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服避孕药易患乳癌
过早服避孕药易患乳癌
长期素食可降低女性生育能力
近年来,吃素的饮食风尚渐为流行。尤其是体形丰满的女性,甚至把吃素当成了习惯,希望借此达到减肥的目的。不可否认,食素的确对减肥有帮助。不过,最近医学界对素食的研究证实,女性经常食素,会对体内激素分泌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不育。
在吃素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众多研究中,德国慕尼黑马斯保兰学院的结论最引人注意。该学院的卡儿宝克教授将参加试验的健康少女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除了进食少量乳酪和牛奶外,其他食物全部是素食;而另外一组则进食正常食物。在为期6周的减肥计划结束后,研究者发现,在吃素食的女性中,有78%的人出现了停止排卵的生理现象,而且几乎全组人的月经周期都比正常时间短。但是在正常饮食的一组中,67%的女性排卵正常,月经周期也没有明显变化。
卡儿宝克教授分析认为,素食一组女性之所以出现排卵停止的情况,与她们进食蛋白质过少,从而导致激素分泌失常、月经周期紊乱有关。她推论:素食会导致生殖机能异常,甚至严重影响生殖能力。
孕育专家苏建萍主任指出,假若女性不愿意生育能力受影响,那么在进行素食减肥前一定要三思而行,尤其是年龄超过30岁的女性,生育能力本身已经下降,更要谨慎行事。
胡萝卜吃多了小心不孕
若是你想拥有自己的小宝贝,若是你不想月经异常,那就不要像兔宝宝一样,整天胡萝卜吃个不停。
也许你会问:“有这么严重吗?”答案是:“有!”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金南医师的研究发现,过量的胡萝卜素会影响卵巢的黄体素合成,分泌减少,有的甚至会造成无月经、不排卵、月经紊乱。
这种情形最早是在精神性厌食症患者身上发现的,即使她们不吃东西,没有月经,血液检查仍发现血中胡萝卜素过高。后来在一些其他女病人身上发现,如果大量吃胡萝卜,会造成血中胡萝卜素偏高,而出现不孕症、无月经、不排卵等异常现象。研究人员解释这可能是β胡萝卜素干扰了类固醇合成所造成的。曾有医生在6位因为吃了过量胡萝卜而导致月经异常的女性身上发现,她们的卵巢黄橙橙的,称为“黄金般的卵巢”。
紧急避孕药有哪些类型
1、单方孕激素
单方孕激素类紧急避孕药,成分多为左炔诺孕酮,均为非处方药。主要有两种规格:一种是0.75毫克,单次口服2片,或首次服1片,
间隔12小时服第2片;另外一种是1.5毫克,单次口服1片。在无防护性性生活或避孕失败72小时以内,服药越早,预防妊娠效果越好。服用前后无需禁食。
在卵子尚未排出之前,单方孕激素类紧急避孕药起到抑制或延迟排卵的作用,而在排卵后使用,能使子宫内膜的形态发生改变,早期的产品(胃溶片)避孕有效率能达到85%以上,现在经过剂型改良后的肠溶片剂有效率可达到99.8%。
2、抗孕激素
抗孕激素类紧急避孕药的有效成分为米非司酮,常见的品牌有司米安片,碧韵胶囊,华典片等,均为处方药。用于紧急避孕时,在无防护性性生活或避孕失败72小时以内,空腹或进食2小时以后口服25毫克,服用后禁食1-2小时。
抗孕激素类紧急避孕药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服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会达到不同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每次服用米非司酮10至25毫克可用于紧急避孕;服用150毫克可终止49天内的妊娠。使用本品终止早孕失败者,必须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口服避孕药对身体的影响
口服避孕药的成份是激素,激素,又称荷尔蒙。口服避孕药中所含的雌孕激素,是与女人关系最为密切的2种荷尔蒙。孕激素主要功能完成女人的天职----受孕、妊娠、泌乳。而雌激素更是保持女人青春与健康关键,让人更有女人味。女人一旦雌激素减少,皮肤就会变得粗糙,皱纹早生,绝经期也会提前至少2~3年。也正因此,口服避孕药中所含的激素,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不会影响内分泌,相反的,对于女性还有诸多益处。
适当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其患上子宫癌及卵巢癌的风险可减少达20-80%;服用时间越久,风险越低。最近有研究指出,更年期前服用避孕药,当中的雌激素并不会令女性有患乳癌的倾向。
使用避孕药增加乳癌的死亡率
科学家紧密关注避孕药的使用是否会导致乳癌的死亡率上升。为了找到真相,研究人员分析了多年来监控的资料,流行病学资料,还有一些乳癌的终端资料。在15年立,科学家采访了4292名患上乳癌的妇女,科学家研究了她们使用避孕药的情况,病史,家族病史,个人性格,行为等方面的资料,以进行研究。
在这15年里面,有1473名妇女最后死于这个病,当中80%和乳癌斗争了5年,70%抗争了10年,64%抗争了15年。而和那些没有使用避孕药的妇女相比,没有服用避孕药的乳癌患者,死亡率略低1%。而科学家不排除这个百分点有研究不当的成分,因此,科学家认为,避孕药的持续使用时间或初次使用的时间都不会造成乳癌的死亡率升高。即使患上乳癌,再服避孕药,也未必会增加死亡率。
但是,科学家仍然表示,这项结果仍待持续研究。
