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风服药的注意事项

中风服药的注意事项

宜以中药制剂为主从预防复发和治疗后遗症角度来讲,医学界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较一致地推荐以中药制剂为好,当然中药煎剂长期服用不太方便,但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制剂,如血栓心脉宁、复方丹参片等。不过,服用这些成药有个原则,应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服用,根据病人体质情况有针对性的长期服用,必要时还要配合一些调补之品,如益气、滋阴、温阳、养血类成药或口服液,这样才有益疾病的治疗。

不要迷信特效药不少中风病人及家属都片面地追求治疗疾病的特效药,而治疗中风的特效药是不存在的。对中风病而言,由于它是在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基础上发生的,而治疗这些原发病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治疗中风病要有耐心,必须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防治中风,不能盲目地相信任何所谓的“特效药”。

中风怎么预防 谨慎服药

很多人用药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考虑其副作用,殊不知,不少药物可能改变正常血管紧张度或者血液流动性的粘稠度,导致中风的发生,如大剂量的服用镇静药、止痛药、降压药、利尿药等,都潜伏着风险。

滥服壮阳药可引起中风

中药中的补肾壮阳药虽有补益性机能的功效,但只宜适当地服用,绝不可滥服,否则非常有害。须知补肾壮阳药大多为温热辛燥之品,久服易出现口干舌燥、口渴多饮、鼻出血、眼赤红、低热、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的副作用,有的甚至会引起药物性中风,严重者则危及生命。比如鹿茸,其性味甘温,入肝肾经,虽可壮阳益精、补肾益骨,但必须严格限制用量,每次限服1~2.5克,且不可多服久服,更不可滥服。常服鹿茸会使血压升高、头昏目眩、心烦失眠,又伤阴血,使鼻子流血不止,阴虚阳盛之人应禁止服用。又如蛤蚧,性味咸平,入肺肾经,可以补肾益精,纳气定喘,《本草纲目》言其“功同人参”。蛤蚧常与人参互相配伍使用,以便增强补肾益精的作用。蛤蚧和人参均不可滥服,否则欲益反损。人参甘温,入脾肺经,本是补气良药,亦可用于补益肾气。人参一般不可用于实证,比如外感初起,或里热炽盛,或肝阳上亢,以及湿阻、食滞等症,均应忌用。长期每日服用人参3克以上者,大多有咽喉刺激感和兴奋、激动、失眠、高血压伴随神经过敏症;若大剂量服用人参则副作用更大,如有人用红参40克煎汁200毫升,竟然一次服完,结果迅速出现频繁呕吐、全身抽搐、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经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有片状出血斑,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于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肿。滥服补气益肾壮阳药之害,由此可见一斑。

有一位年逾五旬的男士,其老伴去世已经三年多,后来经人介绍,他与一位比自己小14岁的丧偶女士结婚,便搬到女方家里去住。那位女士体态丰腴,身材健美,尤其是对房事具有浓厚兴趣,也非常主动,这位男士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战。他对一位朋友说:“论年龄我还不算老,那件事我怎么就不行了呢?她要求那么迫切,我真有点招架不住。”太太对他悉心照料,关怀备至,并且给他大量购进各种补肾壮阳药,什么蛤蚧、三鞭、男宝之类,还有大包大包的中草药,几乎每个方子都少不了人参等补气药和鹿茸等补肾益精的壮阳药。友人及时提醒男士,壮阳药必须适可而止,绝不可多服、久服,更不可滥服,否则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那位男士毕竟拗不过太太的迫切要求,没有认真听取友人的劝告,只好天天服食各种补肾壮阳药。这样一来,直补得周身肥肥胖胖,体重超标,面红耳赤,“血气方刚”,血脂和血压也全都升高了。从外表上看,那位男士似乎壮实了许多,实则潜伏着巨大的危机。不久之前,他兴致勃勃地与夫人尽享云雨之欢,其结果却是乐极生悲,不料在一场激烈的房事过后发生了中风偏瘫。至此他才深深地体会到滥服壮阳药所造成的损害有多么严重。

一般人认为,服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吃补药有益无害,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其实无论什么补养药,均必须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对症使用,切不可轻信广告和传闻之类擅自择药滥用,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副作用。由上例可知,长期醉心于滥服补肾壮阳药以求房中之乐会招致多么严重的后果,人们不可不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女人长期服用避孕药易中风

