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人运动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糖尿病人运动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原则: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运动方式:快慢步行、室内运动、床上肢体运动、太极拳;身体较好的可以慢跑、跳绳、骑自行车、游泳、跳韵律操等。运动因人而异。

3、运动频率、时间:每周至少150分钟,如一周运动5天,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脏跳动不过快、呼吸平缓的一般运动),一般以晚饭后2小时左右进行比较适宜。

4、运动强度:量力而行。尽量避免高强度运动,防止意外伤害。

5、运动前后:运动前最好有5分钟的准备活动,如扭动一下颈、肩、腰,做一下高抬腿;除了散步,其他相对激烈的运动快结束时也要继续做一些放松活动,如行走、慢跑等。一般也应历时5分钟。

糖尿病病人运动时注意事项

运动注意事项:

请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计划。每次运动开始前,要注意选择低强度的运动进行热身。每次运动结束前,注意5-10分钟的恢复运动,不要突然停止。应选择和脚、舒适的运动鞋和袜,运动后注意检查脚是否有异常。

运动最好安排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运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以避免运动中引起胰岛素加快吸收所致的低血糖。如有条件请在运动前后注意监测,以掌握自己的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请在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以便出现低血糖时能够及时纠正。运动必须与饮食、药物治疗相结合,合理安排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获得最佳治疗效。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如轻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运动强度。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糖尿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

糖尿病专家进言:糖尿病患者应该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并把运动作为一种疗法。

运动的好处 据有关专家研究,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适当的运动可增加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中葡萄糖被子肌肉等组织的利用增加,使血糖降低。有些国病人,用运动锻炼配合饮食治疗,甚至可以使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即使中、重度的糖尿病患专利号,只要恰当地进行运动,也有利于病情改善。

运动的项目 糖尿病病人可根据病情、年龄与受好,选择诸如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广播操、太极拳、爬坡、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非剧烈或对抗性的运动。

运动的“度” 糖尿病病人毕竟有另于健康人,参加运动锻炼时必须注意掌握好分寸。病人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每次时间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这样才能使用权运动治疗达到“火候”。运动时间的掌握极为重要,既不能运动时间过长,也不能运动时间过短,否则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生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运动开始的5-10分钟,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时间20-30分钟,隆血糖的作用最佳;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虽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增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度。

运动的节奏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运动的时机 有人担心,运动时机掌握不当会诱发低血糖,实际上这不应成为糖尿病病人参加运动锻炼的障碍。但患者在锻炼时应注意时机,如不要在胰岛素和口服隆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做运动锻炼。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空腹时运动也容易诱发低血糖,但用药期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后,可能会有低血糖的症状,若减少用药量,上述症状消失血糖稳定,则应认为是运动增加隆糖疗效。为了做到有备无患,病人在运动时,身上可备几块糖果,以便应急。

运动的禁忌 必须指出的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之前,不要参加运动锻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虽然不禁忌运动锻炼,但也以散步、一般的步行锻炼为安全;有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运动量不能过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若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运动当属禁忌之列。

总之,糖尿病病人大多为中老年人,许多病人并发有高血压、主航天血脂和心血管病,病人在开始运动时要本着量力而行,适宜勿过的原则,绝不能运动过度。

运动与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运动是一项基本措施。对于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育运动的近期效果是可以降低血糖,远期效果是可以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Ⅰ型糖尿病患者,有规律的运动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使血糖稳定下降并提高胰岛素的作用。运动可以使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下降,提高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改善周围组织的血流和供氧能力,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持续的、有规律的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爬山、跳舞等有氧运动,运动量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

糖尿病人运动要注意预防诱发低血糖,宜在餐后血糖升高时进行。

Ⅰ型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人饮食和胰岛素作用的时间来锻炼,避免在用药所致的血液胰岛素高峰期进行。糖尿病人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感染性合并症,运动出汗后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糖尿病人运动不当有何危险

1、血糖易波动

糖尿病患者适当参加运动,应避免因此导致的低血糖,特别在服用降糖药期间。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在剧烈运动时,其血糖偶尔反会升高,同样须加注意。

尽可能在早餐后1/2—1小时参加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尽量避免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如在短效胰岛素注射后1/2—1小时左右,应减少运动。

