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患病的主要原因
肛裂患病的主要原因
诱发肛裂,专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原因:首先是不良的排便习惯,排便不及时或者时间过长造成肛门压力过大;其次是饮食的辛辣刺激;再次是由于职业原因久坐;最后是慢性疾病诱发肛裂。以下是对于这些原因的介绍,患者要饮食重视。
1.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肛裂:上厕时下蹲位看书看报,造成下蹲和排便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肛门直肠内瘀血而诱发疾病。上厕时吸烟能缓冲大脑的排便反射,极容易造成便秘。排便时用力过猛,一些人不管排便感受是否强烈,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挣,只能使直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与局部瘀血,导致疾病 发生和发展。
2.饮食因素引起肛裂: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或饮食品种难免发生改变,这是很自然的。如食物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改变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人情况,都能直接影响粪便成分,引起肛门直肠疾病。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 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全国普查资料说明,喜食辛辣者其发病率为61.6%,喜饮酒者其发病率为64.6%,均明显高于总的发 病率。
3.职业性因素引起肛裂:长期站立或久坐。因直立或静坐姿势,肛门直肠居人体下部,痔静脉回流不畅,较易引起便秘,而便秘可以导致肛裂。
4.慢性疾病引起肛裂:如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咳喘造成腹压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均是形成肛裂的原因。故在预防中应注重全身状态,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肛裂措施。
生活中,想要远离肛裂的危害,患者首先要远离辛辣刺激的食物,定时进行排便,排便时避免抽烟看报,排便时间应该控制在5分钟,另外,人们应该避免久坐造成肛门的压力。
引起肛裂的原因有哪些
1、外伤因素:这也是肛裂原因之一。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道,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是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
2、感染因素: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肛管损伤后亦难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主要是损伤合并感染所致,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
3、内括约肌紧张: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反射性内括约肌痉挛目前认为是肛裂不易愈合的重要原因。
4、缺血因素:近期有人提出肛管后正中线缺血是肛裂原因,因为肛管远端是由直肠下动脉供应,该血管穿越坐骨直肠窝,分出小支经肛管括约肌至黏膜,但多数后联合处缺乏直肠下动脉分支(占85%)。从毛细血管形态学研究也提示后正中线处内括约肌内部的毛细血管较稀疏。
以上就是对肛裂的诱发原因的介绍,通过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吧,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对以上状况多加注意,不要让自己走进疾病的深渊。
肛裂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解剖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肛提肌大部分附着于肛管两侧,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两侧坚强,容易损伤;肛管和直肠形成肛管直肠角,使肛管后部承受粪便压力大等都是造成肛裂的因素。
2.外伤 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道,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是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此外,产伤也可致肛裂,约占3%~9%。腹泻时频繁排便,肛管敏感紧缩也易损伤,反复损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
3.感染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肛管损伤后亦难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主要是损伤合并感染所致,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
4.缺血 近期有人提出肛管后正中线缺血是肛裂好发于该处的原因,因为肛管远端是由直肠下动脉供应,该血管穿越坐骨直肠窝,分出小支经肛管括约肌至黏膜,但多数后联合处缺乏直肠下动脉分支(占85%)。从毛细血管形态学研究也提示后正中线处内括约肌内部的毛细血管较稀疏。有人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得肛管后联合处的血流较其他象限处为少。以上都说明缺血确是慢性肛裂发病的主要因素。
5.肛管狭窄 先天畸形、外伤或手术所致的肛管狭窄,在干结粪便通过时更易受损而发生肛裂。
6.内括约肌紧张 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反射性内括约肌痉挛目前认为是肛裂不易愈合的重要原因。肛裂患者肛管内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达127.5±42.2kPa(956±316mmHg),正常人仅为86.3±33.3kPa(647±250mmHg)。这种高压在经扩肛治疗后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肛裂的形成也有解剖原因
肛裂是一种仅次于痔疮的肛肠疾病。由于肛裂症状与痔疮很相似,因此一般人不易区分。慢性肛裂患者以20岁左右年轻人和儿童最多,老年少见,女性显著多于男性。现代医学认为,肛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肛门皮肤及血管机械刺激和炎症改变引起的。
1、感染
急性和慢性肛窦炎、肛乳头炎、内痔和息肉等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的致病菌经腺口进入肛腺,在肛管皮下组织内生成脓肿,破溃后形成溃疡。小型浅部血栓因感染发生血栓静脉炎,也可致肛裂发生。
2、损伤
粪便干结可使肛门皮肤撕裂,腹泻时排粪频繁使肛管敏感紧缩,正常稠度粪便也可致损伤,肛管慢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肛门梳硬结,妨碍括约肌松弛,使肛管容易受损伤破裂。直肠异物、扩肛方法不当、肛门手术、分娩、先天性肛门狭窄、直肠结肠炎、结核等也可导致肛裂。
3、解剖
肛门外括约肌由尾骨向前到肛管后方,分为二部分,沿肛管两侧向前围绕肛管,到肛管前方此二部连合,在肛管前方和后方留有间隙,肛提肌的大部分附着肛管两侧,前部和后部较少,肛管后部和前部不如两侧坚固,容易损伤,肛管向下向后成肛管直肠角,肛管后部受粪便压力较大。肛管后正中线血供给缺乏,弹性较小,均是造成肛裂的原因。
肛裂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肛裂是由于很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疾病,便秘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所以我们大家要学会预防便秘,将肛裂拒身于千里之外。一旦不小心患有肛裂后,患者就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了。那么,肛裂病人吃什么好呢?