由于卒中发病率、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男女性别差异,女性导致中风的因素明显要比男性高。最新发布的《2014年美国脑卒中指南》也明确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这一现象将会更加突出,女性脑卒中的问题迫切需要受到重视。

为什么女性更应该关注卒中?徐安定指出,首先,生理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女性在妊娠以及围绝经期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增加女性发生卒中的风险,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也不可取,除了卒中此治疗手段还有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

口服避孕药也是女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徐安定表示,欧美地区,不少女性通过服用口服避孕药来避孕,而且时间较长,有大量资料、研究发现这个群体的卒中患病率高于普通女性,虽然我国女性服用口服避孕药的比率并不高,但应引起重视。其次,女性受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更大一些,例如中年女性体重增加,特别是腹部脂肪过多,更易合并糖尿病等,这些均增加脑卒中风险。此外,女性更多的合并有心房纤颤、瓣膜心脏病等重要的卒中危险因素。

中风中药治疗

1.络脉空虚、风邪人中治法:养血祛风,活血通络。

例方:牵正散。

常用药:天麻、蜈蚣、附子、全蝎、当归、丹参、僵蚕、防风、穿山甲、白芷、鸡血藤。

应急措施:

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川芎嗪注射液150mg加入低分子右旋醣酐中静脉滴注。

2.肝肾阴虚、风阳上拢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例方:镇肝熄风汤。

常用药:龙骨、牡蛎、代赭石、龟板、天麻、钩藤、白芍、夜交藤、元参、菖蒲、远志。

应急措施:

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生脉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治法:清热化痰、泻腑通络。

例方:星蒌承气汤。

常用药:胆南星、全瓜蒌、生大黄、芒硝、丹参、赤芍、鸡血藤、钩藤、竹茹、天麻、法夏、菊花。

应急措施:

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清开灵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4.阳闭主证:治法:辛凉开窍例方:羚羊角汤常用药:羚羊角黄芩、代赭石、地龙清肝熄风。

水牛角、菊花、夏枯草、生地、丹皮、石决明、白芍、天竺黄、应急措施:

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安脑丸)每天1~2丸。

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清开灵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5.阴闭治法:辛温开窍,除痰熄风。

例方:涤痰汤。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枳实、石菖蒲、胆南星、天麻、僵蚕、地龙、陈皮。

应急措施:

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每天1~2丸。

参麦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中药服用注意事项 中药服用时间有别

不同的中药各有服用时间点,例如对胃肠刺激药物,宜在饭后服用;泻下、驱虫药物,宜在空腹服用;安神药物宜在睡前服用。

练瑜伽应该穿什么衣服呢

1、禅风服饰

市面上瑜伽服越来越多,甚至有僧衣道袍的禅风服饰。瑜伽讲究灵性、体悟的是舒适、感性的是禅趣。因此,在选购上衣时,只要你多注意一些小的细节,就能既让你符合禅意,又为你的美女气质加分。

练瑜伽穿什么好?盘点练瑜伽穿衣服大全

2、休闲服饰

练瑜伽穿的衣服,最重要的是舒适,适合运动,并不一定要穿专业的衣服,即使是吊带背心加宽松的棉质裤子这样简单的搭配,吸汗又适合运动,也是很好的选择。

练瑜伽穿什么好?盘点练瑜伽穿衣服大全

3、运动服 运动短裤

运动服适用于任何运动,瑜伽当然也不例外,短袖的运动服会使你更加凉爽,并且吸汗效果极强。

练瑜伽穿什么好?盘点练瑜伽穿衣服大全

4、针织休闲风

为自己准备上两条松身长裤吧。一条最好是运动风格的针织休闲裤,也可以在居家服环境中穿着;一件为棉麻裤,流行的7分、5分都可以,能让你伸展、度假、时髦一把抓。

中老年人怎么预防中风 服用鱼肝油

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二十五碳烯酸,具有对抗血小板凝集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特殊作用,而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液粘度增高常常是脑血栓形成的原因。因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鱼肝油有一定的防范作用。

风寒感冒可服用中药来治愈

风寒感冒是由于人体受到风寒的侵袭而引起的,这种感冒的病症表现为头晕、鼻塞、咳嗽、打喷嚏,同时还伴有怕冷、低烧等症状。中医提醒,一旦出现风寒感冒可服用中药茶饮来调理,饮用葛根汤、辛夷散可以防治风寒入侵,预防感冒。

