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焦虑症的症状 其他症状

焦虑症的症状 其他症状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症状,患者急性焦虑症发作时还可以伴有出汗、腹痛、全身发抖或全身瘫软等症状。并且急性焦虑症发作通常起病急,终止快,一般持续10多分钟即可自发缓解。发作时,意识比较清楚,能回忆起发作症状。发作过后,患者仍然感到心有余悸,情绪不再那么焦虑,但身体和精神上感觉虚弱无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精神焦虑症的症状

1、精神痛苦

焦虑症患者会长期处于恐慌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之中,精神极度痛苦,非常人能够了解的。有些患者会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嘴里碎碎念,或者突然的发笑或者悲伤,这些可能都是为了宣泄心中焦虑的情绪所出现的症状。

2、身体疼痛

尤其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患者内分泌失调,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较大或者无动于衷。往往带动全身身体肌肉僵硬疼痛,尤其是清晨起床时,更是感觉疲惫异常跟没睡一样。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睡眠多梦的症状。

3、神经功能障碍

除了疼痛外,精神病焦虑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潮热、多汗、咽喉疼痛、恶心想吐。一些男性焦虑症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头晕目眩、四肢无力等情况。甚至在进行夫妻生活时,出现早泄阳痿,不举的严重情况。

4、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这些表现都是典型的精神焦虑症的症状。

恐惧焦虑症症状

(1)惊恐发作:

典型的表现为病人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濒死感)或即将失去理智,使病人难以忍受,同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胸口跳出来,有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有的伴有过度换气、头晕、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也有的伴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一般没有明显的诱因或原因,不可预测,两次发作期间,除了害怕再次发作以外,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发作突然,一般10分钟达高峰,不超过1个小时,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

(2)预期性焦虑:

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常常担心再次发作,因此常感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3)求助和回避行为:

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因此要求立即给予救护,在发作间歇期,因担心发作得不到帮助,因此回避一些活动,不愿单独果在家里,不愿单独外出等。惊恐发作病人常伴抑郁症状、自杀倾向增大,应给予重视。

焦虑症的表现症状 慢性焦虑症症状

慢性焦虑又成为广泛性焦虑,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慢性焦虑症症状包括表现:

慢性焦虑症患者长期感到紧张不安。做事时心烦意乱,没有耐心;与人交往时感到紧张急切,不沉稳;遇到突发事件,容易惊慌失措,怀抱严重的消极情绪;即便在休息时,也总是坐卧不宁,担心不可能发生的灾难,如家人发生意外,工作出现差错。

老年人慢性焦虑症的表现为比较敏感、容易被激怒,常常为生活琐事心烦意乱,注意力 难以集中,容易生闷气,无缘无故发脾气。

慢性焦虑极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主要表现有心悸、心慌、出汗、胸闷、呼吸急促、口感、上腹部不适、便秘、腹泻、尿频、皮肤潮红或苍白,有的男性患者还可能出现阳痿,而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紊乱。

慢性焦虑症还容易出现运动性不安症状,包括舌、唇、手指发颤、坐立不安、搓拳顿足,来回走动,肢体发抖,全身肉跳,肌肉紧张性疼痛。此外还有难以入眠、易醒、噩梦、夜惊等症状。

焦虑的症状

焦虑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焦虑症症状

首先说一下焦虑症的定义。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两组症状:

⑴ 情绪症状 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

⑵ 躯体症状 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焦虑症的躯体症状

1、发病时患者会感觉心跳加快、胸闷、呼吸不畅,甚至有窒息的濒危感。

2、有些患者会感到心慌、心悸、头晕眼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前区疼痛难耐并且伴有局部压痛感等,这些症状一般可持续数个小时。

3、比较常见的焦虑症躯体症状有,因头部、面部、四肢等部位的肌肉紧张,而引起的收缩性或挤压性头痛。此外,颈部、肩、腰、背部感到僵硬和疼痛,严重者会出现震颤、抽搐。

4、有些男性病人会出现尿频、尿急、性欲减退等;女性患者则会出现月经紊乱和痛经等现象。

5、患者食欲下降,感觉口干难耐、嘴里无味,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等反应。同时,还会感到上腹部难受,但却说不清楚具体感受。

