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什么现在冠心病越来越年轻化了

为什么现在冠心病越来越年轻化了

冠心病年轻化?什么是冠心病年轻化?简言之就是说,以前患冠心病的人群都在40岁左右,但是今年的就医记录显示,患上冠心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就是冠心病年轻化。

为什么冠心病会青睐年轻人呢?哪些因素导致目前年轻人也易于患发冠心病呢?经专家介绍:“前几年几乎看不到45岁以下因心肌梗死来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而单单今年医院就已经收治了4名45岁以下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唐疾飞医师认为,现在温州的冠心病患者已呈年轻化趋势,且数量逐年上升,而冠心病也居于心血管疾病中的首位。其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烟酒过量等,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最后引发冠心病。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让现在的年轻人们迷上了吸烟,酗酒来释放压力,身体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亚健康,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患病的几率自然就上升了。为了能更好的享受生活,小编建议白领们不妨用健康的方法替代不健康的减压方法,偶尔爬爬山,蹦蹦极也是很好的选择啊!

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年轻化

宫颈癌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因宫颈较易暴露,所以,宫颈癌易被发现。

应该说有性生活的女性能够每年进行一次盆腔检查、TCT(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即宫颈癌筛查,然后筛选出可能发病人群行阴道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病理学就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即发生癌的前期病变)。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把宫颈癌消灭在萌芽状态。宫颈癌早期可无症状,应引起警惕的信号是性交后阴道出血,如出现此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妇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子宫内膜癌

事实上,子宫内膜癌有许多征兆,但由于经常被人们忽略,导致病情发现不及时,耽误医治。

其早期表现为绝经前后月经不规律、月经后的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排液的症状和出血很类似,若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腹痛(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贫血(晚期有消瘦及恶病质症状)。

卵巢癌

早期卵巢癌也有一些特异的症状,并非无迹可寻。美国癌症协会、妇科癌症基金会和妇科肿瘤专家协会的专家一致认为,这些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腹部肿胀、饱胀感、胀气尿频、尿急;恶心、消化不良、便秘、腹泻;月经紊乱、性交疼痛;疲劳、背痛等。

“如果女性存在任何上述症状之一,并已经持续了两周以上,那么就应该立即去医院做相应的筛查,以排除患卵巢癌的可能。”专家指出,50岁左右的女性更应该时时关注自己的身体。进入老年期妇女的卵巢日渐萎缩,若妇科检查仍可触及卵巢或肿块者,应高度可疑为卵巢癌。幼、少女卵巢尚未发育成熟,肛查往往摸不到卵巢,如能触及增大的卵巢或B超发现附件肿物,也应怀疑为卵巢癌。临床还发现,卵巢功能不全者如月经初潮推迟、绝经期提前、痛经、独身、不育或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易患卵巢癌。“如果能及早发现,90%的卵巢癌病人能活到5年以上。因此,女性最好能一年做一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主要是结合肿瘤标志物、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来筛查卵巢癌。

​冠心病青睐企业高层

据我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冠心病已经开始逼近年轻人,中青年企业管理人员首当其冲。

调查显示:我国年轻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北京、上海、河北和武汉等地年龄小于40岁的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发病年龄最小的为16岁,高分布人群在20岁到30岁之间,其中男性比女性高4.9位。年轻人冠心病占总发病率的4.3%,且有北高南低的趋势。

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突发性心肌梗塞的冠心病患者中,40岁以下者以达到了13%。据调查,中青年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多数是年轻的经理、厂长、企业家等管理人员和决策者。

为什么中青年“当家人”易患冠心病呢?现在社会各种竞争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中青年“当家人”不仅工作繁忙身体劳累,而且心理压力也很大,从而易产生冠心病。此外过量吸烟喝酒、高脂食物过多、体力劳动过少,也是他们易罹患冠心病的原因之一。

冠心病人的情绪障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寿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生活方式的泛滥,冠心病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然而,在我们不断寻找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冠心病可能与我们长期的不良情绪有关呢?

