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水肿是怎么回事 孕期水肿的对策
孕妇水肿是怎么回事 孕期水肿的对策
坐姿方面,不宜坐太矮的椅子,座椅的高度最好能高过膝盖。站立时,应可稍微前倾,以帮助放松。
躺卧时则尽量采取侧卧姿势,并以左侧躺的方式更佳,在下方那侧的脚可伸直,上方的脚则可稍微弯曲,并于两腿间加垫软抱枕以增加舒适度。
睡眠前,孕妈咪可抬高下肢20~30分钟,睡眠时也可将双脚稍稍垫高。
孕期应避免同样一种姿势维持太久,假使工作时必须长时间维持坐立或站立姿势的准妈咪,则可尽量抽空伸展腿部,藉由稍微动动脚趾、旋转脚踝,或找时间站起身多多走动,也能有助改善水肿的问题。
孕期除选择较为宽松、舒适的衣物外,也要挑选较为柔软、透气的鞋子,并注意不可过紧或过小。
若是因工作需要,必须长时间久站的准妈咪们,则可考虑购买合适的弹性袜来穿,建议可至品质较有保障的专业医疗器材行购买较妥。
怀孕期间,多进行散步、伸展、柔软操或孕妇瑜珈等活动。透过四肢伸展、运动来放松身体,缓解肌肉僵硬,增进灵活度,保持运动习惯等,均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舒缓水肿。
只是在进行运动时,孕妈咪也必须依据自身状况,注意运动的强度,并不需要勉强自己达到一定的速度、俐落度或特定角度,以避免适得其反。
偶尔可热敷水肿的部位,或是依循淋巴液回流的方向做轻度的按摩,以促进孕期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肿胀等不适感。
可轻度按压如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方三寸处)、丰隆穴(小腿前外侧,膝盖与外足踝连线中点处)、太溪穴(内踝与阿基里斯腱之间凹陷处)、复溜穴(小腿内侧,太溪穴上方三指幅处)等胃经、肾经之穴位;以帮助水液代谢。
此外,另也可寻求合格中医师,依个人体质等状况,判断是否可按压其他合适穴位或直接施行针灸治疗。
准妈咪亦可考虑就诊中医,就医师所开立的中药,针对水肿来进行改善调理。
中医的治疗原则,通常会采取健脾渗湿利水、温肾扶阳化水、理气行滞化湿等方向调理,但仍应经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依实际上个别孕妇的不同情形来对症下药。
另外,提醒妈咪们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水肿的程度日渐加重或部位逐渐扩增,则一定也要及早就医并详究原因。
妊娠水肿有哪些危害
1、有妊娠期水肿的孕妇会出现皮肤真皮层代谢营养不良,这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婴儿的皮肤也会受到影响。
2、孕妇水肿可能是疾病造成的,首先就需要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因为水肿就是妊娠高血压最先出现的症状,其发病过程是由轻到重,严重时会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这些综合征会使母体各器官缺血、缺氧,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很大损伤,比如孕妇可能会出现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水肿、脑溢血、脑栓塞和凝血功能障碍等,而胎儿会在宫内发育迟缓、窘迫、死胎、早产,胎儿的死亡率会相对增加。
综上所述,孕妇水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发觉自己比较严重,还是要及时去做产检,谨防上述情况的发生。
怀孕后外阴肿胀是怎么回事
1、外阴肿胀是生理性水肿
孕妇小便时感觉的外阴肿胀,也是由于静脉受压迫,外阴局部静脉肿胀引起得。由于排尿时腹压增加,血管受压加重,子宫下移,胎头压到盆壁,使外阴部静脉回流短暂障碍,引起外阴静脉充血,导致肿胀的感觉。
2、生理性的水肿对胎儿无影响
不少孕妈妈担心,生理性的水肿是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那会不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呢?其实既然说它是生理性的,那么就是一种妊娠的自然现象,对胎儿没有影响。
3、怀孕晚期最容易发生水肿
在进入妊娠晚期(28周以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后会容易发生水肿。
4、孕妇水肿应怎么办
1)适当休息?适当的休息,减少站立、走动,会使下肢血液回流增加,水肿减轻或消失。
2)穿着合适的衣服?穿着紧身的衣服会导致你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身体浮肿。因此,孕妈妈在怀孕期间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
3)抬高双腿?建议孕妈妈在睡前(或午休时)把双腿抬高15~20分钟,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内压的双重作用,不仅能缓解孕期水肿,还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发生。
4)左侧卧位睡眠?孕妈妈卧床休息、睡眠时,建议面向左侧躺,这样可以避免压迫到下肢静脉,并减少血液回流的阻力,还可以减少对心脏的压迫。如果孕晚期孕妇平躺时间长,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过长,会导致回心脏的静脉血明显减少,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休克,这在医学上叫做“仰卧位低血压”,会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
怀孕晚期腿部浮肿怎么办
什么是孕妇水肿?
