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青蒿参矾外洗法
疥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青蒿参矾外洗法
青蒿、苦参各30克,明矾20克。上药水煎2次,用第2次煎液洗擦身体后,再用棉签蘸第1次煎液擦疥疮局部,每日3-4次。本法适用于疥疮。
黄花蒿的功效与作用 驱风止痒
黄花蒿有驱风止痒的作用,外用可治恶疮疥癣等症。《现代实用中药》中记载,黄花蒿生叶汁,涂恶疮疥癣及毒虫咬伤。
白蒿利咽喉防止淋病
白蒿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主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功用主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白蒿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主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
功用主治
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枯矾与胆矾、皂矾、绛矾的区别
来源及内含成分不同
白矾 又名矾石、明矾,为矿物明矾石Alunite的矿石或其他铝矿石经加工提练制成的结晶。主含含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枯矾 为白矾用明煅法炮炙而成。白矾经煅炙后不仅失去结晶水,晶型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胆矾 为胆矾Chalcanthite的矿石或化学方法制备而得。主含含水硫酸铜[CuSO4•5H2O]。
皂矾 又名绿矾、青矾,为水绿矾Melanterite的矿石。主含含水硫酸亚铁[FeSO4•7H2O]。
绛矾 又名矾红,为皂矾用煅淬法炮炙而成。皂矾经煅液后分解生成三氧二铁,但煅品仍含硫酸盐。
性状不同
白矾 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
枯矾 呈不透明、白色、蜂窝状或海绵状固体块状物或细粉,无结晶样物质。体轻质松,手捻易碎,味酸涩。
胆矾 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或浅蓝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状,断面光亮。无臭,无涩。置干燥空气中,能渐渐风化。加热烧之,则去结晶水变成白色,遇水又变成蓝色。
皂矾 为棱柱状结晶或颗粒状。半透明,显各种不同绿色。质较坚硬而脆,无臭,味涩而甜。
绛矾 呈不定型粉末,不透明,色泽消失。质地疏松,绛红色或红棕色。无臭,味涩,有醋气。
功效及主治不同
白矾
具有解毒杀虫,爆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白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用于湿疹、疥癣、癫痫、中风、喉痹。外用可解毒止痒,常制成散剂、洗剂、含嗽剂,高浓度具有腐蚀性,用于胬肉、痔疮、脱肛,如消痔液等。内服有清热消痰作用,如治风痰壅盛所致癫痫的白金丸(《普本》);治中风的稀涎散(《集解》)。
需要注意的是:白矾内服过量能刺激胃粘膜而引起反射性呕吐。
枯矾
具有收湿敛疮,生肌,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聍耳流脓,阴痒带下,久泻,便血,崩漏,鼻衄齿衄,鼻痣肉。枯矾制成散剂,治疗糜烂性皮肤病,诸疮发痒。
胆矾
有毒,能涌吐风痰,催吐,祛腐,解毒。用于中风,癫痫,喉痹,喉风,痰涎壅塞,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但体虚者忌服。
皂矾
具有解毒燥湿,杀虫补血之功。内服主治黄肿病,钩虫病;外用主治疮毒疥癣。但孕妇及胃病患者、呕血患者忌服。服药期间忌茶。
绛矾
绛矾是皂矾经过煅淬法炮制而成的。煅后失水变枯,不溶于水,降低了致吐的副作用,增强了燥湿止痒的作用。加醋煅不但降低了致吐的副作用,以利内服,并增强了入肝补血,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黄肿胀满,血虚蒌黄,疳积久痢,肠风便血。
疥疮患者的食疗方
在患上了疥疮之后,很多的患者都在积极的寻找治疗的药物,总觉得只有中药、西药之类的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有时候食疗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好的治疗疥疮的食疗方法:
食疗方一:
〖组成〗鱼藤15 克、食醋100 毫升。
〖用法〗鱼藤以水500 毫升浸2 小时后捶烂,洗出乳白色液体,边捶边洗,反复多次,用纱布过滤去渣,再加入食醋100 毫升,装瓶备用。嘱患者洗澡后,在患部皮肤外擦鱼藤水,每日2~3 次、连用3~4 天为1 疗程。
