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热病是什么

黄热病是什么

黄热病是有黄热病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肝炎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同时也是国际卫生条例所规定的与霍乱、鼠疫并列的三种严重传性疾病之一。


预防黄热病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

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措施。99%的人在接种疫苗后30日内获得免疫保护。44个黄热病流行国中,31个位于非洲。在非洲常规免疫规划中,每剂疫苗成本约为82美分。

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是世卫组织疫苗和免疫接种领域的主要咨询小组,负责围绕全球总体政策和战略向世卫组织提供咨询意见,这些政策和战略内容从疫苗和技术、研究与开发,到免疫服务及其与其它卫生干预措施的联系。专家组不仅关注儿童疫苗和免疫,还关注所有的疫苗可预防疾病。

黄热病是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黄疽、蛋白尿、相对缓脉和出血等为特征。本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呈地方性流行。本文中,我们就一起去了解黄热病疫苗接种的相关问题,包括疫苗有效期,以及黄热病疫苗的副作用等。

黄热病是什么

黄热病是什么

黄热病是有黄热病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肝炎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同时也是国际卫生条例所规定的与霍乱、鼠疫并列的三种严重传性疾病之一。

黄热病预防

黄热病的监测与处理

黄热病预防的关键是防蚊、灭蚊及疫苗接种。我国目前尚未发现黄热病, 但我国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广泛存在埃及伊蚊,且黄热病常与登革热和疟疾等病共存,临床上有时难以区别。此外,应加强病人入境以及带毒伊蚊传入。

(一)、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黄热病作为3种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包括近期去过疫区的人员必须出示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对疑似病人应进行留验观察,对来自疫区的车、船、飞机及货物,特别是进口的废旧物品如旧轮胎等必须采取必要的灭蚊措施。

(二)、防蚊灭蚊 是防止本病的重要措施,应以消灭伊蚊孳生地为重点,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填平水流洼地,喷洒杀虫剂马拉硫磷或50% 杀螟松。流行区可用飞机对城市及其周围作超低容量喷洒,马拉硫磷为30~ 50ml/亩,50%杀螟松为150~200ml/亩。室内除采用常规防蚊方法外,尚可用1%甲醚菊脂气雾剂或苯醚菊脂乳剂喷洒,剂量0.3~0.5ml/m3。

(三)、黄热病预防接种 在黄热病疫区居住或去疫区旅行的人员,都必须进行黄热病疫苗的预防接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黄热病疫苗预防接种的免疫期自接种后第10日起10年内有效。

黄热病预防措施

主要是要对飞机轮船作彻底的灭蚊处理。对来自疫区的人进行检疫,还要检查货物及交通工具中是否携带蚊子。将去疫区的人,出发前10天要进行疫苗接种,在疫区睡觉要使用蚊帐。在有伊蚊地区开展灭蚊运动,消灭蚊子孳生地,堵树洞,填埋小面积水坑,去除室内外无用的容器等。

今天,仍然有一些国家存在着黄热病。如果作为一个游客要到这些国家去,必须先证明自己已经接种了预防黄热病的疫苗。

是黄热病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血、蛋白尿。我国尚未发现本病。

黄热病疫苗副作用

黄热病疫苗接种的有效期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规定,黄热病疫苗接种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旅行唯一要求的接种,该疫苗自接种后10天开始发挥防止感染的保护效果,保护效果持续10年。黄热病疫苗接种证书的有效期为10年,并从接种之日后10天开始生效,如在这10年重新接种黄热病,则从重新接种之日开始生效。

黄热病疫苗副作用

接种黄热病疫苗后一般不会有其它反应,但极少数人可能在接种局部出现轻度红肿或者低热,一般都可以在当天内自行消退。

蚊虫叮咬都能传播哪些疾病

·传染性乙型脑炎: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重型患者病后往往有后遗症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

·黄热病:是黄热病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

·疟疾:由按蚊传播,是疟原虫传播引起怕传染病,夏季两季多见,常年可发病

·丝虫病: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在我国仅有斑氏及巴来丝虫病流行,长江以南地区流行 ·黑热病:是由白蛉叮咬而传播的,要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控制相关动物传染源 蚊子爱叮什么样的人

