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度近视患者适合做哪些运动

高度近视患者适合做哪些运动

眼睛高度近视的患者,在运动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一是因为视力差,行动不灵活,如果剧烈的跑跑跳跳,容易引起外伤。另外,高度近视的人由于眼轴变长,眼球外层的3层膜都已被拉长或拉薄,剧烈运动时,有可能因震动或撞击而诱发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病。

高度近视不能做的运动还是很多的,有:踢足球、打网球、打篮球、跳街舞、跳极、蹦伞、拳击、跳高、骑马、游泳等。

如慢跑、竞走、长跑、羽毛球、乒乓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气功、瑜伽、力量训练、爬山等运动还是可参加的,以增强自己的体质。

高度近视的患者在运动的时候要小心,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预防近视加深,以内户外运动加上阳光直射,可以让我们体内的微循环分布得更好,对眼睛也有好处。

最容易老花眼的人群

老花眼并不一定是到了老年才会出现。远视者和白内障早期患者都有可能在40岁之前就会出现老花眼。患有远视眼的人,看远时,眼睛处于松弛的状态,但看近时,眼睛则须进入收缩的状态。由于人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看近的物体,远视者的眼睛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久而久之,这会导致眼睛晶状体提早硬化,失去聚焦的能力。

如果眼睛出现了白内障,则晶体的弹性就会下降,会提前出现老花症状。对于白内障手术后的眼睛,完全没有了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就会提前进入到了65岁的老花状态了。

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知道了为什么45岁之前的高度近视患者,不适合做透明晶体摘除手术。我们知道,对于超高度近视,特别是接近或超过2000度的近视,可以通过摘除透明晶体,同时矫正高度近视,就像是提前做了白内障手术。但是对于45岁之前的高度近视患者,一般应该保留自己的晶状体,因为一旦摘除了晶状体,眼睛就没有调节能力了,就只能看远处而不能看清近处了。所以,对于小于45岁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我们应该选择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CL植入术。这样,既可以矫正高度近视,又不必损伤眼睛的调节能力。看远和看近都可以看清楚。

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老花眼可以预防。对一些宣称可以预防老花眼的配方和所谓另类疗法,大家不应该轻易相信。就算不采取措施矫正老花眼,老花的情况并不恶化,也不导致失明,但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目前也可以通过变焦眼镜或者准分子激光制作成双焦点或者多焦点调整老花者的远近视力,但是,这些手段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有些人对于多焦点不耐受,反而会加重视疲劳的症状。所以,看近时配戴老花镜仍然是一个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选择。

高度近视不适宜从事的运动

高度近视者切忌激烈运动

医学专家表示,高度近视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运动发生的冲撞损伤到眼睛。然而,由于观念浅薄,许多即使得了高度近视的男士依然会忍不住会参加一些剧烈运动,这对眼睛来讲无疑是一颗危险的定时炸弹!

为何高度近视者不宜进行激烈运动?

一般人认为,近视度数会影响视力的可见度与清晰度,但很少人知道,近视除了影响视力外,还决定眼轴的长度,而眼轴的长度会影响视网膜的厚薄度。

根据临床经验,相当多的高度近视是轴性近视,也就是眼轴被拉长。眼轴被拉长,就好像气球被吹大,气球壁会变薄,我们的视网膜也会变薄,它能承受的压力也就变小。如果患者参与打篮球等剧烈运动,并且发生冲撞,就容易使视网膜脱落,而视网膜脱落的直接后果就是失明。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球前后径约增加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

高度近视者不宜进行哪些运动?

1、篮球、足球等激烈运动

打篮球、打羽毛球、拳击、踢足球、跳水、蹦极、蹦迪、跳高等剧烈运动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都是不宜做的。因为这些运动的对人体的冲击力极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冲撞到眼睛,使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所以,类似于篮球运动员、羽毛球运动员等运动职业,对于近视眼来说都是不适宜选择的。

2、过重的体力劳动

与上文所说的原理一样,过重的体力劳动对高度近视患者来讲也是不宜做的。因为体力劳动等外力对人体的影响很大,易使视网膜脱离引起失明。所以,高度近视患者应减少过重体力劳动的量,选择活动量较少的工作,量力而行,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体力劳动,也应该小心谨慎,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高度近视的人还能运动锻炼吗

10%高度近视患者会出现视网膜脱落

“从小高的案例来看,他本身是800度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变性已埋下了‘网脱’的隐患,这是内因;而羽毛球运动使眼部受到巨大的冲击力和震荡,这是导致‘网脱’的外因。”国内著名高度近视治疗专家说道。

从近视的度数来分,100-300度为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范建国指出,在临床上医生发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有10%的高度近视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通常中度以上的近视眼,视网膜就有可能会发生损伤。”范建国认为,对于3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来说,由于眼轴不断增长,视网膜不能相应地变长,因而受到牵拉,拉扯造成的裂孔未及时修补,玻璃体已经液化的水分,便有机会灌入视网膜,就像墙纸渗水一样,视网膜便鼓起一部分,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发生视网膜脱落。

