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泡脚小心异物偷袭
糖友泡脚小心异物偷袭
用中药泡脚,对于糖尿病人大有益处,比如,在泡脚时加入红花、老姜、大黄,对改善糖友下肢血液循环有一定有帮助。使用中药泡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中药应该先煮一下。糖尿病人泡脚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控制在40度左右,这样如果直接把中药放在水里,肯定泡不开,无法发挥药效。煮的方法和煎药差不多,一般煮15分钟即可,然后倒到水盆里,把水温降至40度左右再泡,其间可反复加水保温。
其次,无论中草药是煮药还是放在脚里,都应该用一个纱布袋包起来,避免中药渣刺伤脚面。大部分糖友足部感觉不太好,泡脚时,无论是搓脚、擦脚要留意,不要用力过大,洗后要检查仔细检查足部。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糖尿病病人:她平时喜欢把中草药煮开后,倒在盆子里慢慢泡脚。但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大脚趾和二脚趾肿了,仔细一看,原来两趾之间夹了粒中药药渣,她一直没有发现,最后导致感染了。
对于病史较长的糖友来说,要养成足部保养的习惯,不仅包括泡脚,平时还应该仔细检查足部的颜色、温度,如果发现脚垫、鸡眼、倒刺,千万不要顺手一拔,这样很容易发生感染,而是应该即地去医院去处理。如果发现局部皮肤变色,很有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发病迹象,此时,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来确诊,比如下肢动脉彩超、肌电图等。
泡脚什么人不适合
像糖尿病人等皮肤不敏感的人群泡脚时尤其要注意,如果温度太高,他们会因为没有及时察觉而被烫伤,所以一般不建议糖尿病人泡脚。
除了皮肤不敏感的病人外,小孩和低血压者也不适合泡脚。小孩子阳气重,平时没有泡脚的必要。
糖友泡脚有禁忌
在中国很多传统家庭,睡前泡泡脚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健康生活保健方式。如果在睡觉前用热水泡洗双脚,既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达到御寒健身的目的,又有安眠之功效。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泡脚也需注意,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饭后均不宜泡脚。这是为什么呢?
糖尿病专家介绍,人遇到高温时会本能地闪避退缩。但长期糖尿病患者往往已经出现神经病变,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并且这种病变非常隐蔽,患者本身还不知道。其具体表现为患者感知不出水温,这样就极易被烫伤。
另外,水温高易引发足部感染,加速糖尿病患者足病情的恶化。 因此,建议糖尿病人泡脚时先试好水温,再把脚放进水里,温度以37℃为宜。清洁过后要涂上凡士林软膏等保持湿润,锁住皮肤的水分。很多人在皲裂的部位贴上胶布来止痛。
长期患糖尿病者泡脚需知
泡脚前,先用手或温度计试水温,大多数糖尿病人存在足部神经病变,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一般要求38-40摄氏度的温水,可一边泡脚,一边加入温水,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别超过13分钟。洗脚宜用中性肥皂。洗完脚,最好用白色的软干毛巾擦,以便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一定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迹,必要时可用电吹风的小风吹干。
另外,糖友可以加入护肤霜或者少许醋,防止真菌生长。如果已经开始龟裂,每次洗完脚后,可涂上凡士林等含油脂高的护肤品,再裹上一层保鲜膜,可持久滋润,缓解干燥。需要修趾甲的糖友,也必须在泡脚后趾甲较软时方能修剪,趾甲要平剪,不能剪成圆形,以免伤及甲沟。
糖友空腹、饭后泡脚都不宜
因为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影响消化系统供血。此外,在泡脚的过程中身体还会消耗很多热量,空腹状态下糖元贮量较少,这时泡脚容易使血糖过低,因而空腹时泡脚也不宜。泡脚宜在餐后1-3小时进行,临睡前效果更佳。
专家提醒,每次泡脚前后,糖尿病患者都应仔细检查足部,一旦发现足部肤色变暗、红肿、干裂、破溃等,须立即就医。
tips:糖友泡脚小偏方
主治:糖尿病性趾端坏死
用药:川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
用法:上药用5000可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后去渣混入温水内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剂药可反复用3次。
冬季泡脚小心温度过高
泡脚有五大好处:
泡脚的好处1、促进脚底的血液循环。人体的脚底处于身体的最底部,在冬季,循环得不是十分充足,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带走体内的废物,同时,也能供给养分。
泡脚可以通过神经反射来治疗疾病。要根据病情来调整泡脚用料的。每次泡脚时间最好为半个小时。
泡脚的好处2、促进新陈代谢。泡脚能使体内循环加强,让血液输送至足部末梢。这能减少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等高危险疾病的发生几率。
但要注意水的温度要够热,但不会烫伤,温度在摄氏45度左右。如果温水中加入2大匙盐巴,效果就更好了。这是因为盐能消炎杀菌、通大便。
泡脚的好处3、能缓解头痛。将双脚浸到大约40摄氏度的热水中,约15~20分钟后,头痛会有所缓解。这是由于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能相对减少脑充血,最终缓解头痛。
泡脚的好处4、治疗各种疾病。经常坚持热水泡脚,不仅能治疗脾胃病、风湿病、失眠等疾病,还对截瘫、脑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肾病、糖尿病等大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泡脚的好处5、能帮助退热。对于感冒发热,热水泡脚有利退热。
如何泡脚?