当处于焦虑状态时,身体自然处于激动状态,准备好随时都可以采取行动去战斗或逃避。但因为不知道威胁来自何方或隐藏何处,所以往往在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情况下,只会做出无目的,无效的动作,焦虑又不知如何处理安顿身心烦燥变化。焦虑症患者可能时常显的坐立不安,经常改变姿势动作,也可能独自一人自说自话或向他人不断倾诉。有些人焦虑时,手脚动作不断,抓头发、摸耳朵、搓脸、双手抱胸、双手用力扭压、敲打、来回快速行走、低头缓慢的走等。有些焦虑症患者脸部表情僵硬,面色凝重、皱眉、悲伤愤怒忧郁 、气氛浓厚,行动上因心思的胶着,而表现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法对外界做客观敏锐觉察而显得不灵活。有些人焦虑时,说话声调改变,可能会发抖,声音尖锐,急促,甚至说话内容不连贯,模糊不清,跳来跳去,面孔颜色也会改变,发自或发红,发冷或发热。 通过本文对焦虑症的躯体症状的介绍,相信您已经非常清楚了。焦虑症的出现,不止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也会给自己的身体,他人等有不好的影响。因此,如果您患上了焦虑症,一定要及时的医治,避免这种心理疾病,导致严重的焦虑症的躯体症状的出现。

焦虑症是什么症状

1.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

(1)惊恐发作:典型的表现为病人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濒死感)或即将失去理智,使病人难以忍受,同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胸口跳出来,有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有的伴有过度换气、头晕、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也有的伴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

一般没有明显的诱因或原因,不可预测,两次发作期间,除了害怕再次发作以外,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发作突然,一般10分钟达高峰,不超过1个小时,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

(2)预期性焦虑: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常常担心再次发作,因此常感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3)求助和回避行为: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因此要求立即给予救护,在发作间歇期,因担心发作得不到帮助,因此回避一些活动,不愿单独果在家里,不愿单独外出等。惊恐发作病人常伴抑郁症状、自杀倾向增大,应给予重视。

2.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

以无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自由浮动性焦虑也称漂浮性焦虑),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过分担心的期待)为特征。病人的基本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的惊恐。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病人的这种紧张不安与现实不相称,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紧张和过分警惕等。

(1)焦虑和烦恼: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危险的担心,患者预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紧张,坐立不宁。如果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的而固定的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称为浮动性焦虑(漂浮性焦虑)。

若经常担心的是某一两件非现实性的威胁,或生活中可能发生于自身或亲友的不幸事件,如担心家人出门后会发生车祸等,这类焦虑的程度和现实很不相称者称担心的期待,是广泛焦虑的核心症状。这类病人常有惶恐的预感,终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心神不定、忧心忡忡,如大祸临头,总担心出现最坏的结局。

(2)紧张和恐惧:表情紧张,过分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

(3)运动性不安:几乎每个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性不安,表现为紧张不安、心神不宁、搓手顿足、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来回踱步,惶惶不可终日,可有眼睑、面肌和手指的震颤。

(4)神经过敏:表现过分警觉,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易惊吓、惊慌。心胸狭窄,容易激惹,常因小事发脾气。有些病例表现感觉过敏,对任何刺激都感到无法忍受,畏光,不能忍受噪音,怕拥挤等。

(5)躯体症状:主要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称躯体性焦虑。表现为胸闷,吸气困难,过度换气,四肢发麻.头晕,心悸,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口干,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胀,尿频,尿急,阳痿,痛经月经紊乱和性欲冷淡。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

焦虑症的表现症状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对未发生事情的一种恐惧感。有焦虑情绪人往往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做种种不利的、负性的猜测,以至造成紧张、不安和恐惧。

正常人就有焦虑情绪,举例来说,约好一位朋友晚7点看电影,如果到了6点50分还没见到朋友,那就一定会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可是只要朋友的身影在7点之前出现,这种焦虑情绪便会立刻消失。同样,在考试之前的学生都会出现焦虑,但只要考卷发下,迅速答题时,焦虑情绪就会逐渐消失。这两个例子说明正常人也可以出现焦虑,可是只要未来发生的事情在现实中出现后的情况并不像预期中那样不利和负性,焦虑就消失了。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

