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抱着就睡放下就醒是什么原因 没有得到充分的爱和安全感
宝宝抱着就睡放下就醒是什么原因 没有得到充分的爱和安全感
宝宝喜欢抱着睡很大的程度上是宝宝没有安全感引起的,如果宝宝么有感受到来自家长充分的爱,就会害怕独处,怕一个人睡,所以宝宝喜欢抱着睡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爱的一种表现。
宝宝抱着睡放下就醒怎么办 平静自己
即使再小的宝宝,对家长(尤其是妈妈)的情绪感知能力也很惊人,因此,家长在哄睡时,不妨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宝宝一放下就不停地哭,怎么破
宝宝一放床上就哭,宝宝总是苦恼
那么,宝宝为何放不下?
主观因素:宝宝的本能需求
新生儿初到人间,肌肤渴望爸爸妈妈的爱抚。躺在父母的怀中会让宝宝感到温暖、安定,这是宝宝的正常心理需求,爸爸妈妈应尽量满足。这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好方式。但是,父母如果总是“爱不释手”,只要宝宝一哭,就抱在怀里哄,尤其在晚上,常常抱到孩子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时间长了,宝宝就有了过分依赖的心理,最后变成了只有抱着才肯睡觉的坏习惯。
客观因素:错误做法导致坏习惯
很多时候,宝宝的坏习惯都是大人帮他养成的,要改正宝宝的坏习惯,家长们首先要避免以下错误的发生--
错误1.没做好睡前准备
大人喜欢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睡觉,宝宝也是这样。睡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错误2.未给予充分的安全感
宝宝要人抱睡正是他渴望父母关爱的表现,宝宝缺乏安全感,或者不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充分的爱,就会怕一个人睡。平时要经常抚摸宝宝,不要让他感到孤单。
错误3.过于宠溺
有些大人特别疼爱宝宝,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就整天抱着,渐渐的宝宝就养成了在手上抱着睡的习惯。
错误4.生病时过于迁就
宝宝生病的时候特别会粘人,抱睡的坏习惯很多都是这个时候养成的。特别是感冒鼻塞的宝宝,大人抱着时呼吸会通畅一些。等病好了,他就再也不愿睡到小床上去了。
那么,妈妈要怎么办才能缓解宝宝一松手就苦恼的情况呢?
1.缓解宝宝的安全感缺失
宝宝在出生前就被温暖的羊水包围了10个月,在狭窄的子宫里呆着、挤着,特别有安全感,这种感觉或许就是人类安全感的始源。以至于当宝宝来到一个特别空旷的地方,没有任何东西挤压着的时候,小心肝就会特没有安全感。这也是新生儿一出生就需要用毛巾包裹着,以免受到惊吓的缘故。
所以,当小婴儿好不容易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被你悄悄松开怀抱放下床(尽管你的动作已经很轻柔),感觉就会像从高处跌落,抓不到任何物体,也看不见任何东西,心慌、害怕的感觉对于几个月的宝宝来说,犹如巨大而无尽的深渊啊!
那么,肯定会家长说那就多抱一下孩子吧。不过,抱得太多也不行,会使baby对大人的怀抱产生过度的依赖。怎么办?可以让baby睡在比较小的空间里,比如摇篮、婴儿车,也可以在小床周围布置上床围、幔帐、靠垫等物。还应该注意一下睡眠环境,比如让宝宝睡固定的床、使用固定的寝具、听固定的音乐等。
2.宝宝身体里还可能缺点钙
