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艾灸治便秘 阴寒积滞型便秘

怎么艾灸治便秘 阴寒积滞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面色青淡,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仰卧,施灸者取中皖,天枢,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太溪等穴,俯卧位取脾俞,胃俞,大肠俞,命门,肾俞,关元俞等穴。

艾灸作用:温阳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艾灸哪里治便秘 气虚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秘结,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仰卧取中皖,天枢,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等穴,俯卧位取脾俞,胃俞,大肠俞,膏肓穴施灸。

艾灸疗法2:患者仰卧取天枢,大横,腹结,中极,足三里,大敦,俯卧位取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支沟穴施灸。

艾灸疗法3.患者仰卧位取神厥穴施灸。

艾灸作用:补气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便秘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气机郁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不畅,欲解不得,严重者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太冲,内庭,中皖穴。

功效:行气导滞通便。


急性乳腺炎艾灸哪里

急性乳腺炎的发生是由致病因素引起的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气血瘀滞,化热酿毒以致肉腐成脓,治疗以“通”为主,疏表邪以通营卫,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卫以散瘀滞,疏肝气以消郁结,通腑实以泻胃热,通过合理的艾灸手法,有助于理气散结,活血通络,排脓通乳,对改善乳腺炎症状有良效。具体应该分型艾灸:

胃热壅滞型乳腺炎艾灸

症见:乳房结块疼痛,色焮红,全身关节酸痛,头痛,憎寒壮热,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脉弦数或洪数。

治则:清热解毒,理气透脓。

艾灸取穴:主穴取下巨虚,温溜,膻中;配穴取丰隆,少泽。

艾灸方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条隔蒜泥灸:用捣烂的大蒜铺于患处,上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 每日1-2次。

3.艾炷隔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多选用患部或邻经腧穴,每次每穴灸5-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2次。

4.蒜泥敷灸:取去皮大蒜适量,捣如泥膏状,敷于患处,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

肝郁气滞型乳腺炎艾灸

症见:患乳肿痛结块,胀痛,皮色不红或微红,温度不高,伴随全身不适,胸闷,烦躁易怒,口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数。

治则:清热解毒,理气消肿。

艾灸取穴:主穴取期门,行间,天池,肩井;配穴取内关,手三里。

艾灸方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条隔蒜泥灸:初起用捣烂的大蒜敷患处,上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每日1-2次。

3.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多选用患部或邻经腧穴,每次每穴灸5-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2次。

4.艾炷隔豆豉饼灸:取豆豉适量,捣烂后用少量水调和,制成饼状,大小与艾灶相同,厚0.-0.6cm,将药饼放于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次5-7壮,艾炷如枣核或黄豆大,每日灸1-2次。

怎么艾灸治便秘 阴虚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三阴交,太溪穴,俯卧位取丰隆穴施灸。

艾灸作用:滋阴润肠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腹疼艾灸哪个位置

腹疼艾灸应该辩证分型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寒邪腹疼

病因:感受风冷,侵袭于中,或寒冷积滞于胃肠,恣食生冷太过,中阳受戕,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失常,阴寒内盛作痛。

主证:腹疼较剧,腹部喜温怕冷,大便溏薄或泄泻,腹中雷鸣,小便清白,四肢欠温,口不渴,舌苔白腻,脉象沉紧,寒凝气滞者,则便秘,腹胀拒按。

艾灸方法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艾灸处方:中脘,足三里,天枢,神阙,合谷。

取穴方义:中脘,足三里温中理气,天枢调理肠胃,神阙温下元以散积寒,佐以手阳明经的原穴合谷,发汗解表,调整传导功能,诸穴共灸,以奏散寒止痛之效。

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4穴,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柱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壮,每日1-2次。

3.隔盐灸:于神阙穴按隔盐灸法操作,用中艾炷灸5-10壮,每日灸1次。

阳虚腹疼

病因:脾阳不运,脏腑虚而生寒,或因中阳虚馁,寒湿停滞,或因气血不足,脏腑失其温养而致腹痛,亦有因房事之后为寒邪所中而致阴寒腹痛者。

主证:腹疼隐隐,时作时止,疼时腹部喜按,大便溏泄,面色少华,精神疲乏,腰膝酸沉怯寒,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脉沉细而迟。