肛裂病人应多食用含丰富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防治便秘。苹果、桃、杏、梨、香蕉、瓜类等水果,芹菜、菠菜、韭菜、苜蓿、黄花菜、茭白、竹笋等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应每日进食,可使大便柔软而易于排出,减少干硬粪块对肛裂创面的刺激,促进创面愈合。芝麻、蜂蜜、植物油、胡桃仁能润肠通便,肛裂患者应适当多食用。
肛裂患者应忌食或少食刺激性饮食,如白酒、黄酒、辣椒、生姜、蒜、葱等,这些饮食可以导致便秘,并使肛门直肠部充血明显,诱发或加重肛裂。
有效的食疗方:
(1) 芝麻酱拌菠菜:菠菜1斤煮熟,芝麻酱1两,酱油、盐、姜末、味精适量,凉拌吃。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可减轻排便肛门疼痛。
(2) 肉苁蓉炖猪肉:肉苁蓉200克、猪肉500克、茴香、花椒、生姜、酱油适量,慢火炖烂,分几次服用。肉苁蓉味鲜美,炖肉后可同肉一起食用,对习惯性便秘有补虚通便作用,可减轻肛裂患者排便时肛门疼痛症状。
本文为各位详细的介绍了肛裂病人吃什么好,小编要提醒大家,上述的食疗方法仅供患者的参考。同时,也希望肛裂患者能进行坐浴。在进行大便的时候,不要过于用力,否则伤口就很容易被撕扯开。
... ...
肛裂吃什么好 肛裂的饮食禁忌
辣椒、葱、姜、韭菜、蒜、香菜、胡椒、洋葱等,都属于辛辣刺激的食物,不仅助长内热,而且经过消化道时容易刺激黏膜,还会加重肛裂患者肛门疼痛、便血的症状。
肥甘厚味的食物主要是指五花肉、动物皮、动物肝脏等,膳食纤维含量低,脂肪、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吃多了容易加重肛裂患者便秘。
热性温补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狗肉、鹿茸、人参等,会助长热毒,刺激炎症扩展,肛裂患者症状严重期间不宜吃。
香口类食物主要是指油炸、烘烤的食物,比如薯片、饼干、披萨、炸鸡、油条等,虽然味道香脆,但是营养流失严重,而且多容易引起上火,会加重肛裂患者便秘、便血的症状。
烧烤、腊肉、腊肠等食物,表面含有多种致癌物质,且容易上火,吃了会加重肝脏排毒,降低免疫力,不利于肛裂伤口愈合。
温馨小贴士:
肛裂患者饮食宜清淡营养,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这样有利于肛裂伤口愈合。此外,要多喝水,防止大便干燥引起便秘。
肛裂为什么会复发
肛裂为什么会复发?肛裂是生活中很容易发生的一种肛肠疾病。很多人都有过得肛裂的经历。得过肛裂的人们都知道,明明肛裂已经治疗好了,可是过了不久却又复发了。很多患者为此很是困惑,不知道肛裂为什么会复发?
