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皮试的方法
过敏皮试的方法
在临床上使用的某些药物 ,如青霉素、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等 ,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轻者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如出现药物疹、荨麻疹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以及呼吸道的一些症状。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如不及时抢救 ,可危及生命。
这些药物过敏反应一般只发生于少数过敏性体质的人 ,对于一些高度敏感的人 ,有时即使仅应用极少量药物或稍微与之接触 ,也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 ,在注射某些药物之前 ,必须先要做过敏试验 ,来测定病人是否对某种药物过敏。经过敏试验阴性者 ,才能使用此药物。
过敏试验通常采用皮内注射方法 ,选用前臂掌侧部位进行注射。需要做皮内注射过敏试验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病毒血清、白喉抗毒素等。
患者在接受过敏试验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
1、在接受过敏试验前 ,病人一定要将自己过去是否使用过该药物 ,及对其是否发生过过敏反应等情况 ,如实向医务人员反映 ,以便医务人员决定是否还使用该药物。如病人以前曾对青霉素等抗生素过敏 ,则应禁止再做其过敏试验。
2、过敏试验须经 15- 20分钟后 ,观察注射部位 (皮丘 )有无变化。如发红、发硬 ,增大超过1厘米 ,或感觉皮丘处发热、发痒等 ,即为过敏试验阳性 ,表示对该药物过敏 ,病人则不能应用此种药物。如必须应用该药物 (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病毒血清等 ),必须进行脱敏注射。
3、注射后 ,皮丘局部不要按揉、摩擦 ,不要让它受到任何刺激 ,以免造成人为的红肿 ,影响试验结果的观察。
4、在试验的观察时间内 ,不要远离注射室。因为有的病人即使是很小量的试验药液 ,也会发生很严重的过敏反应。
5、在试验中 ,如感到心慌、胸闷、气促、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时 ,应立即告之医务人员 ,以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6、有的过敏反应会延迟出现 ,有的病人在过敏试验后 24- 48小时内才出现 ,这种过敏反应称为迟发反应。因此 ,即使过敏试验阴性者 ,在用药过程中仍需仔细严密观察。尤其是注射第一次药物时 ,应在注射后观察半小时无反应方可离开。
怎么修复过敏皮肤
1、修复过敏皮肤禁止使用化妆品
出现面部发红,不要企图通过化妆品或护肤品来掩盖,这样做反而会令发红现象加剧。因为化妆品中很多成分可对过敏的皮肤产生刺激,加重过敏症状。
2、修复过敏皮肤要防止角质层损伤
角质层是皮肤外层,有锁水和保护皮肤的功能。面部皮肤过敏发红后,要注意对皮肤角质层的保护,不要使劲揉搓皮肤,也不要过度使用去角质的产品。
3、修复过敏皮肤要避免外界刺激
面部发红者要尽可能避免紫外线、冷热空气、烟雾以及汽车尾气等物理性刺激,出门应做好防晒和皮肤保护工作。
青霉素要皮试吗
一定要。注射青霉素前必需作皮肤试验(简称皮试)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了。皮试阳性者表示受试者已接触过青霉素并对青霉素过敏,因而不能注射青霉素,需更换其它药物。皮试阴性者表示受试者过去未接触过青霉素及其类似物,或虽已接触但不过敏,因此可以注射青霉素,这是为什么呢?通常,那些青霉素过敏的人在第一次接触青霉素时,只引起体内某些变化而形成致敏状态,并不表现出过敏反应。在此致敏状态期间,作青霉素皮试可以表现为阳性反应,表示对青霉素过敏。
如不作皮试或皮试结果判断错误,再次接受青霉素可引发过敏反应,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据此,过去从未接受过青霉素的人,皮试应得阴性结果,但个别人却可以表现为阳性反应,甚或引起过敏,这是因为青霉素是青霉菌(真菌的一种)的代谢产物,青霉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孢子可在空气中随风飞扬而被人体吸入,如被过敏体质吸入,即可对青霉素致敏。
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某些抗生素有类同之处;如用过此类抗生素可使过敏体质者虽然从未注射过青霉素,,但他可能已经吸入过青霉菌的孢子,或应用过与青霉菌有共同结构的药物,或食用过霉制品食物,或者是应用了未经彻底消毒的青霉素注射器(这是医疗单位的失职)。总之,在不知不觉中已接触过青霉素而正处于致敏状态,这样,首次作青霉素皮试便得阳性结果甚或可引起过敏反应,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此不能仅根据病人口述未用过青霉素或对青霉素不过敏的历史,注射青霉素前,必须作皮试。
皮试过敏什么反应
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敏感程度也不同。
本来药理学只要求抗生素中的青霉素、链霉素做皮试,另外破伤风注射前也需要皮试,再往前数几年,输头孢根
本不做皮试。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前是否需要皮试,长期以来始终存在争议。各医院为谨慎起见,头孢霉素
也陆续开始做皮试了。
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
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
打青霉素的时候皮试呈阴性就不会过敏了吗
青霉素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效果又比较好的抗生素。缺点是少数人会对青霉素过敏,尤其以过敏性休克危险性最大。所以在使用青霉素之前通常都需要进行皮试,中间停用或者换批号的时候也需要重新做皮试。
