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诊断胰头癌的方式有哪些

诊断胰头癌的方式有哪些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诊断胰头癌的方式有哪些:

1.B超检查:B超是诊断胰头癌的首选方法,也可作为普查中的筛选方法。其优点是迅速、准确、低廉及无创伤性。

2.内腔镜超声显像: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襞,显示出胰体、胰尾及胰周围组织血管,检查时不受气体干扰,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对小胰癌诊断有独特价值。

3.CT检查: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下确位置、大小及其周围血管的关系,可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如进行增强扫描,可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更加清晰。

4.磁共振成像: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

作为一种罕见肿瘤,胰头癌给朋友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提早预防以及有效的治疗手段需要得到重视。肿瘤作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中医药可以在调节患者自身免疫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了解多少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胰腺癌是否能够及时检查出来,对胰腺癌的治疗有着很大的作用,那么你对胰腺癌的检查方法了解吗?胰腺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具体了解一下吧!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

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除显示主胰管狭窄充盈缺损和闭塞外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胰管狭窄的形态改变,可检查出肿瘤小于2cm的胰管病变是诊断小胰癌的有效方法。

2.B超检查:首选方法及在普查中的筛选方法检查时应注意胰头的大小,如超声测量胰头部厚度大于30mm(绝大多数男性胰头超声值小于30mm女性小于28mm),胰体厚度大于25mm者(正常男性小于22mm女性小于20mm),应进一步追踪检查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胰体外形不规则能发现2cm以上的肿瘤还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和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灶等对3cm左右的胰癌阳性率可达。

3.纤维胃镜的超声检查: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壁对胰腺作全面检查不受气体干扰,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诊断率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4.CT检查: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若能增强扫描或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得更加清楚在增强的胰实质内可见到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病灶借此检查可以进行分期以利判断手术方式和预后目前CT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可达。

5.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的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

温馨提示: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对哪些是胰腺癌的检查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怀疑自己患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检查,这样才能够及早的治疗,更早的恢复。

筛查胰腺癌有哪些方法

1.B超检查B超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及在普查中的筛选方法。检查时应注意胰头的大小。如超声测量胰头部厚度大于30mm(绝大多数男性胰头超声值小于30mm,女性小于28mm),胰体厚度大于25mm者(正常男性小于22mm,女性小于20mm),应进一步追踪检查。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胰体外形不规则,能发现2cm以上的肿瘤,还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和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灶等。对3cm左右的胰癌阳性率可达80%.这是较为常见的胰腺癌的检查。2.CT检查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若能增强扫描,或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得更加清楚,在增强的胰实质内可见到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病灶,借此检查可以进行分期,以利判断手术方式和预后。目前CT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可达98%。3.纤维胃镜的超声检查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壁对胰腺作全面检查不受气体干扰,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诊断率,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结构,发现早期病变。4.磁共振成像(MRI)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的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MRI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5.P21抑癌基因在胰腺癌中表达率高,具有特异性,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对胰腺的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意义。6.C-erbB-2基因该基因产物表达在胰腺部中阳性率高,并与肿瘤大小及预后有关。

怎么判断肿瘤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肿瘤的危险因素,暴露于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症状

1、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肿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胰腺肿瘤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体征

1、胰腺肿瘤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胰腺肿瘤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辅助检查

1、血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查血CEA、CA19-9升高对胰腺癌诊断有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是胰腺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扫描: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不作为诊断胰腺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肿瘤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筛查胰腺癌有哪些方法

1.B超检查

B超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及在普查中的筛选方法。检查时应注意胰头的大小。如超声测量胰头部厚度大于30mm(绝大多数男性胰头超声值小于30mm,女性小于28mm),胰体厚度大于25mm者(正常男性小于22mm,女性小于20mm),应进一步追踪检查。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胰体外形不规则,能发现 2cm以上的肿瘤,还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和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灶等。对3cm左右的胰癌阳性率可达80%.这是较为常见的胰腺癌的检查。

2.CT检查

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若能增强扫描,或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得更加清楚,在增强的胰实质内可见到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病灶,借此检查可以进行分期,以利判断手术方式和预后。目前CT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可达98%。