肛裂复发具体的原因有:
1、饮水不足,许多肛裂患者在治疗肛裂后就没在注意预防,因为日常工作时饮水较少,导致肠道内粪便干燥,使得排便出现困难,这样就容易造成便秘的出现,便秘又是造成肛裂的重要原因。
2、饮食不当,肛裂患者治疗后没有注意饮食,使得患者容易出现排便困难,或者是腹泻的产生,这些都极易造成肛裂的反复发作。
3、疲劳,一些肛裂患者在肛裂治疗后没有注意休息,在身体过于疲惫的情况下,肠胃的蠕动较差,这样就使得消化能力变弱,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容易引起肛裂。
4、缺少运动,肛裂手术后有些患者认为需要静养恢复身体,从而躺在床上不进行必要的运动,这也使得肠道蠕动变差,容易出现便秘,因为这时肛门又比较脆弱,受便秘影响肛裂极易复发。
肛裂的饮食注意事项
肛裂和便秘关系很密切,因此肛裂患者要保持大便的通常,不要害怕疼痛,就不去上厕所。有效的改善便秘的症状,对肛裂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早上空腹起来,喝开水,要一口气喝下去,是对肠道的一个清洗,还可以喝蜂蜜水,晚上睡觉前,可以吃香蕉,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因为有事或者什么,忍着不排便,这样会加重病情。
肛裂患者的天敌是烟酒,尤其对于男性肛裂患者来说,不要因为好朋友来了,就必须要喝酒而忽视了疾病的存在,这样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烟酒会加重肛裂的症状,使得疼痛加剧,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饮食上肛裂患者要注意,饮食要合理,不能吃比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粗粮、玉米馒头、小米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每天还要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对于缓解便秘也是有帮助的。
巩膜病发病主要原因
(一)内源性这是巩膜炎的主要原因。可由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而来,如结核、病毒、结节病、麻风、梅毒及痛风等。另外也可由于病灶感染引起的过敏反应,及内分泌因素而发病。
(二)外源性较为少见,多通过外伤或结膜的创面而来,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多与自身在胶原细胞内产生的抗原-抗体性免疫反应有关,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均可并发巩膜炎。
(四)继发感染 由邻近组织如结膜、角膜、葡萄膜或眼眶周围组织的炎症直接蔓延而来。
肛裂是怎么回事
1、解剖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肛提肌大部分附着于肛管两侧,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两侧坚强,容易损伤;肛管和直肠形成肛管直肠角,使肛管后部承受粪便压力大等都是造成肛裂的因素。
2.外伤
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道,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是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此外,产伤也可致肛裂,约占3%~9%。腹泻时频繁排便,肛管敏感紧缩也易损伤,反复损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
3.感染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肛管损伤后亦难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主要是损伤合并感染所致,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
4.缺血
近期有人提出肛管后正中线缺血是肛裂好发于该处的原因,因为肛管远端是由直肠下动脉供应,该血管穿越坐骨直肠窝,分出小支经肛管括约肌至黏膜,但多数后联合处缺乏直肠下动脉分支(占85%)。从毛细血管形态学研究也提示后正中线处内括约肌内部的毛细血管较稀疏。有人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得肛管后联合处的血流较其他象限处为少。以上都说明缺血确是慢性肛裂发病的主要因素。
5.肛管狭窄
先天畸形、外伤或手术所致的肛管狭窄,在干结粪便通过时更易受损而发生肛裂。
6.内括约肌紧张
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反射性内括约肌痉挛目前认为是肛裂不易愈合的重要原因。肛裂患者肛管内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达127.5-42.2kPa(956-316mmHg),而正常人仅为86.3-33.3kPa(647-250mmHg)。这种高压在经扩肛治疗后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我有陈旧性肛裂,可不可以做提肛运动来帮助恢复
虽然说提肛运动能帮助治疗肛裂,但并不是所有肛裂患者都能进行提肛的,像陈旧性肛裂患者,本身括约肌痉挛,再进行提肛运动,肛门在一提一松过程中,使得疼痛加剧。提肛运动多适用于初期肛裂以及肛裂术后帮助恢复。
肛裂病因
解剖因素(30%):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肛提肌大部分附着于肛管两侧,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两侧坚强,容易损伤;肛管和直肠形成肛管直肠角,使肛管后部承受粪便压力大等都是造成肛裂的因素。
外伤 (12%):
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道,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是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此外,产伤也可致肛裂,约占3%~9%,腹泻时频繁排便,肛管敏感紧缩也易损伤,反复损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
感染(15%):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肛管损伤后亦难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主要是损伤合并感染所致,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
缺血 (10%):
近期有人提出肛管后正中线缺血是肛裂好发于该处的原因,因为肛管远端是由直肠下动脉供应,该血管穿越坐骨直肠窝,分出小支经肛管括约肌至黏膜,但多数后联合处缺乏直肠下动脉分支(占85%),从毛细血管形态学研究也提示后正中线处内括约肌内部的毛细血管较稀疏,有人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得肛管后联合处的血流较其他象限处为少,以上都说明缺血确是慢性肛裂发病的主要因素。
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为肛裂“三联征”,前哨痔是因淋巴瘀积于皮下所致,似外痔,由于在检查时因先看到此痔而后看到裂口,对诊断有帮助,故称为前哨痔或裂痔,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脓肿及皮下肛瘘。
肛裂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下列因素与肛裂的发生有关:
1.肛管狭窄 先天畸形,外伤或手术所致的肛管狭窄,在干结粪便通过时更易受损而发生肛裂。
2.内括约肌紧张 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反射性内括约肌痉挛目前认为是肛裂不易愈合的重要原因,肛裂患者肛管内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达127.5±42.2kPa(956±316mmHg),而正常人仅为86.3±33.3kPa(647±250mmHg),这种高压在经扩肛治疗后可恢复到接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