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盆腔淤血的表现

盆腔淤血的表现

盆腔淤血综合症最主要的症状是范围广泛的慢性疼痛、极度的疲劳感和某些神经衰弱的症状。其中以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极度疲劳感、瘀血性痛经和经前期乳房痛为最常见,几乎90%以上的病人具有程度不等的上述症状,各种形式的疼痛历时半年以上,频率为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疼痛时间不少于4小时者。疼痛往往是在月经前数天加重,来潮后第一或第二天减轻,亦有少数持续痛的病例。疼痛还常常是在病人站立一段时间后及跑、跳、或突然坐下时加重,性交后亦加重,下午比上午重。深部性交痛是常见而又不愿启齿的症候。除疼痛外,其他如白带多、便秘、膀胱痛、性情烦躁,亦为本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多数病人已婚,症状多半在某次分娩或流产后短时间内开始。最常见于25~40岁妇女,极少在绝经前期,从未见于绝经后。妇科检查时,预谋宫颈、后穹窿子宫体可有触痛,附件区有压痛,似有增厚感;后宫旁组织触痛亦多见。

下腹部疼痛

多数为慢性耳骨联合上区弥漫性疼痛,或为两侧下腹部疼痛,常常是一侧较重,并同时累及同侧或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开始于月经中期。有少数病人偶尔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腹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泡破裂、异位妊娠破裂。

低位腰痛

病人所指的疼痛部位相当于骶臀区域水平,少数在骶骨下半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状。经前期、长久站立和性交后加重。

痛经

几乎半数以上患者有此症状。特点是月经前数天即开始出现下腹痛、腰骶部痛或盆腔内坠胀痛,有的还逐渐转为痉挛性疼痛,到月经来的前一天或

盆腔静脉丛侧面观(示6个静脉丛的位置) 第一天最厉害,月经第二天以后明显减轻。

盆腔淤血症状

一、月经改变:通常是月经量多,周期延长似功能性子宫出血,但部分患者月经反而减少。

二、痛经:半数以上患盆腔淤血者有此症状。特点是月经前数日即出现下腹疼痛,腰骶部痛或盆腔内坠痛,有的还逐渐转为痉挛性疼痛,到月经来的前一天或第一天最严重,月经第二天后明显减轻。

三、外阴、阴道肿胀、坠痛:外阴和尿道内肿胀坠痛,或有外阴烧灼、瘙痒感。外阴可表现为着色,阴唇肿胀或肥大,以致某种程度的静脉充盈、怒张或曲张。

四、低位腰痛:其疼痛位置相当于腰能部,常与下腹疼痛同时出现,经前期久站、劳累、性交后加重。

五、乳房疼痛及肿胀:月经来潮前或经期出现,可以扪及乳房硬结,经净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六、盆腔不适,下腹部坠胀痛:盆腔内有坠胀感,严重时会使盆腔两侧下腹疼痛,通常一侧较重。偶尔表现为阵发性疼痛,并可同时累及两侧及两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及髋部酸痛无力。疼痛与体位有关,如站、蹲或弯曲过久,盆腔静脉压力持续升高,而导致盆腔淤血,则症状加重;反之则使盆腔静脉压力降低,如平卧、抬高腿部及臀部、胸膝卧位时,症状可以减轻。

七、膀胱和尿道症状:尿频,尿痛或血尿,但是尿常规正常。膀胱镜检查仅发现膀胱三角区静脉充盈和水肿。有时会有痔疮出血,直肠坠痛。一般多在经前期出现。

八、白带过多:为白色透明的教液或水样分泌物,是盆腔淤血、宫颈肥大和腺体增生、阴道壁血管通透性增高。

九、极度疲劳:患者整天感到疲劳,甚至不能完成日常工作。

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感到心悸,胸闷、气短、嗳气,心烦,容易激动,多梦,头痛,关节痛。或精神忧郁,好哭流泪、腹胀,排气不畅,眼球胀等。

