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养肝遵循子午流注

中医养肝遵循子午流注

二丑时(1:00~3:00)肝经

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的血液淘汰,新鲜的血液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

养肝养生之道:人体此时段应当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新陈代谢。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城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此外,肝火旺盛的人如果能够在此时进入睡眠,有助于降肝火。

养肝需要顺应自然规律,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排毒的功能。因此,人们要保护好肝脏,以免肝脏受损。

肝脏对人体的作用很大,人体主要是靠肝脏来代谢的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需要注意的是,肝脏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如保护不好便可致病。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肝脏肿大,正常功能衰退。大部分肝病可治愈,但少数迁延不愈,变成慢性肝炎。

肾病何时服中药最好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酉时补肾效果佳。酉时(17:00~19:00)属肾经循行时段。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吃些补肾的食物或中药,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感觉空腹服药胃部不适,可在餐后1小时服药。

根据子午流注理论,申时(午后3:00~5:00)属膀胱肾经循行时段。尿路感染患者在这段时间服药,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若使用中药择时坐浴的方法治疗尿路感染,也可取这段时间内坐浴,以提高疗效。

二、肾病患者为何不宜吃咸及海鲜?

肾病患者首先要饮食清淡,少食海鲜。咸属肾,肾病患人不宜吃得过咸,尤其是水肿病人,甚至要无盐饮食,否则治疗不易收效。

海鲜类食物往往过于寒凉,会加重肾脏负担,往往造成蛋白尿增加,病情加重。所以建议肾炎或者肾病患者忌食海鲜,防止病情反复。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好转后食用海鲜、咸鱼也会病情反复,应该避免。

对痛风、高尿酸血症或肾衰竭的患者,豆制品也在慎食之列。豆制品富含蛋白质,过量食用会加重肾脏负担,故不宜多食。另外,在服用中药时生冷、辛辣食品也在禁忌,应遵照医嘱,不可贪嘴。

春季怎样做到养肝护肝

调情志

春季养肝中医讲“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气郁结难受时,可以尝试“嘘肝法”:面对常青绿色树木,口发“嘘”的声音,缓缓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恶气,一直到心情好转为止。经常伏案工作的白领一族,可以在自己的电脑旁边摆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芦荟等,可以养眼舒肝。

早睡觉,养肝血

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23时至3时最兴盛。中医有句话“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来完成解毒的任务。如果23时至3时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他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地进入肝解毒。所以,第二天的血液就是没有完全解毒的血液。

适当地休息

“累”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求救信号,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平时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钟稍微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饭也小小休息一下;随时调节,抓空当休息,让肝能发挥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劳的感觉。

艾草熏肚脐有什么禁忌 艾条熏肚脐的最佳时间

早上9点至11点,下午5至7点为艾条熏肚脐的最佳时间。

根据中医理论其神阙之穴,此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常存,而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再结合子午流注脾经流注时间为早上9点至11点,肾经流注时间为下午5至7点,因此综合来看这两个时间段灸神阙穴是效果极佳的。

另外按照同治年间李昌仁之《玄妙镜》小周天开穴法的理论神阙穴应该在戌亥之间打开。阴历正月为寅月,戌亥分别为9月和10月(指阴历),因此神阙穴在9月10月灸疗效果好。

中医养肝的小妙招

中医讲究情志养生。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分别是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情绪不舒畅时,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切不可憋在心里,以致伤害肝脏。

中医养生特别强调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此外,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因此,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及时休息补充体能,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以消除疲劳的感觉。

中医可以通过食补护肝。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来有“五色饮食”的说法,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护肝者还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少喝酒。

通过健脾护肝。中医认为,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其中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而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因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对调养肝脏的也大有裨益的。

肾病何时服中药最好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酉时补肾效果佳。酉时(17:00~19:00)属肾经循行时段。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吃些补肾的食物或中药,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感觉空腹服药胃部不适,可在餐后1小时服药。