3.纤维胃镜的超声检查

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壁对胰腺作全面检查不受气体干扰,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诊断率,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4.磁共振成像(MRI)

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的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MRI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

5.P21

抑癌基因在胰腺癌中表达率高,具有特异性,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对胰腺的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意义。

6.C-erbB-2基因

该基因产物表达在胰腺部中阳性率高,并与肿瘤大小及预后有关。

胰腺癌死前两大征兆

(1)全身症状

消瘦是本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显的体重减轻,部分患者还以消瘦为首先症状,尤其是胰尾癌和胰体癌患者。消瘦的原因可能与胃纳大减、胰腺分泌不足、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黄疸是诊断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根据癌肿部位的特征而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出现,乳头壶腹部癌100%有黄疸出现,即使在早期也发生黄疸;胰体、尾癌早期无黄疸,但到晚期,癌肿波及胰头,或转移至胆总管、淋巴结、肝脏,引起肝外或肝内胆管梗阻时,可出现黄疸。

(2)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是常见的症状,3/4以上患者有此症状,疼痛开始时较轻,逐渐加重,早期疼痛范围广泛不易定位,为性质较模糊的饱胀不适、胀痛、隐痛或钝痛等。起病急者则有部位明确的腹部绞痛或钝痛,胰头癌可引起右上腹痛,胰尾癌可引起左上腹痛,而严重的腰背痛常是癌肿沿神经鞘向腹后神经丛转移所致。

胰头癌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胰头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由于胰头癌的发病比较隐匿,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属于晚期,自然生存平均时间仅半年,手术切除率仅徘徊在10%~20%左右,5年生存率仍不足20% 。胰头癌一经确诊,若无远处转移,则尽早实施手术。

胰头癌的手术目前手术切除仍是中晚期胰头癌患者提高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唯一希望,因此,对胰头癌病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对病人的愈后尤为重要。越早切除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性越大,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病情加以选择,常用手术方式有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加区域性淋巴结廓清术、改良扩大根治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全胰切除加淋巴结清术以及姑息手术。另外,放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也是胰头癌的治疗常用方法,在各个时期的胰头癌中均有应用,且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现在最常用的手术治疗设备,能有效治疗胰头癌,而且具有以下优势:

1、芬奇手术机器人拥有可以进入人体内部的机器镜,能使手术视野放大20倍,手术的精确度有了明显提高。

2、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机器手臂自由活动度极高,大大提高了手术医师的操作能力,而且它的机械臂和人手的功能一样,甚至可以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细小动作,有更加细小的关节,可以旋转360度,是正常人手旋转的两倍。

3、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完全遵照医生指示,在选择的手术部位割开几个非常小的切口,动刀快而准,还不知疲倦。

4、芬奇手术机器人全部都是自动化的,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操作人员,甚至完成一台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只需要1名外科医生、1名麻醉师以及1到2名护士。

(二)放射治疗

胰腺癌放射治疗的瘤死量偏高,而胰腺周围如胃、小肠、肝、肾、脊髓等的放射耐受性偏低,给放射治疗带来不利。近年来,随着术中放射治疗及在CT精确定位下作治疗计划的多野体外放疗的开展,放射治疗已成为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术中放疗用10~20MV高能电子线,在充分显露肿物、尽可能切除肿瘤、移开周围正常组织情况下,准确将相应限光筒置于肿瘤上,术中一次大剂量照射15~25Gy,照射时间约4~6分钟。体外放疗主要用于术前及术后(包括术中照射后的体外追加放疗),也用于晚期胰腺癌已不宜手术的姑息性治疗。用CT精确定位作放射治疗计划,使胰腺癌病变部位得到高剂量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用10mVx线,腹前一野加两侧野等中心照射,每次180~200cGy,每周5次,剂量40~60Gy/4~6周,可连续治疗,也可分段治疗。

(三)化疗

胰腺癌的化疗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与其他肿瘤相比,胰腺癌的化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化疗不够敏感,同时在研究中没有理想的观察指标,因此临床医生往往对此兴趣不大;另一方面,胰腺癌病人常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和吸收不良,因此很难耐受系统的化疗。

