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肿瘤三成被误诊
老年人脑肿瘤三成被误诊
专家表示,老年人易患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血栓等脑血管病,由于脑肿瘤与这些疾病临床表现酷似,因此老年脑肿瘤患者容易被这些“表面现象”所麻痹。
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使颅内“剩余空间”增大。当肿瘤较小时,颅内足以为肿瘤生长提供充裕的空间,以致老年脑瘤患者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眼底水肿等症状。此外,老年人极易患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血栓等脑血管病,由于脑肿瘤与这些疾病临床表现酷似,一旦老年人出现人格行为改变,如反应迟钝、思维逻辑混乱、随地大小便、生活懒散、记忆力减退、语言不清甚至偏瘫等现象,往往被误诊为脑动脉硬化和脑血栓。
近年来脑肿瘤的发生呈逐年增长之势,如果患者及其家属因对疾病认识不足而错过治疗时机延误病情,很容易给患者带来终身遗憾。因此,提醒广大老年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切记不要盲目单纯认为是脑血管病或老年性痴呆,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包括头部CT或MRI在内的系统检查,以便早期做出正确诊断,进而得到正确恰当的治疗。对于那些正在按脑血管病治疗的老年患者,如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病情逐渐加重,则应考虑脑肿瘤的可能。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引发脑瘤
1老年人的得身体老了,身体的体质也变得差,身体抵抗力也下降,身体里面各个器官的免疫力也是会下降的,特别是大脑的免疫力会下降,导致大脑容易产生肿瘤,因此造成老年人容易患脑肿瘤。2老年人喜欢抽烟,也是造成老年人容易患脑肿瘤的原因,烟里面也是有很多的有害物质会危害老年人的大脑,导致容易患脑肿瘤,因此老年人要少抽烟。3爱喝二锅头白酒的老人也是很容易患脑肿瘤的,白酒比啤酒的危害还大,白酒里面的酒精很多,老人爱喝白酒,是很容易造成老人脑中风的,也很容易导致患脑肿瘤,因此老人要少喝白酒,减少对大脑的伤害。
大便不通当心发生直肠瘤
很多人的亲属因为直肠肿瘤去世了,他们自然也会很怕自己也患上直肠肿瘤,其实仅仅因为自己是直肠肿瘤患者的直系家属而担心是不科学的,下面就请肿瘤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直肠肿瘤的早期症状,帮助大家更加科学的认识肿瘤症。直肠肿瘤的症状直肠肿瘤早期症状是便次增多和大便带血。
因此,医生常常想到的是临床多见的痢疾和痔疮。据国内文献资料显示,直肠肿瘤的误诊率在30%~40%之间,其中青年人直肠肿瘤的误诊率更是惊人,可高达65%~75%。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人要么是直肠肿瘤误诊为了痔疮,要么直肠肿瘤误诊为了痢疾,无论是什么情况,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有相当大的危险的。有的患者被误诊了痔疮,经过1~2个月的治疗,甚至进行痔疮手术治疗,症状仍重复出现。待确诊时,大多已经延误诊断时机。
被误诊为痔疮最多的情况是因为便血问题,这与痔疮的便血非常相似。所以出现便血一定要到医院,由医生来做肛门的检查或者做一个简单的肛镜,有助于确诊。另外有的时候对严重的病人来说,可能会有一个大便不通的表现或者我们叫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大便可以变细,另外比如大便的习惯改变,比如原来一天一次大便,后来没有什么原因变成一天好几次大便或者好几天一次大便,这个时候要小心警惕有没有直肠肿瘤的问题。另外有疼痛的问题,对直肠肿瘤来说腹痛不是非常常见,对晚期直肠肿瘤患者,有的时候因为侵犯了周围的脏器,包括前列腺或者侵犯了周围的骶骨可能有疼痛或者排尿疼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大家都要警惕直肠肿瘤的问题。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对直肠肿瘤的症状有所了解,科学的了解直肠肿瘤的常识,不仅能够帮助大家及早发现肿瘤症,也避免了大家不必要的担心。
老年人患上癫痫症的原因有哪些
1、脑血管疾病:脑部疾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无论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都会引起癫痫病。大约5%脑部疾病患者在病后一年前后开始发生癫痫病。据统计,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脑病及脉管炎等引起的癫痫病发作可能占老年人癫痫病发作的30%~80%。
2、脑肿瘤:在50~60岁以后开始发作的癫痫中。生长较慢的肿瘤,如胶质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等或是其他部位肿瘤,形成转移性脑肿瘤也是老年人癫痫病发作的原因,其患病率高于年轻人。有时癫痫病发作是肿瘤的首发症状,应当引起重视。
3、脑部感染:在各种脑炎、脑膜炎及脑脓肿的急性期,因充血、水肿、毒素和渗出的刺激,都会引起癫痫病。
以上为你详细介绍的是老年人患上癫痫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因为老年人的体质比较差,所以容易患上这些疾病,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我们一定要给予更好的照顾,才能更好的减少疾病带给老年人的痛苦。为了老年人的更好治疗,您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免费咨询我们在线的权威专家。