盆腔淤血的症状

医生认为,盆腔淤血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下腹痛、骶臀部疼痛、痛经、性交痛、月经改变、膀胱直肠刺激症状及植物神经症状,与慢性盆腔炎极相似,需仔细鉴别。其疼痛的特点是弥漫性下腹部持续坠痛,也可以表现为一侧较重,疼痛晨轻晚重,长久站立加重,侧卧减轻或消失。

盆腔淤血综合征虽然症状较重,但体征常常较少。下腹部轻度深压痛为盆腔淤血综合征腹部检查的唯一体征。妇科检查时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大阴唇静脉异常充盈,阴道、宫颈粘膜呈紫蓝色,宫颈肥大,宫颈后唇可见充盈的小静脉,子宫常呈后位,大而软,附件增厚,或有界限不清的软性肿块,有压痛。腹腔镜下可见盆腔脏器无明显炎症病变和粘连,子宫体一致增大,呈紫蓝色,或有淤血斑点使子宫表面呈花斑状;盆腔静脉曲张增粗如蚯蚓状,尤其是盆底、阔韧带及卵巢周围可见大的静脉曲张团即可确诊盆腔淤血综合征。经盆腔静脉造影术“盆腔血流图”改变体位实验有助于确诊。

女性性爱后腹痛怎么缓解

专家指出,有些腹痛可能是因为姿势不对而导致的盆腔淤血综合征,只要改换侧俯卧睡姿就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如果性爱时采用女上位,子宫附件等器官发生位置变动,并对周围组织产生牵拉作用,长时间的性充血引起盆腔淤血综合征,也可出现急性或慢性腹痛。其原因是性爱时触动了充血的宫颈、后穹隆,牵动整个子宫甚至淤血的卵巢,引起盆腔急性淤血,从而使症状加重。

此时,女性应该改变习惯性仰卧位为侧俯卧位,因为仰卧位睡眠时,盆腔大部分静脉的位置均低于下腔静脉,不利于盆腔静脉血液流出盆腔,侧卧位或侧俯卧位睡眠则有利于盆腔淤血的流出。

此外,还要纠正便秘,节制房事,做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进盆腔肌肉张力及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一般都能取得缓解疼痛的效果。对于侧俯卧位疗法有效而不能巩固者,需及时就医。

盆腔淤血的检查

体检 可见宫颈肥大,呈紫蓝色,子宫大而软,有时有移动痛,宫旁附件区及后穹窿柔软如海绵,压痛明显

询问诊断

1.病史 注意有无慢性腹痛、腰骶痛、性交痛、易疲劳乏力、白带过多、痛经、阴道直肠坠痛和全身性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2.结合体检 可见宫颈肥大,呈紫蓝色,子宫大而软,有时有移动痛,宫旁附件区及后穹窿柔软如海绵,压痛明显。

3.既往诊断 多数患者诊断为“慢性附件炎”、“盆腔炎”而久治无效。

4.盆腔静脉造影 可见子宫静脉及卵巢静脉增粗、弯曲,显影时间延长。

5.腹腔镜直视 可见盆腔血管,尤其是输卵管系膜血管、子宫血管及骨盆漏斗韧带血管增粗、屈曲、怒张。

久坐不动的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盆腔淤血

很多女性认为只有不注意卫生,性行为比较开放的人才会患上妇科疾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您坐的久了之后也会导致盆腔淤血的,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长期坐在电脑前的办公一族们就要提高警惕了,千万不能长时间坐在那里。

其实现在因为坐在那里时间较长而导致疾病的人已经是很多了,盆腔淤血可不是普通的妇科炎症,炎症起来是要人命的。这是因为盆腔淤血患者的静脉压力会持续升高,血液回流困难最后就形成盆腔淤血了。如果盆腔长期处在充血的状态下的话,就会导致局部组织器官水肿、缺氧,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影响工作和生活。

专家表示,如今盆腔部位出现淤血症状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专业人士表示人们患上这种疾病的原因大多数是与长期久坐有关,缺乏运动。因此要想不出现盆腔淤血平时就要多运动,不要老是坐在那里。