长期服避孕药易患脑梗塞
近日,就有媒体报道一位32岁的女白领突发急性脑梗塞,经医生详细询问才知道,原来多年来长期服用的避孕药是罪魁。
“这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多发生于脑静脉,其次是脑动脉。因为大多数避孕药都含有孕激素和雌激素,这两种激素均能引起血液凝固性增加,血黏度加大,纤溶功能减弱,血流缓慢,形成血栓。”王拥军解释道。
目前有三类女性比较容易受激素异常引起脑血管疾病的威胁——长期口服避孕药、绝经之后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和生产前后孕激素下降、雌激素上升的女性。王拥军提醒女性读者,应尽量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之类激素类药物,短效口服避孕药只要规律服用,不漏服也不过量,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一定要长期服用,则应定期进行体检检查凝血功能情况。此外,最好在医生建议和指导下使用此类药品。
口服避孕药增乳腺癌风险
服用避孕药可以导致乳腺癌?
大量的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但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注意危险性的轻微提高。现代口服避孕药仅仅含有很低剂量的激素,而且服用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女性调理月经周期,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减轻骨质疏松症状。同任何其他药品一样,服用口服避孕药,大家都要斟酌其利弊。
“丁克”女性更易患乳腺癌吗?
有证据表明,终身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最高,35岁以后初次生育者患乳腺癌的机会也多,而在30岁以前生育者患乳腺癌的机会就少。
我们知道,过度的雌激素刺激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孕激素则可能是一种保护因素。因此,哺乳可以通过孕激素的保护作用来降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此外,母乳的营养成分要比人工喂养高,对婴儿更有利。
在生育因素中还有初潮早、经期长、绝经时间延迟等都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初潮年龄小于12岁的,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大于12岁的高4~5倍;月经持续天数大于7天的要比小于5天的危险性大;绝经年龄在55岁以后的则比小于45岁绝经的危险性要增加1倍。
吃过避孕药会影响怀孕吗
避孕药吃多了会造成日后的不孕吗
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虽好,但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之后,想要怀孕,可能会有短暂不排卵的现象,所以在预计要怀孕的前半年左右即可停药,但不用担心口服避孕药并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不孕,也不会影响日后的怀孕。(P.S.即使因不知道怀孕了而服用口服避孕药,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此外,长期服用避孕药者,罹患乳癌、子宫颈癌的机会会较常人增加,因此有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应该注意在每个月月经结束后做乳房自我检查,并且每一年接受子宫颈抹片检查。
服用避孕药时,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服用各种避孕药必须养成准确、按时、按量服用的良好习惯,不可随意改变或延长服药时间。不要漏服、迟服,发现漏服应于次日补服,否则易造成不规则出血或避孕失败。
(2)避孕药应妥善保存,避免小儿误服。药片如果受潮、溶化或糖衣层磨损、压碎时,都不要服用,以免影响避孕效果或造成阴道出血。
(3)长期避孕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服药期限通常短效药6--7年,长效药3--4年为宜。探新避孕药每年不超过2次。可与其他避孕措施交替使用。
口服的避孕药虽然效果比较好,但是如果长期的服用,对于女性的内分泌肯定会造成紊乱,所以女性如果想要怀孕那么一定要立即停药,然后等上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可以继续怀孕,如果在服用了避孕药以后发现怀孕那么一定要尽量的做人流手术。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畸形。
长期服用避孕药或导致女性不孕
生活中同居的男女有不少是通过避孕药来减少受孕的几率,但是避孕药也不能经常吃,这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吃避孕药会导致女性的月经紊乱、卵巢抑制等现象的发生。有些不排卵的女性想知道,这是否长期吃避孕药会导致不孕呢?