缺钙,会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宝宝处于精神亢奋状态,烦躁不安、难以入睡,或者睡不安稳、容易惊醒。同时,缺钙也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汗腺分泌增多,睡觉时不断出汗,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除了缺钙,缺乏维生素D或维生素B1也会引起宝宝睡眠不安稳。这两种元素都是影响钙质吸收的关键因素。维生素D和维生素B与母婴饮食过于精细、量少有关。建议可以从奶蛋肉等补钙,同时要多晒太阳。有时候容易惊吓是缺锌的表现,也可以适当补些锌。
3.别让环境太安静
一些家庭非常担心宝宝的睡眠被打扰,在宝宝睡觉的时候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甚至相互交流都要打手势和传纸条。这样就造成宝宝在睡觉时非常敏感,一有响声就醒。这样做有点得不偿失了。
抱新生儿的注意事项
1、在抱宝宝之前,妈妈应洗净双手,摘掉手上的戒指和首饰,以免划伤宝宝娇嫩的肌肤。如果手冷的话要捂热双手后再抱宝宝。
2、抱宝宝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太快太猛,即使在宝宝哭闹时,也不要慌乱。多数宝宝喜欢妈妈用平稳的方式抱着自己,这使他们感到安全,突然大力的抱起会让宝宝感到惊慌。
3、抱宝宝时,妈妈要注视着宝宝的眼睛,嘴里轻轻说着“妈妈抱抱”之类的话,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让宝宝多一份安全感。
4、满3个月前,宝宝颈部力量很弱,还无法支撑自己的头,十分容易使头颈受到伤害。所以妈妈在抱起和放下宝宝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支撑着宝宝的头。
5、抱宝宝时,不应该让宝宝的腿蜷起来,而应该让其自然伸直。
6、最好把宝宝抱在妈妈左边,可清晰地感受到妈妈的心跳,安全感大增;妈妈腾出右手,也能够更好地应对意外情况。
7、一定要在宝宝清醒时抱宝宝,不要让宝宝养成抱着睡觉的坏习惯
8、将宝宝放下时,动作要缓慢轻柔,待宝宝躺稳后再将手臂抽出。最安全的姿势是让他背部向下仰躺在床上。
宝宝睡眠5大问题
1、宝宝睡眠日夜颠倒
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只管吃饱了睡,饿了就醒,分不清白天黑夜。白天能够呼呼大睡,晚上却容易隔两三个小时醒一次,睡不了一个整觉。其实这是情有可原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没有昼夜之分,出生后妈妈应该要帮助宝宝区分白天黑夜,培养正常的睡眠规律。(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白天宝宝睡觉时不要拉上窗帘,晚上就让他在黑暗、安静的房间里睡觉;睡觉前给宝宝洗个澡,换上舒适干净的衣服;白天喂奶时多跟宝宝说话,晚上喂奶时轻声说话或保持安静……这些细节上的不同会让宝宝明白晚上睡觉和白天睡觉的区别,等宝宝适应一段时间后,他就能把日夜颠倒的睡眠习惯改过来了。
2、睡觉不安稳,爱夜哭
宝宝晚上睡觉不安稳,睡了一两个小时就开始动,不一会儿就会哭醒;有时睡着睡着就会突然惊醒,然后大声啼哭,这是怎么回事呢?
宝宝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这两种状态各占一半,不断交替进行着。因此在浅睡眠时,宝宝出现手脚抽动、皱眉、轻轻抽泣等行为,都是正常的。妈妈不要急着去抱他或者喂奶,先观察一下,有时宝宝会自己安静下来,这时候去动他反而容易惊醒他。
排除饥饿、大小便等原因,宝宝在夜间突然惊醒大哭,不一定是由于缺钙或者生病,可能是白天过于疲惫或受到了不良刺激引起的,不必太过担心,只要妈妈温柔地安慰宝宝,让宝宝感到舒适和安全,宝宝就会重新入睡。
但是如果宝宝哭个不停,那就要警惕宝宝是不是生病了,肠绞痛、皮疹、中耳炎等都是婴儿常见的疾病。
3、抱着睡,一放下就醒
抱着宝宝,好不容易哄睡了,本想轻轻把他放回床上,解放一下自己僵硬的手臂。谁知道,宝宝刚一沾床就醒了,又得重新哄……