但是做了皮试也不一定就安全,曾经有病人在连续6天使用青霉素,剂量达2640万单位,仍然发生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此病人是连续用药的第6天晚上,肌肉注射同一批号青霉素80万单位5分钟后,突然发生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抽动。医护人员当即紧急抢救,才使病人转危为安。
据报道,青霉素皮试试验阳性者约为4%,国内报道约为1%,最为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大部分发生在皮试试验当时,极少数发生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后者成为青霉素的迟发性过敏性休克。
这种休克发生的时间可从半小时到数天,甚至更长,比较难以预料。所以要预防青霉素过敏,除了要进行皮试,合理的控制青霉素用量也是很重要的。
除了青霉素还有哪些药物需要皮试?
需要皮试的药物
青霉素类
说到皮试,首当其冲的就是青霉素类药物。
因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也较常见,用药后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因此此类药物,在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试。
皮试液浓度为 500 U/ml,皮内注射 0.05-0.1 ml,20 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阳性反应者不能应用本药。
青霉素皮试对预测过敏性休克起着重要作用,但皮试阴性者不能排除出现过敏性反应的可能。
用药后,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吸氧,应立即肌注 0.1% 肾上腺素 0.5-1 ml,必要时以 5% 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
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 1 次,心跳停止者,可给予肾上腺素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对于需要青霉素皮试的患者还出了快速仪器试验法。
其原理为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将药物离子或带电荷的药物由点击定位无痛导入皮肤。
该方法的优点为操作简单、无痛、儿童较易接受,高敏患者如有感觉不适,可随时关机停止药物渗透。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的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得多,但静注和口服头孢菌素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还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甚至窒息死亡。
目前对头孢菌素应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试试验目前尚有争议。也有人很疑惑如果青霉素阳性,能否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
一般对于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阳性的,若选用头孢类,则必须对头孢类原液进行皮试,皮试结果为阴性的则可以继续使用,若阳性,则停止使用。
若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的则可以直接选用头孢类进行使用。不管是否进行皮试,或皮试阴性,在首次使用后的 0.5-1 h 内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征兆,应迅速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时隔两年再次更新,「给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告示已被取消。
链霉素
链霉素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链霉素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青霉素,但死亡率较高。因此用本药前必须做皮试,皮试阳性者不能使用该药。
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
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还有的患者在注射后 7-14 天发生血清病。
因此,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之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皮试为何要每次都做
青霉素是大家最熟悉的抗生素之一,医生给患者开这类药时常建议做皮试,一些人认为以前做皮试不过敏,这次就不用做了,其实这样可能造成危险。
青霉素类药物稳定性较差,其分解产物青霉烯酸和药物中的杂质等会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率一般在0.7%~10%左右。其中,速发型过敏表现为荨麻疹、血 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迟发性过敏表现为斑丘疹、急性间质性肾炎、血清病、剥脱性皮炎等。皮试能较好地预测前一种过敏反应。
在国外,青霉素皮试只针对部分患者,这与生产工艺、用药观念有关。但在国内,目前不论通过哪种方式用药,只要用青霉素,都应进行皮试。新生儿是否需皮试虽仍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应做,尤其是母亲产前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或父母有青霉素过敏史者。