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高度近视者的眼睛本身其实已经非常脆弱。范建国说,他们的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所以,有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落。

打篮球、跳高、踢足球、赛跑、跳水、蹦极、蹦迪、羽毛球、拳击等等剧烈运动都不适合高度近视的人群。像跳水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深水潜水运动员、拳击运动员都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高度近视者一旦发现眼前有黑影、闪光感和视物变形等,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曾经有视网膜脱落史者要防止复发,应避免劳累,压力过大。

超高度近视眼怎么恢复 高度近视者不宜进行哪些运动

打篮球、打羽毛球、拳击、踢足球、跳水、蹦极、蹦迪、跳高等剧烈运动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都是不宜做的。因为这些运动的对人体的冲击力极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冲撞到眼睛,使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所以,类似于篮球运动员、羽毛球运动员等运动职业,对于近视眼来说都是不适宜选择的。

与上文所说的原理一样,过重的体力劳动对高度近视患者来讲也是不宜做的。因为体力劳动等外力对人体的影响很大,易使视网膜脱离引起失明。所以,高度近视患者应减少过重体力劳动的量,选择活动量较少的工作,量力而行,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体力劳动,也应该小心谨慎,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高度近视眼患者切勿运动太剧烈

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高度近视者,其远非戴的眼镜片比其他人度数高,其眼睛本身其实已经非常脆弱。他们的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所以,有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离。

打篮球、跳高、踢足球、赛跑、跳水、蹦极、蹦迪、羽毛球、拳击等等剧烈运动都不适合高度近视的人群。像跳水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深水潜水运动员、拳击运动员都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

最后,专家还强调,高度近视人群最好每半年定期检查眼底、视力和验光。看看眼底是不是干净漂亮,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来说相当的重要,因为,也许视网膜病变正不知不觉发生。

高度近视的人还能运动锻炼吗

高度近视是指超过600度的近视。过去,高度近视眼患者的裸眼视力一般都较差,不便参加如:篮球、骑马、跳水、拳击、快速跑和跳等剧烈运动。那么高度近视的人还能运动锻炼吗。

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隐形眼镜的出现和近视眼激光手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推广,一些高度近视患者在配戴隐形眼镜或接受手术后双眼视力成功地恢复到了1.0以上,使他们可以很自如地参加这些的剧烈运动。然而,参加这些的剧烈运动可能会给他们的眼睛带来伤害。

高度近视眼由于眼球前后径增长,视网膜和脉络膜不能相应地变长,从而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弥漫性萎缩和周边视网膜变性,玻璃体性状也发生了改变,当头部过多震动或剧烈运动时视网膜受到牵引而容易发生脱离。统计资料表明,1/3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病人同时患有高度近视,5%以上的高度近视眼患者可发生视网膜脱离,这说明高度近视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很大的。而至今为止,治疗近视的各种手术主要是通过改变眼角膜的屈光力来矫正视力的,尚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这些病理变化的发展,也就是说,高度近视患者做过近视眼手术后也同样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角膜一般比正常人要薄,近视眼激光手术后角膜变得更加薄弱,若遇到外力撞击容易发生眼球破裂。高度近视眼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或被撞击后发生眼球破裂者,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失明,这不但给患者自己带来终生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高度近视的患者锻炼健身时最好做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

近视眼激光手术后遗症

高度近视眼本身就患者带来的危害就非常大了,因为其眼底已经已经发生病变,很容易引起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因此很多朋友想通过近视眼手术来治疗高度近视,但是又担心高度近视做手术后会有后遗症。请问近视眼激光手术后遗症?

眼科专家表示,能不能做近视手术、适合做哪种手术方式确实和患者的度数有很大关系,但高度近视做近视眼手术并不存在更多的安全风险。只要各项术前检查结果符合手术要求,眼睛近2年度数稳定,手术也顺利,手术后的效果就是很好的。

虽然高度近视患者做近视手术同样安全,但专家提醒高度近视患者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ICL的出现给广大高度近视患者带来了福音,ICL即有晶体眼可植入式人工晶体,它适合年龄为18至50岁的成年人。它的矫正范围为近视200-2000度,散光100-500度,远视100-1000度,对角膜薄,干眼症或瞳孔大等患者同样适用。

相对于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ICL手术治疗高度近视进入人们的视野相对较迟,在解决不少高度、超高度以及角膜厚度偏薄近视患者近视问题的同时,也有人怀疑ICL手术有没有后遗症。

其实,ICL手术引发白内障、青光眼、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病概率是微乎其微的,一切完美的眼科手术都体现在术前的准备以及术前检查上面。要是检查出来的数据准确,那么订做的ICL晶体就很合适。ICL晶体植入眼内,位于虹膜之后,固定于睫状沟内,任何人包括患者自己都无法从外部看到。美容效果达到完美境界,同时还您一个清晰的视觉。

剧烈运动会带来视网膜脱离吗

为何会出现视网膜脱落?

