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和节能灯分别是什么
白炽灯和节能灯分别是什么
节能灯介绍
概述节能灯,又称为省电灯泡、电子灯泡、紧凑型荧光灯及一体式荧光灯,是指将荧光灯与镇流器(安定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设备。
白炽灯介绍
不同用途和要求的白炽灯,其结构和部件也不尽相同。白炽灯的光效虽低,但光色和集光性能好,是产量最大,白炽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自1879年,美国的T.A.爱迪生制成了碳化纤维(即碳丝)白炽灯以来,经人们对灯丝材料、灯丝结构、充填气体的不断改进,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也相应提高。白炽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研制节能型灯泡。不同应用最广泛的电光源。
节能灯和白炽灯哪种光线好
白炽灯是连续光谱,它在可见光谱中,每个波长都有辐射,故显色性高; 节能灯光谱是不连续的,例如520nm处,730nm以上,几乎无辐射。
白炽灯有大量红外线,节能灯只有微量; 紫外线,白炽灯几乎没有,节能灯有一些。
白炽灯对眼睛更好,衡量光源对眼睛的保护程度好与坏,不外乎在以下几个因素 :眩光、频闪效应、紫外线含量、显色性等,前几项白炽灯与节能灯几乎都一样,白炽灯的显色性接近1,而节能灯的显色性在0.8左右。
白炽灯的光更能还原物体本身颜色。色温,是黑体加热到某温度(开氏)后所发出光的颜色。温度低白里透红,高些白里透黄,再高些成白,再高些白里透蓝,再高些白的发青。
老太预防癫痫发作囤积灯泡
欧盟国家从9月1日起开始禁止生产和进口白炽灯泡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本是个善意的决策,但62岁的英国老太瓦莱丽·海姆斯利-弗林特却丝毫没有感到高兴,因为她患有一种罕见的感光性癫痫,这意味着她不能使用荧光节能灯。为了后半生的安全,她不得不一次性耗费500英镑,购买了1100只白炽灯灯泡囤积在家中。
什么是光敏感性癫痫
光敏感性癫痫是反应性癫痫的一种,光敏感是大脑对闪烁的光源或模式作出反应的一种异常的视觉敏感性,在脑电图中表现为泛发的棘波放电,而在更易感的个体身上则表现为临床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癫痫类型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随后出现肌阵挛和失神发作。
光敏感癫痫分为:单纯性光敏感癫痫(40%),即癫痫仅在闪烁光源或闪烁视觉模式下发生;癫痫伴光敏感(60%),即癫痫在闪烁光源或闪烁视觉模式下发生,也可自发发生。7岁至19岁间的发病率最高,占所有新发癫痫病例的10%。有证据表明光敏感存在遗传原因或遗传成分,如果父母一方患有泛发性光惊厥发作反应(PPR),则此风险增至50%。
生活中常见的刺激源
典型的视觉刺激中,能诱发易感人群癫痫发作的有:电视、电脑、视频游戏、视频展览、迪斯科舞厅的闪光、百叶窗、条形纹墙壁、自动扶梯、条形衣服、雪和海面反射的太阳光、在运行的汽车和火车中看到的透过两边的树缝隙的太阳光。
另外,一些相对不常见的刺激有:直升飞机正在旋转的螺旋桨叶,丧失功能的荧光,焊接时发的光等等。
预防及治疗方法简介
1、避免上述相关刺激,视频游戏使用小电视,12英寸的电视使用100Hz,LCD或TFT屏幕;
2、使用遥控器,不要调节控制器或快进录像带;
3、避免靠近屏幕:保持≥3倍电视屏幕宽度的距离;
4、若暴露于激发刺激,蒙上一只眼睛;
5、戴眼镜:极化透镜、墨镜或有色眼镜(深蓝/绿或精确染色);
6、避免压力、疲劳、睡眠剥夺。
节能灯和白炽灯有什么区别
普通的白炽灯光效每瓦10流明左右,寿命大约在2000小时左右节能灯的寿命达到5000小时以上,由于它不存在白炽灯那样的电流热效应,荧光粉的能量转换效率也很高,达到每瓦60流明以上
节能灯又叫紧凑型荧光灯(国外简称CFL灯)具有光效高(是普通灯泡的5倍),节能效果明显,寿命长(是普通灯泡的8倍),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一般来说在同一瓦数之下,一盏节能灯比白炽灯节能80%,平均寿命延长8倍,热辐射仅20%。非严格的情况下,一盏5瓦的节能灯光照可视为等于25瓦的白炽灯,7瓦的节能灯光照约等于40瓦的,9瓦的约等于60瓦的
哪种灯相当于晒太阳 哪种灯泡最亮最省电
LED灯最亮最省电。
LED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采用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光色柔和、艳丽、丰富多彩、低损耗、低能耗,绿色环保,和其他灯泡相比,在相同亮度下比较,3W的LED节能灯333小时耗1度电,而普通60W白炽灯17小时耗1度电,普通5W节能灯200小时耗1度电,而且其亮度非常高,如果眼睛直视的话十分刺眼。
节约小妙招有哪些
1.选用节能空调省电每天做到同样的制冷效果,更少的耗电需求,这就是节能空调的妙处。如果全国的家庭都用它,每年可以节约用电33亿度,相当于少建一个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还能减排温室气体330万吨。
2.点亮节能灯省电看得清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3.屏幕暗一点节能又护眼屏幕太亮,不但缩短电视机的寿命而且费电。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尤其是对眼睛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中国目前有3亿台电视,仅调暗亮度这一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4.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看完了电视和DVD,摁下遥控器并不是彻底关机,其实它还在耗电。只有将电源拔下,它才彻底不耗电。别小看这个小动作,如果人人坚持,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相当于三座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总和呢!
