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三期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的三期诊断标准是什么
1如果血压长期维持在SM180或以上,DM110或以上,两项中有一项即可诊断为三级高血压。2如是这种情况,那么鉴于患者合并有明显靶器官损伤-脑卒中,那么高血压的危险分度应为极高危,所以综合诊断就应该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三级高血压,极高危。但以上这些诊断都必须建立在对高血压的规范诊断及分级上,且有明显高血压和脑卒中有因果关系的证据。建议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获得更详细的病情分析及相关知识 。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如果收缩压达到或者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10毫米汞柱,在没有其它危险因素的前提下,那么就属于高危的高血压,如果合并1-2个,乃至更多的危险因素时,那么就是极高危的高血压,另外有并发症的也属于极高危的高血压。
所以一定要关爱老人的疾病,做为儿女的千万不能怠慢,在这里呼吁全天下的做子女的多多关心自己的父母,按时带父母到正规的机构检查身体,以保证老人们的血压情况与身体状况。同时也要注意老人们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
代谢综合症如何判断
一、中心性肥胖是诊断代谢综合征的首要条件。有人甚至认为,只要有中心性肥胖这一条件就存在代谢综合征。这说明中心性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得到重视。
测定肥胖的指标用体重指数(BMI),以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25千克/米2即为超标。后来提出的各项修正标准认为,用腰围比用BMI更能反映中心性肥胖,于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用腰围来判定。男性腰围≥94厘米,女性≥80厘米者为中心性肥胖。美国用的标准为男性≥102厘米,女性为≥88厘米。我国的标准为男性≥90厘米,女性为≥80厘米。
二、高血脂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诊断标准有两项。一是血清中甘油三酯(TG)升高,≥1.7毫摩尔/升,二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胆固醇减低,男性≤1.04毫摩尔/升,女性≤1.30毫摩尔/升。
三、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30毫米汞柱,舒张压≥85毫米汞柱。
四、高血浆葡萄糖诊断标准为≥5.6毫摩尔/升。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的二、三、四项中已经过治疗的患者也用此标准。
高血压多少正常呢
1、各年龄段血压的正常值,方便现代人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及时治疗。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危害现代人的疾病之一。
2、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都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3、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这就是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是高血压,这样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就无需医治。
4、血压的高低不仅与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季节、气候和职业的不同,血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运动、吃饭、情绪变化、大便等均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休息、睡眠则会使血压下降。
5、精神刺激、情绪变化如兴奋、恐惧等常可导致收缩压的明显上升,运动也可使收缩压明显增加,特别是剧烈运动常使收缩压上升达24.0-6.7千帕(180-200毫米汞柱),运动停止后血压可下降。环境温度升高如洗温水浴等可使舒张压降低,而温度降低如冬天洗冷水浴等可使收缩压升高,血压高的人注意饮食,血压是随着人们的年纪增长升高。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有哪些?
①确定血压水平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②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③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
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与继发性高血压鉴别也是原发性高血压诊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高血压确定之后,只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才能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
低血压正常范围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
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
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规定,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在11.3—11.9Kpa(85~89mmHg)者称为高血压的正常高值,以前称为“高正常血压”。
1984年医学家们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压”概念,后又在1993年进一步将血压低于17.3—11.3Kpa(130—85mmHg)定为正常血压,因此当收缩压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为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项达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压”,也就是目前的血压“正常高值”。
而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这就是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是高血压,这样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就无需医治。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首先,血压“正常高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高值”发展成高血压的可能性比血压正常者大得多。其次,处于“正常血压组组或理想血压组。对于这组人,应该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包括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喜食油腻食品或过咸食物等;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定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所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定期与医生联系及时寻求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千万不能认为“不要紧”或顺其自然发展。
高血压的分级标准
大家对于血压的了解是比较多的,主要是因为机会是比较充足的,在体检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医生在测量血压,但是大家对于血压的一个正常值可能就不会有很多的了解了,一般人只是见过。下面小编带大家去关注一个问题,高血压分级标准表格的内容是什么?