110%高度近视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

如今,近视眼患病率持续升高。近视眼已严重危害青少年眼睛健康,然而近视眼远非视物模糊这么简单,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危险性同样会增高。

从近视的度数来分,100-300度为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在临床上,医生发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有10%的比例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原因一:

高度近视者由于视网膜比一般人薄,一旦受到外界的冲击和撞击,很容易出现视网膜破裂。由于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所以,有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离。

原因二:

根据视优眼托,研发眼科医生处得知,多数患者高度近视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打篮球、跳高、踢足球、赛跑、跳水、蹦极、蹦迪、羽毛球、拳击等等剧烈运动而导致视网膜破裂,像跳水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深水潜水运动员、拳击运动员都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

相关推荐

高度近视的后果有什么危害

近视超过600度就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不单单是看不清东西,最重要的是眼球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即前后径加长。随着眼球形状的变化,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受到牵拉,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变性,所以高度近视有可能发展为"病理性近视"。如果出现裂孔,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其后果就是失明。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球前后径增加约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据统计,70%

高度近视患者怎样预防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以上者。有高度近视眼的人不宜作剧烈运动,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生视网膜脱离。一般认为,高度近视的度数越大,眼轴的长度就越长,视网膜受牵拉的程度就会越严重,眼底的改变也越明显,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也越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才可以预防呢?1高度近视的人,要定期检查眼底、视力和验光,同时不宜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避免头部受伤。2高度近视患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应选择

高度近视会导致视网膜脱落

目前近视眼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初高中的学生成了近视眼的高发群体。但很多家长老师更加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业问题,对于近视很多都排到了第二位。认为孩子近视了无非就是带上一副眼镜成为眼镜一族而已。或者去一个准分子激光手术,视力也能恢复正常。可实际上,近视眼远不止解决屈光不正这么简单。高度近视有可能引起视网膜脱落,而视网膜脱落是第五大致盲杀手。专家指出,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时,视网膜常常会变薄,在剧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高度近视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都会出现以下症状:1、高度近视常见并发症现今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很高,约百分之一左右,青少年发病更为集中。高度近视者眼底常发生多种病理变化,就好比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严重者会导致视网膜脱离,致盲威胁。所以视力急剧下降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2、视力明显下降如果一段时间感受到视力明显下降,则有可能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可能引起白内障、黄斑出血,导致视力下降。3、黄

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呢

阅读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不注意阅读的时间,光线不充分,照明不够亮或阅读写字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造成用眼过度,在这种状态下,睫状肌长期持续收缩,先形成调节痉挛,视力疲劳,以后进一步发展成为近视眼。如以在这个年龄段课外阅读时间要小于2小时,近视患者数作基准的话,课外阅读时间3 小时的近视患者数则是其的2.1倍,4~5小时则为其的3.2倍,可见用眼过度是形成近视眼的最主要原因。近视眼具有遗传倾向,据统计

儿童近视是父母遗传的吗

从眼病的调查结果分析,有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比没有近视家族史的要高些,说明近视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近视的发生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学者们都认为,近视属于多基因遗传,即病人有多个致病基因,但又有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在单纯性近视的发生上是很容易看到的现象。环境因素包括照明不佳,不良的阅读和工作习惯,如长时间阅读和近距离工作,眼的调节肌肉处于持续的紧张收缩状态,进而调节能

高度近视的后果

一、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的危害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二、视网膜萎缩变性、出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这是比较主要的高度近视的危害。三、后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

6种常见并发症常发生于高度近视

1、后巩膜葡萄肿:近视度愈大愈容易形成后巩膜葡萄肿,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2、玻璃体混浊:随年龄增长,高度近视患者玻璃体正常的胶体状结构发生液化,极易发生玻璃体混浊,随着眼球的转动常在眼前出现黑影飘动,就像蚊蝇在飞舞。3、黄斑出血: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变大造成对眼球壁的不断牵拉,黄斑区的小血管因牵拉等因素而出现破裂时,就会造成黄斑出血,使中心

高度近视半年查一次眼底

眼科专家指出,高度近视和普通的中度近视和低度近视不同,高度近视已经发展成为不仅仅是一个屈光不正的问题,很有可能伴随有眼底的病变。长期的近视,可能导致眼球的形状发生改变。高度近视患者如果自己思想上不重视起来,发生致盲也是不无可能的。而导致高度近视致盲的原因主要为视网膜脱落和黄斑萎缩。研究表明,近视的度数每增加三百度,那么眼球的前后长度就增加一毫米,不断增长的眼球发生视网膜脱落的几率也就越高。而且这样

儿童近视易引起哪些并发症呢

1、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2、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发生率5%-40%。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3、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4、视网膜脱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