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尺骨茎突骨折的症状常见的症状表现
桡骨尺骨茎突骨折的症状常见的症状表现
桡骨、尺骨茎突骨折常由于摔倒时手掌着地,冲击力经舟状骨作用于桡骨下端而引起桡骨茎突的横骨折。亦有被直接撞击,如汽车摇把反击而致伤者。
此外腕关节强力尺偏,桡侧副韧带强力牵拉,使桡骨茎突造成撕脱骨折。骨折块小,向远侧移位,尺骨茎突骨折常与韧带牵拉有关,往往与Colles骨折伴发,亦有单发骨折。
那么,桡骨、尺骨茎突骨折的症状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吧。
桡骨、尺骨茎突骨折的症状有如下几种:
(1)撕脱骨折;
(2)前臂外侧和手指触电样疼痛;
(3)前臂外伤后疼痛;
(4)前臂旋转痛;
(5)前臂有旋前畸形;
(6)前臂短缩。
肘关节骨折的症状
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由外到内依次发生,分3期。
Ⅰ期: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尺骨部损伤;
Ⅱ期:外侧副韧带完全损伤,前方和后方的关节囊损伤;
Ⅲ期:内侧副韧带部分损伤(ⅢA),即内侧副韧带前束完整,或内侧副韧带完全破坏。
肘关节由半脱位到全脱位,关节囊韧带损伤的三期相对应箭头代表造成脱位的力量,肘关节骨折脱位的分类单纯肘关节脱位损伤仅累及韧带和关节囊软组织。肘关节骨折脱位即复杂肘关节脱位,则伤及韧带和关节囊软组织以及桡骨头或尺骨近端。
常见的类型有:
(1)、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骨折;
(2)、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即肘关节恐怖三联症;
(3)、前方尺骨鹰嘴骨折-脱位亦称经尺骨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
(4)、后方尺骨鹰嘴骨折-脱位。
桡骨头骨折有哪些症状
桡骨头骨折主要临床表现是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外侧局限性肿胀和压痛。尤其前臂旋后功能受限最明显。拍摄肘关节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可以诊断并能确定骨折类型。骨折的分类法能够代表损伤程度,并可提供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必要时可做双侧对比摄片,借此鉴别。
桡骨头骨折有Mason分类,Keonconen分类,Morrey分类等。其中Mason分类为大家所接受:
Ⅰ型:为线状骨折,即无移位型骨折,骨折线可通过桡骨头边缘或呈劈裂状。
Ⅱ型:为有移位的骨折,有分离的边缘骨折。
Ⅲ型:为粉碎型骨折,移位或无移位或呈塌陷性骨折。
Ⅳ型:为桡骨头骨折伴有肘关节脱位。
腕关节脱位的常见几种类型
创伤机制
手腕在背屈时腕部受重压、高处跌落或摔倒时手掌支撑着地,暴力集中于头月关节,致使头月骨周围的掌背侧韧带发生断裂,使之产生脱位。
临床表现
患侧桡骨远端隆起并有明显压痛,正中神经分布区有麻木感,手指呈半屈位,腕关节活动功能丧失。腕间关节脱位多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撕裂伤。
影像学表现
一、月骨脱位
【受伤机制】 手于外撑位跌倒。
【诊断要点】 ①正位片月上骨旋转与头骨重叠,头月关节、桡月关节间隙可消失;②侧位片上月骨向掌侧脱位为特征性表现;③舟状骨、头骨与桡骨关系保持原位不变。
二、经茎突和舟状骨的月骨脱位
【受伤机制】 手于外撑位跌倒,腕过度背伸。
【诊断要点】 ①尺骨或桡骨茎突骨折;②舟状骨中段骨折,近端与头骨重叠;③月骨可向尺侧移位,月骨窝状关节空虚,对向掌侧;④头骨位于月骨后方。
三、月骨周围脱位
【受伤机制】 摔倒时手背伸、尺偏和旋前位着地,发生月骨周围脱位。
【临床表现】 腕部肿胀向背侧突出,屈伸活动受限,局部疼痛、压痛。
【诊断要点】 ①正位片上头月骨重叠,关节间隙出现消失或变窄;②侧位片上月骨原位不动,桡月关节正常,月骨上关节面空虚;③头状骨位于月骨背侧缘的后上方;④舟状骨向背侧脱位;⑤可伴有桡骨背缘骨折。
四、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
【受伤机制】 摔倒时手背伸、尺偏和旋前位着地,发生月骨周围脱位。
