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Rh溶血的治疗

新生儿Rh溶血的治疗

①计划引产:约有半数死胎发生于妊娠34~35周时。未到预产期,提前人工引产可以减少死胎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根据羊水检查的结果,参考过去生育史和孕妇血清抗Rh抗体的滴定度,作出决定是否需要引产。可根据情况在预产期前2~4周作引产手术。

②换血输血:对发生较晚较轻的贫血患者,一般只输以新鲜血液即可。

对贫血和黄疸较重的病例,以血清学上相合的血液作换血输血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换血不但以相合的正常红细胞替代了有抗体覆盖的胎儿红细胞,纠正了贫血,还直接清除了血浆中过多的胆红素和抗Rh抗体。出生时血清胆红素如>5mg/dl,往往预示需要换血。换血输血后若胆红素迅速回升或到达 18~20mg/dl,表示需要重复换血输血。交换2个全身血容量的血液可以除去胎儿原有红细胞约85%~90%,但只能除去血液和组织内胆红素的 25%~30%。在输入的血液中每一单位(500ml)加入白蛋白5~6克可以增加胆红素的清除量。

婴儿虽然是Rh 阳性的,但输入的红细胞应该是Rh阴性的,这样才能避免输入的红细胞被残存的抗Rh抗体破坏,防止新的溶血和加重黄疸。由于患儿的父亲必然是Rh阳性的,故父亲不宜作供血者,父方的亲族可作为供血者的机会也较小。在紧急情况下急需输血而一时又找不到适当的Rh阴性供血者时,可以采用患儿母亲的血。输入的红细胞应该是O型的。如果母子ABO血型是相同而非O型的,则输入ABO特异型的红细胞没有影响。采用母亲的血液输血时,应将其血浆分离后除去,代之以AB型血液的血浆。在作Rh因子的交叉试验时,采用母亲的血清比患儿本人的血清更为适宜,因为母亲血清中抗Rh抗体的浓度比婴儿血清中抗体的浓度高得多,如果母亲的血清对供血者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则输入婴儿体内后更不会发生反应。最好采用新鲜血;如用库血,保存时间应不超过 3~4天。换血过程一般都采用脐带血管,但也可以用腕部桡动脉放血,用踝部大隐静脉输血。

③光疗:蓝色日光灯发出的蓝光能分解胆红素分子,使变成能溶于水的二吡咯而直接从尿及粪中排出体外,不需在肝内与葡糖醛酸结合成直接胆红素。因此,光疗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由于体内胆红素的排泄加快,血浆胆红素的浓度降低,可以减少换血输血的次数。注意光疗不能防止溶血。

④白蛋白:静脉注射白蛋白可以促使血浆间接胆红素增加与白蛋白的结合,而减少发生核黄疸的危险。在换血输血之前注射白蛋白,在换血输血时可增加胆红素的换出量。常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白蛋白有增加血容量的作用,对严重贫血有心力衰竭倾向的患儿,务必慎用白蛋白。

⑤苯巴比妥:在妊娠的最后几周给孕妇苯巴比妥30mg,每日3次,或婴儿出生后给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4mg,能提高葡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促使间接胆红素转变成直接胆红素,因而降低血浆胆红素浓度。给药后48小时才能见效。苯巴比妥有副作用,所以一般不用。

⑥输血:在婴儿出生后的 6~10周内贫血可以继续加重。如果血红蛋白在7g/dl以下,可以输注浓集的红细胞每公斤体重20毫升。

新生儿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 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脐血<13g dl="">6%)、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增高(>10/100个白细胞)等均提示患儿可能存在溶血。

2.血清胆红素 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溶血病患儿生后黄疸逐渐加深,胆红素水平呈动态变化,需每天随访2~3次。

3.定血型 ABO溶血病者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Rh溶血病者母亲为Rh阴性(D抗原阴性),新生儿为Rh阳性。如母亲为Rh阳性(但C或E抗原阴性,胎儿C或E抗原阳性),婴儿Rh阳性,也可发生抗E、抗C、抗e、抗C引起的溶血病。

4.抗人球蛋白试验(antihuman globulin test) 即Coombs试验,检查特异性血型抗体,可证实患儿红细胞是否被血型抗体致敏,如直接试验阳性说明患儿红细胞已被致敏,再做释放试验阳性,即可诊断。ABO溶血病者需做改良法。

上文就是关于新生儿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的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现在的医学发达了,有很多的疾病能够在初期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对于疾病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预防,还有就是及时的检查身体,在疾病初期治疗,效果最好。

溶血症检查是什么

1.血常规 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脐血<13g dl="">6%)、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增高(>10/100个白细胞)等均提示患儿可能存在溶血。

2.血清胆红素 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溶血病患儿生后黄疸逐渐加深,胆红素水平呈动态变化,需每天随访2~3次。