5
5.微波炉做饭节能又方便微波只对含有水分和油脂的食品加热,而且不会加热空气和容器本身,所以和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热量损失少,烹饪速度快。对同等重量的食品进行加热对比试验,结果证明微波炉比电炉节能65%,比煤气节能40%。
为什么限制白炽灯的应用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宗旨是推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提高照明质量,以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
主要目标
· 推广应用高效照明产品;
· 推进照明节电,实现照明节电10%的目标,预期到2010年照明节电累计1032亿kW·h;
· 通过节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010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4130万吨碳;
· 提高高效照明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扩大生产能力和出口量;
· 提高公众节能环保意识,更清楚了解高效照明系统的好处。
措施
其措施之一是严格限制低光效的普通白炽灯应用:这已成为全世界各国节能减排的共同要求。
一般应使用荧光灯,主要是自镇流荧光灯代替白炽灯;在一些开关频繁、要求调光、有特殊装饰要求的场所,以及商场重点照明等,宜选用卤素灯。
限制白炽灯应用,当前重点是宾馆和家庭两类场所:对宾馆主要靠设计师、装饰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共同努力,增强节能观念和责任来解决;对家庭主要靠政府运用价格政策引导。
护眼灯的分类
电热型灯
最早出现的白炽灯以及卤素灯(halogen lamp)其实是一种护眼灯。因为交流电通过灯丝时,灯丝发热,再发光,由于灯丝有热容量,所以电源电流变化时,灯丝温度变化幅度小,发出光的亮度变化不会象荧光灯(日光灯)那样明显。另外,白炽灯和卤素灯的特点是其光谱连续,最接近于自然光的光谱特征,因此对眼睛来说是很好的光源。
于是,有一种护眼灯,采用热容量大的灯丝。判断灯丝的热容量大小,可以直观地看:开灯以后,灯是慢慢亮起来的,即热容量大的;一开即亮的,是热容量小的。这种运用热容量大的灯丝的护眼灯,经常有两档,先开低档加热灯丝,再开高档,正常使用,用两档先加热灯丝,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普通白炽灯虽然光谱特性好,但由于能效低,已经被国家列为淘汰商品[1] 。卤素灯的灯丝温度更高些,能效也要比白炽灯略微高些,因其色温比较好,在汽车前灯,以及宾馆、礼堂大厅、展台中应用得比较多。
高频灯
中国电网的交流电为50Hz,即每秒变化50次。所以直接使用交流电的荧光灯(日光灯),光亮是有闪烁的,闪烁频率为100次/秒,是电网频率2倍。人眼能感知的主要变化为30Hz以内,灯光每秒100次的明暗交替变化虽不会被我们感知到,这些闪烁对于人眼有影响。如光亮时,眼中瞳孔会收缩;光暗时,瞳孔会放大。所以直接用交流电的日光灯对于眼睛有伤害。
高频灯(如节能灯)中使用电子变频器,将50Hz交流电变成高频交流电(通常为30k-50kHz),再用高频交流电点灯。在高频灯中,光亮每秒变化几万次,由于人眼来不及随之变化,就感觉不到变化,因而就是“不变”了,达到护眼的目的。高频灯的驱动电路会有 30-50kHz的电磁信号,有人声称这对人体有害,但还没有具体报道或数据证明,须进一步研究、核实。
LED台灯
使用电源适配器,照明主要应用于大型景观照明、或一些对光线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不太适用于高用眼环境,因为蓝光强度高,眼睛容易受伤害。小灯珠易损耗,存在衰减率的问题,容易造成整个台灯报废,普遍光照面积小,色谱比较窄,属于单色光源,对视神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对比较刺眼。但是LED台灯也有其优点,相对电子原件成本低,整灯价格低廉。LED灯色温有暖白(有点偏黄,2700-3000k左右)、正白(4500-6500k)、和冷白(6500-12000k)三类。冷白的LED相对比较刺眼。
直流护眼灯
使用直流镇流器,通过把交流电先转变成电压、电流平稳的直流电,用直流电点灯,达到基本无频闪,而且使用时发出的光与自然光一样是连续均匀的光,很柔和,能避免视力疲劳,并解决了电感镇流器荧光灯的频闪问题;由于采用的是直流技术,无任何交流波动,也避免了由电子镇流器所引起的电磁干扰信号。但直流护眼灯工艺难度大,成本较高,许多企业不愿采用此项技术。
白炽灯和节能灯的寿命是怎样的
能灯是个节电不节钱的东西,而且它的亮度衰减很快的,还有就是显色性不好,不支持频繁开关。
那么白炽灯泡就是便宜,显色性最好的(化妆镜前必须使用的),支持频繁开关。
节能灯属电子产品,它的寿命主要看它里面的整流器的电子元件的质量,当然, 节能灯的钨丝质量也会影响它寿命.关键还是要看它的整流器的设计和使用的元件。
电灯泡基本定义
电灯泡(或称电球),
灯泡其准确技术名称为白炽灯,是一种透过通电,利用电阻把幼细丝线(现代通常为钨丝)加热至白炽,用来发光的灯。电灯泡外围由玻璃制造,把灯丝保持在真空,或低压的惰性气体之下,作用是防止灯丝在高温之下氧化。参照白炽灯。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汤马士·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öbel)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亦在1810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
他的发明在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经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电灯泡的最大问题是灯丝的升华。因为钨丝上细微的电阻差别造成温度不一,在电阻较大的地方,温度升得较高,钨丝亦升华得较快,于是造成钨丝变细,电阻进一步增大的循环;最终令钨丝烧断。后来发现以惰性气体代替真空可以减慢钨丝的升华。今天多数的电灯泡内都是注入氮、氩或氪气。现代的白炽灯一般寿命为1,000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