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哌替啶是不是杜冷丁
盐酸哌替啶是不是杜冷丁
盐酸哌替啶就是杜冷丁,是一种镇痛药物,长期使用时会产生成瘾性的。
所以盐酸哌替啶目前是一种管制的药品,其购买使用时需要严格审查的,如果是自身止痛的话,可以选用其他的止痛药物,如果是癌痛的话,那么就要根据阶段进行给药止痛,能不使用最好不使用。
杜冷丁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是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大夫才有权开处方。主要应用与晚期癌症患者,且疼痛明显其他药物无效者。
腹痛西医治疗
由于引起腹痛的疾病甚多,所以最重要的是尽快确定腹痛的原因,在遇到腹痛患者时,其处理或治疗原则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腹痛者,应根据腹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痛等特点,并结合随之产生的伴随症状以及腹部体检的结果,初步作出可能的诊断。
2.根据初步诊断的结果,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化验或特殊检查。如三大常规、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腹部或下腹部B超检查(包括泌尿系统及盆腔)、腹部平片、胸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老年人还应作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3.对急性腹痛者,还应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其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变化等。
4.对急性腹痛者,只有当诊断初步确立后,始能应用镇痛药或解痉药,缓解患者的痛苦。
5.已明确腹痛是因胃肠穿孔所致者,应禁食,补充能量及电解质,并应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为及时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6.如急性腹痛是因肝或脾破裂所致时(如肝癌癌结节破裂或腹外伤致肝脾破裂等),腹腔内常可抽出大量血性液体,患者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此时,除应用镇痛药外,还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7.腹痛是因急性肠梗阻、肠缺血或肠坏死或急性胰腺炎所致者,应禁食并上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术,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8.已明确腹痛是因胆石症或泌尿系结石所致者,可给予解痉药治疗。胆总管结石者可加用哌替啶(杜冷丁)治疗。
9.生育期妇女发生急性腹痛者,尤其是中、下腹部剧痛时,应询问停经史,并及时作盆腔B型超声波检查,以明确有无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
10.急性腹痛患者,虽经多方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如生命体征尚平稳,在积极行支持治疗的同时,仍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过程中如症状加重,当疑及患者有内脏出血、肠坏死、空腔脏器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应及时剖腹探查,以挽救患者生命。
11.因慢性腹痛的病因亦甚多,对每例慢性腹痛患者而言,也应根据其腹痛的特点、规律及疼痛部位做出初步诊断。不少情况下,需要排除有关疾病,做出其腹痛的病因诊断。然而,为了减轻患者的腹痛,在未明确诊断前,可以应用镇静药、解痉药或者一般的镇痛药,但不应给予哌替啶(杜冷丁)等强烈的镇痛药。一般而言,空腔脏器病变引起的腹痛,应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丁溴东莨菪碱),腹痛常能够得到缓解;而实质性脏器所致的腹痛,常需应用镇痛药(如布桂嗪或曲马朵等),其疼痛才能缓解。因此,根据应用解痉药或镇痛药后腹痛缓解的情况,可初步判断患者是空腔脏器的病变可能性大,还是实质性脏器的病变可能性大。尔后,再选择有关的检查来协助诊断。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本品为国家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务必严格遵守国家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条例,医院和病室的贮药处均须加锁,处方颜色应与其他药处方区别开。各级负责保管人员均应遵守交接班制度,不可稍有疏忽。使用该药医生处方量每次不应超过3日常用量。处方留存两年备查。
2.未明确诊断的疼痛,尽可能不用本品,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治。
3.肝功能损伤、甲状腺功能不全者慎用。
4.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尤其与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等)以及中枢抑制药并用时。
5.本品务必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如呋喃唑酮、丙卡巴肼等)停用14天以上方可给药,而且应先试用小剂量(1/4常用量),否则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多汗、肌肉僵直、血压先升高后剧降、呼吸抑制、紫绀、昏迷、高热、惊厥,终致循环虚脱而死亡。
6.注意勿将药液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否则产生局麻或神经阻滞。
7.不宜用于PDA,特别不能做皮下PDA。
8.运动员慎用。
盐酸哌替啶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1.中枢神经系统 与吗啡相似,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而发挥作用。皮下或肌内注射后10分钟可产生镇静、镇痛作用,但持续时间比吗啡短,仅2~4小时。镇痛效力弱于吗啡,注射80~100mg哌替啶约相当于10mg吗啡的镇痛效力。约10%~20%患者用药后出现欣快。哌替啶与吗啡在等效镇痛剂量时,抑制呼吸的程度相等。对延脑CTZ有兴奋作用,并能增加前庭器官的敏感性,易致眩晕、恶心、呕吐。
2.平滑肌 能中度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括约肌张力,减少推进性蠕动,但因作用时间短,故不引起便秘,也无止泻作用。能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提高胆道内压力,但比吗啡弱。治疗量对支气管平滑肌无影响,大剂量则引起收缩。对妊娠末期子宫,不对抗催产素兴奋子宫的作用,故不延缓产程。
3.心血管系统 治疗量可致直立性低血压,原因同吗啡。由于抑制呼吸,也能使体内C02蓄积,脑血管扩张而致脑脊液压力升高。
热烧伤应该如何预防