老人脑肿瘤的症状是什么
老人脑肿瘤的症状是什么?脑肿瘤的出现是给很多人带来很大的伤害,许多老人也是深受脑肿瘤的影响,对于老人脑肿瘤的症状也是都关注的,下面就介绍一下老人脑肿瘤的症状。
精神症状
主要是人格改变和记忆力减退,最常见于额叶肿瘤。尤其是当肿瘤向双侧额叶侵犯时,精神症状更为明显,可表现为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严重时丧失自知力及判断力,亦可表现为脾气暴躁、易激动。
癫痫发作
分为全身大发作及局部发作,临床表现为四肢抽搐,单个手指或足趾或一侧口角抽动。
运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或单一肢体力弱或瘫痪。
感觉障碍
表现为痛觉、温度觉及触觉减退。
失语
可表现为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也就是表现为丧失语言表达能力或不能理解语言。
高颅压症状
老年人肿瘤较小的时候多表现不明显,只有当肿瘤巨大时,才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脑瘤误诊率达50%
现代家庭中的各种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等,本身都存在电磁辐射。很多母亲怀孕时常用电脑,也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此外,不少家长为了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小小年纪就给他们配备了手机。即使自己没有手机,孩子也可能经常拿着父母的手机玩儿。
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是已经经过研究证明了的。
如果肿瘤发展到侵犯脑干,会给手术和治疗带来非常大的难度,而且一些病毒还会顺着脊髓扩散到全身。正因为如此,儿童脑肿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当孩子头痛时家长需要引起重视,以下几种症状家长不能忽视,可能是脑肿瘤早期信号:莫名头痛、头颅增大、走路不稳、发育异常、近视不断加深、癫痫抽筋、莫名肥胖、恶心呕吐等等,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做检查。
当孩子头痛时家长需要引起重视,以下几种症状家长不能忽视,可能是脑肿瘤早期信号:莫名头痛、头颅增大
小儿脑肿瘤临床诊断标准
小儿脑肿瘤在儿童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经过近年来的统计发现,小儿脑肿瘤的发病率大约为26.5~35.5/百万,我国每年会增加大约5万例小儿脑肿瘤确诊病例,提早发现并确诊治疗是目前降低小儿脑肿瘤死亡率的主要方法,在诊断方面小儿脑肿瘤较成人困难,可借助以下的诊断标准加以判断。
【诊断】
儿当儿童有反复发作的不明原因的头痛,伴有呕吐或头围增大,要警惕脑肿瘤的可能;对可疑的患儿应作头颅影像学检查。
1.CT及MRI是诊断脑肿瘤的两种主要的影像学方法。CT可确定脑瘤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和结构,并可显示周围脑水肿、出血、脑积水和骨质变化,但是软组织分辨率及发现肿瘤的敏感性不如MRI。MRI对钙化灶不敏感,但可清晰显示脂类、出血及血管结构,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剖背景。由于MRI无骨伪迹,故对小脑、脑干、鞍区和颅底部肿瘤的诊断优于CT。
2.颅骨X线平片显示骨缝裂开、指压迹增多、蝶鞍及内听道扩大和颅内钙化斑等。
3.头颅超声波检查可见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所致的中线结构移位、脑室扩大等。B型超声波实时超声检查可直接发现颅内肿瘤。
4.腰椎穿刺主要用于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但对于颅内高压有脑疝危险的,应先降颅压后再行腰椎穿刺。
【鉴别诊断】
小儿肿瘤最易误诊为以下几种疾患,应注意鉴别:
1. 脑膜炎或脑炎:小儿中瘤有发热者占4.1%,当脑脊液呈炎症样改变时或者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颈部抵抗时,容易误诊。
2. 胃肠道疾患:颅压增高时患儿有反复进食后呕吐,易误诊为胃肠炎或幽门梗阻及肠蛔虫症。
3. 先天性脑积水:婴幼儿脑瘤的头颅增大前囟张力增高及头皮静脉怒张与脑积水表现相似。
4. 血管性头痛:非常多见,有时可与肿瘤引起的头痛混淆。
5. 尿崩症:多为鞍区肿瘤的一个症状而非一种疾病。
6. 眼科疾病:脑瘤引起视乳头水肿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可影响视力视野,易误诊为视乳头炎和视神经炎。
7. 癫痫:儿童脑瘤有10%左右有癫痫发作。
8. 小脑性共济失调。
在诊断小儿脑肿瘤的实际过程中,应该将小儿脑肿瘤体征症状不明显和小儿口述能力差、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以及不配合医生查体等情况考虑到,小儿脑肿瘤的临床症状和其他儿童疾病症状极为相似,非常容易出现因为误诊而延误病情的情况发生,在这个方面医生应该引起重视。
脑肿瘤的4个诊断误区
1、老年人脑肿瘤易误诊为脑血管病胶质瘤
而脑肿瘤与脑血管病临床表现相似,一旦老年人出现人格行为改变,如反应迟钝、思维逻辑混乱、随地大小便、生活懒散、记忆力减退、语言不清,甚至偏瘫等,往往被误诊为脑动脉硬化和脑血栓,成为老年人脑肿瘤的诊断误区。
2、垂体瘤易误诊为眼病或内分泌疾病