正确的泡脚方式应该是:准备水温为40℃左右的水,泡脚过程中的水温以舒服为标准,凉就加热水。泡脚时间在20-30分钟,直至全身舒展放松出汗。
要注意一下,如果水温太高,血管会过度扩张,导致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造成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特别不利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除此以外,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导致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冬季泡脚小心温度过高
众所周知,我们的脚底有很多的穴位,关系着我们身体健康。而泡脚就是一种不错的保健方法。但是,泡脚对我们身体有哪些好处,又该如何泡脚,你了解吗?
泡脚有五大好处:
泡脚的好处1、促进脚底的血液循环。人体的脚底处于身体的最底部,在冬季,循环得不是十分充足,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带走体内的废物,同时,也能供给养分。泡脚可以通过神经反射来治疗疾病。要根据病情来调整泡脚用料的。每次泡脚时间最好为半个小时。
泡脚的好处2、促进新陈代谢。泡脚能使体内循环加强,让血液输送至足部末梢。这能减少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等高危险疾病的发生几率。但要注意水的温度要够热,但不会烫伤,温度在摄氏45度左右。如果温水中加入2大匙盐巴,效果就更好了。这是因为盐能消炎杀菌、通大便。
泡脚的好处3、能缓解头痛。将双脚浸到大约40摄氏度的热水中,约15~20分钟后,头痛会有所缓解。这是由于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能相对减少脑充血,最终缓解头痛。
泡脚的好处4、治疗各种疾病。经常坚持热水泡脚,不仅能治疗脾胃病、风湿病、失眠等疾病,还对截瘫、脑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肾病、糖尿病等大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泡脚的好处5、能帮助退热。对于感冒发热,热水泡脚有利退热。
如何泡脚?
正确的泡脚方式应该是:准备水温为40℃左右的水,泡脚过程中的水温以舒服为标准,凉就加热水。泡脚时间在20-30分钟,直至全身舒展放松出汗。要注意一下,如果水温太高,血管会过度扩张,导致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造成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特别不利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除此以外,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导致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小苏打水泡脚有何功效
小苏打水泡脚小苏打2 -3小勺。做法:将2000毫升的水加入锅内烧开, 倒入洗脚盆中,在洗脚盆内加入2 -3小搅一搅化开,适当凉凉即可泡脚。水温不 宜过烫,每次泡脚以20 -30分钟为宜。降血压。
春季预防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的4种方法
1、选择合适的鞋袜
穿一双合脚的鞋,可以避免很多关节和肌肉疾病。春季来临,糖友们宜穿软皮皮鞋或运动鞋,保证其透气性,鞋型最好选择方头,女性尽量少穿尖头鞋和高跟鞋。袜子以棉、羊毛质地为最佳,吸汗且透气。
2、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正确洗脚
天气渐暖,糖友们应勤洗脚、勤换袜,及时清理鞋内异物,不与患足癣的人共用洗脚盆,以免受到感染,发展成溃疡。洗脚前一定要用手或温度计试温,以37℃~40℃为最佳,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洗脚后用棉毛巾将脚部擦干。
3、做好足部保健与护理
平时可经常拍打下肢、做按摩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对于脚部易出汗的糖友,可洗脚后适当涂抹无刺激性的干粉;脚部皮肤干燥者,可适当涂抹橄榄油或维生素E霜,但切忌将其涂抹在脚趾缝里。
4、合理搭配饮食
许多蔬菜在春季开始上市,在适量的主食之外,糖友们可选择吃一些含糖、脂肪较少的绿色蔬菜,如白菜、黄瓜、西葫芦、卷心菜等。
关节炎会偷袭心血管
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看似不相关,但其实蕴含了高风险。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病人,其心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普通人群高。
最近收治了一位来自粤北山区的40岁的女性类风关病人。来我院求医的1个月前,她突发过脑中风。查房时,病人反复问为什么这个年纪就发生了脑中风?中风和她这病程较久的类风关有没有关系?我告诉她,虽然无法说类风关导致她出现中风,但是,类风关病情控制不好,与中风的发生脱不了干系。
目前认为,类风关是心血管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类风关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提示:与普通人群相比,类风关患者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高50%~60%,而且发生更早,更加致命。对于病史超过10年的类风湿病人,心肌梗死发病率增加3.1倍。
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增加的原因
大家知道,类风关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在类风关患者心血管病变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一个重要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标,并可以预测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无论是类风关病人还是健康人,系统性炎症均可增加血管内膜中层和颈动脉斑块厚度。
大多数心血管事件发生是由于粥样斑块不稳定,而类风关的慢性炎症使得粥样斑块较非炎症状态时更容易也更早破裂,从而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
策略:恰当的抗风湿治疗,有效管控危险
我们已经知道,类风关病情控制欠佳是一种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持续炎症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所以有效控制类风关的病情活动,是有效管控心血管危险的必然选择,病人将从恰当的治疗中获益,例如在临床上治疗类风关的最常用药物甲氨蝶呤,以及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
甲氨蝶呤(MTX)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既经济又十分有效的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可降低病情的活动性,提高病人的关节功能及降低炎症。MTX 使用1年以上者较未使用者,其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可降低70%。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生物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物。近年的观察数据显示,此类药物使用后可减少 50%~70% 心血管病的风险,而且风险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并可能降低颈动脉斑块和内膜中层厚度进展的风险。但由于此类药物的费用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类风关病人可通过如下措施来改善心血管并发症的预后:减轻体重和戒烟;使用他汀类降脂药,高血压病人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因为它们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回到篇首中的病例,该病人有长期的类风关病史,因病情难以控制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所以造成了心血管疾病发生早和病情严重。 只要医患均有警觉,有效和恰当地治疗好类风关,降低疾病的活动度,那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