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溪的位置及方向 阳溪的配伍功效
阳溪的位置及方向 阳溪的配伍功效
1、阳溪穴配上星穴、二间穴:适用于目痛;
2、阳溪穴配迎香穴、印堂穴:适用于鼻炎;
3、阳溪穴配听宫穴、下关穴、太冲穴:适用于治疗耳聋耳背;
4、阳溪穴配太阳穴、眉冲穴、曲差穴:适用于治疗头痛;
5、阳溪穴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适用于治疗中风。
颈椎病针灸怎么操作
针灸治疗颈椎能够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有效的缓解颈椎不适等症状,有着治疗、缓解、保健的功效。治疗颈椎常用的主穴有颈夹脊、阿是穴、天柱穴、后溪穴、申脉穴。其中颈夹脊、阿是穴、天柱穴为局部取穴,可以疏通调节颈部气血,舒筋骨,通经络;后溪穴和申脉穴分别为手足太阳经穴,并且为八脉交会穴,后溪穴通于督脉,申脉穴通于阳跷脉,两穴上下相配,可以疏导颈部和肩胛部气血。上述穴位除阿是穴为疼痛点位置不定外,其他穴位均有固定的体表位置,具体穴位图如下:
颈夹脊:颈夹脊穴在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
天柱穴: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哑门(督脉)旁1.3寸,当顶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取穴。
后溪穴: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申脉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配穴治疗
根据颈椎病临证分型,督脉、足太阳经证可配伍风府穴、昆仑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小海穴、少泽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风寒痹阻可配伍风门、大椎;劳伤血瘀可配伍膈俞穴、合谷穴;肝肾亏虚可配伍肝俞穴、肾俞穴。兼有头晕头痛症状的可配伍百会穴、风池穴;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则可配伍中脘穴、内关穴;伴有耳鸣、耳聋症状者可以配伍听宫、外关穴。
针刺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阳溪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散风热,解表散邪,利咽消肿,明目聪耳。配风池,头维,合谷,通天,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头痛;配曲池,合谷,尺泽,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配翳风,精明,听会,中渚,侠溪,风池,针刺泻法,治疗少阳风热耳鸣,耳聋;配阳谷,合谷,太阳,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目赤肿痛。
2.配二间,针刺泻法,清泻肺胃,治疗肺胃热盛之牙龈肿痛,喉痹。
3.配天突,间使,天容,针刺平补平泻法,通咽利膈理气,治疗肺气不利之胸满不得息,梅核气。
4.配解溪,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清热,宁心安神,治疗心阴不足,虚热扰动之惊悸怔忡。
5.配阳池,外关,腕骨,合谷,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利节,通经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臂腕痛,活动不利等。
调理手肩综合症(按穴养生)
在穴位当中,很多名字和水有关,比如溪、谷、渊、泉等。这些地方往往是精气贮藏比较深的地方,就好比自然界中的溪谷,多是水流聚积的地方。
阳溪就是如此。阳就是指阳气,这个穴在手背上,属于阳侧,阳溪就是阳气的溪流。既然是阳气的溪流,自然阳气很充足。阳溪和合谷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古人说:“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阳溪从合谷穴顺势而来,就好像一个大河接着一个小河流一样,阳气源源不断地从合谷过来,经过阳溪,将大肠经的阳气一直传输到头面部。所以,该穴治疗的疾病和合谷穴大同小异。
现在有一种病叫手肩综合症,也就是手腕、手肘、肩膀等部位感到疼痛。这时候可以用右手握住左手的腕部,同时左手握拳,用拳头前后晃动,这样来帮助腕部活动。在腕部活动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刺激阳溪穴。此外,男士应注意,穿西装袖口所在的位置。在下班之后,应解开衣扣,放松一下腕部的肌肉,对于整个胳膊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拇指尽力向上,在大拇指的根部会出现一个凹陷。将手掌向上抬起,在手背,顺着大拇指和鱼际下来,在接近手腕的地方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就是阳溪穴所在位置。
偏历的准确位置图图解
科学定位: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快速取穴法:
1.前臂侧立位,先取阳溪,再向上量4横指(即3寸)处,桡骨外侧。
2.在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下1/4与上3/4的交点处。
3.两虎口垂直交叉,在中指端落于前臂背面,所指处有一凹陷,按压有酸痛感。
阳溪位置: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曲池位置:在肘横纹外侧段,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按摩太溪的作用有哪些
太溪为肾经原穴,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肾经经气最充足的地方,能激发肾动力,维持肾脏正常活动,提高肾功能,是肾脏的大补之穴。被古人称为“回阳九穴之一”。
太溪配伍飞扬穴,用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个穴位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可滋阴补肾,有效治疗头痛目眩症状。
用手固定住脚,食指按压,揉,由上向下运动3分钟,有益肾固精,清虚热的功效,可以帮助缓解疲劳,快速恢复体力。
太溪是肾的原穴,即为肾经的原穴,这里贮藏着最丰富的肾经经气,按揉这个穴位,可以激活肾气,疏通整条肾经,保持肾经内的气血通畅,对肾虚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腰背疼痛和下肢功能障碍有广发的治疗作用。
阳溪的位置及方向
阳溪穴位于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处于拇指伸肌腱与拇指短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承浆的作用与功效 承浆穴对症配伍
1.承浆+后溪:承浆为任脉经腧穴,有祛风,通络,消肿之功,后溪宣通阳气,宁心安神,清利湿热,通络止痛。承浆以调阴和阳为主,后溪以通督脉为要。二穴配伍,疏调项背经气,调和气血,通络止痛,主治头项强痛,脐周疼痛。
2.承浆+风府:承浆能疏口齿面目风邪,调阴阳气机乘逆,风府为督脉腧穴,有祛风邪,利窍络,泄气火,清神志,醒脑开窍,安神定志之效,二穴配伍,一任一督, 一前一后,两面夹击,调和任督,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之功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