
孩子小驼背,孩子自己没有察觉,但是家长是苦恼的,家长相近千万个方法,把改用的刑都用了,可是并没有什么效果。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广大的家长同志们按照小驼背的解决方法,以身作则带着孩纸一起动起来。还有就是本人认为女孩纸若驼背可以穿高跟鞋就会不自觉的昂首挺胸了。
老人太瘦的6大危害
1.太瘦易体质虚弱。
老年人太瘦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
2.太瘦引起骨质疏松。
老年人太瘦还会引起一种名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疾病,成为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等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太瘦免疫力低下。
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低下,对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发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及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4.太瘦疾病痊愈时间延长。
瘦人由于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很少,一旦患病,往往经不起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使疾病痊愈的时间延长。
5.太瘦不能抵御寒冷。
脂肪除为能量的仓库外,还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瘦人怕冷的道理亦在于此。
6.太瘦易患皮肤病。
老年人太瘦了,由于皮肤变薄和干枯,皮脂腺分泌减少,患老年性糠疹、皮肤角化症、皮肤瘙痒症等老年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