(1)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焦虑的症状

1、病理性焦虑情绪

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

2、躯体不适症状

躯体不适症状常为早期症状。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

3、恐惧感增强

患者表现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

焦虑症的症状

1.非理性的恐惧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2.惊恐发作

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3.睡眠问题

很多人因为白天的事情没有得到很满意的处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便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焦虑这个焦虑那个的,便会产生严重的睡眠问题。当睡眠出现大问题的时候,就会长时间的难以入睡,有些人越是睡不着越是喜欢乱想,想一些不切实际的的东西。这样情况下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症状,当思考的越多的时候,便会产生头疼的现象,即使是睡着了,醒来以后也会很难平静下来。

4.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5.肌肉紧张

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6.慢性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7.怯场

怯场是常见的焦虑症的症状之一,有些人因为具有社交障碍,在公共场合不敢和别人交流,不敢张口说话,当别人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不自然的紧张起来,产生焦虑的心里。这些人往往害怕自己说的不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便会产生自闭的可能。还有一些人,在自己过度紧张的情况下,不能及时的调节自己,便会加剧恐惧的心里,让自己处于一个紧张的环境下面。

慢性焦虑症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焦虑症症状:心理障碍

表现:对客观上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和坏的结局总是担心不安和害怕,尽管也知道这是一种主观的顾虑,然而常常不能控制,使患者颇为苦恼。此外还有易激怒、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同时伴有运动性不安、来回踱步、不能静坐、紧张出汗等。慢性焦虑性患者常常处在不安、不满足的状态,缺乏对事物的客观评价和理性思维。

慢性焦虑症症状:躯体症状

表现:以植物神经功能亢进为主,如口干、心跳加快、头痛、心前区不适、尿频、月经不调等。

慢性焦虑症症状:精神上则会出现注意力涣散,易沮丧、疲劳、发怒等。

慢性焦虑症症状:不喜欢交际。

表现:从临床经验来看,拒绝人际往来,逃避各种社会关系等表现,除了是恐惧症的症状之外,也很有可能是慢性焦虑症的症状,故而应多加注意。

考后焦虑症症状

一些考生在高考前食不甘味、夜不能睡,患上严重的“考前焦虑症”,殊不知,现在又有部分考生出现了“考后焦虑症”。原来,成绩尚未公布,但随着日期一天天临近,一些孩子心里越发没了底,变得寝食难安、沉默寡言、“冷淡麻木”。对此,心理专家和运动医学专家表示:体育运动对于缓解压力是十分有效而无副作用的良药,不仅能够储备体能增强体质,更主要的是在运动中能够产生“快乐因子”,让学生们于无形中解压。

文/记者涂端玉、雷坤 通讯员肖金、崔艳玲

医学指导/武警医院心理科主任李炜、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运动医学博士王文

不少考生患上考后焦虑症

高考成绩还没有公布,除了部分孩子趁此时期好好疯玩一把之外,更多的考生则是对即将公布的成绩感到担忧。有家长反映,孩子似乎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变得有些焦虑、烦躁,甚至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对一些活动的兴趣度也急剧降低,整个人显得很“冷淡”。

武警医院心理科主任李炜分析,这种种看似“麻木”的表象,实际上是担忧高考成绩而引发的预期性焦虑反应。离预期越近,则人的焦虑程度越高、相应的心理疲劳反应越大。尤其是部分考试中感觉不好的孩子,对高考失利的预测性恐惧更容易导致其身心俱疲。

李炜指出,这是一种无故预测、扩大失败感的不良心态,家长应帮助考生顺利度过此关,改善心态,积极面对考试结果。“父母除了多给予孩子们鼓励、劝慰等心理支持外,还可以通过建议其运动、外出散心等方式有效调整情绪。”李炜表示。

运动锻炼可化解压力

李炜介绍,不论是从生理科学还是心理科学角度,兴奋和抑制都是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运动能有效帮助调节、铲除“抑制”,恢复“兴奋”。

她指出,运动可以增强人体活力,还能增加能量,从而对抗压力。研究表明,锻炼可以明显地减少人的焦虑症状。无论是成双成对去打羽毛球还是一群人酣畅淋漓地打场篮球,都能由极度疲劳中获得放松;晚饭后散散步或是清早起床去阳台上活络活络筋骨也能在无形中减少紧张……专家指出,无论运动锻炼方式是剧烈还是轻柔,室内还是室外,都能随之产生“天然镇静剂”。

