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分类
药物的分类
药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根据药物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性药物和人工制造(包括人工合成)药物。②根据药物的用途可分为预防药物、治疗药物、诊断药物和计划生育药物等。③根据药物作用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体为作用对象的药物,包括天然存在于人体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以及正常不存在于人体的化学物质如植物有效成分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另一类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和肿瘤等为作用对象的药物。④根据药物的化学组成或结构可分为无机化学药物(如硫酸镁等)、有机化学药物(如乙醇、心得安、磺胺等)、天然药物及有效成分。⑤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系统的部位可分为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传入或传出神经末梢部分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影响生长代谢功能的药物,以及其他作用的药物(如抗微生物及抗寄生虫药、抗肿瘤药、解毒药等)。⑥还可根据药理作用来分,在药理学中常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例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为拟似药和拮抗药。
中药材的分类可分为几种
中草药种类繁多,如何分类,中国古老的中医方面就已有记载,中草药如何分类,不同的巨著种分类规则不太相同,下面就其分类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将中药材的分类做了一些总结。
《神农本草经》中按照毒性强弱、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
《本草经集注》把药物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等六类,每类又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
《本草纲目》分类方法有重大的发展,明代李时珍把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将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同时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60类。
中草药如何分类?可按照以下规则进行:
按药物功能分类
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作用和用途。
按药用部分分类
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便于学习和比较各类药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因而有利于药材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
按有效成分分类
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化学鉴定。
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
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茛科等。
中药材的分类又可分为下面几种:
常用中药材约有500种,其中植物药409种(占81.8%),动物药59种(占11.8%),矿物药32种(占6.4%)。
植物类药材:除了少数是全草入药外,大多数均用植物的一部分。例如:人参用根、麻黄用茎、桑叶用叶、菊花用花、五味子用果实、车前子用种子等。按植物的来源又分为野生药材和人工栽培的药材。古代药材多为野生,一般认为野生比家种的好。野生药材产量较少,难于满足用药需要,目前很多药材由人工栽培。
动物类药材:除某些虫类药材外,动物类中药材多数只用其中一部分。如羚羊、犀角只是用角,穿山甲用其甲片,虎用其骨等。有些动物的生理病理产物如牛黄、麝香、珍珠等亦供药用。
矿物类药材:以天然矿物为主,如硫磺、磁石、硇砂、硼砂、石膏等。化石类如龙骨、石燕,其他如树脂类的琥珀等亦可作药用。
动、植、矿物加工的药品:如植物发酵制成的神曲,熬炼驴皮、鹿角得到的阿胶和鹿角胶等。矿物用升华法制成的有红升丹、白降丹等。中药材的采收通常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进行,才能得到优质的药材。除了某些药材有特殊要求外,植物的地下部分(根、根茎、根皮)应在该植物的地上部分最不发达时采收;全草、茎枝及叶类多在茎叶茂盛季节采收;果实和种子类药在完全成熟时采收;树皮类药物应在植物浆液丰富时剥取;虫类药物如地龙、蝎子等应在夏秋季捕捉。采收野生药材时,应注意保护资源。
猕猴桃的分类和分布
猕猴桃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起赤道附近的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岛等地,北到北纬50°附近的黑龙江流域、库页岛,西自尼泊尔及印度东北部,东达日本、朝鲜等地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自然分布区纵跨了泛北极和古热带植物区,但大部分类群主要集中在中国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地区。
猕猴桃属的自然分布趋势是越往北分类群越少,干旱而寒冷的地区没有分布,反映了本属植物对水分、热量条件的总需求较高;而越往南分类群越复杂,但脱离了大陆的岛屿以及与大陆相连的太南地区(如越南)则分布极少。
中国是猕猴桃属植物分布的主体。云南、广西、湖南、四川、贵州、江西、浙江、广东、湖北和福建等省区的分类群最多,陕西、安徽和河南次之,其余各省分布很少,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因干旱、寒冷无猕猴桃分布。几乎所有中国的邻国都有猕猴桃属植物,但均属零星分布,处于本属植物分布的边缘区。
芳香植物分类
香花植物
香花植物指鲜花具有香味的芳香植物,如栀子、米兰、兰花、桂花、牡丹、芍药、月季、含笑、水仙、丁香、玉簪、紫藤、九里香、茉莉、小苍兰、玫瑰、瑞香、结香、腊梅等。在香花植物的应用中,可以按照它们不同的欣赏季节和其他植物搭配种植,延长景观的观赏时间:很多芳香植物还可以制作成精油应用于芳香疗法。
香果植物
香果植物指果实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如芒果、柚、橙、金橘、佛手、葡萄、柠檬等。大部分香果植物都是可食用的,在吃的过程中它们散发出的香味能够改善人们的情绪。
香木植物
香木植物指树下木材能发出木本芳香的植物,如月桂、檀香、香樟、楠木等。香木植物的木材还可以做成具有特殊香味的家具。
香草植物
香草植物指全株或地上部均具有芳香气味的草本类植物,如香蜂花、鼠尾草、薰衣草、罗勒、迷迭香、紫苏、薄荷、留兰香、马鞭草、牛至、香芹等。一些香草植物都能够做蔬菜和调味料,如紫苏、罗勒,还有一些能够做药材、制作成食品,如菊花。
性冷淡的药物分型治疗
1、血虚肝郁:
主要症状:性欲低下,伴月经不调,阴道干涩不爽,胁肋、乳房、少腹胀痛,烦躁易怒,口干咽燥,神疲食少,舌红苔白,脉弦细。
治疗原则:应疏肝解郁,养血滋阴。
