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药膳秘方还你血虚
4药膳秘方还你血虚
1、红豆排骨汤:制作材料:赤小豆150克,猪排骨(大排)480克,陈皮5克,盐3克2。做法:红豆和陈皮用水浸透,洗净;排骨用水洗净,斩件;用适量水,猛火煲至滚;放入红豆、排骨、陈皮用慢火煲至红豆熟透,加盐调味,即可饮用。功效:它以黑豆、甘草、黑芝麻、阿胶等为原料,甘草,益气补中。
2、红枣糯米粥:制作材料:黑米50克,糯米100克,枣(干)10克,当归6克,延胡索3克,糖15克2。做法:糯米、黑米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延胡索以小布袋包好;当归、红枣用冷水洗净;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将黑米、糯米、当归放入,并放上延胡索小布袋,用旺火烧沸;再用小火煮约半小时,加入红枣,继续熬煮15分钟;加糖入锅调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功效: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
3、怀山菠菜汤:制作材料:菠菜200克,山药(干)20克,姜3克,大葱5克,盐2克,植物油25克2。做法:将怀山切成片,洗净放入蒸笼内蒸40分钟后出笼;将菠菜择洗净后切成6厘米长的段;葱切成末;姜切成片;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加入姜片、葱花爆香;随即加入800毫升清水烧沸;加入菠菜和蒸熟的怀山片继续煮熟即成。功效:补益五脏,气血双补,从根源上补血,对改善血虚风燥、强身健体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补益五脏,气血双补,从根源上补血,对改善血虚风燥、强身健体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
4、银耳茉莉汤:制作材料:银耳(干)25克,茉莉花20克,料酒15克,盐3克,味精2克2。做法:银耳用凉水浸泡,待涨发;摘去根和变色部分,用凉水洗两三遍,用沸水氽一遍,再放入凉水漂凉备用;将茉莉花去蒂用清水洗净,扣在盘中(以防失去香味)备用;锅中放入清汤,下入料酒、精盐、味精,汤沸后撇去浮沫,盛入汤盆中;随后把泡银耳的水滗去,用沸水将银耳氽透,放入汤盆中;再将茉莉花撕在上面即成。功效:能更好的预防和改善血虚风燥,增强人体免疫力。
哪些药膳秘方滋阴又补肾
滋阴补肾汤
肉苁蓉羊肾汤
主料:肉苁蓉30克,羊肾2只。羊肾切开洗净,挑去白色筋膜,与肉苁蓉一起加水煮汤,食盐调味服食。
功效:补肾,益精,壮阳。 主治:肾虚阳wei,夜多小便,肠燥便秘等
海参煲鸭汤
主料:首先用到的是鸭、海参。首先是将鸭出身上的毛,在清洗干净,与海参一起放进锅里面炖,等到鸭肉熟了以后,再加入相对应的调味料,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养阴益肾。适用于肾阴亏虚、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阳wei遗jing、头目昏花、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
参茸鸡肉汤
主料:高丽参5克,鹿茸3克,鸡肉100克。高丽参切薄片。鸡肉洗净,去皮,切粒。将高丽参、鸡肉与鹿茸片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阳痿遗精。
海参羊肉汤
主料:首先是将那个海参还有羊肉切成片一起放进锅里面,用大火去煮,等到羊肉熟烂以后,再加上相对的调味料,就可以食用了。
功效:温肾助阳,缩泉固精。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耗损之阳wei、遗jing早xie、xin欲减退、小便频数、腰膝发冷等症。冬季尤宜常食。
民间秘方还你芊芊嫩足
脚脱皮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让姑娘们头疼,夏天不敢穿漂亮的凉鞋,脱皮的脚看起来很刀刃胃口,脚丫长时间闷在不透气的环境里,脱皮现象会更严重。弄清脚脱皮的原因很重要。
脚脱皮的原因有很多,因为常常合并脚潮湿,所以有人认为与出汗不良有关系。 也有的人认为是与人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有关,如手足癣等。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检查脚丫问题:
1.首先是脚底干燥。因为人人往往不重视脚底的保养从而久了也就会导致脚底缺水的状况缺水时间长了脚部就会脱皮。这样的话就要每天洗澡后,用乳液轻轻地按摩脚底直到它吸收,或者用柠檬水来洗脚也可以达到补水的功效。
2其次看一下你有没有脚气。因为得了脚气也会出现脚底脱皮的状况。这样的话我建议,外用达克宁,或者用薄荷水来泡脚都可以达到治疗脚气的功效。