尽量避免在大腿等运动时需要剧烈运动的部位注射胰岛素。可以选择腹部注射。尽量不空腹运动:如果空腹血糖>6.7毫摩/升,可以空腹适量运动。如果空腹血糖<6.7毫摩/升,最好在运动前吃点食物,吃后10分钟再开始热身。进行中等以上运动量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在运动前或运动中适当加餐。进行长时间运动量的运动,除运动中需加餐,运动后也应增加进食。

在运动前后各测一次血糖可及时发现低血糖,并了解哪种运动、多大运动量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视网膜出血

糖尿病患者的眼睛本来易并发视网膜病,若运动量大或急则可诱发眼底出血,从而加剧眼睛的伤害。为此有视网膜并发症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运动。

常规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一、糖尿病饮食治疗:

1、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我们比较喜欢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2、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3、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4、禁用食物有: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二、糖尿病运动治疗: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之前,不要参加运动锻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虽然不禁忌运动锻炼,但也以散步、一般的步行锻炼为安全;有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运动量不能过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若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运动当属禁忌之列。

老年人如何预防糖尿病

①闭眼站立:双手叉腰、闭眼,单脚站立,另一条腿要屈膝,同时脚离开地面,使其小腿靠在站立腿的膝部。站立的时间最好可以超过一分钟。注意:锻炼时需要靠近扶持物,防止摔倒。

②顶着东西走直线:在地面画一条直线,头顶放一本书或者其他物品,沿着直线走,保持平衡不要让东西掉下了,锻炼多了可以逐渐改为圈线。

③做瑜伽:平时可以的话,多做一些瑜伽的动作。比如单腿抱膝式:双脚并拢直立,重心转移右腿,呼气,慢慢抬起左膝,双手环抱左膝并拉近身体,收紧腹肌,尽量将腰背部伸展开,不要含胸,如果可能,尽量将站立腿伸直。保持这个姿势尽量长的时间。呼气,将手脚放回原位。换做另一侧。

老人运动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老人不像中年人那么骨骼的柔韧度下降,稍微不小心摔倒就可能导致残疾,所以说老人运动要注意安全,另外建议老人运动时最好结伴而行,既可消除孤单,又能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适合什么运动 糖尿病人运动的次数要求

一般而言,每周运动3次为宜,少于3次则达不到运动效果。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可以每周运动5次,甚至天天运动,效果会更加理性。

老人运动要适量

运动是老年人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

因为老年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可使免疫器官中的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大为降低,致使淋巴细胞中的A细胞、B细胞的活性大大降低。

一般来说,剧烈运动后的免疫力降低要持续1小时左右,经过24小时以后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此时遇到病

菌、病毒侵袭便容易罹患感冒、肺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因此,老年人体育锻炼要适度,以锻炼后精神饱满,不感到疲劳为标准。

糖尿病人如何运动锻炼 饭后1小时运动最佳

糖尿病人运动适宜在饭后1小时进行,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低血糖反应。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是以餐后血糖显著升高为主要特点,而餐后的高血糖状态是促进慢性并发症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运动要与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相互协调,一般餐后一小时运动效果最佳。

相关推荐

糖尿运动注意事项 其他注意事项

糖尿病人在进行运动的时候还注意,外出告知家人运动地点或有家人陪同进行运动;外出佩戴好健康卡片,备注好姓名、住址、疾病状况等;随身携带饼干、巧克力等食物以防低血糖;运动后待心率恢复到静止心率+15左右即可坐下休息等等。

适合糖尿病人运动

1、举重。 美国欧道明大学运动科学教授谢莉·R·科尔伯格博士表示,哑铃并非健美者的专利。糖尿病患者练习哑铃等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热量储存, 降低血糖水平。她建议,开始锻炼时候,不妨使用小哑铃,或自制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沙子,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20分钟。之后根据锻炼情况,再逐渐增 加运动强度、哑铃重量,此时半瓶沙子可换成整瓶的。 2、散步。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内分泌学专家贝杜尔·哈蒂波格鲁博士表示,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他建议,如果之前一直没有参加锻炼

糖尿病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1. 定期监测,调整方案 监测是了解病情轻重和验证治疗效果的主手段,有的病人成年治疗,从不监测,这是不对的。没有监测指标作参考,就很难调整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糖尿病患者积极接受监测,定期检查血糖、尿糖等,以达正规治疗。 2. 合理饮食,走出误区 “终生控制饮食”是世界糖尿病联合会提出的糖尿病治则之一,那种“不需控制饮食”的说法及用大鱼大肉代替主食或过度控食等做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饮食方法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劳动强度,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而饮食的品种除不直接吃甜食外,讲究多样化、素淡化,具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