3.定血型 ABO溶血病者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Rh溶血病者母亲为Rh阴性(D抗原阴性),新生儿为Rh阳性。如母亲为Rh阳性(但C或E抗原阴性,胎儿C或E抗原阳性),婴儿Rh阳性,也可发生抗E、抗C、抗e、抗C引起的溶血病。

4.抗人球蛋白试验(antihuman globulin test) 即Coombs试验,检查特异性血型抗体,可证实患儿红细胞是否被血型抗体致敏,如直接试验阳性说明患儿红细胞已被致敏,再做释放试验阳性,即可诊断。ABO溶血病者需做改良法。

上文就是关于新生儿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的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现在的医学发达了,有很多的疾病能够在初期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对于疾病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预防,还有就是及时的检查身体,在疾病初期治疗,效果最好。

abo溶血是什么意思

ABO溶血是因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称为“新生儿ABO溶血病”,这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我国所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多数属于ABO溶血。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是指由血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它是由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且发病早,进展迅速,严重者可致核黄疸,故是一种很值得重视的疾病。由血型抗原所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往往多见于几种抗原性强的血型,如ABO系统及Rh系统等,由ABO血型抗体所致者为ABO溶血病,由Rh血型抗体所致者为Rh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

一、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一: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一是由于溶血产生的胆红素容易侵犯脑部,造成胆红素脑病。

症状表现:

1、新生儿会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和呕吐。

2、一般持续约12-24小时。这是轻者,如果继续加重,病情就会演变到痉挛期,该期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的症状。

二、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二:水肿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二是全身水肿。

症状表现:新生儿由严重溶血所致,存活儿可全身水肿,皮肤苍白,胸腹腔积液,并有心力衰竭表现,如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呼吸困难等。

三、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三:贫血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三是贫血。

症状表现:1、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2、ABO溶血早期少有血红蛋白低于120g/L,而Rh溶血者出生后48小时内常降至120g/L以下,大部分Rh溶血及少数ABO溶血者可在出生后3~6周出现后期贫血。

四、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四:肝脾肿大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四是肝脾肿大。

症状表现:新生儿发生在较大量溶血时,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以Rh溶血较常见。

五、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五:全身表现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五是全身都有表现。

症状表现:新生儿溶血重者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

新生儿溶血症的概率

新生儿溶血症概率并不是很大,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ABO溶血病患儿的母亲多为O型血,婴儿多为A型或者B型,这样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但是也有Rh血型不合,母亲是Rh阴性,胎儿是Rh阳性,易患Rh溶血病的情况。Rh血型溶血比ABO血型系统不合少见,不合溶血一般在第二胎以后发生,一胎比一胎加重,母亲曾接受过Rh血型输血可在第一胎发病。一般说来Rh溶血者重,ABO溶血者较轻。我国以ABO系统不合引起溶血者较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

新生儿溶血症是可以治好的,这与大多数新生儿溶血症并不严重有关,治疗起来也不难,因此比较容易治愈。但是也会出现个别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候可能要采取换血,治疗费用较贵,但是也是可以治好的。为了及早控制新生儿溶血症,准备怀孕的父母和已经怀孕的准妈妈都要及时做好预防,先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了解,才能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只要预防好,它并不是一个多大的疾病。

新生儿溶血病如何预防

大家都知道,如果输血时血型不合,两种血型就会在体内“战斗”而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同样,如果母亲与孩子的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宝宝的身体,从而使“战场”转移到宝宝的身体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那么,新生儿溶血病如何预防?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项统计显示,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即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会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使孩子远离溶血病。

一、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1、你可能生溶血病宝宝吗

当妈妈为O型血,爸爸为A、B或AB血型时,宝宝可出现A、B型血,有发生ABO溶血病的可能。当妈妈血型为Rh阴性,宝宝为Rh阳性时,有发生Rh溶血病的可能。

2、选择合适的怀孕时间

曾因ABO血型不合引起流产、死胎的女性,最佳的怀孕时间是在抗体消失半年以后。曾分娩过Rh溶血病宝宝的女性,在体内抗体仍处于较高值时不宜怀孕,经治疗后体内抗体效价降低后,才能怀孕。

3、进行产前预防性治疗

母亲为O型血,父亲为非O型血时,母亲应该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如果产前血清Ig效价检查结果≥1:64,则发生ABO溶血病的可能性较大。Rh溶血病一般第一胎不发病,随怀孕次数增多,发病几率也大大增加。所以,对怀孕次数较多、年龄较大或有不良生育史的Rh血型孕妇也应进行血清学检查。

4、反复血浆置换

对重症Rh溶血病孕妇产前监测血Rh抗体滴定不断增高者,可给予反复血浆置换治疗,以换出抗体。减轻胎儿溶血。

5、宫内输血

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行宫内输血,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监护下注入脐血管。