这是因为宝宝还没有进入熟睡状态,你把他放下来,宝宝很容易就会惊醒。其实抱睡不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不仅会让宝宝睡得不深,过于依赖妈妈抱睡还会使宝宝以后无法独立入睡。
对于月龄小的宝宝来说,抱睡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妈妈要有意识地尽早培养宝宝独立睡觉,睡觉前可以先把宝宝放在床上,妈妈侧身环抱着他,让他感觉到依然在妈妈的怀抱中,然后再轻柔安抚宝宝,这样会比较容易入睡。
4、过于依赖安抚奶嘴
有的宝宝断奶后,为了安抚宝宝,妈妈会让他含着奶嘴睡觉,这样宝宝会很快入睡。但是时间一长,宝宝每次睡觉都需要安抚奶嘴,否则就哭闹着不肯睡觉,如果趁他睡着取下奶嘴,他也很快就会醒过来。
其实最好别让宝宝使用安抚奶嘴,这不仅会使宝宝产生依赖性,还会影响宝宝的牙齿发育。给宝宝戒掉安抚奶嘴要循序渐进,可以用别的东西来替代奶嘴,比如一条柔软的安抚毯子,或者把宝宝裹成襁褓模拟在子宫的感觉,这样会让宝宝有安全感。
5、晚上到点不肯睡觉
宝宝晚上到点了不肯乖乖去睡觉,精力特别旺盛,如果强制他睡觉,他还会大哭大闹,把妈妈折腾得忍不住发脾气。
这种情况,妈妈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如果宝宝总是要闹一两个钟才肯睡觉,那么就把睡觉时间提前;到点了就关灯,营造出舒适安静的黑暗环境;妈妈陪在宝宝身边,跟宝宝说说话,轻拍宝宝哄他入睡。宝宝白天睡太多了或运动量太少,导致晚上精力过剩睡不着,那么妈妈应该减少宝宝白天的睡眠时间,增加点运动量,到了晚上宝宝感到累了就会容易入睡了。(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2岁以内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妈妈们别想着等宝宝大了再去调整他的睡眠习惯,睡眠习惯一旦形成了,以后要改正就没那么容易了。
宝宝抱着就睡放下就醒是什么原因 过于宠爱
良好的习惯源于父母的培养,如果在宝宝刚出生时,整天抱着睡觉,渐渐的宝宝就养成了在父母怀里睡觉的习惯,到后面就不喜欢在床上睡觉。
抱着睡,放下醒的原因
新生宝宝嘴巴的吸力比较小,尤其是吃母乳会比较费劲儿,吃着吃着就会睡着,但是这种睡不是真的睡了,而只是吃累了,一旦放下,宝宝就会发现自己还饿,于是哭着表示还要吃,一吃又睡着,这样反复下去,宝宝没吃好也没睡好。
所以,吃母乳的宝宝一定要让他保持清醒。
确保他是真的饿了才喂
尽量不要喂零食奶,按需喂养不等于一直喂,至少两三个小时再考虑喂一次吧。当然,最好是能三个小时左右喂一次,形成三小时循环。
因为宝宝吃奶也是一个很费劲的运动,相当于在跑步,是不会觉得冷的。吃的过程中,动用各种“酷刑”
扯耳朵,挠脚心,吹气,凉水擦脸……发挥想象力吧!注意,不要吃睡着了之后再做这些,真睡着了这样是搞不醒的,要在宝宝感觉有点昏昏欲睡的意思的时候,就要不停的骚扰他,让他不要睡着。
如果宝宝无论如何就是一吃就睡,没办法吃饱,特别影响睡眠,那么就别纠结,该吃奶瓶就吃奶瓶,妈妈注意泵出母乳保持排空就好,不是所有宝宝都会乳头混淆,就算混淆了,也大都是暂时的,吃固然重要,睡觉也很重要啊!
很多新妈妈把吃奶当成哄睡的手段,总是把宝宝“喂睡”,然后抱怨宝宝放下就醒。
我想说的是:这简直是一定的!你以为让小祖宗睡觉辣么简单吗!出来混是要还的。
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瓶,宝宝都会吞下一些气体,在肚子里会非常不舒服,你抱着的时候身体蜷缩着还好,一放下躺平就难受了,肯定要醒的。
所以不要偷懒,不要“奶睡”,吃饱了一定要竖起来把嗝拍出来,宝宝才能舒舒服服的踏实睡。
学名叫做“莫罗氏反射”,指的是在“突然的声音”和“感觉到下坠”这两种情况下,婴儿会像受惊了一样,两只手突然抬起,把自己弄醒。这个反射最晚到四五个月才会消失,很多老人说孩子被吓到了,其实不是,是所有新生儿都会有的神经反射,很正常的。