3最后如果是姑娘脚底脱皮的话。先看看是不是穿高跟鞋太久了,因为高跟鞋的设计会使脚底长期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这样的话我建议去买一只足底按摩霜,来按摩。还有就是在你脚底脱皮得到缓解之前不要穿高跟鞋。
脚脱皮是怎么回事,民间治愈本病的绝招有:
1:治脚癣
处方:鲜鸡蛋一个,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用法:掏米水洗换脚10分钟,将蛋壳内薄膜取下,贴敷患处。
疗效:保留1---2小时。日一次。 脚脱皮脚脱皮。
2:治脚癣:
处方:乌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苍术、黄柏、苦参各20克,丁香、吴茱萸各15克,乌头、冰片各10克
用法:先煎乌头、白芨、次加乌梅、苦参、1小时候再加丁香、吴茱萸。浓煎后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匀,用棉球沾药涂搽患脚,日2次
疗效:用药1剂,有效率达94.5% 脚脱皮脚脱皮。
专家提醒,脚脱皮千万不要用手去撕,这样更加容易导致细菌病毒的感染。脚脱皮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对症下药才是上策。
治疗宫寒不孕有药膳秘方
治疗宫寒不孕有药膳秘方?应对宫寒是每一个女性都应该引起重视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起居进行调理。如果宫寒已经形成并比较严重,就要通过药膳的方式来治疗了。
红花孕育蛋
取鸡蛋1只,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g,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服,每天吃1个,连吃9个。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主治气虚夹瘀不孕。
鸡煮益母草
乌鸡1只,益母草500g(分4份,分别用酒、醋、姜汁、川芎汁浸透炒干)。将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鸡膛内,用清汤煮,鸡淡吃,或酒送下亦可。鸡骨并药渣焙干为末,加当归120g、续断60g、姜18g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主治久不孕者。
当归远志酒
当归、远志各150g,甜酒1500g。将当归与远志用纱布封好,以酒浸泡,密封。7日后可开取,去渣备用。每晚温饮,随量饮之,不可间断。酒用尽,依法再制。功能是活血通经,调和气血。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或气血不足者。
红糖生姜驱走寒气
如果偶有受寒现象,例如淋雨、湿发出门时,一定要事后补救,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用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即可,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药膳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中国的药膳技术对于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治疗效果,对于解决女性宫寒问题也是效果显著的。通过药膳治疗宫寒,还给女人重要的孕幸福。
快速治疗经期腹泻的药膳秘方
疼痛,吃什么药都不管用。但只要月经一结束,腹泻就会自然好转。这种情况称为经行泄泻。
据专家介绍,中医认为,虽然大多数腹泻都与胃肠道疾病直接相关,但也有些腹泻是由其他脏器的疾患波及胃肠道而引起的。长期出现经期拉肚子,会造成女性营养流失,不利于孕育条件的形成,久之容易导致不孕。
治疗经行泄泻,应以健脾止泻为主,调经为辅。脾虚为主者可服用健脾丸或参苓白术丸;肝郁型者可服用痛泻药方;肾虚者需服用四神丸,同时配以一些食疗的方子,在经前期食用。体质偏寒的人,可用生姜5片、红糖30克,水煎后,分2次服用,持续3天;脾虚泄泻者可用白扁豆60克、红枣60克、黑糯米适量,煮粥;肾虚者可用淮山药50克、糯米适量,煮粥食用。
脾虚型
证见:月经将潮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脘腹胀满,纳差神疲,或面浮肢肿。经行量多,经色淡红,质稀。面色黄,唇舌淡红,苔白,脉细缓。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调经。
方药:
1、主方:健固汤
处方:党参20克,白术15克,云苓30克,巴戟天15克,生薏苡20克,砂仁6克(后下),木香10克(后下),白扁豆30克,山楂子20克,石榴皮15克。水煎服。
若腹痛必泻,两胁胀痛者,为脾虚肝木乘之,治宜扶脾柳木,方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减。
