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头窍阴的意思是什么 头窍阴主治疾病

头窍阴的意思是什么 头窍阴主治疾病

头窍阴穴可以治疗的病症有: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胸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痛等。


头窍阴的意思是什么

1、头窍阴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

2、别名:窍阴穴,枕骨穴。

3、穴位含义:胆经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


晕车穴位按摩方法

1、首先,闭目调神,身体肌肉尽可能放松,注意力集中到头顶,用食指和中指指肚按揉头顶的百会穴,力度适中,正时针与反时针各按揉30圈。

2、再用拇指指肚分别按揉手腕上的内关穴与手背上的合谷穴。

3、最后用两手的拇指与食指指端同时掐压耳朵上的胃反射区,力度可渐渐增大,以有疼痛感为好。

晕车穴位按摩其他方法

1、取坐位,闭目调神,身体放松,先使用两手的食指指肚同时按压耳朵后下面的翳风穴,力度适中,以有轻微的酸痛感为好,每回按下以后停留2秒钟,反复30下。

2、再用两手的手指同时放置在耳后,食指和中指按揉头窍阴穴,力度适中,按压一分钟后,手指可围绕着头窍阴穴做弧线按摩,一分钟就可以。

3、最后用两手的拇指指肚同时按揉小腿上的筑宾穴,力度渐渐增多,正时针与反时针各按摩30圈,接着用一相同的方法按摩另一个筑宾穴。

完骨的意思是什么

完骨穴,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

完骨:完,完全、全部也。骨,肾主之水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完全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头窍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天部的寒湿水气全部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


头窍阴在什么位置图片 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1、按摩头窍阴穴有缓解宿醉晕车,治疗眩晕、头痛、颈项强痛、耳鸣、耳聋、口苦等功效。

2、头窍阴穴的功效:开窍聪耳,平肝镇痛。


晕车按摩哪个穴位

治疗晕车的穴位主要有百会穴,合谷穴,内关穴,耳朵上的胃反射区,此外也可以按摩翳风穴,筑宾穴,头窍阴等穴位。

治疗晕车的穴位

1、合谷穴

此穴位可直接作用于胃肠,有非常好的缓解头晕及恶心呕吐作用。

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相当于第一掌骨的末端与第二掌骨基地部连线的中点,也就是常说的“虎口”处。

2、内关穴

这个穴位通“心”,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按压内关穴是治晕车最常用的方法。

是指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

3、足三里

是指外膝眼下三寸处与胫骨前脊外一寸点的交叉部位。按压时须根据个人的耐受程度,按压上述穴位1~5分钟,当自己感觉到有酸胀感时就可停止。

晕车穴位按摩方法

1、首先,闭目调神,身体肌肉尽可能放松,注意力集中到头顶,用食指和中指指肚按揉头顶的百会穴,力度适中,正时针与反时针各按揉30圈。

2、再用拇指指肚分别按揉手腕上的内关穴与手背上的合谷穴。

3、最后用两手的拇指与食指指端同时掐压耳朵上的胃反射区,力度可渐渐增大,以有疼痛感为好。

晕车穴位按摩其他方法

1、取坐位,闭目调神,身体放松,先使用两手的食指指肚同时按压耳朵后下面的翳风穴,力度适中,以有轻微的酸痛感为好,每回按下以后停留2秒钟,反复30下。

2、再用两手的手指同时放置在耳后,食指和中指按揉头窍阴穴,力度适中,按压一分钟后,手指可围绕着头窍阴穴做弧线按摩,一分钟就可以。

3、最后用两手的拇指指肚同时按揉小腿上的筑宾穴,力度渐渐增多,正时针与反时针各按摩30圈,接着用一相同的方法按摩另一个筑宾穴。

眩晕症怎么按摩调理

眩晕症可以按摩以下穴位进行缓解:

率谷

率谷属足少阳胆经,按揉此穴有清热熄风,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呕吐等症。

腧穴定位: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稍用力按揉两侧率谷,每次3分钟。


头窍阴

头窍阴是胆经要穴,有理气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常按此穴有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

腧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稍用力按揉两侧穴位,每次3分钟。


头窍阴的意思是什么 头窍阴的治疗用法

1、治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补之或水针。

2、艾灸方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头后侧部。

3、针刺方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按摩手法:两手拇指同时着力按压头窍阴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晕车穴位按摩哪里

晕车穴位按摩方法

1、首先,闭目调神,身体肌肉尽可能放松,注意力集中到头顶,用食指和中指指肚按揉头顶的百会穴,力度适中,正时针与反时针各按揉30圈。

2、再用拇指指肚分别按揉手腕上的内关穴与手背上的合谷穴。

3、最后用两手的拇指与食指指端同时掐压耳朵上的胃反射区,力度可渐渐增大,以有疼痛感为好。

晕车穴位按摩其他方法

1、取坐位,闭目调神,身体放松,先使用两手的食指指肚同时按压耳朵后下面的翳风穴,力度适中,以有轻微的酸痛感为好,每回按下以后停留2秒钟,反复30下。

2、再用两手的手指同时放置在耳后,食指和中指按揉头窍阴穴,力度适中,按压一分钟后,手指可围绕着头窍阴穴做弧线按摩,一分钟就可以。

3、最后用两手的拇指指肚同时按揉小腿上的筑宾穴,力度渐渐增多,正时针与反时针各按摩30圈,接着用一相同的方法按摩另一个筑宾穴。

脑出血的对症按摩要点

推荐穴位

按揉翳风穴

位置:耳朵下方耳垂后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按在左右翳风穴上,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脑出血所致的头昏目眩、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头痛等。