孕妇妊娠期的水肿是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渗出血管,积聚在组织间隙中造成的。
孕妇水肿通常最先出现在人体最低部位,足踝部,休息后稍退,逐渐加重并向上蔓延。水肿部位可随体位而改变,半坐、卧位时腰骶部及阴唇明显,严重者会引起全身水肿。有的为可凹性水肿,有的皮肤肿胀透亮而按之并无凹陷。有的无明显水肿,但体重增加每周超过500克,这就是隐性水肿。一般来说,这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但也有一些不正常的情况。
正常的水肿情况
站着的时候下肢出现水肿,清晨起床时水肿消退。
一天的不同时间中,水肿的部位不同,如果把脚抬高1小时,腿部和脚踝的水肿会减轻。
体重增加的情况正常,不会突然增加。
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产检时尿液检测没有尿蛋白。
异常的水肿情况
腿部肿胀严重,用手指按下去会有明显的凹陷,把腿抬高1小时也不会好转。
体重增加的速度快、血压过高。
饮食不正常。
尿液检测中有过多的尿蛋白。
小贴士:轻度浮肿时,可不必处置,如果浮肿异常就需要去医院就诊,因为浮肿是可能会导致神经受压,有时则会引起大腿外侧发麻、指尖刺痛,或感觉丧失。
孕妇水肿怎么消除 孕妇水肿的原因
常见的病理性水肿,包括有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肾脏病及妊娠羊水过多(又称子满)等,都会造成孕期严重的水肿现象。病理性水肿程度严重,不只是小腿,还包括大腿、会阴部、肚子,甚至全身,连头面都可能产生肿大现象。
而妊娠毒血症,甚至有合并高血压的情况,小便量少且有蛋白尿的情形。而这些严重的话都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尤其,妊娠毒血症,最严重的就是造成胎盘早期剥离,甚至于胎盘的循环不好,就会产生一些早产的情况,必须紧急处理。而像妊娠糖尿病,必须要定期监控血糖,上述水肿均无法单就食疗做改善。
然而,病理性水肿的成因,像妊娠毒血症,最有可能是来自遗传(原本就有肾脏疾病、高血压或是糖尿病),或是妊娠期间营养不良、过于肥胖。因为一连串的生理病理现象,导致母体微血管出现不正常收缩,即产生合并水肿、高血压与蛋白尿的症状。上述的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的发生原因,绝大部分均来自遗传或家族病史。
特别是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的妇人,在怀孕期更易引发这些疾病。此外,具有妊娠肾脏病的孕妇,在孕程中若水分排泄不良,就可能造成肾脏病及合并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而本来就有心脏病的孕妈咪,在怀孕过程中,心脏病的问题,也比平时更容易发作起来。
以上,均在产检的过程中,妇产科医师就会仔细去检查血压、血糖,孕妇是否有这类潜在的情况,并提醒孕妇要格外注意。而生理性水肿,通常在6~7个月后才会发生,因此,若孕妈咪到了第2~3孕程,没有出现水肿现象,那么要发生上述病理性水肿的可能性就更微乎其微了。
扣除上述病理性的水肿现象,剩下的就属于生理性水肿了。普通生理性的水肿,多因孕妇饮食偏颇所引起,或导因本身血液循环功能不佳。循环欠佳的最大原因,多是孕妇平时姿势不良所致。包括像是久卧、久坐、久站等等,还有其他可能性的原因如贫血、营养不良等。
此外,怀孕后期孕妈咪的子宫增大,因而压迫肠骨静脉、下腔静脉(腹股沟部位)等处,若孕妈咪喜欢在沙发上平躺久卧,这样的姿势容易压迫到肠骨静脉的部位,造成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使水分堆积于下肢等处,肿胀情况也会变得更糟。
孕期时血量会大幅增加,而血量增加时,加上贫血及营养不良的情况,就有可能造成血液中白蛋白(血浆里的胶体蛋白)含量不足的情形。比如说,吃素的孕妇,若营养摄取不足,血浆中白蛋白不够,在这样的状况下,就容易有水肿现象且半堆积于下半身。
本身有贫血体质,或有海洋性贫血的孕妇,也很容易发生下肢水肿。一旦贫血体质加上营养摄取不足,血液中胶体蛋白含量过低,因渗透压不够,所以水分就容易从血管跑到我们的身体组织内,进而造成水肿。虽然海洋性贫血属于体质遗传,目前也无法用药物治疗,但却不像上述病理性那么严重,仍可就饮食方面去补充改善水肿。
怀孕末期时,因荷尔蒙产生变化,体内雌激素、抗利尿激素、肾上腺皮脂激素分泌较高时,也会造成水肿。然而,生理性水肿的情况,均比病理性形成的原因单纯许多,也较容易处理。
关于孕期的两大水肿,该怎么简单区分呢?病理性水肿,通常在产检时就会发现。而生理性的水肿,则多属怀孕末期发生,肿胀部位集中局部下肢。而病理性,则从怀孕初期经产检发现孕妇血压、血糖过高,或尿中白蛋白过高等情况,或在听诊时有胸闷、气喘情形,甚至发现妊娠毒血症或妊娠合并心脏疾病等的基本现象。
一般孕期肿胀情况约可分为四度。通常正常的生理性水肿,多属与第一度的水肿。人体多半有所谓的代偿机制,例如代谢不好或压迫到时,不可能会造成全身肿胀;乃至于轻度的水肿,用手按压腿部也容易消除。亦或是晚上休息,将腿部抬高,水肿状况会改善的,就属正常生理性水肿。
孕妇水肿的原因
