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的检查
尿蛋白的检查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调查这种尿中蛋白的检查就称为尿蛋白检查。
尿蛋白的检查方法有定性检查与定量检查二种。定性检查是在尿液中放进试药或试纸,依其变色的程度来检查是否出现蛋白尿,定量检查则是调查一日份尿液中所含的蛋白量。从这些检查能了解肾机能是否有障碍。尿蛋白定性试验常通过半定量方式或加号方式检测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质的多少,其结果可用阴性、微量、1-4个加号表示,也可用数值表示,加号越多或数值越高则尿蛋白越多。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则应进一步进行尿蛋白定量试验。
糖尿病三项是什么
糖尿病三项:
1、尿蛋白检测:尿蛋白测定,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尿蛋白阳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需除外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2、手持眼底镜检测:手持眼底镜检测最重要的意义是检测出糖尿病患者眼底(脉络膜、视神经乳头)是否有病变,如:糖尿病性黄斑部病变、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并发视神经炎等。糖尿病会产生全身各部位小血管的变化。因为这种小血管在全身中,只有在视网膜上可以直接看到,所以透过眼底检查,可以检查出患者的糖尿病病情是否已产生血管性的病变。
3、视网膜检测:糖尿病并发眼病较多,有白内障、屈光不正、青光眼等,但视网膜病是最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据统计,病程在10年者50%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5年以上者,达80%。病情越重,年龄越大,发病的机会相对增加。由于糖尿病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加之血液呈高凝状态,易造成血栓和血瘀,甚至血管破裂。所以糖尿病视网膜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保护有重大意义。
蛋白尿的检查
1.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
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2.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
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
2).尿蛋白定量检查
3).尿蛋白特殊检查
常用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妊娠高血压的检查 基本检查
了解准妈妈有无头痛、胸闷、眼花、上腹部疼痛等自觉症状。检查血压、血尿常规、注意身体体重指数、尿量、胎动。
1、高血压:血压升高达≥140/90mmHg,或血压较孕前或孕早期血压升高≥25/15mmHg,至少二次,间隔6小时。
2、蛋白尿:单次尿蛋白检查≥30mg,至少二次,间隔6小时,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克。
3、浮肿:经临床休息6-8小时后,浮肿不消退。
4、体重:每周体重增加超过1公斤。
尿蛋白和蛋白尿的区别
什么是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天,上限为150毫克/天,在常规检测中显示的是阴性,在正常含量范围内的尿中的蛋白质即为尿蛋白。当尿蛋白检测显示为阳性时,就是不正常。
什么是蛋白尿
尿常规检查中蛋白质/尿蛋白显示+、++、+++等则是蛋白尿。在一般情况下尿液检查汇总蛋白质呈阴性,当出现+时会怀疑有肾脏疾病的发生。人体肾脏是一个 过滤系统,废物经过肾脏排泄,形成尿液。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为20毫克/100毫升。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不 超过70-100毫克/24小时,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肾脏固有细胞发生损伤,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就会漏出蛋白,成为蛋白尿。
尿蛋白与蛋白尿的区别: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而蛋白尿则是尿液中蛋白质超出了一定范围的统称,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由此可见,有没有蛋白尿是监测肾病的重要指标,在体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详解蛋白尿的检查方法
蛋白尿的检查方法,首先要明确病史:
根据蛋白尿的原因不同追问病史要有所侧重,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癫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其次,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实验室检查
一、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尿方法。
1.留尿之日早晨8时主动排尿,尿是8时以前产生的,应弃之不要。
2.8点以后至次日8时,24小时内每次的排尿量,应全部保留在干净的容器内。
3.次日8小也应主动排尿,尿是8时以前产生的,必须全部留下。
4.将24小时的尿收集搅匀,记总量。
5.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取出10毫升,送化验室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告知化验6.室医生总尿量。
二、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是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每日尿量2000ml定性“+’的尿蛋白量比尿量400ml定性为“+’者多因此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观察疗效的判定均应以尿蛋白定量为宜。
2.尿蛋白定量检查:方法较多,有巴氏法双缩豚法,磷钨酸法,读酸一三氯化铁法等,以双缩豚法最准确,常用24h尿蛋白,1g以下肾小球疾病机会少,常见原因肾盂肾炎肾硬化尿路梗阻尿路肿瘤及结石等,尿蛋白1~3g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患,24h尿蛋白定量在3.5g以上者,见于原发或继发肾病综合征。
尿蛋白定性试验是什么
尿蛋白定性试验是一项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有意义的检查方法。有很多方法,如氨基水杨酸法、醋酸加热法、加热乙酸法、磺柳酸法、干化学试带法等。
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调查这种尿中蛋白的检查就称为尿蛋白检查。
产前检查项目时间 尿蛋白检查
孕中期是准妈妈多发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和子痫的时期,定期进行尿蛋白检查,并结合血压和体重的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尿蛋白,以帮助早期确诊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和子痫。
留取尿液的正确方式是,先清洁外阴,多喝水使尿液增多,然后留取中段尿液,这样做主要是避免准妈妈的阴道分泌物污染了尿液,因为在白带中也存在上皮细胞和白细胞等,如果混入尿液中,可能会导致尿蛋白阳性的假象。
尿白蛋白检查
预防糖尿病、肾病,应该更多的了解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因为尿白蛋白检查是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首选指标,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只有微量白蛋白,因此这一检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检查”。1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1~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需要马上进行这项筛查,结果正常者仍然需要每年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留取尿液有四种方式:
①取任意时刻的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尿白蛋白/肌酐;
②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总量;
③留取一段时间内尿液(4小时或过夜),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④踏车运动后留取一段时间尿(通常留1小时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即为“运动诱导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蛋白尿如何确诊
(一)病史
根据蛋白尿的原因不同追问病史要有所侧重,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癫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二)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三)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每日尿量2000ml定性“+’的尿蛋白量比尿量400ml定性为“+’者多,因此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观察、疗效的判定均应以尿蛋白定量为宜。
2.尿蛋白定量检查:方法较多,有巴氏法、双缩豚法,磷钨酸法、读酸一、三氯化铁法等,以双缩豚法最准确,最常用。24h尿蛋白1g以下肾小球疾病机会少,常见原因肾盂肾炎,肾硬化,尿路梗阻,尿路肿瘤及结石等。尿蛋白1~3g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患。24h尿蛋白定量在3.5g以上者见于原发或继发肾病综合征。
(四)尿蛋自特殊检查
常用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的尿蛋白电泳检查对分型有帮助,可分以下五型:聊。IgG、IgA、IgE、IgD型。尿放免法是一种尿蛋白定性方法,尿常规阴性时,放射免疫法可表现阳性,其缺点假阳性率高。放射免疫法尿β2-m g测定对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帮助较大。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是很多患者在进行检查过后担心的问题之一。所以这个时候不妨多了解一些尿蛋白的常识之后,相信我么就更知道怎么面对尿蛋白高了。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愈后,蛋白尿也就随之消失。
所以对于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了解之后,不用太过于担心,最重要的方法是找到专业的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了解疾病的原因,然后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之后就可以远离尿蛋白高的烦恼了。
尿蛋白的检查
尿蛋白检查分为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
尿常规最好为清晨第一次小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最前一段弃去,留取中段尿。定性检查只是初筛检查,肾脏疾病诊断、病情观察和疗效判定均应进一步做定量检查。
2.定量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精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混匀,取尿样送检。
3.特殊检查
如尿蛋白电泳、尿轻链定量、泌尿系B超、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等,需依据临床诊治需要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