即使以前对某种药物不过敏,再使用时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同时,不同批次的青霉素中所含的杂质、分解产物的量不同,因此停药超过72小时或药物批号发生改变时,都需重新做皮试。我们建议最好每次使用青霉素前都做皮试。
一些抗过敏药、激素药会抑制免疫反应,影响皮试结果,如果用青霉素前正在使用这些药,应咨询医生。
需要提醒的是,皮试后15~20分钟内不应离开诊室,以便观察症状和危险时急救。
过敏皮炎怎么办
1、过敏皮炎怎么办呢
做皮试查过敏原,根据结果决定抗原浓度,不要用免疫抑制类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临时效果很快,但是因为会降低免疫功能,会造成病情越来越重,剂量越来越大,发病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所以,不是抢救时不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如果已经激素依赖,不要猛然停激素,猛然停激素会产生反跳,即病情加重。应该加用改善免疫功能治疗,以及临时有效的非激素抗过敏药,以求顺利减、停激素。
过敏皮炎怎么办
实在必要时可尽量少用一些口服激素以求顺利减、停激素。长期用含激素外用药,皮肤会落下黑斑,再去不掉。同时还要戒烟酒、避免过度操劳、情绪不好、防治创伤、病毒细菌感染包括常被漏诊的颈淋巴结核,因为这些都会降低免疫功能。
在患者免疫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以前,如果要求临时缓解症状,就应临时加用一些临时有效非激素抗过敏药,直至症状暂时消失。但这是临时有效,不是根治,根治要靠改善恢复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恢复比较慢,治疗时间长短一个人与一个不一样。根据基础的免疫功能好坏程度,以及治疗认真、用药多少的情况而定,一般要1-2年。
2、过敏皮炎是什么原因
2.1、药物过敏性皮炎
药物引发的过敏性皮炎是一些对某种药物过敏的人群因误服药物而导致的身体机能过敏的一种现象。一旦在使用药物后数小时至2周内出现皮肤症状,首先要考虑药物过敏,应立即停药并至医院就诊,请医生诊断和治疗。
2.2、接触过敏性皮炎
顾名思义是接触某些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过敏反应。常见的接触致敏物有金属(眼镜架、皮带扣、手表、合金项链、耳环等)、塑料(凉鞋、装饰品等)、化妆品、胶布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曾经发生各种过敏反应的人),使用新化妆品前最好先在耳后或前臂屈侧试用数日,如无红斑和瘙痒再购买使用。
青霉素过敏治疗方法
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天然青霉素、口服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抗绿脓杆菌青霉素等六大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杀菌力强、毒性小,但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皮疹、接触性皮炎等,反应程度从轻度皮疹到过敏性休克死亡有很大差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从 0.7%~10% ,大多为皮疹反应,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0.004%~0.04%。
社区医生喜欢使用青霉素,因其物美价廉,但有时会碰到青霉素皮试阳性或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对于这些病人,如何选用抗菌药物呢?
能用先锋霉素吗
社区医生小张在一次接诊过程中,因为患者是急性扁桃腺炎,故给予青霉素皮试,发现皮试阳性,后来他为患者选择了先锋霉素Ⅴ号针静脉滴注。
虽然患者在注射时没有发生过敏反应,但带教老师告诉小张,这种选择是错误的,值得引起警惕。因为头孢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类抗生素有相似的β-内酰胺环,二者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凡有青霉素过敏史的病人均忌用头孢菌素,但如果过去仅有过敏皮疹反应而病情又确有需要时,可用头孢菌素作皮试,皮试阴性者可在临床监护下慎用。
医生应尽量详尽地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凡青霉素或其他药皮试阳性或高敏体质者,在拟用头孢前均须皮试;青霉素过敏症状明显者,不可做头孢皮试。头孢皮试液需新鲜配制,不可用青霉素皮试液替代。
哪些药物能入选
对绿脓杆菌感染者,可选多肽类药物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 E)、杆菌肽类(杆菌肽、短杆菌肽)和万古霉素,或氨基苷类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或氟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 司帕沙星、氟罗沙星、克林沙星等,或碳青霉烯类,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爱他培南等。
对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者,可选用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奎奴普汀或吗啉0恶酮;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感染者也可用吗啉0恶酮。
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也可用米诺环素或吗啉0恶酮治疗。
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者,大环内酯类、多西环素或氟喹诺酮(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是不错的选择。
对泌尿系统或上呼吸道感染者,可用甲氧苄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