艾灸方法

治法 :温肾益脾,缓急止痛。

艾灸处方: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方义:肾俞,关元补肾壮阳以祛寒,脾俞,足三里健脾补气以生血,三阴交健脾止泻,气血温煦濡润,经脉通利,脏腑得到温养,则腹疼可除。

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次,每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5壮,选用麦粒大艾炷,每日灸1次。

3.温盒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

泡脚对便秘有用吗 番泻叶煮水

配方:番泻叶20克。

功效:润肠通便,清洁肠道,适宜于热结积滞型便秘。

用法:将番泻叶洗净,放入1000毫升水中稍煮10分钟,待水温冷却40°C左右泡脚。


便秘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阴虚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 归来,三阴交,太溪,丰隆穴。

功效:滋阴润肠通便。


艾灸对便秘有用吗 肠胃积热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合谷,内庭穴。

功效:通腹泄热,导滞通便。


艾灸穴位治疗胃痛

中医治疗:

(1)、气滞胃痛:

证候:胃脘胀痛,痛连胸胁,遇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嗳气频繁,伴呕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

(2)、血瘀胃痛:

证候:痛有定处,如锥刺刀剜,拒胺,或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方:失笑散合丹参饮。

(3)、食滞胃痛:

证候:胃痛胀满,厌食,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主方:保和丸。

(4)、虚寒胃痛:

证候:隐隐作痛,喜暧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遇寒发作或疼痛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脉细数或沉迟。

治法:散寒温胃,健脾止痛。

主方: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

(5)、阴虚胃痛:

证候: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或剥脱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

主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中医艾灸治疗胃痛:

足三里穴

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呕吐,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期门穴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中华针灸学》说:“主治肋下积气,伤寒心痛,呕酸。”

灸法:艾条灸3~5分钟,艾罐灸10~15分钟。

特效反射

在手掌第四掌骨和钩骨的交界处。

主治:胃下垂,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艾灸穴位治疗胃痛症状缓解速度快,安全简单,很多人都可以在家自行治疗。

艾灸对便秘有用吗 阴寒积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面色青淡,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灸中皖,天枢, 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太溪,脾俞,胃俞,大肠俞,命门,肾俞,关元穴。

功效:温阳通便。


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

1.肠胃积热型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畅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泻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鳞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热势较甚,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另外尚可辨证选用当归龙荟丸、黄龙汤、凉隔散等。

2.气机郁滞型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失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可加厚朴、香附、柴胡以助理气之功。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

3.阴寒积滞型

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呢逆呕吐,舌苔白腻,脉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大黄附子汤。方中附子温里散寒;大黄荡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加干姜、小茴香增散寒之功。若心腹绞痛,口噤暴厥属大寒积聚者,可用三物备急丸攻逐寒积。

相关推荐

艾灸哪里妇科病 盆腔炎

取穴:取任脉,带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配取带脉,中极,阴凌泉,三阴交,行间,大椎,合谷,复溜,大肠俞穴施灸。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急性或慢性盆腔炎发作,发热恶寒或低热起伏,下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黄秽臭,伴随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苔黄腻,脉细数等症。取穴:取任脉,带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配取带脉,气海,中极,膈俞,蠡沟,血海,肾俞穴施灸。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气滞血瘀所致小腹坠胀隐

下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如配梁门,中脘,天枢,足三里,疗食滞胃肠之腹痛,腹胀,胃痛,泄泻,便秘;配璇玑,梁门,腹结,足三里,疗食不化,伤食呕吐。2.配天枢,水分,神阙,阴陵泉,针刺补法,灸神阙,水分,温阳散寒,和中止痛,疗寒邪客胃之腹痛,腹胀,腹内痞块,呕吐,泄泻等。3.配天枢,阴陵泉,足三里,针刺泻法,清利湿热,疗胃肠湿热之泄泻,便秘,痢疾等。4.配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大便干燥拉不出来吃什么好