而这两种引起莫罗反射的因素都是有应对办法的。
越安静,细小的声音就会越突兀。而绝对的安静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对付“突然的声音”的办法,不是保持安静,而是保持“嘈杂”,给宝宝放白噪音(指一段声音中的频率分量的功率在整个可听范围(0~20KHZ)内都是均匀的。由于人耳对高频敏感一点,这种声音听上去是很吵耳的沙沙声),音乐等,让环境一直有声音,宝宝就不会因为“突然的声音”被吓到了。不要担心什么白噪音影响听力,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听了好几个月了。你可能忘了,妈妈肚子里是很吵的。
如果你是将宝宝哄睡了,再放下,宝宝多半会因为下坠的感觉惊醒,所以,怎么“放下”还是有些讲究的:
第一:注意不要让宝宝的头先着床;
第二:最好是侧着放下,再躺平;
第三:大家都懂,放得慢一点。
当然,最好是不要睡着了放下,让宝宝慢慢习惯放在床上哄睡,你就不用发明一千零一种“放下宝宝”的方法了。
新生儿时期,鼓励妈妈们用安慰奶嘴的,这是最容易的一个办法,6-9个月再慢慢戒掉,没有任何问题。当然你的宝宝不喜欢安慰奶嘴也是没办法。
胀气的宝宝多半会有种表现,就是“躺平了就难受”,就是喜欢抱着睡。胀气宝宝分两种情况,一个是胃里有气,拍嗝可以解决,一种是肠子里有气,这个就有点难办了。
如果你的宝宝一躺平了就哼哼唧唧,满脸通红乱使劲儿,那就是胀气了。
就算是宝宝胀气,博士也是建议,能放下就放下,抻来抻去哼哼唧唧没关系,只要不醒就不用理,实在是难受得睡不着了,再抱起来。
胀气是一阵一阵的,这阵拉了粑粑放了屁,把气排出去了,可以舒服一阵,舒服的时候还是尽量别抱着睡,不要因为害怕宝宝醒而总是抱着。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于三个月以上的大龄宝宝。
小宝宝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缺乏安全感,肚子不舒服,喜欢抱着睡也算正常,但是我以前文章里也说过,小宝宝多抱抱可以,但是不能无节制的抱,要慢慢让宝宝适应在床上入睡,坚持下去会有效果。
如果三个月以后依然会沾床醒,你就要检讨宝宝是不是被抱睡抱得太多了,哄得太厉害,以至于他认为他就应该享受“人肉摇篮”、睡“人肉床垫”,不提供这种待遇就要闹革命。
放心吧,如果你不作出改变,你的宝宝也不会做出改变的,我见过有妈妈娃儿两岁了还在背着摇着晃着哄,放下就醒的。
对于依恋抱睡的宝宝,可以先考虑温柔训练法,逐步降级你的哄睡方式。
注意,不要把抱睡变成奶睡,虽然轻松了一点,你照样睡不好。人肉安慰奶嘴的日子也是很难过。戒奶还要再大闹一场,比睡眠训练还惨。
新生宝宝可以多抱抱,但是现在的抱,是为了以后不抱着睡,要注意过度得越抱越少,逐渐不抱,而不是给自己找很多借口,一直抱着。
最好在新生儿时期,就能未雨绸缪的做出些努力,培养宝宝的好习惯,就算宝宝依然睡得短,随着他慢慢长大,自我安抚能力增强,惊跳反射消失,会越睡越好。
宝宝抱着就睡放下就醒是什么原因 胃食管反流
宝宝抱着睡时头部比较高,而躺着睡时,宝宝的头部与胃部是平行的,所以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宝宝抱着能睡放下就醒的现象。
宝宝应该多抱抱还是多躺躺
正方
孙晓莉:帮他换种姿势
磊磊从刚出生开始,只要睡醒了,我就抱着他。我觉得小宝宝一天到晚躺在床上睡觉,又不会翻身,一个姿势睡那么长时间,大人都会不舒服。醒了就抱抱他,也是帮他换个姿势,舒松一下筋骨。而且,在妈妈的怀里,宝宝感觉最温暖、最安全,对宝宝的身心有好处。磊磊现在1岁2个月了,健康、开朗、聪明、乐观,是我的骄傲。
倩baby33:珍惜肌肤交流的时间
小宝宝怕孤独,渴望温暖,多抱他等于多爱他,抱得多的孩子一般性格都比较开朗。我不认同抱多了大人太累、会造成孩子依赖感强的说法,我觉得这是大人自私的表现。人一生能有几年可以被人抱?为什么不好好珍惜这段能和宝宝肌肤交流的时间呢?