1、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规定,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在11.3—11.9Kpa(85~89mmHg)者称为高血压的正常高值,以前称为“高正常血压”。
2、1984年医学家们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压”概念,后又在1993年进一步将血压低于17.3—11.3Kpa(130—85mmHg)定为正常血压,因此当收缩压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为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项达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压”,也就是目前的血压“正常高值”。
3、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这就是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是高血压,这样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就无需医治。
4、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首先,血压“正常高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高值”发展成高血压的可能性比血压正常者大得多。其次,处于“正常血压组组或理想血压组。对于这组人,应该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包括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喜食油腻食品或过咸食物等;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定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所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定期与医生联系及时寻求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千万不能认为“不要紧”或顺其自然发展。
5、最后,处于“正常高值”的人,如果患有糖尿病或并发心、脑、肾损害,则应进行药物降压治疗,平时可结合逍降茶这种中医组方茶调理,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药物选择以长效降压药为优,以维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降低风险。
高血压分级标准是什么
1、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在11.3—11.9Kpa(85~89mmHg)者称为高血压的正常高值,以前称为“高正常血压”。
2、1984年医学家们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压”概念,后又在1993年进一步将血压低于17.3—11.3Kpa(130—85mmHg)定为正常血压,因此当收缩压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为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项达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压”,也就是目前的血压“正常高值”。
3、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这就是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是高血压,这样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就无需医治。
4、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首先,血压“正常高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高值”发展成高血压的可能性比血压正常者大得多。其次,处于“正常血压组组或理想血压组。对于这组人,应该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包括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喜食油腻食品或过咸食物等;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定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所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定期与医生联系及时寻求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千万不能认为“不要紧”或顺其自然发展。
5、最后,处于“正常高值”的人,如果患有糖尿病或并发心、脑、肾损害,则应进行药物降压治疗,平时可结合逍降茶这种中医组方茶调理,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药物选择以长效降压药为优,以维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降低风险。
大家由于不是专业的学医的学生,所以对于这方面的关注还是很有限的,但是知道一些事情不是坏事,这样自己也可以知道自己在体检之后的血压值是不是健康了,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血压的正常范围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规定,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在11.3—11.9Kpa(85~89mmHg)者称为高血压的正常高值,以前称为“高正常血压”。1984年医学家们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压”概念,后又在1993年进一步将血压低于17.3—11.3Kpa(130—85mmHg)定为正常血压,因此当收缩压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为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项达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压”,也就是目前的血压“正常高值”。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这就是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是高血压,这样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就无需医治。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首先,血压“正常高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高值”发展成高血压的可能性比血压正常者大得多。其次,处于“正常血压组组或理想血压组。
对于这组人,应该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包括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喜食油腻食品或过咸食物等;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定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所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定期与医生联系及时寻求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千万不能认为“不要紧”或顺其自然发展。最后,处于“正常高值”的人,如果患有糖尿病或并发心、脑、肾损害,则应进行药物降压治疗,平时可结合决乌汤茶这种中医组方茶调理,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药物选择以长效降压药为优,以维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降低风险。
高血压诊断的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并不难,但需在不同时间测三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均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方能诊为高血压。对偶尔超过正常范围者,宜定期重复测量以确诊。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人群中动脉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呈连续性分布。由于人们的绝对血压水平可因性别、年龄、种族等许多因素不同而有差别,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
即使达到了高血压标准,也不一定都需用药物治疗,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对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人群积极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多运动、少食盐、不酗酒、不吸烟,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把血压尽可能地降下来。
据调查,按照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标准计算,目前我国人群中临界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13.58%,全国临界以上高血压患者近9000万。1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25%,其中以临界高血压人群增加最为明显。改用新的诊病标准,旨在警示人们应尽快放弃不良生活方式。
血压正常范围 怎样确诊高血压
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内,3次测量血压,取平均值,收缩压≥18.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0Kpa(90mmHg)就为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儿童高血压的数值标准是和大人一样的吗?儿童高血压由于儿童不懂表达,常常延误病机造成很多危害,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今天本文来介绍下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要了解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首先我们了解下儿童高血压的症状。儿童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自觉症状,当血压上升显著时,孩子会出现头痛恶心、头晕眼花甚至呕吐的症状。婴幼儿不会说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尖声哭叫等。儿童血压过高会影响发育,严重者出现偏瘫、视力受损、心脑肾受损,甚至出现心衰、尿毒症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