苹果苹果洗净,每天带皮吃1个,可预防便秘。每天带皮吃4—5个,可调顽固性便秘。每日早、晚空腹吃1~2个,可调习惯性便秘。苹果干粉6克,空腹时用温开水冲调食用,每日3次,用于调习惯性便秘。将苹果去皮,切块,加水煎煮,以蜂蜜30克调食,每日3~4次,亦可调习惯性便秘;香蕉香蕉4个,冰糖适量。将香蕉去皮,加冰糖隔水蒸熟。每次1个,持每日2次,连食2日,可调小儿气阴两虚便秘。香蕉250克,睡前

便秘艾灸穴位图解 回旋灸便秘

穴位:天枢、大肠腧、上巨虚。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注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冶。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厘米左右。

中医解读便秘原因

便秘按病因病机,中医学将便秘分为热秘、冷秘、气秘、虚秘等证。本文就是中医解读便秘原因的分析,希望能帮您找到便秘的原因所在,请往下看:(1)肠胃积热:便秘原因为嗜酒、辛辣而致胃肠积热,或伤寒热病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而致肠道失润而发病。(2)气机郁滞:思虑情志不舒、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失于宣达而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而成便秘。(3)气血阴津亏虚:便秘为劳倦内伤,病后产后及老年

艾灸涌泉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人都知道睡眠要好,工作学习中才有精神。可是有些人晚上总是难以入眠,或睡眠质量差,严重影响了次日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差怎么办呢?中医认为,艾灸百会穴和涌泉穴可促进睡眠。涌泉穴百会穴睡眠质量差,艾灸涌泉百会穴具体方法也很简单,用毛巾把艾灸罐包起来,直接放在百会穴、涌泉穴上就可以。有时,艾灸结束后口会非常渴,建议喝点儿红糖水或者白开水。失眠,中医十大常见类疗方

针灸便秘有效果吗

便秘偏实者,多由素体阳盛,嗜吃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或邪热内燔,津液手灼,肠燥腑气不通,或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津不敷布,肠腑传导失常而致便秘;便秘偏虚者,多由病后,产后,气血未复;或年迈体衰,气血亏耗,气虚则传运无力,血虚则肠失润下;或下焦阳气不充,阴寒凝结,肠道腑气受阻,导致便秘。针灸便秘是有效果的。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可振奋经络之气,联系全身内外,使气血调畅,脏腑功能协调,从而起到

艾灸口腔溃疡怎么

口腔溃疡临床以心脾积热和阴虚火旺为多见,本病的发生有虚实之分,脏腑之别,根据辩证论原则, 需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艾灸,才有明显疗效。心脾积热口腔溃疡艾灸部位主要表现:口腔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红肿热痛,同时伴随心脾积热脏腑表现。溃疡疼痛较为剧烈,影响进食,伴随有口渴,口臭,心烦,大便干,小便短赤等症。则:清热泻火。艾灸穴位:主穴取合谷,足三里,涌泉;便秘者加灸天枢,大肠俞。施灸方法:1.温和灸

下脘痛咋回事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如配梁门,中脘,天枢,足三里,疗食滞胃肠之腹痛,腹胀,胃痛,泄泻,便秘;配璇玑,梁门,腹结,足三里,疗食不化,伤食呕吐。2、配天枢,水分,神阙,阴陵泉,针刺补法,灸神阙,水分,温阳散寒,和中止痛,疗寒邪客胃之腹痛,腹胀,腹内痞块,呕吐,泄泻等。3、配天枢,阴陵泉,足三里,针刺泻法,清利湿热,疗胃肠湿热之泄泻,便秘,痢疾等。4、配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输卵管炎症如何用艾灸

在中医里把输卵管炎分成三种类:1.脾肾阳虚、寒湿下注:少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腰酸乏力,白带量多且稀薄,色白无味,舌苔薄白,舌质淡嫩,周有齿痕,脉沉细弱或沉迟。2.脾虚湿盛、湿郁生垫:一侧或双侧少腹痛,腰骶酸痛,黄带量多质粘稠,或兼有臭味,口渴不多饮,舌苔黄腻或白腻,脉多滑数或弦数。3.气滞血瘀,瘕积聚:少腹疼痛,按之不适,乳房胀痛,白带色白,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沉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