盆腔淤血是怎么回事

1、体质因素

体质因素不用想都知道是指体质较弱的女性,体质较弱的女性其自身的血管壁组织也是相对薄弱的,同时弹力纤维较少,弹性较少,这样就会增加静脉血流瘀滞,如果再加上长期从事伏案工作,易导致盆腔瘀血综合征。

2、便秘

便秘导致盆腔瘀血是诸多女性不理解的,大家听了小编解释就会了解了!因为便秘会影响直肠静脉的回流,使痔疮充血,痔疮充血又会引起子宫充血,所以就会导致盆腔瘀血的出现。

3、长期忧郁

多数女性较为感性,心情不好是较为常见的,尤其是忧郁。如果长期处于忧郁的状态之中,易使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导致盆腔淤血的症状出现。

4、失眠

失眠在影响自身睡眠质量的同时,也易使女性增加盆腔淤血的几率,因为失眠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植物神经紊乱,植物神经紊乱会导致盆腔淤血。

5、气滞

血液运行靠气来推动,如果气不推动了,血液就不再流动,那这个人就完了,没法儿生存了。很多时候,气确实会消极怠工,比如我们生气了,气郁结在了那里,造成了气滞,这个时候它推动血的力量就会减弱,血液流动性差了,也就导致了淤血。这种情况叫“气滞血淤”。很多人觉得生气不过是一时的事儿,是功能性的,气过了也就没事儿了,其实,生气也是可以导致病理性改变的,这可不是小事儿啊。

盆腔淤血饮食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饮食

1,盆腔淤血综合征食疗方

1)苦菜莱菔汤

组成:苦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喝汤。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发热,下腹胀痛,小腹两侧疼痛 拒按,带下色黄量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附注: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盆腔淤血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呢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一、性感不快

如问及病人,常诉称性交时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多为深部性交痛,有的几乎难以忍受,不但当时疼痛,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带多等症状都明显加重,因而病人对性生活产生了厌烦。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二、下腹部疼痛

多数为慢性耳骨联合上区弥漫性疼痛,或为两侧下腹部疼痛,常常是一侧较重,并同时累及同侧或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开始于月经中期。有少数病人偶尔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腹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泡破裂、异位妊娠破裂。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三、低位腰痛

病人所指的疼痛部位相当于骶臀区域水平,少数在骶骨下半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状。经前期、长久站立和性交后加重。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四、极度疲劳感

病人往往整天感到非常疲劳,几乎无力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包括家务)。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五、直肠坠痛

一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坠感、直肠痛或排便时直肠痛,以经前期较明显,尤以子宫ⅲ度后位者较多见。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六、膀胱和尿道症状

约有1/3以上患者在经前期有明显的尿意频数及排尿痛症状,常被怀疑为泌尿道感染,但尿常规检查正常。对某些症状严重的患者进一步做膀胱镜检查,可发现膀胱三角区静脉充盈、充血和水肿。个别患者由于瘀血的小静脉破裂可导致血尿。

痛经老是想上厕所大便是什么原因 盆腔淤血的原因

盆腔淤血也是引起痛经想大便的原因之一。盆腔淤血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淤血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常常表现处下腹坠胀疼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肛门有坠胀感(排便及经前期尤为明显)。从而引起女性在痛经时总想大便的现象。盆腔淤血症状的特点常常表现为晨轻晚重,长久站立加重,侧卧减轻或消失。


相关推荐

不花钱治疗盆腔淤血

根据您的描述,您的症状和超声学检查结果符合“盆腔静脉淤血症”,并且已经有较长的病程。由于您在信中提供的资料有限,也不知道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如有无性生活时疼痛、白带增多、月经多,或者尿频、尿痛等表现,如果有这些表现,基本可以诊断为盆腔静脉淤血症。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有:输卵管结扎手术、慢性盆腔炎症等,不知道您是否有这些病史。根据您的超声检查,可能还有盆腔的炎症,但只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还不能诊断盆