根据子午流注理论,申时(午后3:00~5:00)属膀胱肾经循行时段。尿路感染患者在这段时间服药,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若使用中药择时坐浴的方法治疗尿路感染,也可取这段时间内坐浴,以提高疗效。

心情抑郁会伤肝吗

首先,中医讲究情志养生。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分别是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情绪不舒畅时,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切不可憋在心里,以致伤害肝脏。

其次,中医养生特别强调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此外,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因此,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及时休息补充体能,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以消除疲劳的感觉。

姜糖茶什么时候喝 上午喝健脾开胃

红糖姜茶主要是对脾胃有直接关系,根据人体经络的子午流注理论,脾胃经络的工作时间分别是:胃经是在7:00—9:00,脾经是在9:00—11:00,因此这个期间喝红糖姜茶是最好的,吸收也是最快的,可以更大的发挥其驱寒。健脾、开胃的功效。

凌晨三点醒来睡不着是什么病 疾病因素

从西医临床上来看,患者要是经常在凌晨三点睡醒,多半是患有以下疾病,如: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癫痫、偏头痛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3)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睡眠,常常是短而破碎,只有肾透析或 肾移植才能有效解决。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频,也可以干扰 睡眠。

(4)过敏性疾病:也常常干扰睡眠,如皮肤瘙痒、鼻阻塞、使睡眠无法进行。

(5)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病、肠炎、痢疾等造成腹痛、烧心、恶心、呕吐等症 状,也明显干扰睡眠。

(6)循环系统疾病:特别是心衰、心绞痛、高血压、动静脉炎等都可引起失眠。

(7)骨骼、肌肉、关节的炎症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也不同程度地引起睡 眠障碍。

中医圣贤发现了人体的养生治病的一种规律,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这种规律叫做子午流注。从子午流注上看,凌晨3点对应的是肺经,如果患者经常在凌晨三点醒来睡不着,可能是肺部受到病邪入侵或肺部虚弱所致。

附:子午流注图

相关推荐

类风湿关节炎怎么办

专家:西医辩证,诊断为顽固性偏头痛,而运用中医辩证法,则诊断为痰阻足阳明胃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和代谢、饮食与精神等。 较好的治疗方法是取穴,内关,足三里,丰隆,迎香,颊车,中脘,合用“子午流注法”,“灵龟八法”是以时间选择穴位。 轻度头痛一般不用休息可服用止痛药,如去痛片等。如有剧烈头痛必须卧床休息。预防此类疾病,生活环境要安静,室内光线要柔和,可按头痛的部位给予针灸按摩;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夜眠

为啥有人每天傍晚到晚上发烧

中医认为,发烧有很多种的,不同原因的发烧、不同时间的发烧却是不一样的,调理方法也不同。 有一种发烧,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比较守时,不早不晚,一般在傍晚五六点的时候准时现身(还可能伴有腰背痛、全身乏力、遗精盗汗等症状),到晚上睡觉之后又慢慢退去。第二天早上量体温,一切正常,所以有的中医称其为酉时发烧。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每天都会定时医院在这个时间段发烧呢,这里面到底藏这什么样的秘密呢? 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傍晚五六点正是气血流注肾经的时候,在这个时间规律性地发烧,一般多与肾有关,肾虚(主要是肾阴虚),

肺经运行的时间是几点

凌晨3-5点。 人体有十二条正经,这十二经络的运行更十二时辰有着相配比的关系。凌晨1-3点为肝经的运行时间,到3点时肝经与肺经相互交接。在凌晨3-5点这一个时间段肺经的气血处在子午流注这个顺序上,此时肺经的气血较为旺盛。 像肺功能不好的人,可能会在这个时间段因为肺排毒而出现咳嗽现象。