蚊子与黄热病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常出现黄疸伴发热,故名。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黄疸和出血等。根据流行学特点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应用疫苗预防后,发病率明显减低。17~19世纪,本病曾在美洲和非洲及少数欧洲国家流行,在开凿巴拿马运河时,几万人得病,死亡较多。20世纪以来,仅局限在中南美洲和非洲。本病的传播媒介是蚊,城市型黄热病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西非也是埃及伊蚊,东非有可能是黄头伊蚊、白点伊蚊和泰氏伊蚊等。人与人之间是通过蚊叮刺病人传播的。丛林型黄热病是兽类的地方病,也是家畜的流行病。若人偶然进入森林,被蚊叮刺后可以得病。

病人经过3~6日潜伏期后出现症状,极轻型病人的症状类似感冒,只有1~2日的发热、头痛。轻型病例呈急性发病,有明显的发热、头痛、恶心、鼻衄、轻度黄疸和蛋白尿,几日后痊愈。重型病例常突然发病,表现寒战高热头痛、背痛、全身痛、恶心、呕吐、面红、眼结合膜充血、末梢血液中白细胞降低。持续数日后,症状减轻。然后再出现发热并开始有黄疸,伴出血倾向,表现为软腭出血点、鼻衄、牙龈出血、呕黑色血水,有时出现蛋白尿甚至无尿。50%病人出现相对缓脉。意识清醒。肝功能受损,血胆红质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转氨酶升高,肝病重时可出现低血糖。10~60%病人在6~8日后出现休克、昏迷以致死亡。

感染蚊叮咬人后,将含黄热病病毒的唾液注入人体皮下毛细血管, 迅速扩散到局部淋巴结,不断繁殖,数日后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然后病毒定位于肝、肾、脾、心、骨髓和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即使血中病毒已经消失,而组织器官中病毒可依然存在。由于病毒的直接损害作用,引起广泛组织病变,其中肝脏病理变化最具诊断的特异性。

(一)、传染源 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起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丛林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热带丛林中的猴子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

(二)、传播媒介 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丛林型黄热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有趋血蚊属,煞蚊属,蚊吸血感染后,37℃经4天即能传播。受感染的蚊可终生带毒,并可经卵传递。

(三)、易感人群 无免疫力的人群对黄热病普遍易感,隐性感染或发病后均能获得持久免疫力,其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保持终身,未发现再感染者。流行区内成人大多有免疫力,故以儿童发病占多数。

(四)、流行特征 城市型:以人—埃及伊蚊—人形成循环,无贮存宿主。消灭了埃及伊蚊便可使黄热病得到控制和消灭, 而在埃及伊蚊重新增多的地方有传染源进入时又可引起暴发流行。丛林型:以蚊—猴—蚊形成循环,构成黄热病的自然疫源地。季节性:非洲和南美洲流行季节多在3~4 月,此时雨多,湿度大,气温高,利于蚊媒孳生及病毒在蚊体内的繁殖。散发者季节性不明显,全年均可发病。

黄热病是什么病 黄热病的预防及治疗

目前来说,黄热病目前没有特殊治疗方法,重点在于预防,目前尚无灭毒疫苗研制成功,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疫区人口应该进行常规计划免疫接种,应该重视进出疫区的旅行者的预防接种。疫区人群要加强灭蚊,人蚊隔离。


黄热病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黄热病疫苗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接种黄热病疫苗后一般不会有其它反应,但极少数人可能在接种局部出现轻度红肿或者低热,一般都可以在当天内自行消退。

自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接种黄热病疫苗以来,共使用了6亿剂疫苗,发现仅有12人在接种此疫苗后罹患黄热病。有证据显示,在这些极少数“疫苗失灵”病例中,所有病人都是在接种疫苗后五年内患病的。这表明免疫力并不随时间而减退。

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主席Helen Rees博士称,“通常的指导意见是,在接种黄热病疫苗十年后必须续种。但从非常真实可靠的证据来看,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认为,相当明显的是,接种单剂黄热病疫苗实际上已很有效。这对黄热病流行国来说极为重要,它们可以重新考虑本国的疫苗接种计划。这对旅客来说也很重要。”

黄热病概况

黄热病是一种由受感染的蚊虫传播的急性病毒性出血疾病,在非洲和美洲热带地区44个国家中流行。感染黄热病毒引致不同程度的病情,从轻度症状到出血和黄疸、甚至致命的严重疾病不等。