相关推荐

中药服用注意事项 中药不能和茶等同服

不论剂型为何,服用中药绝对不可与冰、竹笋、糯米、辣椒并用;若要服用西药、喝茶,必须间隔至少1小时以上,以免产生药物交互作用。

中风患者服药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误区一:盲目选择药物 中风恢复期病人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药物,是病人及其家属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许多人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往往只能片面地从报纸、电视等媒体广告中选择药物,这种不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盲目听从广告宣传而用药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误区二:奢望有特效药 不少中风病人及其家属求愈心切,总想能找到一种或几种特效药,使用后能在短期内得到康复,或有效防止复发。于是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进口药、贵重药就是好药、特效药,不惜一切代价给病人使用,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有可能上当受骗。 误区三:

合理服用中药去火

服用中药会给人们带来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服用时一定要合理,才能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中医中药在我国有远远的历史,合理的服用会起到好的效果。 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几种类型。“心火”主要症状是舌尖发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肺火”主要是不断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肝火”则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胃火”旺盛则往往导致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而由于肾虚导致的虚火旺盛则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失眠等。这些不同的上火症状必须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调理。 调理去火首选水煎中药 对于调理去火,首选自熬中药。因为汤

中风中草药单验方

(1)槐花茶防中风槐花茶6克。用法:开水泡,当茶饮。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2)蒜泥治中风不语大蒜2瓣。用法:将蒜瓣去皮,捣烂如泥。涂于牙根部。有宣窍通闭的功效,用治中风不语。 (3)松毛酒松毛1千克,酒1.5千克。将松毛在酒中泡7日,每饮1杯,日服2次。用于中风口眼歪斜,症见两脚疼痛、腰痛、两足不能立地。 (4)当归荆芥当归、荆芥各等份。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用于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5)细辛末细辛(又名杜衡)适量,研为细末,吹入鼻孔。用于中风不省人事。 (6)蔬

常服避孕药增乳癌风险

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8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可能患乳腺癌,这种比例真是太高了。乳腺是女性一生的骄傲,有一句广告词:做女人挺好,这个挺说的就是乳房的坚挺,如果一个女人有一对傲人的乳房,那不仅增加了她性感、妩媚,还会让她更加的自信,也会让她更健康。 而对于患了乳癌的女性,虽然生命可以暂时无忧,但是,这可能让她从此变得不自信,从此变得不那么快乐,从此变得不那么的健康,甚至自怨自艾,百无聊赖,对生活都会失去信心,因为一旦得了乳癌,就会切除,而如果一侧乳房不在了,那对于女性来讲是多么大的打击,著名影星陈晓旭

中药服用学问大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

治风寒的中药 去风寒的其他中药

其他去风寒的中药有:麻黄、桂枝、杜衡、莱菔子、白芷等等。风邪是百病之长,可与其他病邪相互结合,秋冬时节,多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形成外感风寒之症,中医理论主张辩证治疗,单用某一类中药或能缓解病情,但未必能根治。

为大家讲解中风的误区有哪些

1、漏服药没关系 在我们身边很多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常忘记或重复服药。所以,建议中老年朋友将自己常服的降压药、降糖药、强心药等分开包装,上面注明服用日期及早中晚具体时间,或者把每日用药种类按时间写在一张纸上,贴在醒目处作为备忘录。工作繁忙的朋友应备三套药,办公室、家里、手提包内各一套,随时提醒自己服药。 2、瘦人不会中风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瘦人不会中风,于是拼命减肥。其实,科研工作者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他们对3975名患有高血压的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瘦人也会中风,只不过比胖人略少一

中老年人怎么预防中风 积极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对于预防中风有几级的作用。

中药泡茶不能常服

中药泡茶不能常服 近年来,中草药当茶饮也成为一种时尚,但是药学专家提醒人们,有些干花、中草药当茶饮用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有些却不宜饮用。 如胖大海是纯粹的中药,只适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音哑,因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引起的嘶哑,用胖大海无效。而且,饮用胖大海会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更应慎用。 决明子虽然有降血脂的作用,但同时可引起腹泻,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利。 甘草长期服用会引起血压升高。虽然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 银杏叶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