避孕药,一般指口服避孕药,有女性口服避孕药和男性口服避孕药。它的避孕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并改变子宫颈黏液,使精子不易穿透,或使子宫腺体减少肝糖的制造,让囊胚不易存活,或是改变子宫和输卵管的活动方式,阻碍受精卵的运送。使精卵无法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达到避孕目的的一种药物。
在排卵过后,孕激素含量开始达到峰值(黄体期),这个时候由于血中雌激素、孕激素都高,从而抑制排卵,并且抑制了女性自身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负反馈)。因此,在排卵过后,孕激素达到峰值之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和孕激素水平都会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是月经。通常所说的“安全期”就包括了黄体期。黄体期时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较高,所以既不会排卵也不会怀孕。
通常所说的长期避孕药,它在医学上的名字叫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期短效口服避孕药含有孕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使女性身体内的卵泡既难以生长发育也不能排卵,从而抑制排卵,而且还抑制了女性身体自身产生孕激素和雌激素的能力。通过抑制排卵,其避孕有效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虽好,但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之后,想要怀孕,可能会有短暂不排卵的现象,所以在预计要怀孕的前半年左右即可停药,一般不用担心口服避孕药并不会造成永久性的女性不孕,通常也不会影响日后的怀孕。但应注意的是,长期服用避孕药者,罹患乳癌、子宫颈癌的机会会较常人增加,因此有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应该注意在每个月月经结束后做乳房自我检查,并且每一年接受子宫颈抹片检查。
患乳腺癌的四因素
1.雌激素因素 如初潮过早(12岁以前)或绝经过晚(55岁以后)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2倍。从未生过孩子或35岁以后生第一胎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3倍左右。口服避孕药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会,但如果在第一次怀孕前使用口服避孕药达数年之久,可能会对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也有报道,绝经期后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
2.膳食因素 以肉食为主的比以素食为主的妇女发病率高。肥胖妇女较易患乳癌,绝经后尤为明显。
3.遗传因素 极少数乳腺癌是遗传性的,如果某妇女的母亲或其姐妹患过乳腺癌,那么该妇女发生乳腺癌的机会比一般人群高2~3倍。
4.乳腺良性疾病 如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纤维瘤等,都有恶变的可能。
引起乳腺癌的四大因素
很多女性都应该听说过乳腺癌吧,很多女性都会了解了乳腺癌的危害。患上了乳腺癌对于自身的危害不容小觑,需要及时的治疗,在治疗前需要多了解一下引起乳腺癌的四大因素是什么?
1.雌激素因素
如初潮过早12岁以前或绝经过晚55岁以后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2倍。从未生过孩子或35岁以后生第一胎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3 倍左右。口服避孕药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会,但如果在第一次怀孕前使用口服避孕药达数年之久,可能会对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也有报道,绝经期后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
2.膳食因素
以肉食为主的比以素食为主的妇女发病率高。肥胖妇女较易患乳癌,绝经后尤为明显。
3.遗传因素
极少数乳腺癌是遗传性的,如果某妇女的母亲或其姐妹患过乳腺癌,那么该妇女发生乳腺癌的机会比一般人群高2~3倍。
4.乳腺良性疾病
如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纤维瘤等,都有恶变的可能。
以上就是对于“引起乳腺癌的四大因素”的讲解,了解了以上的内容,能够看的出来乳腺癌有遗传的特性,一定要引发女性朋友的注意,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很多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