处方:白术15克,白芍20克,陈皮6克,防风15克,云苓20克,郁金15克,佛手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 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2) 参苓白术散(丸、胶囊),口服,散剂每次6克,每日2次;水泛丸每次6克,每日2次。胶囊剂每次3粒,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 加味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处方:党参12克,白术9克,炮姜6克,炙甘草6克,木香6克,砂仁3克,橘皮6克,麦芽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 补脾止泻汤
处方:人参10克(另炖),白术12克(炒),云苓18克,附子9克,肉桂9克,吴茱萸9克,山萸肉10克,车前子15克,菟丝子12克。水煎服。
肾虚型
证见:经前或正值经期,大便泄泻如水样,常于五更天亮前泄泻。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月经可后期,经色淡,质稀。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肾扶阳,暖土止泻。
方药:
1、主方:四神丸、合健固汤
处方:补骨脂15克,吴茱萸15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9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云苓30克,巴戟天15克,生薏苡仕0克,炮姜9克,石榴皮15克,白芍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丁蔻附桂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温肾健脾汤
处方:仙茅12克,仙灵脾24克,茯苓18克,白术10克,山楂12克,台乌20克,砂仁6克(后下),干姜8克,防风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大枣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医养肾的食疗药膳秘方
1、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30克,生姜30克,精羊肉500克。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沸,再改文火炖至肉烂,调味后即可服食,每日一次,食肉饮汤。
功效:温经散寒,补血调经,适用于血虚有寒之月经不调者服食调理。
2、羊肉粥
鲜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葱、姜、食盐各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与大米、葱、姜、食盐,以常规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烂。
功效:补气,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痛经。
3、荔枝干炖莲子
荔枝干20粒,莲子60克。将荔枝干去壳和核,莲子去心,洗净后放在陶瓷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用中火蒸熟服用。
功效:荔枝干营养丰富,民间历来认为是补品,能补血滋脾;莲子的作用主要是补脾固涩,两者合用,配伍恰当,因此常用来治疗脾虚型月经过多。
4、芝麻肝
猪肝250克,豆油1000克(实际消耗100克),芝麻100克,面粉50克,鸡蛋2个,精盐、葱、姜各适量。将猪肝切成薄片,用精盐、葱末、姜末调好,蘸上面粉、芝麻、鸡蛋汁,再在锅内放入豆油,烧至七成熟,放入蘸上作料的猪肝,炸透即可出锅装盘,佐餐食用。
功效:养血益阴,滋补肝肾。但脾虚便溏或腹泻者不适宜选择此食疗方案。
5、猪皮冻胶
猪皮1000克,黄酒250毫升,白糖250克。将猪皮洗净后切碎,加适量水,用文火炖至汁液黏稠,加入白糖、黄酒即可。每日2次,用开水冲化后温服。
功效:养血益阴,滋肾养肝。可治妇女血虚乏力,月经不调等症,对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1、田基黄煮蛋
鲜田基黄100克(或干品50克),鸡蛋2~3个。鸡蛋煮熟后去壳,再与田基黄同煎煮,饮汤食鸡蛋,每日分次服食。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退黄的作用。
2、牡蛎肉玉米须汤