女性盆腔淤血是盆腔炎吗

答案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事实上,盆腔淤血症患者往往是多产女性合并外阴、子宫颈及下肢等部位静脉曲张造册很难过的,而且多见于育龄期妇女,长期便秘患者也会患上,因为不管是怀孕还是便秘如果造成盆腔静脉回流障碍,静脉丛的瘀血和扩张,那么就会出现类似盆腔炎的症状。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

盆腔淤血综合征病因

任何使盆腔静脉流出盆腔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成盆腔静脉淤血。1.解剖学因素女性盆腔循环的特点,主要是静脉数量增多和构造薄弱。2.内外力因素内外力因素证明能够影响盆腔血液的流速,从而改变局部血管的压力,静脉更易受其影响。(1)长期从事站立或坐着工作者、习惯于仰卧位睡眠者易于致成盆腔淤血综合征。(2)便秘影响直肠的静脉回流,而直肠和子宫、阴道静脉互相吻合。痔丛充血必然引起子宫阴道丛充血,故习惯性便秘

女人来例假为什么会痛经

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引起女性痛经的常见原因。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刺激,患者子宫肌瘤会产生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从而引起女性痛经。2、子宫腺肌:子宫腺肌是女性痛经常见的症状,如果患有子宫腺肌治疗得不及时,对患者痛经的症状可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3、慢性盆腔炎:如果女性患有慢性盆腔炎,则在经期时急性发作可引起女性痛经。除此之外,盆腔炎可引起盆腔充血,进而引起女性痛经。4、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是

经期长是什么原因

经期长是慢性子宫肥大症引起因盆腔淤血,卵巢雌激素持续增高,使子宫肌层肥厚,引起月经周期过多和经期过长。盆腔炎症、子宫内股息肉、子宫炎症等均因子宫内股血液循环不良、退化坏死或盆腔淤血等引起月经周期过多和经期延长。经期长是血液病和盆腔炎症引起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伴月经周期来潮,若出现严重子宫出血,经期延长。其他如慢性贫血、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等,可使血管壁脆弱,通透性增加造成出血

束腰的危害 影响生育功能

束腰后,腹腔受压、盆腔淤血,易形成“盆腔淤血综合征”,导致生殖系统感染以及盆腔炎等,影响将来的生育功能。

什么方法可以治盆腔炎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一些消火抗菌,可消化除女性盆腔淤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就可以了。通常情况下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些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消除炎症等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就可以了。加强运动运动是辅助女性治疗盆腔炎的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因此建议女性日常生活中一 定要养成坚持做运动的习惯。特别是做一些下腹部部位的运动锻炼可缓解女性盆腔炎的症状。比如说仰卧起坐、下蹲起立等动作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盆腔充

肛门坠胀的原因

盆腔淤血症盆腔瘀血症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所引起的一种独特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慢性下腹坠胀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亦常表现为肛门坠痛,以排便及经前期明显,尤以Ⅲ度后倾子宫者多见。症状晨轻晚重,长久站立加重,侧卧减轻或消失。

女人痛经有哪些原因

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引起女性痛经的常见原因。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刺激,患者子宫肌瘤会产生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从而引起女性痛经。2.子宫腺肌:子宫腺肌是女性痛经常见的症状,如果患有子宫腺肌治疗得不及时,对患者痛经的症状可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3.慢性盆腔炎:如果女性患有慢性盆腔炎,则在经期时急性发作可引起女性痛经。除此之外,盆腔炎可引起盆腔充血,进而引起女性痛经。4.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是

盆腔淤血的预防措施都有哪些呢

一、加强产后卫生宣传,推广产后体操,对促使生殖器官及其支持组织的恢复有很大好处。休息或睡眠时避免习惯性仰卧位,提倡两侧交替侧卧位,有利于预防子宫后位的形成。防止产后大便秘结及尿潴瘤,有助于生殖器官的恢复及盆腔静脉的回流。二、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对长期从事站立或坐位工作者,有可能时应开展工间操及适当的活动。此外,不论能否入睡,中午躺在床上休息一段时间,可消除上午的疲劳。但值得提出的是,卧床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