运动可以减压。当人们焦虑、烦躁、压力过大的时候,适当运动可以为这些情绪提供一个“宣泄口”。运动时可以降低肾上腺受体的敏感性,具有减轻应激反应及应激反应对生理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运动是最有效的情绪疏导工具。国外学者麦格林的试验也证明,运动可以缓解紧张、减轻疲劳、焦虑状态,有效地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并增强心理承受力、保持旺盛的精力。

运动可产生“快乐因子”

有过运动经验的人都会发现,只要一运动,就会无缘无故地快乐起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运动医学博士王文表示:“运动不但可以解压,而且可以产生快乐。”他指出,运动能缓解压力、让人保持平和心态甚至“无缘无故”产生愉悦情绪,与腓肽效应密切相关。他指出,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急速,被称为“快乐因子”。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

他指出,如果考生觉得自己最近实在背负压力太大,可以换个运动环境,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经常在室内运动的人,到户外去爬山,到小树林里去跑步,会感觉轻松愉快。运动前可以尝试一下心理调节,也有利于在运动中更好地释放压力。在安静的地方,做几次深呼吸,或说几句鼓励自己的话,让精神振奋起来,然后开始运动,可使放松、减压的效果更好。

天气虽热

但别在空调房运动

王文提醒,在炎热的夏天,要让运动起到充分的减压作用,还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禁忌:

首先,夏天天气比较热,运动时和运动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谨防中暑。需要提醒的是,运动后忌立即大量饮水,也不宜喝太甜的饮料(如可乐等)、冰冻饮料及水果。大量饮水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加之出汗让盐分更易丧失,容易使细胞渗透压降低,导致钠代谢失调,发生肌肉抽筋等现象。专家建议,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都要补水,但不要一次喝个够,而是要“多次少饮”。运动后可适当补充电解质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

其次,考后焦虑症 运动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吹空调。不少人运动后会马上冲个冷水澡,或直接对着空调风口猛吹。由于肢体温度和水温相差悬殊,突然与冷物质接触易发生小腿抽筋。因此,剧烈运动后应先擦干汗液,等汗不再出时再洗澡。另外,运动后猛吹冷风会带走身体很多热量,使皮肤温度下降过快,易引发伤风、感冒、气管炎等疾病。

另外,运动过后不要立即吃饭。剧烈运动时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对较少,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吃饭。

最后,专家特别提醒考生,尽量选择到户外运动,别在空调房中活动,也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运动。空调房中温度较低,常常运动很久不出汗,一不小心就会运动过量。而出汗之后人们会停下来休息,毛孔刚张开又受冷收缩,很容易造成风凉感冒、发烧头痛,尤其是那些平时运动少的人更易中招。最好是清晨或傍晚,在公园或空气清新的地方运动。

试试短期周边旅游

李炜介绍,虽然此阶段学校会有各种消息通知考生,从而导致考生不敢走远,但从心理学治疗角度而言,“环境疗法”对疏导焦虑、紧张、恐惧作用明显,所以考生可以视情况选择周边地区的短期旅游。

李炜指出,在熟悉环境下,人面对书本、父母、老师、同学时,都可能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即将来临的成绩单,所以始终处于难以摆脱的焦虑氛围下,人的情绪是不会好转的。而走出去,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周边环境失去了对人的无形压力和暗示,且增添了不少新鲜感带来的乐趣,自然能起到陶冶情操、释放压力的“疗效”。

焦虑的症状

焦虑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如果长时间的焦虑,就会导致焦虑的出现。其实这种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的症状都不是特别了解,要治疗疾病,首先应该了解疾病的症状。

焦虑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婚前焦虑症症状

婚前焦虑症的三大症状

1、恐惧心理

谈婚论嫁到了婚前最后一个阶段时,或许是最值得书写的一个时段,它比婚礼举行的那一刻来得细腻复杂,有太多对未知的憧憬,有太多对过往的释怀。可是,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却在此时常常困扰着新人,心理素质不好的新人在有了某些不良躯体反应后往往还会产生逃婚的念头。心理专家称,新人会出现这种恐惧反应,其实是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表现。

案例:Z先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因为没有过性经历,所以对于自己新婚之夜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很是担心。唯恐表现不好会在妻子面前失去面子。虽然这种担心多数都是不必要的,但是由于Z先生性格当中自尊与好强的特质较强,所以,这造成了他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想寻求性经历来缓解这种担心。