13个前瞻性研究对超过 4000名健康个体进行了平均1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抑郁症是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有重性抑郁的患者得冠心病的风险是无抑郁个体 的4倍以上,那些有抑郁症状但还达不到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即所谓“亚综合征性(Sub-syndromic)抑郁”患者得冠心病的风险也比没有抑郁者升高1.5 –2倍。抑郁症作为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度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相当。

另一方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中抑郁患病率约20%。心梗后重症抑郁约15-30%,有65%至少表现为轻症抑郁。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超过30%的患者有抑郁症状。大量研究证实抑郁可以使冠心病人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抑郁也会使因心血管事件而导致的死亡率上升。国外研究显示,心梗后半年,有抑郁患者中16.5%死亡,而无抑郁的病人中死亡率仅3%;心梗后1年半时,两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0%和6%。换句话说,抑郁使心梗患者死亡的风险升高了3倍以上。因此,抑郁症对于冠心病来讲,不管是在病前还是在病后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然而,与冠心病合并抑郁的高发病率相比,心梗后的抑郁患者只有10%被识别出来,更不要说治疗

心肌缺血的致病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

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冠心病的易发人群都有哪些呢

1.中老年男性: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但近年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年轻的患者,男性比女性多见,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六十的妇女,其危险就几乎与男性相等了,甚至大于男性。老年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较高。这是冠心病的易发人群之一。

2.长期大量吸烟者:吸烟是发生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大2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在三十五到四十五岁的年龄层中,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病的人数,是不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病人数的5倍以上。香烟可损坏动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使心脏缺氧。

3. 饮食不当者:饮食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常进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多的人也易患本病。这也是冠心病的易发人群。

4.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者: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据统计,男性糖尿病患者患冠状动脉病的机率,是其他男性的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病的机率,则是其他妇女的5倍。 有高血压即表示心脏负担加重,意味着心脏需加倍工作,同时,高血压本身对血管内膜有损害作用,血压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这也是冠心病的易发人群。

田七食用的功效

田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肺、心、肝、大肠经。入血分,可散可收。

(1)祛瘀止血。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为止血良药。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

(2)消肿止痛。治疗跌打瘀肿疼痛、瘀血内阻所致的胸腹及关节疼痛,能活血化瘀消肿。

(3)三七有比较好的降低胆固醇,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

2.田七的养生价值:因为现在社会正步入老年化,同时冠心病患病率也呈年轻化了,所以我们经常用田七煲汤,可用于调理冠心病。

年轻人生活不规律易致冠心病

很多年轻的冠心病患者,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特点,如公安干警、电视工作者,都是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活没规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人的压力也越大。有许多人常喝酒、吸烟、劳累过度、熬夜,加上不注意饮食和锻炼,体重增加,血压高了、血脂高了、血糖高了。年轻的血管提前老化,动脉提前硬化,这一些都使年轻人得冠心病提前了。

年轻人应该如何预防冠心病?

1、合理调整饮食:一般认为,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补充维生素C、B、E等,限制食盐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加强体力活动: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比长期坐位工作和缺乏体力活动的入的冠心病发病率低些,同时体育锻炼对控制危险因素(减低血脂、降低高血压、减轻体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也有良好的作用。

3、控制吸烟:吸烟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报告称,在35~54岁死于冠心病的人群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多4~5倍,吸烟量多者危险性更大,可高达4-5倍,戒烟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显著减少,而且戒烟时间越长效果越大。

年轻人可以通过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来原来冠心病,生活不规律易致冠心病,所以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说是很重要的。

恶性妇科肿瘤发病年轻化

妇科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内的肿瘤。还是要先申明一点,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肿瘤才是恶性的。妇科肿瘤中也有“黑白”两道:恶性的,要早诊断、早控制;良性的,要早治疗、防恶变。

恶性肿瘤发病“年轻化”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三大疾病。统计发现,每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人47万,每年死亡23万。差不多有一半的宫颈癌病人死亡。内膜癌每年新发病人为18.9万,每年死亡为4.5万,这表明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比较好。而卵巢癌每年新发病人为19.2万,基本上和内膜癌的新发病例数差不多的,但死亡人数却高达11.4万。所以,卵巢癌是我们治疗中的难点,也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

在我国,恶性妇科肿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多发于50岁左右的宫颈癌,正悄悄逼近年轻女性,20-29岁的年龄段上升幅度显著。很多30岁左右的女性已经出现了早期、甚至中晚期宫颈癌,比以往发病年龄提早了近10年。此外,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发病人数比已由50年代的1∶5上升到1∶2。同40年前相比,卵巢癌发病率增加了3倍。