鲜牡蛎肉100克,玉米须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碎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分2 次服食,吃牡蛎肉,饮汤汁。有敛阴潜阳、滋阴养肝、清热退黄之功效。
3、苦瓜猪肝汤
苦瓜200克,猪肝200克,黄酒少许,加盐、酱油,腌15分钟,冷开水冲淋后,加水共煮。具有清热利胆养肝的作用。
4、蒲公英稠米汤
鲜蒲公英500克,稠米汤200毫升。鲜蒲公英捣烂后,用洁净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兑入米汤中,拌和均匀。早晚2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饮用。可清热解毒,消退黄疸。
5、芦笋玉米须粥
芦笋50克,玉米须20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粥粘稠即成。早晚2次分服,食粥,嚼服薏苡仁、芦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退黄的作用。
6、茵陈蛋汤
茵陈100克,浓煎取汁300毫升,打入鸡蛋2个,加醋20毫升搅匀,煮沸食。每日一次,可清热利湿退黄。
治疗黄疸的食疗配方
1、茯苓粉粥
原料:茯苓、白术各30克,红枣20枚。
制法:将茯苓、白术、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红枣熟即可。
吃法:当点心食用。
功效:温补脾胃,利胆消黄。
2、黄瓜薏米粥
原料:黄瓜1条,薏米3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黄瓜洗净,切片。薏米、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放入黄瓜片,小火煮3分钟即可。
吃法:分次食用。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
头发爱出油还脱发试试几款药膳秘方
1、首乌猪脑汤:
肾虚女性掉头发吃什么好?首乌猪脑汤是上乘之选!何首乌300克,核桃仁30克,猪脑1个。将何首乌水煎,弃渣去汁,用汁炖核桃仁与猪脑,熟后调味服食,每天1次,直至长出新发。特别提出的是这不仅仅是治疗女性掉头发的食疗药物,同时还是一道美味佳肴!
2、龙眼人参炖瘦肉:
龙眼肉20克,人参6克,枸杞子15克,瘦猪肉150克。猪肉冼净切块,龙眼肉、枸杞子洗净,人参浸润后切薄片,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以文火隔水炖至肉熟,即可食用,适于妇女产后气血亏虚而引起脱发者食用。
治疗黄疸的药膳秘方
1、田基黄煮蛋
鲜田基黄100克(或干品50克),鸡蛋2~3个。鸡蛋煮熟后去壳,再与田基黄同煎煮,饮汤食鸡蛋,每日分次服食。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退黄的作用。
2、牡蛎肉玉米须汤
鲜牡蛎肉100克,玉米须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碎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分2 次服食,吃牡蛎肉,饮汤汁。有敛阴潜阳、滋阴养肝、清热退黄之功效。
3、苦瓜猪肝汤
苦瓜200克,猪肝200克,黄酒少许,加盐、酱油,腌15分钟,冷开水冲淋后,加水共煮。具有清热利胆养肝的作用。
4、蒲公英稠米汤
鲜蒲公英500克,稠米汤200毫升。鲜蒲公英捣烂后,用洁净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兑入米汤中,拌和均匀。早晚2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饮用。可清热解毒,消退黄疸。
5、芦笋玉米须粥
芦笋50克,玉米须20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粥粘稠即成。早晚2次分服,食粥,嚼服薏苡仁、芦笋。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退黄的作用。
6、茵陈蛋汤
茵陈100克,浓煎取汁300毫升,打入鸡蛋2个,加醋20毫升搅匀,煮沸食。每日一次,可清热利湿退黄。
治疗黄疸的食疗配方
1、茯苓粉粥
原料:茯苓、白术各30克,红枣20枚。
制法:将茯苓、白术、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红枣熟即可。
吃法:当点心食用。
功效:温补脾胃,利胆消黄。
2、黄瓜薏米粥
原料:黄瓜1条,薏米3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黄瓜洗净,切片。薏米、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放入黄瓜片,小火煮3分钟即可。
吃法:分次食用。
功效:补脾和胃,利湿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