6、药物

自妊娠4个月起,可口服中药益母草、当归、白芍、广木香,每天一剂,直至分娩。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茵陈等预防。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90mg/d,以诱导胎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

新生儿溶血病如何预防?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准妈妈在整个孕期应定期检查,进行产前预防性综合治疗,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溶血病的发病率。

孕期要事先检查血型

分娩可能导致大量出血,这时弄清楚孕妇的血型是相当必要的。另外,如果准爸爸是A型,B型或AB型,准妈妈是O型,生出的小宝宝有“ABO”溶血的可能性。如果准妈妈为Rh阴性血型,既往有胎婴儿Rh溶血史者,在生产前要预备好Rh阴性的血液,以备新生儿发生Rh溶血症换血治疗时用。

孕妇患有梅毒时,毒菌会进入胎盘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胎儿感染上梅毒菌之后,肺,肝,脾胰腺都会受到影响。胎盘也会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会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想了解是否感染梅菌就做血清检查。除了在怀孕初期进行一次检查之外,危险系数较高的孕妇在怀孕后期还应当增加一次本项检查。

在患有梅菌的情况下可以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在怀孕前18周进行治疗就可以预防胎儿感染,如果超过18周,就需要孕妇和胎儿一起接受治疗。

ABO溶血和Rh溶血的区别

ABO溶血:ABO血型系统溶血,一般指的是母亲为O型,孩子为A或B型时,母亲产生的IgG型抗A或抗B对新生儿红细胞破坏造成溶血,一般症状不会很严重,在第一胎就可以发生。

Rh溶血:Rh血型系统溶血,一般指的是母亲为Rh阴性,新生儿为Rh阳性,母亲产生的抗D对新生儿红细胞破坏造成溶血,症状一般较重,需要换血治疗,而且一般在第二胎以后发生。

Rh溶血常见的还有抗E产生的溶血,原理同抗D。

防止新生儿溶血病向胆红素脑病发展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的血型不配,导致的母亲与胎儿之间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从而红细胞被破坏发生的溶血现象,常见的有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宝宝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必须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的加重。

先来看一下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吧。

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当血清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时应及时进行光疗。光疗标准是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有无并发症而制定的不同光疗标准。对高胆红素血症者应采取积极光疗措施,降低血清胆红素,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并连续监测血清胆红素,光疗无效者应进行换血治疗。

2.药物治疗

(1)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2)白蛋白增加游离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换血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达到换血标准时需要进行换血疗法。ABO溶血症只有个别严重者才需要换血治疗。

4.纠正贫血

早期贫血严重者往往血清胆红素很高而需交换输血。晚期贫血程度轻者可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以促进骨髓造血。但贫血严重并伴有心率加快、气急或体重不增时应适量输血。输血的血型应不具有可引起发病的血型抗原和抗体。

5.其他

预防低血糖、低血钙、低体温和电解质紊乱。

在治疗的同时,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预防。

1.新生儿ABO溶血病

出生早期监测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时及时光疗。

2.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

目前仅限于RhD抗原。在分娩Rh阳性婴儿后的72小时之内接受一剂肌内注射Rh免疫球蛋白(RhDIgG),以预防下一胎发生Rh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红素脑病,换言之,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阻止这一步的发展,防止对脑的损害。

新生儿溶血病治疗费用

1、新生儿溶血病治疗费用是多少

这个要看宝宝的病程和所选医院来算的,一般费用较高,大约在5000到10000之间。

2、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人类血型系统有40多种,但以ABO和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为多见,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极为少见。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抗原性的强弱、个体的免疫反应、胎儿的代偿能力和产前的干预措施等因素。Rh溶血病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进展快,而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数较轻。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可以治疗 新生儿黄疸溶血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溶血是黄疸的病因之一,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最常见是以ABO血型不合,其次是Rh血型不合,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父亲遗传而母亲所不具有的显性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但不完全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后,有红细胞的相应抗原结合,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从而引起的溶血。ABO溶血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Rh阳性,而胎儿是A型或者B型的母子之间,如果是Rh溶血一般是见于母亲是Rh阴性血,然后胎儿是Rh阳性血,一般第一胎是不会发生Rh溶血,如果是母亲前面有过流产,或者是新生儿的外婆是Rh阳性的血,有可能会发生第一胎溶血,第二胎溶血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相关推荐