筛查胰腺癌有哪些方法

1.B超检查

B超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及在普查中的筛选方法。检查时应注意胰头的大小。如超声测量胰头部厚度大于30mm(绝大多数男性胰头超声值小于30mm,女性小于28mm),胰体厚度大于25mm者(正常男性小于22mm,女性小于20mm),应进一步追踪检查。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胰体外形不规则,能发现2cm以上的肿瘤,还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和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灶等。对3cm左右的胰癌阳性率可达80%.这是较为常见的胰腺癌的检查。

2.CT检查

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若能增强扫描,或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得更加清楚,在增强的胰实质内可见到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病灶,借此检查可以进行分期,以利判断手术方式和预后。目前CT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可达98%。

3.纤维胃镜的超声检查

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壁对胰腺作全面检查不受气体干扰,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诊断率,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4.磁共振成像(MRI)

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的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MRI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

5.P21

抑癌基因在胰腺癌中表达率高,具有特异性,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对胰腺的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意义。

6.C-erbB-2基因

该基因产物表达在胰腺部中阳性率高,并与肿瘤大小及预后有关。

腹腔长了个肿瘤

胰腺肿瘤的诊断依据具体如下: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肿瘤的危险因素,暴露于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症状

1、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肿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胰腺肿瘤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体征

1、胰腺肿瘤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胰腺肿瘤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辅助检查

1、血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查血CEA、CA19-9升高对胰腺癌诊断有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是胰腺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扫描: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不作为诊断胰腺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肿瘤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胰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1.B超检查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及在普查中的筛选方法。检查时应注意胰头的大小。如超声测量胰头部厚度大于30mm(绝大多数男性胰头超声值小于30mm,女性小于28mm),胰体厚度大于25mm者(正常男性小于22mm,女性小于20mm),应进一步追踪检查。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胰体外形不规则,能发现2cm以上的肿瘤,还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和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灶等。对3cm左右的胰癌阳性率可达80%。2.纤维胃镜的超声检查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壁对胰腺作全面检查不受气体干扰,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诊断率,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结构,发现早期病变。3.CT检查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若能增强扫描,或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得更加清楚,在增强的胰实质内可见到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病灶,借此检查可以进行分期,以利判断手术方式和预后。目前CT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可达98%。4.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的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5.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除显示主胰管狭窄,充盈缺损和闭塞外,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胰管狭窄的形态改变。可检查出肿瘤小于2cm的胰管病变,是诊断小胰癌的有效方法。6.选择性血管造影(SAG)SAG是一种损伤检查,但在肿瘤1cm时即可做出诊断。能显示胰腺周围动脉的形态,对判断肿瘤有无血管侵犯重要意义。如动脉不规则狭窄、闭塞,并可根据异常的血管区域推测肿瘤的大小。还可根据SAG所见判断肿瘤手术的可能性和选择手术方式。判断手术能否切除很重要的就是有封锁动脉浸润。在平常影像学结果不能明确诊断时选用,准确率高于90%。7.子母胰管镜检查是最近研制和开展的一种新方法,其子镜(胰管镜)直径仅为1mm,不必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是由母镜(纤维十二指肠镜)插入胰管内,直接观察管内情况。胰腺癌时粘膜隆超、发红、狭窄、闭塞等。但该镜目前尚存在管径太细易折损,前端不能改变方向,不能取活检。但经过若干年后有可能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手段。

胰腺肿瘤的诊断依据

胰腺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胰头部,称为胰头癌,也有发生在胰体的癌,但较为少见。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在检查胰腺肿瘤时,有以下诊断依据。

胰腺肿瘤的诊断依据具体如下: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肿瘤的危险因素,暴露于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症状

1、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肿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胰腺肿瘤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体征

1、胰腺肿瘤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胰腺肿瘤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辅助检查

1、血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查血CEA、CA19-9升高对胰腺癌诊断有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是胰腺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扫描: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不作为诊断胰腺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肿瘤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胰头癌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生化检查可有血、尿淀粉酶的一过性升高,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有异常曲线。胆道梗阻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转氨酶也可轻度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诊断技术是胰头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

(1)B超可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胀大,胰管扩张(正常直径≤3mm),胰头部占位病变。同时可观察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