〖主治〗干疥。
〖说明〗糜烂渗液较多,脓液结痴较严重者,均禁用。
食疗方二:
〖组成〗苦参50 克、酒250 毫升。
〖用法〗浸渍5~7 日后可饮,每饮25 毫升,每日1 次,空腹大口咽下,果蔬过口。
〖主治〗疥疮。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治疗疥疮的食疗方法,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到各位患者,让大家都能见到治疗的效果,早日的康复,不再为了此病四处的奔波求医。
全身痒有什么偏方吗 简易偏方
苦参30克,白矾15克,川椒10克,水煎洗澡,每日2次,连洗数天。
功效:此方可以清热燥湿,杀虫,对于缓解全身瘙痒有一定的疗效。
白鲜皮、细辛、川椒、枯矾各30克,水煎取汁,待药液凉至30七左右时,加入10克冰片洗患处,每日2次。
功效:此方可以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主要用于湿疹,风疹,疥癣疮瘌,风湿热痹引起的全身瘙痒。
红花、冰片、樟脑各10克,加白酒500毫升,密封浸泡,每日振荡数次,1周后取药酒擦患处,每日3~4次。皮肤破损者忌用。此法可治疗各种瘙痒性皮肤病。
功效:此方可以清热消肿、止痒止痛,适用于全身瘙痒的患者。
蛇床子90克,百部30克,放入500毫升75%的酒精内浸泡1周,过滤取液,外擦患处,每日3次。
功效:此方可以燥湿,祛风,杀虫,对于全身瘙痒有一定的疗效。
白蒿利咽喉防咳嗽防止淋病
白蒿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主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
功用主治
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疥疮用硫磺皂洗澡会好吗
硫磺皂具有抑制皮脂分泌、杀灭细菌、霉菌、寄生虫等特殊功能,对皮肤病有辅助治疗作用。用途:洁身,兼具去屑止痒。长期使用可防治皮肤瘙痒、疥疮、脚气等症。硫磺皂有杀细菌、真菌和螨虫的功效,对一些皮肤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硫磺皂对疥疮治疗有辅助治疗作用,但是要根治的话要结合其他治疗才可以。
疥疮中医治疗有哪些方法
疥疮的两大中医治疗方法
1.内治法
本病一般不需要内治。如因搔抓引起严重的糜烂感染,一般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糜烂化脓性感染。
2.外治法
(1)外洗:
苦参30克,黄柏30克,百部30克,花椒15克,冰片30克,硫黄30克,枯矾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煎水外洗。
(2)外搽:
30%硫黄软膏外搽,每日1~3次。方法:用外洗方煎水淋浴后,用硫黄软膏满身摩擦后(最好发热),穿上备好的内衣裤,内衣服(旧的、干净的)。
在搽药后的3~5天不换衣服,不洗澡,保持药物环境。到了第三天或第五天,患者自觉瘙痒消失,淋浴洗净身上的药膏,换上经过消毒后的干净衣服。婴幼儿可用10%硫黄软膏,以免损伤皮肤。
有什么中药配方洗剂可以洗荨麻疹吗
1、花椒皮煎剂
材料:干花椒皮100g。
做法:干花椒皮100g置于容器内,加入沸水500ml,浸泡24小时。滤去花椒皮,留取花椒水。治疗时以花椒水涂于患处即可止痒、消除水肿;也可在花椒水中加人适量的维生素C,则效果更佳。
功效:花椒其味辛、性温,气味芳香,具有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的功效,外用杀虫止痒,常用于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的治疗,此外花椒水外涂具有表面麻醉、利湿的作用,可以迅速缓解荨麻疹症状,其治疗效果迅速而明显。
2、荆芥枝花洗方
配方:荆芥30克,七叶一枝花、防风、大青叶、苦参各15克。
制法:取以上5味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倒人盆中。
用法:趁热洗熏患处,每次熏洗15~20分钟,每日1~2次。
功效:解毒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3、徐长卿合剂
组方:徐长卿、防风、艾叶、当归各50g。
制法:用温水浸泡20分钟,煎20分钟,过滤备用,等药液温度降至40C左右时,用纱布蘸药液在患处擦洗,直至风团疹面发红为止,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1剂可反复煎洗数次。