2、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也是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表现之一。婚姻对于夫妻双方而言是一个约定,也有约束成分,通常情况下,男人既渴望稳定的婚姻生活,同时也对这种约束心存担忧,与女人相比,男性心底更渴望自由,虽然他不一定要具体做什么,但当这种自由受到威胁时,逆反心理就会起作用,这也是Z先生有了婚前寻找其他女人想法的潜在心理因素之一。

3、攀比心理

Z先生在与同性朋友交流的时候发觉自己是个性经历很少的人,虽然他的道德感支持他的行为,但是,男性朋友之间的攀比与玩笑式的嘲弄也在冲击着Z先生的心理防线。所以,朋友的劝说在这种心理背景之下就开始起作用,令他开始有了婚前找个女人的念头。

在日常生活中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还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但主要的症状通过本篇文章详细概述出来了。如果你对婚前焦虑症还有什么疑惑的话?可以咨询相关的心理治疗医师来解答你的疑惑

相关推荐

焦虑症状起因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产生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 1、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 3、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焦虑症的早期症状

1.心境的变化 体现为表情忧郁,萎靡不振、疲倦、易流泪和啼哭。患者常用“闷闷不乐”、“苍凉”、“烦闷”、“空无”、“孤单”。患者常常感到心境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都时刻心境是失落的,即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心境好转,但很快又堕入郁闷。 2.认知的变化 焦虑症患者对平常活动缺少爱好,对各种文娱或令人兴奋的作业体会不到兴奋,常常自卑、自责、愧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艰难。遇事老向害处想,对日子失掉决心,自认为出路昏暗,毫无希望,感到日子没有意义,乃至妄图自杀。 3.行动

轻度焦虑症症状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精神专家张晶指出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三组症状:[2] 1、躯体症状: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2、情绪症状: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

焦虑症的躯体症状

焦虑症患者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由于我们的过快的生活以及过多的工作压力,使得焦虑症成了都市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那么,焦虑症患者以及其家属也许会问,到底什么是焦虑症?下面我们就告诉您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常有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甚者有梦魇或彻夜不眠。梦魇时患者常为突然醒来,大汗淋漓,极端恐惧。 病前性格常具有易紧张、焦虑,对困难估计过分,有不安全感,自信心不足等特点。 肌肉紧张可致全身绷紧感,甚至疼痛和僵硬感,部分患者有震颤,无法进行精细动作,影响工作效率。 易激惹,注意力集中困难,对

焦虑症的早期焦虑症状表现有

1、认知改变: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2、意志与行为改变: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病理性焦虑症症状

一,症状分类 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症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

焦虑症都有哪些症状

焦虑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按照患病轻重划分,可分为轻度焦虑症、中度焦虑症和重度焦虑症,其中重度焦虑症焦虑症患病最严重的一种。重度焦虑症与一般的重度焦虑情绪不同,其焦虑是毫无缘由的,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不医治的话很难痊愈。因此了解焦虑症的早期症状,防止恶化至重度很有必要。 焦虑症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 (1)情绪的改变: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

焦虑症的表现症状

1、完美主义倾向 过度追求十全十美的人要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完美无缺,因此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所追求的事物上,往往有很强的占有欲、控制欲。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在一件事情尚完成时,会产生相当强烈的焦虑感,觉得浑身不对劲,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非得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可,一旦碰到什么事没法马上做完时就会紧张万分。倘若跟别人一起做事时,如果别人不能达到他的满意标准的话,他也会觉得如坐针毡,一定要亲手做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很多主要导致 焦虑症 的病因。 2、过度关心自己 有些人把那些用在顾虑外界事物上的精神转

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症状

现如今,有不少人患上了神经官能症,但由于人们对神经官能症的认识比较浮浅,很难及时的发现此病,以至于会错过治疗的比较好时机。因此大家在平时应多了解一些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以便于能及时的发现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一、情绪障碍 1、情绪低落。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 2、丧失兴趣。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疲乏; 3、绝望无助。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大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

焦虑症症状有哪些

1.睡眠问题 入睡困难或者睡不踏实基本上都与焦虑有关,很多的焦虑症患者在睡前经常会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甚至醒来后也会难以平静。 2.过度担心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3.肌肉紧张 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4.慢性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