孕妇水肿给孕妈的生活带来烦恼,到底这种水肿是如何造成的呢?其实引起孕妇水肿的原因有很多,在怀孕期间,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让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造成水肿。另外,胎盘分泌的激素和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也会造成体内钠和水分滞留,身体自然就浮肿起来了。
这些水肿的原因都是处在孕期的准妈妈无法避免的,不过大家不要担心,一般在生完宝宝之后,体内滞留的水分会渐渐排出,孕妈妈的水肿现象就会消失了。
孕妇水肿是怎么回事 生理性水肿的原因
妊娠水肿是指怀孕中后期(平均约在怀孕20~24周后)很常发生的症状,且会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使得水肿症状更为明显;
一般说来,孕妈咪的脚掌、脚踝及小腿等处为最常见的水肿部位。
怀孕期间,由于体内荷尔蒙浓度发生变化,黄体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荷尔蒙分泌增加,促使肾脏对水钠的再吸收增加,以致水分滞留身体局部因而引发水肿。
其次,因为水份重新吸收增加,故使得血浆、血容量上升,白蛋白(注: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浓度亦相对降低,进而使血浆稀释,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液中的水分易渗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水肿。
妇女怀孕以后,随着胎儿生长及羊水产生,子宫则逐渐增大,骨盆腔内的压力上升,会使得下肢微血管压力升高,滤过率增加。
同时也会对下腔静脉造成压迫,影响血液及淋巴液回流,致下肢部位循环不畅,促使腿部组织液堆积,进而发生水肿问题。
女性怀孕后,食欲变差,甚至呕吐,导致摄入蛋白质不足,影响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或因怀孕饮食口味改变,嗜食重咸,摄取过多盐分,则导致钠钾离子不平衡等;
另外,现代女性多为职业妇女,工作时常常需要久坐或久站的准妈咪,常会受重力影响,以致下肢水液回流不佳,前述问题均可造成水肿的问题出现。
通常生理性的水肿现象,多发生在孕妇小腿以下的部位。但通常可藉由休息、减少久走、久站及适度抬高下肢,促进下肢水液回流,乃至降低饮食中盐分的摄取量等,常可因此获得缓解。
孕妇水肿的危害
孕妇水肿虽然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它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孕妇水肿可能是疾病造成的,首先就需要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因为水肿就是妊娠高血压最先出现的症状,其发病过程是由轻到重,严重时会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这些综合征会使母体各器官缺血、缺氧,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很大损伤,比如孕妇可能会出现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水肿、脑溢血、脑栓塞和凝血功能障碍等,而胎儿会在宫内发育迟缓、窘迫、死胎、早产,胎儿的死亡率会相对增加。
另外,有妊娠期水肿的孕妇会出现皮肤真皮层代谢营养不良,这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婴儿的皮肤也会受到影响。综上所述,孕妇水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发觉自己比较严重,还是要及时去做产检,谨防上述情况的发生。
怀孕初期水肿怎么办
概 述一般出现在孕妇怀孕月份比较大的情况下。孕期中有水肿,脚肿、腿肿等症状,而最常出现的是水肿的部位。在我实习的过程中,我经常会看到孕妇会因水肿而倍受困扰。那么如果出现了这种症状应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怀孕水肿怎么治疗。
步骤/方法:1孕妇水肿一般是因为妊娠的关系 ,也有部分孕妇是因为自己肾脏不太好造成的。饮食方面可以吃一些猪腰粥,增强肾功能。
2每天晚上入睡前用温水泡脚,睡觉时脚下稍稍抬高一些,可以缓解脚部肿胀。睡觉的床不要太软,床太软对腿部不舒服。
3孕妇水肿还与自己的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要适当的放松心情,多听听音乐,舒缓情绪。
4可以对身体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的吸收,对孕妇水肿有一定的作用。减轻行走困难。
注意事项:保持室内的通风,忌吸烟、喝酒、养小动物。避免接触有刺激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