功效: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经、胃经,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的功效;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艾叶,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当归为活血化瘀要药,其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可补血止痛、活血化瘀,四味中药皆为治疗风疮、疥癣、隐疹要药,配伍使用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作用,煎或洗剂可使热气内注、温经散寒、宣通血脉,共收奇效。
4、苍矾煎剂
组方:明矾50~150g、炒苍耳子30~90g。
制法:取明矾50~150g,敲碎,炒苍耳子30~90g,加水1000~1500ml,文火煎沸30分钟(婴幼儿药量、加水量均减半),用药液温洗丘疹及痛痒处。轻者每日煎洗1次,重者每日煎洗2次,一般煎洗3~5天即痊愈。
功效:明矾,其味酸、涩,性寒,有小毒,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可止血、止泻、化痰。苍耳子,其味甘,性温,归肺、肝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的功效,此二药相合,可散肌表之风寒邪气,又可祛肌表之湿邪,邪气去除则营卫调和,疹消痒止,此法简单易行,疗效明显。
5、百部洗剂
组方:百部30~60克。
制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患处,或洗后再加热水浸洗全身。
疗程:以痒止为度。
功效:清热祛风止痒。适用于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疹色淡红或白,吹风受寒加重者。
皮肤湿疹的治疗方法
青蒲散治湿疹有效率100%
主治:急慢性湿疹、脓疱疮、水痘、带状疱疹、口腔溃疡、口疮、舌胀肿痛、亦可抑制尖锐湿疣。
【配方及用法】青黛20克,蒲黄20克,滑石30克。共研细末备用。患处渗液者,干粉外扑;无渗液者,麻油调搽。
【疗效】采用上方治疗上述各病症,30多年治愈万余例,有效率100%。
【按语】青黛外用可消炎、消肿、杀菌、止血、抗病毒;蒲黄可收涩止血;滑石清热止痒吸收水湿。本方用药简单,诊治方便,药价低廉,外搽或内服均可收到立竿见影之功效。
湿疹统统一周根治四皮洗液
秘方:桃树嫩皮、花椒树嫩皮各100g,苦楝树嫩皮90g,白鲜皮、苦参、葛根各60g,明矾(研细末)、硫磺各30g(研细末)。
用法:前六味药加开水2000ml,煎三十分钟后备用,待药液温度降至三十度左右加入明矾、硫磺粉,搅匀,片刻后即可外洗。每天洗一次,五天一剂,每次用时加热至30度,十天为一个疗程。
方解:清热解毒,收涩止痒。主治湿疹。应用本方治疗急性湿疹16例,慢性湿疹13例,婴儿湿疹5例。结果:急性湿疹及婴儿湿疹三至六天全部痊愈;慢性湿疹经治疗六至十天,痊愈12例,好转1例,治愈率98.7%。
特效湿疹酊 大楓子仁60g苦参60g黄柏60g生军30g百部30g灵仙根30g薄荷冰10g雄黄60g白矾60g枯矾30g冰片30g
用法:上药用75%酒精浸泡一周后外擦患处
主治:湿疹,皮肤湿烂,各种痒疹斑块。疗效极佳。
小儿疥疮应该怎么治疗
概 述
哥哥的小孩子不知道是为什么最近几天长了疥疮,脖子上,背上还有手上都是红色的斑斑点点的,孩子老是用手抓,老是痒痒痒的,害怕抓破会感染,可孩子还是不停的抓,最近几天发现还有点扩散,去药店给孩子买了些药膏,可是擦了没有什么效果,总感觉是疥疮还是那样所以有点着急,这个疥疮到底要怎么治疗,好不好治疗,而且治疗疥疮的方法都有哪些,那种方法治疗小儿疥疮比较的好比较快。
步骤/方法:
1首先,疥疮不必担心,治疗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外用些药膏是可以治愈.建议患者可以使用小儿用硫磺霜,洗澡之后擦在患处,早晚各一次,连用3天,看看效果,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治愈的,
2其次,还可以使用冰磺肤乐软膏,使用方法可以参考说明书,平时注意勤换洗衣服,可以用刚烧开的开水烫一下消毒,可以彻底杀灭疥虫及虫卵.洗干净之后最好是在太阳下面暴晒几天,放一段时候再穿。
3另外,疥疮虽然不难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疥疮结节所以要及时治疗才是关键,注意饮食方面要多吃蔬菜,水果,最好是少吃或者是不吃油炸,高热量及辛辣食物.要及时剪指甲,以防通过搔抓感染脓疥,
注意事项:
疥疮的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平时一定要保持卫生的干净,按时用药,之前穿过的用过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用开水烫,洗灭疥疮虫,不能洗的要暴赛太阳。
蛇床子有什么功效 杀虫止痒
蛇床子可以杀虫止痒,用于疥疮、顽癣、风疹、阴部湿痒等。单用煎洗既效。配伍苦参的功效与作用、地肤子、花椒、百部、白矾等煎洗,坐浴,治男子阴囊湿疹。女子湿毒带下,外阴痉痒湿烂者,内服龙胆泻肝汤,外用本品配伍苦参、威灵仙、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尾,水煎熏洗。用于痔疮肿痛不可忍受,单用煎汤熏洗。用于男子阴肿胀痛,单用蛇床子为末,鸡子调敷。