1.保护受伤部位①迅速脱离热源。如邻近有凉水,可先冲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温度。②避免再损伤局部。伤处的衣裤袜之类应剪开取下,不可剥脱。转运时,伤处向上以免受压。③减少沾染,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覆盖创面或简单包扎。
2.镇静止痛①安慰和鼓励受伤者,使其情绪稳定、勿惊恐、勿烦躁。②酌情使用安定、哌替啶(杜冷丁)等。因重伤者可能已有休克,用药须经静脉,但又须注意避免抑制呼吸中枢。③手足烧伤的剧痛,常可用冷浸法减轻。
3.呼吸道护理火焰烧伤后呼吸道受烟雾、热力等损害,须十分重视呼吸道通畅,要及时切开气管(勿等待呼吸困难表现明显),给予氧气。已昏迷的烧伤者也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用法用量是什么
1.镇痛:注射,成人肌内注射常用量:一次25~100mg,一日100~400mg;极量:一次150mg,一日600mg。静脉注射成人一次按体重以0.3mg/kg为限。
2.分娩镇痛:阵痛开始时肌内注射,常用量:25~50mg,每4~6小时按需重复;极量:一次量以50~100mg为限。
3.麻醉前用药:30~60分钟前按体重肌内注射1.0~2.0mg/kg。麻醉维持中,按体重1.2mg/kg计算60~90分钟总用量,配成稀释液,成人一般以每分钟静滴1mg, 小儿滴速相应减慢。
4.手术后镇痛:硬膜外间隙注药,24小时总用量按体重2.1~2.5mg/kg为限。
5.晚期癌症病人解除中重度疼痛:因个体化给药,剂量可较常规为大,应逐渐增加剂量,直至疼痛满意缓解,但不提倡使用。
十一个治疗腹痛的方法
1.急性腹痛者,应根据腹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痛等特点并结合随之产生的伴随症状以及腹部体检的结果初步作出可能的诊断。
2.根据初步诊断的结果,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化验或特殊检查。如三大常规、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腹部或下腹部B超检查(包括泌尿系统及盆腔)腹部平片、胸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老年人还应作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3.对急性腹痛患者,要进行观察,包括患者的体温、呼吸等的相关检查,以免病情加重。
4.对急性腹痛者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能给予强效镇痛药,更不能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或贻误诊断。
只有当诊断初步确立后,始能应用镇痛药或解痉药鶒,缓解患者的痛苦。
5.已明确腹痛是因胃肠穿孔所致者,应禁食,补充能量及电解质,并应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为及时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6.由于肝或脾的破坏造成的腹痛,腹部内部经常会抽出大量的血液,患者有可能休克。
此时,除应用镇痛药外,还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7.腹痛是因急性肠梗阻、肠缺血或肠坏死或急性胰腺炎所致者,应禁食并上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术,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8.已明确腹痛是因胆石症或泌尿系结石所致者,可给予解痉药治疗。
胆总管结石者可加用哌替啶(杜冷丁)治疗。
9.生育期妇女发生急性腹痛者,尤其是中、下腹部剧痛时应询问停经史,并及时作盆腔B型超声波检查,以明确有无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
10.急性腹痛患者,虽经多方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如生命体征尚平稳,在积极行支持治疗的同时健康搜索,仍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过程中如症状加重,当疑及患者有内脏出血、肠坏死、空腔脏器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应及时剖腹探查以挽救患者生命。
11.因慢性腹痛的病因亦甚多对每例慢性腹痛患者而言,也应根据其腹痛的特点规律及疼痛部位做出初步诊断。
老年人泌尿系结石怎样治疗
1.诊治肾绞痛 解痉止痛药物如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和哌替啶(杜冷丁),有时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剂,口服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能直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
2.大量饮水。
3.中西医结合治疗 可服排石汤,对输尿管结石有较好疗效。
4.控制感染 应根据尿细菌培养、药敏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5.非手术治疗
(1)体外震波碎石
①适应证:适用于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
②禁忌证:
A.结石以下有梗阻者。
B.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C.心力衰竭伴有严重心律不齐者。
D.肾功能不全由于肾实质疾病引起的患者。
③碎石时的体位:
A.肾结石可用仰卧位。
B.输尿管上、中段结石采用向患侧倾斜的体位。
C.输尿管下段结石和膀胱结石采用俯卧体位。
D.输尿管末端结石采用半坐位。
④合并症:
A.血尿。
B.肾绞痛。
C.发热。
D.皮肤损伤。
E.心脏合并症:应严密监视,及时予以处理。
外科术后怎么常规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中、小手术患者术后血压监测6小时,大手术持续心电监测,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停监测,必要时遵医嘱予以特护记录。
2.伤口及引流管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等。
(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阻塞、意外脱出,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严密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判断有无术后出血、感染或瘘。
(4)妥善固定引流管,应固定在低于引流口部位,避免反流,防止逆行感染。
(5)注意无菌操作,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
(6)留置引流管较多者,做好标记。
3.疼痛:了解疼痛的部位及性质,术后24~48小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20~50mg肌肉注射,采取舒适的体位:如胸、腹部手术后采取半卧位,减低切口部位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