处方用药:方用逍遥散加减。 柴胡(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生姜(15克) 薄荷(6克) 炙甘草(6克)
2、气血两虚:
主要症状:性欲低下,月经后期,量少,面色萎黄,头晕心悸,怔仲健忘,少寐多梦,神疲肢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
治疗原则:应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处方用药:方用归脾汤加减。 白术(15克) 当归(10克) 白茯苓(15克) 炒黄芪(30克) 远志(10克) 龙眼肉(30克) 酸枣仁炒 (20克) 人参(6克) 木香(10克) 炙甘草(10克)
3、命门火衰:
主要症状:性欲淡漠,伴行经腹泻,带下量多清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疗原则:治应温肾壮阳。
处方用药:方用赞育丹加减。熟地250克(蒸,捣) 白术(用冬术)250克 当归 枸杞各180克 杜仲(酒炒) 仙茅(酒蒸一日) 巴戟肉(甘草汤炒) 山茱萸 淫羊藿(羊脂拌炒) 肉苁蓉(酒洗,去甲) 韭子(炒黄)各120克 蛇床子(微炒) 附子(制) 肉桂各60克 或加人参、鹿茸亦妙。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温开水送下。
血压高吃什么药最好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降血压药物分类及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钙离子拮抗剂:络活喜、硝苯地平、非洛地平
2、血管紧张II受体拮抗剂:科素亚、代文、安博为
3、利尿剂:寿比山、降压0号、双氢克尿噻、复方降压片
4、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开博通、洛汀新、蒙诺
5、α受体阻制剂:可多华
6、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康可
仅供参考,正确的服用方法和用量,建议患者去医院咨询医生指导。
荷包花植物分类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管状花目;玄参科;蒲包花属;蒲包花
荷包花属下品种
全天候(Anytime)系列,株高12~15厘米,花枝紧凑,是蒲包花中开花最早的品种,花色有黄、红、玫瑰红、古铜和玫瑰红白双色等。也是最抗热的 系列品种,从播种至开花需120~140天。
黄金热(GoldFever)系列,株高15厘米,以黄色花闻名,其中黄金球(GoldBunch)和矮黄金(DwarfSunshine)品种更为著名,具最纯的柠檬黄色。
矮丽(DwarfDainty)系列,株高12~15厘米,叶片小,仅2.5~5厘米,花大,花色有鲜红、黄、和红横双色、黄斑等。
比基尼(Bikini)系列,株高20厘米,多花性,花色有红、黄等品种。
同属观赏种有智利,其中金冠(Goldcrest)花大,金黄色,花茎健壮。皱叶蒲包花,国外己用于室外作一年生栽培。株高30~35厘米,有6种花色,其中小甜(LittleSweeties)最为有名。帕冯蒲包花花深黄色,径3~4厘米。墨西哥蒲包花,花小,淡黄色。
怎么促进肠胃吸收 食物分类
肠胃对于有些食物容易吸收,对于有些食物可能吸收的比较的慢,因此,我们在控制我们吃饭有规律,并且不快的情况下,我们要有选择的吃东西,有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我们就要少吃一点。并且青菜之类的都不要少。
喝了绿豆汤多久能吃药
喝了绿豆汤多久能吃药,主要还是看要吃什么药。
从比较大的分类来看,药物分为中药和西药,在中药里面,如果服用的是人参、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等温补类药物,或者是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经散寒类中药,喝了绿豆汤至少要相隔2小时再吃比较好,以免降低其药效。
如果是西药,用来治疗帕金森的药物—美多巴,也是喝了绿豆汤之后至少要隔两小时再吃药比较好。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喝完绿豆汤还是能吃药的。
玫瑰的近种区别
根据《中国植物志》的分类:玫瑰、月季花和蔷薇都隶属于蔷薇科、蔷薇属、蔷薇亚属。从植物分类学角度来科学区分玫瑰、月季和蔷薇对于一般从事植物分类或有关的科技工作者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对于一般业余爱好者来说确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西方玫瑰在西方与月季通常都被成为rose,但在传入中国时,西方月季被翻译为玫瑰,而传统的月季品种被翻译为月季,藤本则被翻译为蔷薇。
碱性食物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
对于酸碱性食物的区分,大家可能都存在错误观念,以为靠舌头品尝,以味觉来判定是酸味或涩味;或取石蕊试纸,按理化特性,看其颜色的改变,变蓝为碱性,变红为酸性;或以平日饮食之经验来区分,以为柠檬、醋、橘子、苹果等食物口味偏酸,因此属于酸性食物。总之众说纷纭。其实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
碱性食物食物基本都含有5大类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俗称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人人皆知蛋白质、维生素非常重要,矿物质虽然只是微量,但却也是维系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人类而言,必要的矿物质中,与食物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者有8种:钾、钠、钙、镁、铁、磷、氯、硫。前5种元素进入人体之后就呈现碱性。动物的内脏、肌肉、脂肪、蛋白质、五谷类,因含硫、磷、氯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他们是人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而大多数菜蔬水果、海带、豆类、乳制品等含钙、钾、钠、镁元素较多,在体内代谢后变成碱性物质。
从营养的角度来讲,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实际上是指成酸性食物和成碱性食物,是针对他们对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而言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一个生理性概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味觉或食物溶于水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它是指人吃了某种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最后在体内变成的物质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
食物分类
根据食物本身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为碱性食物、酸性食物、中性食物。
酸性食物:含硫、磷、氯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长呈酸性,如肉、蛋鱼等动物食品及豆类和谷类等。
碱性食物: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等。
中性食物:油、盐、咖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