仅表现为视力下降的垂体瘤患者一般最初都就治于眼科,相当一部分病人曾按眼底疾病如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治疗,而表现为停经、泌乳的垂体瘤患者常去妇科、乳腺科或内分泌科诊治。只有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才做头部CT或MRI检查,而此时因为脑肿瘤的诊断误区,肿瘤已长的很大,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3、听神经瘤易误诊为神经性耳聋
听神经瘤早期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容易被忽视。相当一部分病人首先就诊于耳鼻喉科,常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这样就因为脑肿瘤的诊断误区而延误了肿瘤的治疗,此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
4、小脑或脑干肿瘤误诊为颈椎病
小脑或脑干肿瘤常表现为眩晕、颈部不适和肢体麻木等,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患者常采用药物、颈牵引及中医按摩等不恰当的治疗,延误了病情。
小儿脑瘤的假象有哪些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特点
一般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8岁。大宗病例统计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成人2/3以上发生在小脑幕上(即大脑),而儿童则半数左右发生在幕下(即小脑和脑干)。成人脑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和桥脑小脑角区,而儿童脑瘤多发生在脑中线附近,如蝶鞍区、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等部位。成人三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20%)、垂体瘤(10%)和听神经瘤(8%)加在一起近40%,而这三种脑瘤在儿童期却十分少见,加起来还不到总数的5%。成人脑胶质瘤占40%,而儿童脑胶质瘤高达70%。
小儿脑肿瘤假象多
孩子的脑部肿瘤非常特别,由于孩子们,尤其是低年龄婴儿表达能力较弱,假象时有发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脑袋越大就越聪明,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正常头围在出生时平均为32-34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时头围约为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由于小孩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脑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颅缝可裂开而使头围增大,家长无意中敲击患儿头部可听到破壶音。因此,当发现孩子的头围明显大于周围同龄儿童时,家长们要引起重视。
脑垂体瘤容易被误诊的四大原因
脑垂体瘤误诊原因一 临床表现不典型
脑垂体瘤表现复杂多变,不易区分,尤其对无分泌功能腺瘤缺乏特异性的症状。无分泌功能腺瘤可通过影响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引起疲劳、嗜睡、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钠血症、低血糖和乏力等。
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特异性的症状不突出,疾病症状常被非专科医师误诊为其他疾病。老年病人人群中无功能腺瘤较常见,约占垂体瘤病人的半数以上。因而尤其对中老年人群,应重视鉴别无功能腺瘤所表现出的类似于冠心病等疾病的症状。
脑垂体瘤误诊原因二 主次病症未分清
以一个典型病例为例,病人以“食欲减退、乏力、心慌气短、胸闷、胸痛”起病,后发现低钠血症。症状涉及机体多个系统,分析其原因可知:食欲减退引起乏力,但不能同时解释心脏方面的心慌气短等症状。全面分析后得出:低钠血症可以造成食欲减退、心率加快引起胸闷、胸痛。但与心脏病方面的症状还是有所不同。因而本位病人所出现胸闷、胸痛不能作为冠心病独立诊断的依据。因此应当抓住“低钠血症”这一主要病因和症状,来解释病人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现象。
脑垂体瘤误诊原因三 低钠血症没深究
同样以上述病人为例,其4个月前即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情况,并屡次出现着凉感冒诱发的疾病加重的应急反应。同时病人有糖尿病,并不能就此单纯地认为糖尿病肾病引起钠经肾脏流失增加,从而出现的低钠血症,而忽视临床上中老年人因其他病症出现的血钠不正常的变化。同时也应排除病人主诉方面的感觉因素,排除病人精神因素的影响,免得误导医生的诊治判断。
脑垂体瘤误诊原因四 辅助检查没选对
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对于正确的临床诊断很有帮助。针对脑垂体瘤的诊断,CT检查结果不如MRI明确,特别是在发现微小腺瘤方面。类似的病例报道:在垂体CT检查后未见异常,而头颅MRI显示垂体明显增大致蝶鞍增大,鞍氏下陷,垂体约1.8cm×1.5cm×1.6cm。说明MRI在提供垂体瘤诊断依据上更为可靠。知道了CT的表现,再来了解一下PET/CT检查在颅内肿瘤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