【诊断要点】 ①舟状骨骨折;②正位片上头月关节间隙异常;③侧位片上月骨原位不动,舟状骨近侧骨折块和月骨与桡骨的关系正常,月骨上关节面空虚;④头状骨位于月骨背侧缘的后上方。
五、经茎突和舟状骨的月骨周围脱位
【受伤机制】 跌倒时手掌着地,腕过度背伸。
【诊断要点】 ①尺、桡骨茎突骨折;②舟状骨中段骨折,近端与头骨重叠;③月骨可向尺侧移位,月骨窝状关节空虚;④头骨位于月骨后方;⑤月骨和舟状骨近端与桡骨关节可正常或向掌侧半脱位。
六、三角骨月骨周围脱位
本病的主要表现与月骨周围脱位相似,只是三角骨与钩骨关节间的脱位取代了三角骨与月骨关节间脱位。
【诊断要点】 ①月骨、三角骨及桡骨三者关系正常;②其余腕骨向背侧脱位。
七、舟状骨脱位
【受伤机制】 舟状骨有旋转性半脱位与全脱位两种类型,两者受伤机制完全不同。前者系中腕关节移位时致舟状骨近端发生旋转性半脱位,较常见;而舟状骨全脱位为直接暴力所致,非常罕见。
【临床表现】 腕部症状多较严重,有时可伴有神经受压症状。脱出的舟状骨位于皮下,可触及。
桡骨尺骨茎突骨折手术步骤
10.1 1.切口
①尺骨下端尺侧纵切口长约5cm。②桡骨下端背侧纵切口,长6~8cm。
10.2 2.显露
在尺侧切口显露尺骨头的尺侧一半。在桡骨背侧切口将桡侧伸腕长、短肌腱、外展拇长肌腱及伸拇短肌腱牵向桡侧,将伸拇长肌腱及伸指总肌腱牵向尺侧。显露桡骨畸形部位。
10.3 3.截骨及植骨
通过尺侧切口,纵行切除尺骨头尺侧一半,长约4cm。通过桡骨背侧切口,在畸形明显处用骨刀行桡骨横行截骨,掌侧及尺侧骨皮质不完全截断,再将截骨线撑开。使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正常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将取下的尺骨块修剪成背侧宽掌侧窄、桡侧宽尺侧窄的楔形,嵌于桡骨截骨线内,使其与两侧截骨面紧密接触。嵌入的骨块一般比较牢固,不需内固定
10.4 4.缝合
松止血带,冲洗切口,止血。置引流条,逐层缝合。用短臂石膏托固定腕部轻度掌屈、尺偏位。
雨雪天气摔不得——骨质疏松要骨折
今日武汉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到处都是白雪飘飞的景象。虽是美丽一景,但路面却湿滑无比,一不小心就会摔上一跤,对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朋友而言,也许轻轻一摔就会导致严重的骨折。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眼看要过年了,难道要杵着拐杖,打着石膏过年?况且骨质疏松的老人,长期卧床不仅会加重骨质疏松的进展,还可能发生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加重病人的痛苦,也会增加家属护理负担。以下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骨质疏松骨折的手术处理方法:
骨质疏松患者常见骨折部位:
脊柱
临床表现:以腰痛为主,伴或不伴有双下肢麻木,严重者截瘫并伴有大小便失禁
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治疗:指经皮穿刺植入管道,向椎体内注入医用骨水泥,能够早期止痛、支撑强化骨折椎体。适用于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导致的腰背痛,其适合于有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等)、不宜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者、经反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够尽早恢复老年人活动能力,一般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
椎体成形术特点:① 经皮穿刺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将穿刺针插入椎体即可;②安全性高,治疗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神经和血管损伤,无其余严重并发症发生;③疗效肯定,患者术后即刻或几天内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并且疗效可长期维持。
髋部