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0万例黄热病。由于并无黄热病特效药,约有15%黄热病毒感染者病情恶化,发展成严重疾病,其中近半病人死亡。而治疗仅能缓解病人的不适感。

绝大多数报告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在非洲流行地区,随着年龄增加,人们自然获得黄热病免疫力,因此儿童感染风险最高。在过去二十年中,由于人群对疾病感染的免疫力下降、砍伐森林、城市化、人口流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世界黄热病患者人数呈增加趋势。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措施。99%的人在接种疫苗后30日内获得免疫保护。44个黄热病流行国中,31个位于非洲。在非洲常规免疫规划中,每剂疫苗成本约为82美分。

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是世卫组织疫苗和免疫接种领域的主要咨询小组,负责围绕全球总体政策和战略向世卫组织提供咨询意见,这些政策和战略内容从疫苗和技术、研究与开发,到免疫服务及其与其它卫生干预措施的联系。专家组不仅关注儿童疫苗和免疫,还关注所有的疫苗可预防疾病。

黄热病是怎样传播的

黄热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其病原属于虫媒病毒。该病的储存宿主是非洲和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的野猴,经过趋血伊蚊叮咬,再传染给其他的猴。当人类进入上述丛林时,就有可能被感染,这种流行形式称为丛林型。已感染了黄热病的人也可作为传染源,经过一种家蚊——埃及伊蚊叮咬而传播给其他人,这种流行形式称为城市型。埃及伊蚊可以在飞机、轮船上生存并叮咬健康人。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此病,经过严格的灭蚊措施,美国已消除了此病,最后一例黄热病是1905年报告的。虽然中国尚无此病报告,但因为中国的纬度、气候状态等与美国相似,特别是中国南方,所以要注意此病的预防。

被带毒蚊子叮咬后,感染者经过6~14天潜伏期便可发病。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人群中会有大量隐性感染者(感染了病毒但无症状),还有一些人虽有临床表现但症状很轻,尤其是儿童。只有15%的病人为重症,症状有高热、恶心呕吐、黄疸、肝功异常、蛋白尿甚至昏迷。重症患者病死率可达20%~50%。黄热病可采用病毒分离,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或血清学检查而确诊。

黄热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要对飞机轮船作彻底的灭蚊处理。对来自疫区的人进行检疫,还要检查货物及交通工具中是否携带蚊子。将去疫区的人,出发前10天要进行疫苗接种,在疫区睡觉要使用蚊帐。在有伊蚊地区开展灭蚊运动,消灭蚊子孳生地,堵树洞,填埋小面积水坑,去除室内外无用的容器等。

黄热病可致命

黄热病是个古老的疾病

早在1648年,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首次证实黄热病的流行。从17世纪到19世纪,黄热病通过交通工具传到欧洲和美洲。在近两个世纪内,黄热病成为非洲、美洲和欧洲一些地区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进入20世纪后,黄热病主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洲流行。由于种种原因,在非洲和南美洲,黄热病病例只有少部分被官方报告。据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调查估计,2013年非洲约有13万人感染黄热病,其中7.8万人死亡。

黄热病主要靠蚊虫传播

黄热病通过蚊虫传播,在适合蚊虫生活的地区可引起大规模流行。黄热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感染黄热病的人和猴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是发病4日以内的患者。丛林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

感染黄热病毒者80%以上是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只有小部分病例发展为重症。这是因为黄热病的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例不容易被发现所致。

重症患者病死率达50%

黄热病感染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重症者病死率高达50%以上。黄热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尿少和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肝功能、肾功能衰竭和胃肠道出血等而危及生命。临床过程分为四期: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又称肝肾损害期)和恢复期。发病后第二周是预后的关键。20%~50%的患者进入中毒期后死亡。预后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无尿、休克、低体温、烦躁、谵妄、顽固性呃逆、癫痫、低血糖、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潮式呼吸、神志恍惚和昏迷。