相关推荐

健康体检带来的好处

一.帮你走出亚健康人群 据统计,全世界目前的人群中,15%属健康人,10%属患病人群,而75%的人处于疾病的前缘,既亚健康人群。健康体检主要针对这庞大的亚健康人群。有人认为健康体检是老年人的事。而近年的统计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在庞大的亚健康人群中,有70%以上年龄在28到45岁的青状年,所以年轻不是保险柜,只有体检才是早期发现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 二.发现小毛病后的大隐患 很多人自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没有人疾病隐患,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舒服。在此,小编告诉大家,

什么是肩周炎有何症状 肩周炎发病年龄剂趋势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且女性居多,但是这并不是说只有五十岁才会得肩周炎。现在办公室人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保持一个姿势,缺乏锻炼,因此肩周炎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趋势。

哪些人更容易患有冠心病

1.中老年男性: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但近年发病年龄有年轻趋势。年轻的患者,男性比女性多见,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六十的妇女,其危险就几乎与男性相等了,甚至大于男性。老年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较高。 2.长期大量吸烟者:吸烟是发生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大2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在三十五到四十五岁的年龄层中,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病的人数,是不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病人数的5倍以上。香烟可损坏动脉

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饮食原则

冠心病是危害我们人体健康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对于这样的一种疾病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冠心病的日常饮食原则,供大家参考。 1、冠心病患者还要控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量,正确的做法是:严格控制食物的总热量,增加复合碳水合物,患者应以米、面、杂粮等食物为主,并注意营养的搭配和粗细粮的友好结合。 2、合理补充蛋白质,冠心病患者在饮食的过程中药注意适当增加植物蛋白的量,尤其是大豆蛋白质,这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3、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还应以多吃蔬菜和水果为宜。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钾和胶

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

大肠这种癌发病速度猛增 大肠包括直肠和结肠。很多人都了解直肠是肠道最末端的部分,却不太了解结肠。其实,结肠与小肠相连,其主要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在腹腔里,它形成一个大大的“M”形,将小肠包围在内。如果就功能而言,结肠可吸收肠道内的水分与钠、钾等,还有细菌消(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参与消合成)与协助排粪等作用。 人们俗称的大肠癌,即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它可谓目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的发病率不分性别均位列第三,在我国所有的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5位,而且其上升趋势明显,升速约为每年4

预防冠心病竟然从孩子时期开始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冠心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尤其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这是防治冠心病的基本措施,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预防冠心病 竟然从孩子时期就开始: 1、冠状动脉粥样改变发病越来越早; 2、各种垃圾食品的诱惑及不良饮食习惯的从小养成; 3、电视电脑等产品让孩子从小就缺乏运动; 4、吸烟人群年轻; 5、家庭因素的不利影响。 这些因素都导致很多人随着年龄增长而成为冠心病后备军,需得到个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并积极改善。另外,中年人群也要提前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常规的预防冠心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检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误区

误区一: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事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更要定期测量血压。此外,冠心病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这个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有年轻的趋势。 误区二:运动量越大越好 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特别是白领一族,平常朝九晚五的忙碌,没时间锻炼。偶尔放松便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殊不知这样的危害更大。如果工作在长期紧张的状态下,体能透支,疾病已经悄然而至,一旦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可

心脏病年轻应远离9个陋习

错误一:不爱晒太阳 为防止紫外线晒伤,适当的防护必不可少,但这不等于隔绝阳光。身体需要阳光的作用来合成维生素D。最近的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血管中更易形成斑块。因此,医生建议每天接受5至30分钟的阳光照射,理想时间是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以便让身体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 错误二:一心多用 忙忙碌碌、同时做很多事,整天焦头烂额会让自己压力倍增,也给心脏增加负担。不妨调整一下生活节奏,做瑜伽、静坐冥想、深呼吸等都是很好的减压方式。 错误三:不重视刷牙 牙齿健康关乎心脏的健康,牙齿不好或者牙龈发炎都会增加心脏

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呢

(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死与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但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的趋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陆浩 (2)性别:在美国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35~44岁男性白人冠心病的发生率是女性的5.2倍;在我国,男女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3) 遗传:家族中有在年轻时易患本病者,其近亲患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 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1) 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

哪些人更易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

(1) 40 岁以上男性,绝经后的女性,既往患有冠心病者,以及吸烟、高血压、血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者更容易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 (2) 此外,缺乏体育锻炼、肥胖、糖尿病、长期精神紧张的人,也容易发生不稳定心绞痛。还有父母或兄弟姐妹早年就患有冠心病的人,也要警惕。 (3) 近年来,心绞痛的发病有年轻的趋势,也应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