最常见为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表现:中老年人摔倒受伤后,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或行走,或是伤后仍能行走,但数天后疼痛加重,逐渐不能行走。患肢缩短,活动受限。
全髋关节置换术:
用塑料关节窝置换髋关节窝;用金属关节头置换破碎的股骨头;用金属杆插入股骨干来增加增加人工关节的稳定性。
腕部
Colles骨折:又称伸直型桡(ráo)骨远端骨折,多为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占桡骨远端骨折的90.2%。
伤后表现为局部的疼痛肿胀,腕关节活动障碍,可出现典型的畸形表现:侧面看为“银叉”畸形,正面看为“枪刺样”畸形。有时可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及尺骨茎突骨折。
Smith骨折:又称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或反Colles骨折,常由于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占桡骨远端骨折的7.8%,较少见。表现受伤后腕部下垂,局部肿胀、有明显压痛,腕部背侧皮下瘀斑,活动受限。有时可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尺骨茎突骨折和三角纤维软骨损伤。与伸直型骨折方向相反。另外还有Barton骨折:又称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适用于粉碎性关节内移位骨折、开放性骨折、伴发腕骨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非手术治疗失败等。
桡骨尺骨茎突骨折应该如何治疗
桡骨、尺骨茎突骨折常由于摔倒时手掌着地,冲击力经舟状骨作用于桡骨下端而引起桡骨茎突的横骨折。亦有被直接撞击,如汽车摇把反击而致伤者。
此外由于桡骨、尺骨茎突骨折,腕关节强力尺偏,桡侧副韧带强力牵拉,使桡骨茎突造成撕脱骨折。骨折块小,向远侧移位,尺骨茎突骨折常与韧带牵拉有关,往往与Colles骨折伴发,亦有单发骨折。
那么,桡骨、尺骨茎突骨折需要怎么治疗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桡骨、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有移位桡骨茎突骨折,牵引尺偏腕关节,向尺侧推挤移位的骨折块,可以得到满意的复位。可用短臂石膏固定3~4周。如复位后不稳定或再移位,可用克氏针或螺丝钉固定。
(2)尺骨茎突骨折,可用石膏托固定于前臂中立位、腕部尺偏位4周。因尺骨茎突多不易愈合,如疼痛加重者,可行切除术。
通过上面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桡骨、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认识疾病相关的治疗方法对于控制疾病发生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桡骨下端骨折怎么办
桡骨下端骨折的症状
桡骨下端为松质骨,血运丰富,骨折后,出血较多,且该处肌肉甚少,故肿胀较重,皮肤青紫,前臂多放在旋前位,腕关节活动时有剧痛,腕以下各关节活动均有不同程度受限,前臂旋转功能丧失,如为伸直型,前臂下段有向掌侧隆起的成角畸形,背侧凹陷,手腕部向上翘起,前臂下端较正常宽,手腕部偏向桡侧面,从侧面观有“餐叉”样急性。移位较大者在掌侧可摸到骨折端,甚至尺骨茎突长于桡骨茎突。因骨折端有部分嵌插,骨很少能摸出骨摩擦音。
桡骨下端骨折的治疗
以手法复位前臂小夹板固定为主,此骨折为近关节骨折,要求骨折对位对线好,才不致影响关节活动功能和周围肌腱的正常滑动。如为无移位的裂缝骨折,轻度嵌插性骨折,可用一块托板固定,其长度为肘关节以下起到掌指关节的掌侧处止,衬以棉花,用绷带包扎,三角巾悬吊胸前2-3周,包扎后即可作指、掌指、肩各关节的功能锻炼。待痛减轻,拆除托板后,逐渐锻炼腕关节的伸展和前臂旋转活动。有移位的伸直型或屈曲型骨折,均可手法整复,前臂小夹板固定。
尺骨和桡骨位置关系是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疾病是非常多见的,我们需要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知道我们身体骨头都位置,这样才会更好的了解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以下就是有关尺骨和挠骨的位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每个人必须的责任。