一日三餐如何安排才能健脾胃

现代人整天忙于工作,早上刚从床上爬起来就上班,没有吃早餐的习惯。而长期不吃早餐对胆囊是有很大危害的。现代医学的解释是,不吃早餐会使胆汁在胆囊中存留时间过长,容易使胆汁浓缩形成结石。这就好比是,流动的水不容易发生淤堵,而不动的湖泊就容易存积淤泥。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学说来看,辰时(早上7~9点,此时胃经值班)吃早餐最好,此时胃气充盛,吃好早餐可养护胃气。生活中,有一些女孩子为了减肥,早上刻意不吃早饭。这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辰时是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这时候吃再多的早餐也很容易消化。

中医如何养肝

养肝重在“调情志” 中医讲:“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人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的健康。中医说:“怒伤肝”,三国时的周瑜大怒之下剑伤迸裂、倒地而亡,就是“大怒伤肝”的典型案例。因此,当情绪不舒畅时,尽量找一个可以诉说的人,或找一种可以发泄心中郁闷的方式来疏泄,不要硬憋在心里。老百姓常说:“万病气上来。” 养肝首先我们要做到“戒怒”。我们经常说“常开怀”,其实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和幽默的人交往,这样能够非常好的起到畅达肝经中的郁气,疏肝理气的作用。 做到“饮食有度、起居有常” 中医讲:“

足三里什么时候不能按

一天当中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按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从十二经络的子午流注时间来算,脾经的走行时间是在上午的九点钟左右,在此时间段按摩足三里,有助于脾经的充沛,但在日常生活中,按摩足三里,不一定要按照脾经的走行时间按摩,只要有时间、地点方便,随时都可以按摩足三里。 按摩方法 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穴位上绕圈按揉。一般按揉5-10分钟,或先向左画圈20次,再向右画圈20次,早晚各做一次,以达到保健的作用。

张悟本绿豆汤的做法

张悟本绿豆汤的做法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为什么大家都在跟南方说“张悟本绿豆汤的做法做篇文章出来啊”!自从看了张悟本绿豆汤的做法之后,还真不得不说专家就是专家! 张悟本老师说,春季万物生发,肝属木,春天很多人肝火旺,所以中医强调要春季要养肝护肝。而养肝护肝的其中一样法宝就是喝绿豆汤。 张悟本老师又说,我们每年都喝绿豆汤、绿豆粥,可这绿豆汤怎么做、怎么喝,很有讲究的!天天高呼喝绿豆汤,我问您那叫绿豆汤吗?那么,绿豆汤什么时候喝才有养肝去火的功效呢?按你们说解暑解毒的作用,什么时候才有作用? 听到了吧!张悟本老师

人体经络24小时气血运行时间表

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3.手三阴经络走向,手三阳经络走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4.手三阳经络走向,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5.足三阴经络走向,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6.足三阳经络走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

到底如何才能养护好肝

青色食物入肝 药物中的青蒿、青皮都是入肝经的。食物中的青菜也大多入肝胆,如仙人掌,青柠檬,青黄瓜等,当季蔬菜中的韭菜、茼蒿、菠菜、香椿等都是餐桌上的美味春芽。麦苗色青,还是治疗黄疸的良药。在口苦口干比较明显时,如果不是血虚所致的虚火,可食用黄瓜、绿豆等都有清肝火、解毒的效果,但虚热以养阴血为主,阴血足则火自然敛降。 早睡眠以养肝 夜卧则血归肝,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子时(23:00~1:00)属胆经循行时段,丑时(1:00~3:00)属胆经循行时段。因此应早睡眠, 特别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以利于肝胆的养护

艾灸烫出泡怎么处理 哪些人不适合艾灸

1、没有耐心的人,艾灸需要长期坚持,哪怕是每天10分钟,定时定量最好,尤其是温灸法,不再需要严格按照古制子午流注来选择穴位。 2、没有恒心的人,见到自己某些症状有所好转就放弃,对牌、麻将和女人倒是日夜惦记。 3、没有时间的人,不管有钱无钱,整日忙忙碌碌不知在忙些啥的尤甚。 4、胆子小的人,灸后见到以前的症状显现马上就上医院打吊针,吃药输液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的。 5、高血压患者,虽然在各种专业书籍上都有灸法介绍,但是要视严重程度来定,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