黄疸住院费用大概是多少

1、灯管连续使用20002500h需更换新灯管。在治疗Rh溶血病等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时,应更换新灯管。 2、光疗箱要预热,待灯下温度在30℃左右时才放患才入内。 3、用黑色、稍硬不透光纸片或布遮盖双眼,尿布遮盖生殖器。 4、由于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因此光疗时液体入量需增加。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每小时2元(三甲医院的标准)。住院治疗还有其它的费用产生。如果是出生10天内的新生儿,只是黄疸没有其它特殊情况,一般住院1周的费用在15002000元左右。新生儿黄疸使用食疗进行治疗,这样费用可以减少。

新生儿溶血症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多数ABO溶血病患者除引起黄疸外,其他改变不明显。Rh溶血病症状较重,可造成胎儿重度贫血,甚至心力衰竭、严重者死亡等后果。 一、黄疸:大多数Rh溶血病患者患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多数ABO溶血病在第2-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但如溶血严重、造成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也可升高。 二、贫血:程度不一。重症Rh溶血,生后即可有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力衰竭,部分患儿因其抗体持续存在,也可于生后3-

母儿血型不合应该怎么办

母儿血型不合,发生在孕妇为0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或孕妇为RH阴性,丈夫为RH阳性时。母儿血型不合时,胎儿从父方遗传下来的红细胞血型抗原,为其孕母所缺乏,这一抗原在妊娠分娩期间可进入母体,激发产生相应免疫性抗体。当再次妊娠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可使该抗体的产生迅速增加,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产生免疫反应,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而发生溶血,造成胎儿宫内溶血。母儿血型不合主要威胁胎儿、婴儿的生命,对孕母有时因胎盘过大可引起产后出血,应予预防。 母儿血型不合有两大类,即ABO型不合和RH

什么是溶血症?

虽然ABO血型不合发生率高,但是,真正发生溶血的比例不多,即使有溶血,症状也相对较轻,黄疸程度不明显,似生理性黄疸,也无明显的贫血现象。只有极少数的ABO溶血病会导致溶血性黄疸、核黄疸和水肿,需进行换血治疗。大部分新生儿都会发生新生儿黄疸,但是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孩子出生3天左右出现,一个星期左右最为明显,2周左右则会自动消退,孩子的精神状态等也比较好,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病理性黄疸则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并且发展迅速,黄疸可能突然加重,并且消退过迟,反复出现。而ABO溶血新生儿

新生儿溶血症的症状

1、黄疸 一般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的表现,但是患有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会过早地出现黄疸,而且发展很快,血中胆红素水平偏高。 2、肝脾肿大 新生儿溶血症较轻的情况下,肝脾无明显地增大,当出现重症溶血时,就会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就是Rh溶血病的症状。 3、贫血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均有轻重不等的贫血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4、发热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常伴有发热的症状,这可能说明发生了较严重的胆红素脑病。 5、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指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这是由于血中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

O型血的女性朋友,对新生儿溶血病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新生儿溶血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 新生儿同种免病溶血性贫血中最多见的一种溶血性疾病,这种疾病会使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还会产生严重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等而危及生命。既然 ABO溶血有这么多不良影响,就让小编为各位未准妈妈介绍介绍吧。 什么是ABO溶血?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统等少见 在 ABO系统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

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小心新生儿溶血病侵害

红细胞破坏程度与贫血程度相一致,贫血严重者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Rh溶血症贫血出现早且严重,轻度贫血者脐血的血红蛋白>140g/L,中度贫血

新生儿溶血症的表现 新生儿溶血症的症状

一般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的表现,但是患有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会过早地出现黄疸,而且发展很快,血中胆红素水平偏高。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新生儿溶血症较轻的情况下,肝脾无明显地增大,当出现重症溶血时,就会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就是Rh溶血病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均有轻重不等的贫血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常伴有发热的症状,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

新生儿溶血病会影响新生儿智力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由血型抗原免疫引起的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新生儿溶血病通常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两种。在我国以前者发病较多见。 其中abo血型不合是以母亲血型为“o”型,而小儿血型为“a”型最为多见,小儿血型为“b”型者次之,abo溶血病大多发生在第一胎。rh血型不合患儿的母亲为rh阴性血,而小儿为rh阳性血,很少在第一胎发病,除非是母亲有输血史才有可能发生。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症状可轻可重,不同患儿的症状差异较大。一般来说rh血型不合者症状较重,而abo血型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溶血

对常见的abo血型不合来说: 第一种情况为:母o型,胎儿a或b型;第二种情况为:母a或b型,胎儿b、ab型或a、ab型,其中前一种情况多见,后一种情况少见。对于rh血型系统:当母rh阴性,胎儿rh阳性时,会发生溶血。 血型不合可见于第一胎,临床溶血症状较轻,个别较重。rh血型不合在我国较少见,第一胎不发病,临床表现的症状较为严重。 新生儿溶血如及早诊断治疗,治愈率较高,比较少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未及时诊断治疗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核黄疸则会遗留智力低下、听觉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及早诊断、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