上端稍膨大,形成扁圆形的桡骨头(Head of Radius),头的
上面有凹陷的桡骨头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桡骨头周缘有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相关节。桡骨头下方光滑缩细为桡骨颈(Neck of Radius),颈的内下方有一较大的粗糙隆起名桡骨粗隆(Radial Tuberosity),是肱二头肌的抵止处。
体呈三棱柱形,其内侧缘锐利,又名骨间嵴,与尺骨的骨间嵴相对。外侧面中点的粗糙面为旋前圆肌粗隆。
下端特别膨大,前凹后凸,近似立方形。其远侧面光滑凹陷,为腕关节面,与近侧腕骨相关节。内侧面有尺骨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外侧面向下突出,叫做桡骨茎突(Styloid Process),它比尺骨茎突约低1~1.5厘米。取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尺骨位于前臂内侧,桡骨位于前臂外侧,均可在体表扪到。
胫骨位于小腿内侧,腓骨位于小腿外侧。在体表可以扪到的小腿骨质多是胫骨。
人的前臂有两根长骨,当你双手下垂手掌向前时,靠近身体的一侧的那根长骨是尺骨,外侧的是桡骨。
桡骨位于大拇指侧,尺骨位于小指头一侧,从右手来说,尺骨位于桡骨左侧,由于桡骨与尺骨上、下端之间均有关节,桡骨可以环绕尺骨做140°-160°的回旋运动,即前臂和手的旋前和旋后运动;当桡骨下端旋至尺骨前方称“旋前”,此时桡骨与尺骨交叉,与此相反的运动称“旋后”,此时两骨并列;这样大大增加手的活动范围。
以上就是有关尺骨和桡骨位置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疾病。需要我们更加的重视我们的身体健康。很多疾病是非常常见的。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保护好自己的饮食,自己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尺骨茎突炎治疗方式是什么
尺骨茎突炎一般多见于手工劳动的妇女,临床上还可见到哺乳期妇女,症状为桡骨茎突部疼痛,疼痛可向前臂及拇指放射。治疗方法建议你最好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鞘内注射效果是比较好的,每周一次,连打3次一般是可以治愈的,建议你最好在治疗期间多注意休息一段时间是比较好的。
1,首先,请到医院骨科检查确诊,拍局部X光片,排除骨折或脱位
2.如果没有骨折和脱位,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红花油或扶他林外敷外涂,跌打丸口服,疼痛时芬必得口服,治疗期间尽量少活动。配合针灸按摩理疗
3,也可能是尺骨茎突炎,如果确诊,建议局部封闭治疗。
主要是尺骨茎突炎。一般主要和工作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疼痛。最好的方法还是建议封闭治疗,如果不想做的话,建议先行止痛治疗,口服止痛药,如美洛昔康片或者外敷止痛药,扶他林软膏等。尺骨茎突周围有肌腱,三角软骨复合体等组织损伤都可引起疼痛;另外,尺骨茎突过长也可引起疼痛。一般处理休息、外用膏药、服消炎止痛药、制动,物理疗法。可能的话来我门诊看一下。抱孩子的时候手腕不要太过弯曲,这样小孩不舒服你的手也会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比较容易出现一些习惯性的病变,经常活动手腕以及按摩即可(自己按就行)。
以上就是有关尺骨茎突炎治疗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藏民的日常生活中小的疾病是非常常见的,那么我们要经常去医院做检查,定期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会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一生中,都想要去拥有的,那么就要好好的关注自己的身体,定期的去医院做检查,在饮食上要合理多做一些锻炼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