反方
兰花指233:不利于骨骼生长
我觉得3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多让他平躺着。因为这么小的孩子骨骼很柔软,经常抱着,脊椎总是呈弯曲形状,时间久了对孩子的骨骼生长不利。而且,3个月以内的宝宝头部相对较大,颈椎很难支撑头部的重量。如果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既可以使他身体放平,也减轻了颈部的负担。我认为,和宝宝进行情感交流并不一定非要抱着,在他身边温柔地和他说话,轻轻地抚摸他,同样可以使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恬宝贝儿:躺着睡觉最舒服
小宝宝一天24小时除了吃以外,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睡觉了。睡觉当然是躺着最舒服了。而且小宝宝的骨骼发育不完全,依照大人的方式抱着,对孩子的成长是弊大于利的。
专家看台:初生宝宝这样抱
初生宝宝一天的睡眠时间很长,大约在18~20个小时。宝宝睡着的时候,大人不必要抱着。宝宝醒了后,家长可以抱着他,四处走走、看看,温柔地对他说说话。
宝宝的身体很柔软,抱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他的脖子、腰。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另一只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或者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托住他的背和腰部。用右胳膊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
最好让宝宝的头贴着你的左胸。让宝宝听到熟悉的心跳声,会令他有安全感。
抱宝宝的时候,3个月以内都要以横着抱为主。因为宝宝的颈部、背部肌肉还没完全发育好,横着抱可以最大限度减轻他的背部和颈部压力。如果想锻炼他的小脖子,可以让他俯卧着练抬头。
让宝宝体会到你的爱,不仅仅是多抱抱就能达到目的的。在抱宝宝的同时,要和宝宝多交流、多说话,这样既能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又能对他进行语言刺激,开发宝宝的大脑。否则,你就是一天24小时抱着他,也不见得效果就好。
宝宝每天抱睡真的好吗
观点:宝宝抱睡是坏习惯,要改?
老人们都说,“抱睡”是个坏习惯,必须纠正。如果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孩子睡得不深,醒后常不精神,影响睡眠的质量;抱着宝宝睡觉,身体不舒张,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尤其是四肢的活动要受到限制,不灵活,不自由,使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孩子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空气,影响孩子的新陈代谢;更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总之,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对孩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另外,产后母亲的身体恢复也需要一段时间,由于分娩使体力大量消耗,身体抵抗力低下,如果经常抱着新生儿睡觉,母亲得不到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体力恢复和生殖器官的修复,而且也容易使母亲患上某些疾病。
宝宝抱睡实质是需要安全感
刚出生的宝宝,有些是可以自己独自睡小床的,这样的天使宝宝很难得,父母会很省心。但也有不少宝宝,因为剖产、母婴分离、新生儿窘迫、被照过蓝光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缺乏安全感,他们会更需要母亲的怀抱,而很难被单独放下。所以一旦把宝宝放到小床上,宝宝又会哭闹起来要抱抱才能安静下来。
抱睡没啥不好之一:安全感得到满足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安睡了九个月,并非出生后就可以马上脱离母体单独行动,而是同样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听到妈妈的心跳,闻到妈妈的味道,感受到妈妈肌肤的温暖,借此获得安全感。所以很多小宝宝都更乐意在父母怀抱里睡觉,这不是什么必须更改的坏毛病,而是自然正常的需要。
抱睡没啥不好之二:睡眠更深
平躺着宝宝会频频醒来,而一被抱起来马上就会重新进入香甜的梦乡,手脚也不会乱动了,可以很快进入深睡眠,睡上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宝宝来到这个世界后,没有子宫的包裹了宝宝感到很陌生,心里很不踏实,就跟我们初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心里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宝宝会本能地寻找曾经熟悉的感觉,而父母温暖的怀抱无疑是子宫期的延伸,会让宝宝的内心觉得踏实安全。
抱睡没啥不好之三:情绪好身体长更好
被抱着的宝宝很少哭闹,他们仿佛忘了什么是不满和烦躁,因为他们一直沐浴在充足的爱之中。除了表现得更快乐,被抱着的宝宝发育得更好,因为他们将需要用在哭闹上的精力转移到了自身的成长上。被抱着入睡的孩子睡得更安稳,所以才能更好的发育,会睡的孩子才会长。
抱睡没啥不好之四:亲子关系更亲密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及时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这意味着你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交流模式。在孩子出生的头几个月,最大可能的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会让父母非常的辛苦,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是非常值得的。父母和宝宝的给予是相互的,你给予宝宝的越多,宝宝回报你的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你会越来越爱你的宝宝,而宝宝也会和你越来越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