(2)内镜超声优于普通B超。

(3)胃肠钡餐造影胰头癌肿块较大可显示十二指肠曲扩大和反“3”字征。低张力造影可提高阳性发现率。

(4)CT胰腺区动态薄层增强扫描可获得优于B超的效果,且不受肠道气体的影响,对判定肿瘤可切除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5)ERCP可显示胆管和胰管近壶腹侧影像或肿瘤引起的胆、胰管扩张的影像。此种检查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或胆道感染,应予警惕。

(6)MRI或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单纯MRI诊断并不优于增强CT。MRCP能显示胰、胆管梗阻的部位、扩张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具有无创性、多角度成像、定位准确、无并发症等优点。

(7)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胰头癌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对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以估计根治手术的可行性有一定意义。

(8)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肿瘤作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可达80%左右。

胰头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胰头癌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无远处转移的胰头癌,均应争取手术切除,以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存质量。常用的手术方式:

(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胰头(含钩突)、远端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胆囊和胆总管。尚需同时清除相关的淋巴结。切除后再将胰、胆和胃与空肠重建。重建的术式有多种。

(2)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术式近年来在国外较多采用,适用于幽门上下淋巴结无转移、十二指肠切缘无癌细胞残留者。

(3)姑息性手术适用于高龄、已有肝转移、肿瘤已不能切除或合并明显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病人。包括用胆肠吻合术解除胆道梗阻、用胃空肠吻合术解除或预防十二指肠梗阻。为减轻疼痛,可在术中行内脏神经节周围注射无水乙醇的化学性内脏神经切断术或行腹腔神经结节切除术。

2.化疗和放疗

(1)化疗原则全身化疗用于辅助性治疗和局部晚期无法切除以及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病人。

(2)化疗的途径推荐采用静脉全身化疗和动脉灌注化疗。

3.其他辅助治疗

包括射频组织灭活、冷冻、高能聚焦超声、γ刀及生物治疗等。目前尚没有明确证据显示其能够延长生存期。

手术治疗胰腺癌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癌最经典的根治手术方式之一,切除范围一般包括远端部分胃、十二指肠、胰头部及胆总管下端,清扫胰头前后、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横结肠系膜根部以及肝总动脉周围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2、保留胃和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胃和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了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肠胃反流受到部分阻止,改善了营养状况。该术式不必行胃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吻合较简单,缩短了手术时间。另外,临床上可发现该手术后有少数病人发生胃潴留。胰腺癌多呈浸润性生长,易侵犯周围邻近的门静脉和肠系膜上动静脉,以往许多学者将肿瘤是否侵及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作为判断胰腺癌能否切除的标志,因此切除率偏低。3、扩大胰十二直肠切除术扩大胰十二直肠切除术对部分累及肠系膜上血管、门静脉者施行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将肿瘤和被累及的血管一并切除,用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重建血管通路。但该术式是否能提高生存率尚有争论。由于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病概率,故应谨慎选择。

相关推荐

晚期胰头癌何症状

胰头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已发现某些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癌与吸烟确切的相关性。脂肪膳食在实验模型中被认为可能与胰腺癌关,且更高的体重指数也和风险增高相关。对化学物质如β-萘胺及对二氨基联苯的职业暴露也和胰腺癌发生风险升高关。患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的病人,胰腺癌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胰腺癌患者的亲属患胰腺癌的危险性增高,约35%的胰腺癌是通过

壶腹部肿瘤临床表现

胰腺癌临床表现隐匿,不易早期发现,80%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约5%~15%。胰腺癌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其中胰头癌最为多见。CA19-9是最希望的早期胰腺癌诊断标志,诊断率达90%。胰腺癌属放射不敏感肿瘤,局部放疗,可使30%~50%患者疼痛缓解,可一定程度抑制肿瘤发展。70%胰腺癌病人血清CEA升高,CEA可用于胰腺癌手术前﹑后的动态随访,定期测定CEA对预测

怎样检查胰腺癌

目前,对于胰腺癌病情的发展,比较常见的检查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三方面。那么,诊断胰腺癌的方法哪些呢?具体的介绍如下:首先、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的目的是检查无肉眼可见的黄疸、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检查关的一些症状,如肝大、胆囊肿大、上腹部肿块等。其次、影像学检查1B超是疑为胰腺癌病人首选的检查方法,诊断胰腺癌的方法哪些呢?本法可以早期发现胆道系统扩张,也可发现胰管扩张,对肿瘤直径在