黄热病有疫苗可预防

黄热病主要通过防蚊、灭蚊以及疫苗接种来预防。其中接种黄热病疫苗对防止暴发流行和保护个人起到关键作用。常用黄热病疫苗为17D毒株减毒疫苗,可有效地预防黄热病毒感染。抗体一般于接种后7天~10天出现。对于大多数旅行者来说,接种1剂可以提供长达10年的免疫保护,甚至终身保护。对前往有黄热病流行的南美洲、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为防止在境外感染黄热病,建议至少提前10天接种疫苗。对计划前往有疫情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员,除了接种黄热病疫苗外,还应做好个人防蚊措施,如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等,避免蚊虫叮咬,尤其是白天咬人的蚊子。从疫区返回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入境时要主动申报,及时就诊并主动向医生告知自己的旅行史,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推荐

黄热病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禁忌人群

1、对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病人应该禁止接种本疫苗;对鸡蛋有过敏史者不能进行黄热病疫苗几种,若对鸡蛋过敏史不能肯定时,需做皮试为阴性者方可进行接种。2、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主张注射黄热病疫苗,以免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原则上禁止接种疫苗,但到黄热病流行地区规定必须接种时,需要向医务人员进行咨询。3、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对无症状的的HIV感染者的个人进行黄热病疫苗的接种。因为无症

黄热病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人群

根据国际卫生检疫规定,凡进入或者途径黄热病流行区或者自然疫源地的人均需要接受黄热病疫苗的接种。

黄热病的症状有哪些 重型黄热病症状

重型黄热病患者症状典型,患病在发热高,有明显的脉搏缓慢,严重的头痛、背痛、恶心、呕吐及明显的黄疸和蛋白尿,甚至可出现血尿及黑色呕吐物。发热可持续约5-7天左右。有一部分病人病程在3-4天后很快恢复。

黄热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1.管理好传染源由于我国尚未发现本病,所以黄热病的预防应加强边境检疫,对于来自疫区的人员必须m示有效的预防接种证书,以防止该病传人我国。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防止本病的重点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17D黄热病减毒活疫苗。一次皮内接种0.5ml,7~9天即可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并可持续达10年以上。在进入疫区、已知或预测有黄热病疫情活动的区域,对9个月以上的儿童应常规进行预防接种。但不宜用于4

重型黄热病症状有哪些

重型黄热病症状 重型黄热病患者症状典型,患病在发热高,有明显的脉搏缓慢,严重的头痛、背痛、恶心、呕吐及明显的黄疸和蛋白尿,甚至可出现血尿及黑色呕吐物。发热可持续约5-7天左右。有一部分病人病程在3-4天后很快恢复。

黄热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黄热病的传播途径 黄热病目前感染有丛林黄热和城市黄热两种类型。丛林黄热适宜疫源地形式通过猴子——蚊子——猴子的传播方式循环保持的;城市黄热的主要传染源人。本病经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人对本病普遍易感,不分年龄、性别和种族。

黄热病什么症状

潜伏期症状 人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3-6天,偶尔有10-13天者。人感染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者仅表现有1-2天的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轻微症状,血液中可分离出病毒。 轻型黄热病症状 极轻型的黄热病感染可能仅出现2-3天的发热,不用实验室检查的方法一般无法确诊。轻型黄热病病程一般持续2-3天左右,其症状表现主要有一下3个方面:1、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有明显的畏寒、发热39度以上,头痛、头昏、失眠、全身

黄热病的原因

黄热病的病原体:黄热病毒属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呈球形,直径35~50nm。易被热、常用消毒剂、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钠灭活。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多在3~4月份雨季流行。根据流行模式不同,黄热病可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传播;而丛林型传染源则主要为猴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以灵长类动物一非洲伊蚊、趋

黄热病疫苗要注意什么

接种人群 根据国际卫生检疫规定,凡进入或者途径黄热病流行区或者自然疫源地的人均需要接受黄热病疫苗的接种。 接种禁忌人群 1、对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病人应该禁止接种本疫苗;对鸡蛋有过敏史者不能进行黄热病疫苗几种,若对鸡蛋过敏史不能肯定时,需做皮试为阴性者方可进行接种。2、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主张注射黄热病疫苗,以免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原则上禁止接种疫苗,但到黄热病流行地区

黄热病在什么季节比较流行

黄热病的流行趋势 黄热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春季和秋季为高发期,可在人群中引发爆发性的流行,如著名的1793年费城黄热病大流行。目前,黄热病流行于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旅行者中亦有病例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约有20万例患本病,人群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