按压头窍阴穴

位置:头部两侧,耳朵后高骨的后上方。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同时着力按压头窍阴穴半分钟,或一手拇指按压头窍阴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脑出血所致的眩晕、偏头痛、耳鸣。

揉捏风池穴

位置: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大筋外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按摩者在其头后,一手扶住被按摩者前额,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脑出血所致的面部烘热、耳中鸣响、颈项强痛等。

头窍阴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头窍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方,天冲(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与完骨(耳垂后面凸骨下方沿后缘浅凹处,压有振动感)的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头窍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耳后,内应于脑,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会,故可疏风清热, 用于风热上扰的头痛,眩晕,太阳少阳经气阻滞的颈项强痛;并可清泄少阳,通利耳窍,作用于少阳胆热所致的耳鸣,耳痛,口苦,胁痛等。

头窍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头窍阴简易取穴方法

位于头部,先找到天冲穴和完骨穴,在两穴位之间作弧形连线,在连线下缘1/3处即为头窍阴。


相关推荐

部刮痧的好处

部刮痧的好处刮痧传统的中医物理疗法,现在的部刮痧治疗方法用有活血润养功效的天然牛角做成的刮痧板,根据顾客的情况,刺激部相关穴位,疏通部经络。如刺激风池穴有利于疏通脑部神经,减少疲劳;刺激阴穴可起到淋巴排毒功效;刺激玉枕穴有利于给大脑补充氧分,减轻压力等。一个全息器官,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经常作部刮痧可以促进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疼、改善大脑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

耳眩晕的病机

1、风邪外袭,上扰清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若因气候突变,或起居失常,风邪外袭,引动内风,上扰清,则可致耳平衡失司,发为眩晕。2、痰浊中阻,蒙闭清饮食不节,或劳倦、思虑过度,伤于脾胃,致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湿生痰。痰浊阻遏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为之蒙蔽,发为眩晕。3、气血瘀滞,闭塞耳跌仆坠落,颅外伤,血溢脉外,气滞血瘀,或病久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致脑络痹阻,耳闭塞,气血不

缓解晕车如何按摩

晕车按摩什么穴位1、合谷穴此穴位可直接作用于胃肠,有非常好的缓解晕及恶心呕吐作用。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相当于第一掌骨的末端与第二掌骨基地部连线的中点,也就常说的“虎口”处。2、内关穴这个穴位通“心”,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按压内关穴治晕车最常用的方法。指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3、足三里指外膝眼下三寸处与胫骨前脊外一寸点的交叉部位。按压时须根据个人的耐受程度

什么经络

1、足阴穴: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阴,《圣济总录》名足阴。属足少阳胆经。井(金)穴。2、穴位含义:胆经经水由此回流体内。3、“足阴穴”。“足”,指穴在足部。“”,空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性水液。足阴名意指胆经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的空之处。本穴为胆经体内与体表经脉的交会点,由于胆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所处为高位,因而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体内,故名“足阴穴”。4、胆经

关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关冲的功效与作用

类属:关冲为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属金。功效:疏风清热,醒神开。作用:关冲为三焦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金,井穴乃经气始生始发之地,故有清泻郁热,宣通阴阳,开醒神的作用,而三焦经起于关冲上达面,本穴可清泻少阳火热,疏解面风邪,治疗少阳风热郁火所致的热病,面五官科疾患;其醒神开,交替阴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郁热痰火痹阻,阴阳逆乱所致的晕厥,中暑,中风,昏迷等。

脑动脉硬化怎么引起的

中医病因:1.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迈肾精亏耗,或房室过度,阴精过耗,或阴虚火旺,遗精频频,或肾气不足,滑泄无度,或劳役过度,伤骨损髓,皆可致肾精不足。2.中气不足,气血虚弱饮食不节,或忧思劳倦,伤及脾胃,或禀赋不足,或年迈阳衰,增多可致脾胃虚弱。3.阴阳失衡,肝阳上亢素体阳盛,阴阳失衡,阴亏于下,阳亢于上;或忧郁恼怒,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邪伤阴,肝阴暗耗,阴不制阳,风

阴的准确位置图片

部,当耳后乳突的后方,天冲(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与完骨(耳垂后面凸骨下方沿后缘浅凹处,压有振动感)的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5种嗜睡体质

一、痰湿困脾型多见于形体肥胖之人,胸闷,纳呆,大便不爽,痰多返恶,身重,嗜睡,舌苔白腻,脉孺缓。治疗原则:燥湿健脾豁痰开。方药:“醒脾开汤”加节菖蒲、天竺黄。二、脾气不足型多见于病后或高龄人,神疲食少,食后困倦嗜睡,懒言,易汗,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原则:益气健脾。方药:“醒脾开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三、肝郁脾虚型长期忧愁思虑,精神萎靡不振,昏欲睡,多梦时有两胁不适,纳呆食少,大便不利,

肝火旺盛的症状

1、肝火上炎: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2、肝火耳聋耳鸣: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

痛刮痧刮什么部位图 偏痛刮痧疗法

取坐位,颈项及肩背暴露,涂以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刮痧油,首先重点刮拭大椎,大杼,膏肓,神堂,然后从风池穴向下沿颈项刮至肩背部,重点刮拭肩井,秉风,点按太阳,沿眉弓从眉刮至眉梢,从曲鬓穴处沿耳后依次呈弧形刮拭;重点刮拭率谷,悬厘,悬颅,颌厌,阴,惦挂列缺,刮拭合谷及第二掌骨上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