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根据个人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和运动量。糖尿病患者运动方案在实施之前,最好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包括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眼底、肾功能等检查。有时心功能检查也有必。患者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请医生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所有接受运动治疗的糖尿病人,都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检查。 如果是老年人或者肺病患者,有条件的应加测肺功能、测血压、查眼底,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或眼底有出血等病史的,则不应参加运动,如运动后血压上升,眼底出血或心肌缺血,应停止或减少运动运动

糖尿运动注意事项 注意运动强度

糖尿病人运动的强度适中,一方面太低的话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强度过大容易造成血糖下降。运动强度正确把握的方法: 1.摸心率:运动中的心率应该控制在170-患者年龄左右。 2.说话交流:运动中能正常交流为宜,如果是交流困难则降低强度。 3.自我感觉:运动中身体适度出汗,肌肉有轻微酸胀感。如果脉搏无明显变化、不出汗、人轻松则运动强度过低,如果运动吃力,能坚持或者是不能坚持运动结束都属于运动强度过大。

心脑血管病人运动方法

心脑血管病人运动方法,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在近几年不断上升,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多发病的季节,很多患者在冬季都不敢进行锻炼怕自身的疾病再次复发,是不是在冬季心血管患者都不能运动呢?有没有专门可行的运动方式呢? 高血压患者:适当运动有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可选择体力负担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不过分低头弯腰,动作缓慢有节奏、竞争不激烈的项目,并量力而行,由简单到复杂。 但运动治疗是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如果患者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晕眩、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绞

糖尿病适合什么运动 糖尿病人做有氧运动的好处

氧气在人体内是靠血液供应到各部位去的,血量提高也就相应增加了氧气的输送能力。同时循环血液总量的增加也就相应降低了血糖浓度。 有氧代谢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从而提高了肺的气体交换量以及吸入氧气的能力,这对保护肺和防止糖尿病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有利。 氧气吸入肺部后,靠心脏泵血才能随血液输送到全身,有氧代谢运动使心肌强壮,使每次排出的血液更多,并且能提高血液中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坚持经常进行有氧代谢运动,则会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糖尿病过于肥胖会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性。

为什么糖尿病人运动后不能马上洗澡

运动后洗澡或低血糖 糖友的新陈代谢不同于正常人,运动虽能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运动本身也是一种体能消耗,降低血糖,紧接着再洗热水澡,因为运动后可能使血糖降低,加之洗澡也是一种体力活动,消耗热量,在运动后空腹状态下更易导致低血糖。 运动后洗澡坏事变好事 曾接诊过一位患者,为控制血糖,每天坚持锻炼,然后洗一个20分钟左右的温水浴。但洗浴时偶有心慌、头晕等不适的现象。就医后才知道这是典型的运动后立即洗澡引发的低血糖反应。运动是好事,但运动后立刻洗澡就可能好事变坏事。 洗澡导致血液不均 另外,运动会影响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人运动时注意哪些事项

(1)体育锻炼持之以恒,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在锻炼中若出现急性并发症,应暂时停止锻炼。 (2)体育锻炼循序渐进,保持适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切不可片面追求体育锻炼的强度及锻炼的时间,否则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引起酮症酸中毒。 (3)体育运动前应先做5~10分钟的准备活动,然后再运动慢慢增加强度,运动快结束时再缓慢减低强度。突然开始运动或骤然结束运动,一般人都不适应这种急剧变化,易导致事故。运动结束后,最好做些包括整理运动在内的结束运动。 (4)体育运动注意时间的选择。最好在饭后30~

糖尿病人如何运动

运动时间的选择,运动对于用口服药或者胰岛素的糖友来说,都是必须的,但是很多糖友不知道正确的运动或者正在进行错误的运动。一般血糖偏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会出现低血糖,所以选择运动的时机其实是非常重的,我的选择是在饭后的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为宜,运动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因为这个时候刚吃完饭,正是血糖猛烈上升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运动,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非常好。但是这也因人而异,我在刚查出糖尿病的时候,那时候是用的每天四针胰岛素的特效治疗,那时候每天打四针,其实血糖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