胰腺癌症状什么表现

1.上腹胀满或胀痛不适和腹痛胰腺癌患者常各种不同程度上腹胀满、胀满或难以描述的不适等感觉。一般以上腹部或脐上部为多,胰头癌的腹痛部位偏于右上腹,而胰体尾癌偏于左上腹。后期病例可持续性腰背部痛,时呈柬带状痛,常与体位关,仰卧时加剧,而弯腰或前倾坐位或侧卧位时稍缓解。此种强迫体位是胰腺癌特别是体尾癌的特点。2.黄疸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

胰腺癌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胰腺癌的危害:1、胰头癌除致梗阻性黄疸外,亦常致胆囊肿大,可在右上腹清楚扪及。梗阻性黄疸伴胆囊肿大常提示壶腹周围肿瘤的可能。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肿瘤部位若靠近壶腹周围,黄疸可较早出现。黄疽常呈持续且进行性加深。大便色泽变淡,甚至呈陶土色。皮扶黄染呈棕色或古铜色,皮肤瘙痒症。胰腺癌对患者的危害表现在食欲减退和消瘦也是胰腺癌的症状的常见表现。肿瘤常使胰液及胆汁排泄受阻,因此影响病人食欲,且

中医治疗胰头癌

验方:①青黛牛黄散:青黛12g、人工牛黄12g、紫金锭6g、野菊花60g。研末成散口服,每次2—3克,每日3次,饭后服。②扁叶佛甲草(鲜)60—120g、荠草(鲜)90—180g。银花15g、鱼腥草30g、白毛藤30g、荠草30g、木香9g、麦冬9g、元胡9g、佛甲草60g。党参9g、白芍9g、茯苓9g,木香9g、丹参9g、莪术9g、麦冬9g、蕲蛇9g、白毛藤30g、银花15g、当归6g、白术6g

胰头癌的信号哪些呢

胰腺癌多发生在胰头部位,胰头周围动静脉血管经过,后面胆总管穿过。胰头癌早期可以没症状,或只是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腹胀,隐痛,恶心等。当癌灶压迫到胆总管时,肝脏产生的胆汁和胆囊里的胆汁就不能顺着胆总管排到肠道里去了。于是大量的胆汁成分会直接进入血管,混入血液,进入到全身各个角落。可引起皮肤变黄、巩膜黄染,尿液变黄等症状,就是医生说的“黄疸”。黄疸是胰头癌的一个重要的、最突出的症状,约9

胰腺肿瘤良性的吗

胰腺肿瘤良性的,比如胰腺囊肿等,良性胰腺肿物是胰腺囊肿,不会是胰腺癌。胰腺囊肿预后良好。胰腺肿瘤多发生在胰腺尾部和体部,肿瘤大小不一,平均直径约1-2厘米.约4/5病例为良性,瘤体完整包膜,与周围界线分明.恶性者仅占1/5,可在早期出现附近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发生在胰头的肿瘤以胰头癌为多.但确诊还得进一步检查,最后确诊需将肿块送病检做病理诊断.

胰头癌的预防方法

关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一直是人们探索力求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医生在广大人群中发现可怀疑对象,即高危人群。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病人既没特异的症状,也没特异的体征,全凭医生的高度警惕,医生要做"心人"。病人所能提供的只上腹胀痛,时胀感超过了痛觉,其他只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以及“突发性的糖尿病”等这些无特异性的症状。临床医师若找不到其他疾病能解释以上

检测胃癌方式几种

1、X线检查X线检查是胃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胃癌的X线检查主要是对胃粘膜形态,胃充盈形态,柔软性和动力诊断两种方法:粘膜的方法,填充方法,传统的挤压法,低压气钡双重造影X线。一个更大的价值低张X线气钡双重检查诊断小,可以发现在肿瘤小于1cm。早期胃癌的X线征象:环形充盈缺损,颗粒状突起,周围黏膜聚集或中断。进展期胃癌的X钱表现:①增生型:表现为充盈缺损、不规则,皮损边缘更清晰,胃壁的刚度和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