荨麻疹可以用硫磺皂洗澡吗 用硫磺皂不如药浴配方效果好
材料:干花椒皮100g。
做法:干花椒皮100g置于容器内,加入沸水500ml,浸泡24小时。滤去花椒皮,留取花椒水。治疗时以花椒水涂于患处即可止痒、消除水肿;也可在花椒水中加人适量的维生素C,则效果更佳。
功效:花椒其味辛、性温,气味芳香,具有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的功效,外用杀虫止痒,常用于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的治疗,此外花椒水外涂具有表面麻醉、利湿的作用,可以迅速缓解荨麻疹症状,其治疗效果迅速而明显。
配方:荆芥30克,七叶一枝花、防风、大青叶、苦参各15克。
制法:取以上5味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倒人盆中。
用法:趁热洗熏患处,每次熏洗15~20分钟,每日1~2次。
功效:解毒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组方:徐长卿、防风、艾叶、当归各50g。
制法:用温水浸泡20分钟,煎20分钟,过滤备用,等药液温度降至40C左右时,用纱布蘸药液在患处擦洗,直至风团疹面发红为止,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1剂可反复煎洗数次。
功效: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经、胃经,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的功效;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艾叶,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当归为活血化瘀要药,其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可补血止痛、活血化瘀,四味中药皆为治疗风疮、疥癣、隐疹要药,配伍使用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作用,煎或洗剂可使热气内注、温经散寒、宣通血脉,共收奇效。
组方:明矾50~150g、炒苍耳子30~90g。
制法:取明矾50~150g,敲碎,炒苍耳子30~90g,加水1000~1500ml,文火煎沸30分钟(婴幼儿药量、加水量均减半),用药液温洗丘疹及痛痒处。轻者每日煎洗1次,重者每日煎洗2次,一般煎洗3~5天即痊愈。
功效:明矾,其味酸、涩,性寒,有小毒,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可止血、止泻、化痰。苍耳子,其味甘,性温,归肺、肝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的功效,此二药相合,可散肌表之风寒邪气,又可祛肌表之湿邪,邪气去除则营卫调和,疹消痒止,此法简单易行,疗效明显。
组方:百部30~60克。
制法: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用法: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外洗患处,或洗后再加热水浸洗全身。
疗程:以痒止为度。
功效:清热祛风止痒。适用于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疹色淡红或白,吹风受寒加重者。
胎毒是什么
胎毒是什么?
胎毒如疮疖、疥癣等,是新生儿出生后不久皮肤过敏的重症。引起胎毒的原因为胎儿在母体中受胎热蒸熏,以致出生后并发胎毒。
怎样看出有胎毒?
新生儿在出生后两个月或者两岁内头上生如粟米粒的脓疮,脓疮破裂后会流出脓液,引起灼热疼痛感。随着病情的发展,新生儿全身都有脓疮,甚至连臀部肛门等部位都会有脓疮。
确诊为胎毒后,要及时治疗,治疗方法以中药治疗法为主。常用中药方有具有泻火解毒功效凉膈散,具有温中祛寒解毒功效的四逆汤,具有镇惊通络解毒功效的牛黄八宝散,具有泄热利湿功效的茵陈蒿汤加减。
1.凉膈散:薄荷、黄芩、连翘、大黄、朴硝、甘草、山栀仁等。主治症见头部有脓疮、呼吸气热、小便短赤、咽喉肿痛、气急喘满者。
2.四逆汤:干姜、附子、甘草等。主治症见面色苍白或者灰青、呼吸气冷、食欲不振、口噤不开、四肢发冷、身有脓疮者。
3.牛黄八宝散:浙贝母、黄连、羌活、雄黄、 牛黄、羚羊角、水牛角、珍珠粉、没药、青黛、紫花地丁、金银花、菊花、紫草、甘草、乳香等。主治症见痰多气逆、面色发青、哭闹不停、牙关紧要、腰直身僵、频频抽搐者。
4.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栀子、大黄等。主治症见面色发青,身有脓疮、哭闹不停、食欲不振、低热、尿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