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见的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
三种常见的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
一般,常见的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有:
(1)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损伤较小的方法是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这种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它不能区分肾脏感染是单侧还是双侧。然而与所有非侵入性方法相比较,它具有易操作、安全、廉价且无需膀胱镜专业人员的帮助,它已代替输尿管插管法而作为感染的定位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
(2)尿浓缩功能的测定:通过最大尿浓缩功能的测定来评价肾髓质的功能,可用来区分肾脏和膀胱的感染。肾髓质部位的感染,可出现最大尿浓缩功能的改变。急性或慢性肾小管间质的炎症常引起尿浓缩功能的减退,因而可应用最大尿浓缩功能来对其进行最佳的评价。这也是常见的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
(3)双侧输尿管插管法:双侧输尿管插管法是惟一直接对感染进行定位的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虽然其损伤性较大,但与所有其他感染的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相比,仍最为准确。
尿路感染的诊断
1.病史采集
(1)临床表现尿路感染相关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既往史、药物史及相关疾病史等寻找发病的可能原因、伴随疾病、曾经的药物治疗史及可能影响疾病发展、转归的因素等;
2.体格检查
包括泌尿外生殖器的检查;腹部和肾区的体检。盆腔和直肠指诊对鉴别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意义。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涂片镜检细菌、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血液细菌培养+药敏、肾功能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必要时可选择CT或MRI检查。
尿路感染的治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专家提醒,尿路感染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具体的尿路感染的治疗的方法介绍如下:
专家指出,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很多,比如,女士的尿道较男性短而宽,慢性病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等,都会使感染风险增高。同时,一些坏习惯也可能“招来”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尿路感染是由致病菌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常见致病菌为革阴性杆菌,主要来自于肠道,其中大肠杆菌最常见。尿路感染的治疗还要注意这些问题。
尿路感染的治疗还要注意很多的问题:锻炼少、坐得久可能是现代人的通病,尤其在时下,天气炎热使人们不愿多活动。研究显示,80%尿路感染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久坐的坏习惯会使外阴局部长时间处于湿润闷热的状态,细菌繁殖加快,这在高温湿润的天气或环境里尤其明显。
常见的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前面是对尿路感染的治疗的介绍,您一定对尿路感染的治疗有一定的了解了。
房事后尿血是怎么回事呢
正常的尿液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未经离心的尿液在显微镜下每个高倍视野可有红细胞0~2个如果超过此数即为血尿血尿伴有疼痛尤其是伴有绞痛应考虑尿路结石如伴有尿痛及尿流中断应考虑膀胱结石如伴有明显膀胱刺激症状则以尿路感染、泌尿系结核以及膀胱肿瘤等为多见此外应结合病史、年龄、血尿的色泽、程度等对血尿的原因进行综合判断血尿是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疾患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状此外亦可由泌尿系之外的其它疾患所致如心血管疾患、血液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均可发生血尿建议您到院生殖泌尿感染诊疗中心就诊只有到医院做检查才能得到科学的诊断针对性治疗
尿路感染诊断时会与什么疾病混淆
在临床上,不典型的尿路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进行尿路感染诊断是重要的。本病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进行尿路感染诊断鉴别。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一、尿道综合征:
在有尿道症状的妇女中,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为真性尿路感染,而另外30%的患者,不是真正的尿路感染,而属于尿道综合征。所以这在尿路感染诊断上需要鉴别的。这类病例在临床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二、发热性疾病:
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尿路感染诊断症状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尿路感染诊断鉴别要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三、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尿路感染诊断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等,若能及时查尿,易于鉴别。
尿路感染应该挂什么科室呢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尿路感染一般是看泌尿外科,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尿路感染是由妇科疾病引起的,可以看妇科也可以看泌尿科。
尿路感染的诊断一般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这三种。
尿路感染一般治疗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对症支持治疗
2、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头孢唑啉钠,诺氟沙星)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所有病人均鼓励多喝水,喝水少的病人应给予输液,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5、部分病人可配合服用中药
6、除药物治疗外,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起到尿路冲洗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也很重要
尿路感染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应该到医院挂泌尿科,可以检查尿常规,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一定要多饮水,忌胀气之物以及忌发物。
小便后尿道有点疼怎么办
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表现是排尿异常、尿液异常和腰痛。
排尿异常,即尿频、尿急、尿痛等,也可见尿失禁和尿潴留。尿液异常,常见的有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等。
腰痛,肾脏包膜、肾盂、输尿管受刺激或张力增高时,均可使腰部产生疼痛感觉。
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很多,不良的卫生习惯只是导致尿路感染的一种原因,此外,xing生活中、经期保健等不当也有可能导致女性尿路感染,因为女性的尿道自身比较短、直、而且粗,女性患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男性,因此,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积极预防尿路感染。
治疗办法:
1、诊断明确,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后,对高热、头痛、腰痛、便秘等症给予对症处理,如给予清热镇痛,通便缓泻药。小腹有痉挛性疼痛时可给予药物解痉止痛。
2、注意休息。急性感染期,病人尿路刺激症状明显,或伴发热,应卧床休息,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可下床活动。
一般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休息3~5天,肾盂肾炎休息7~10天,症状消失的可恢复工作。
慢性患者亦应根据病情适当地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后,机体免疫力低下而造成再感染。
日常生活当中多注意一些事情对于改善泌尿系统感染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泌尿系统感染大多是细菌滋生造成的,所以可以考虑多喝点水,然后通过排尿的方式来冲刷尿道。平时还需要多注意阴部卫生,女性尤其是需要注意月经期间的卫生。
尿痛有哪些表现
症状表现:
尿痛,是指排尿的当时,尿道及会阴区疼痛或烧灼感。
伴随症状:
尿急,尿频等
症状分类:
⑴排尿开始时尿痛明显,或合并排尿困难者,病变多在尿道,常见于急性尿道炎。
⑵排尿终末时疼痛,且合并尿急者,病变多在膀胱,常见于急性膀胱炎。
⑶排尿末疼痛明显,排尿后仍感疼痛,或觉“空痛”,或不排尿亦痛者,病变多在尿道或邻近器官,如膀胱三角区炎、前列腺炎等。
⑷排尿突然中断伴疼痛或尿潴留:见于膀胱、尿道结石或尿路异物。
⑸排尿不畅伴胀痛:老年男性多提示前列腺增生,亦可见于尿道结石。
⑹排尿刺痛或烧灼痛:多见于急性炎症刺激,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
在诊断时除仔细问诊与体格检查外,在寻找病因时,应首先作中段尿细菌培养。若尿菌落数≥105/mL,则尿路感染诊断可以成立,此时应进一步确定上、下尿路感染,可作尿液抗体包裹细菌检查,或尿溶菌酶和尿FDP的测定,必要时作输尿管导尿法或消毒膀胱尿培养法以区别上、下尿路的感染。尿路造影检查可查明尿路异常等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及复发的原因。肾功能测定可以了解肾功能状态和估计病变的程度,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及对预后的判断。若中段尿细菌培养多次阴性者,应进一步寻找尿路刺激症状产生的其他原因,如结核、膀胱肿瘤和急性尿道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