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流脑疫苗注意事项 流脑疫苗的种类
接种流脑疫苗注意事项 流脑疫苗的种类
目前我国有两种流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我国的流脑病例以A群为主,其他血清群少见,A群流脑疫苗用于6-18个月的儿童;A+C群流脑疫苗可以预防A/C两群流脑发病,多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或成人。
如何接种流脑疫苗
哪些人需要接种流脑疫苗
孩子。在中国多数孩子接种的是A群流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对今年流行的C群流脑均无效,应该重新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双价糖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双价多糖疫苗对人体的保护期为3年。
流脑暴发流行地区的集体居住人员(住校学生、建筑工地的民工、新兵等)、医务人员、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
什么人不宜接种流脑疫苗
目前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
有癫痫、抽风史的人和精神病患者。
有高热惊厥史的人种。
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尤其是脏器功能不全者不能接种。
过敏体质者。如必须接种时,应告诉医生过敏的情况和严重程度,在医生的监护下接种疫苗。
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这些人可以等疾病恢复后补种。
刚刚接种过其他疫苗的人。这部分人可以在2-3周后再接种流脑疫苗。
接种流脑疫苗后哪些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接种流脑疫苗后,一部分人会出现如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短暂性发热反应,极少数出现腋窝淋巴结肿胀。这些反应一般在24小时后可逐步消失,有些过敏体质者,可能发生如皮疹、过敏性紫癜等,极少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该及时看医生,需要警惕的是,以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注射流脑疫苗后可能诱发癫痫和抽搐。
流脑疫苗适用人群
流脑疫苗适用的人群包括各类,但主要的还是集中于一些几类,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有高热惊厥病史者;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尤其是脏器功能不全者;有精神系统疾病和精神病者;有过敏史者(包括药物和食物过敏);如发烧或正在处于疾病的急性期,也不宜接种流脑疫苗,可以等康复后再补种。流脑疫苗接种后6~8小时可能出现红晕或压痛感,但24小时后可逐渐消退。
除此之外,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种流脑疫苗,处于下列六种情况的人不适宜接种流脑疫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有高热惊厥史的人;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尤其是脏器功能不全者;有精神系统疾病和精神病的人;有过敏史的人(过敏史包括药物和食物的过敏,因此打流脑疫苗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是否有过敏史);如发烧或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也不宜接种流脑疫苗,可以等康复后再补种。
宝宝必须打的疫苗有哪些
宝宝出生后,医院都会提供一本《免疫接种》手册,里面有详细的疫苗接种信息,这些疫苗是必须打的,它们都属于一类疫苗,也就是免费疫苗,是由国家承担的计划内疫苗。这些疫苗主要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减毒疫苗、甲肝疫苗、麻风腮疫苗、甲肝疫苗、A+C流脑疫苗(加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等,这些疫苗会详细地写在《免疫接种》手册上,每一种疫苗的时间和次数都会有规定,宝宝家长们应该按照它来接种疫苗。
脑膜炎疫苗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较多见,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3~15岁小儿多见,近年来因卫生防疫工作较好,此病已较少见。脑膜炎疫苗其实就是平常生活中所说的卡介苗,常规打的脑膜炎疫苗是针对A群的,对于其他群不具抵抗力。脑膜炎双球菌有A、B、C、D、X、Y、Z、E、H、I、K、L、W等13个菌群,以A、B、C群为多见。所以如果去国外或是当地流行其他菌群的脑膜炎,要及时注射疫苗。
预防脑膜炎的疫苗是什么?
自普及卡介苗接种和有效抗结核药物应用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降低,预后有很大改进,但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我国计划免疫预防脑炎的疫苗有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六个月以上的孩子打两针,间隔三个月。乙脑疫苗要在孩子满8个月注射。三周岁和六周岁各打一次A+C流脑疫苗。
脑膜炎疫苗的作用
对抵抗力仍不够高的宝宝来说,接种流脑疫苗可有效帮助他们预防流脑的发病,保护健康。
通常情况下,流感疫苗推荐接种使用的人群是2岁以上到15岁以下,但如果本地区有流脑流行,接种范围可扩大至6个月以上的所有人群。6个月至2周岁的儿童,使用A群流脑疫苗初免两针,间隔3个月;2周岁、5周岁各加强一针A+C群流脑疫苗。推荐6周岁至15周岁的孩子接种A+C群流脑疫苗。流脑疫苗注射后7天至10天可化验出血清内出现保护性抗体,2周至4周达高峰。可按照这个规律提前在流脑流行季节前接种。
脑炎分为流脑,乙脑,隐球菌脑炎,真菌性脑炎。一般流脑是在冬春季节发病,乙脑是在夏秋季节发病,通常只有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但是都不是得终身免疫的。
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月~4月是发病高峰。流脑病菌存在于人体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等方式经空气飞沫传播,与带菌者密切接触,如怀抱、喂奶等是2岁以下幼儿感染的重要途径。人感染流脑后往往没有症状,成为无症状的携带状态,只有不到1%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患者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尤其容易感染。
这种病表现为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流脑双球菌也可以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的淤点或淤斑。病死率为5%~10%。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以上介绍了预防脑膜炎的疫苗,脑膜炎如果不及时打疫苗,很容易让宝宝发生感染,因此父母应该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孩子诱发脑膜炎,现在脑膜炎的诱因很多,特别要注意孩子皮肤病,保持母乳喂养,提升孩子抵抗力,一旦发现孩子有脑膜炎症状,需尽早去医院就诊。
宝宝疫苗哪些是必须打的 宝宝必须打的疫苗有哪些
我国的疫苗分为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两大类,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宝宝出生后必须要进行接种。
接种计划内疫苗是免费的,计划内疫苗主要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乙肝疫苗共 7 种疫苗。
a群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介绍
1、A群流脑疫苗: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2、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按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接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3、按照最新扩大免疫程序规定,流脑疫苗接种4剂,1、2剂用A群流脑疫苗,儿童自6月龄-18月龄接种第1剂,第1、2剂为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不少于3个月;第3、4剂次为加强免疫,用A+C群流脑疫苗,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间隔时间不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不少于3年。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a群流脑疫苗接种时间的介绍了,对于新生儿来说一定要重视疫苗的接种,不接种疫苗的话孩子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家长们需要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假冒的疫苗会有巨大的危害,会给孩子造成致命的危险。
流脑疫苗接种时间
1、A群流脑疫苗: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2、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按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接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按照最新规定,儿童自6月龄—18月龄接种第1剂,第1、2剂为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不少于3个月;第3、4剂次为加强免疫,用A+C群流脑疫苗,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间隔时间不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不少于3年。你的宝宝注射的时间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