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多种检查方法是什么
腹泻的多种检查方法是什么
1.血清学检查:如炎症性肠病可测血中有关抗体,胃泌素瘤测血清胃泌素,粪癌测血清或尿5羟吲哚乙酸。
2.D-木糖吸收试验:弥漫性小肠病变、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噬脂性肠肉芽肿病等均有D-木糖吸收障碍。
3.乳糖耐量试验、氢呼吸试验:有助于乳糖缺乏症的诊断。
4.胃酸测定:高酸、血清胃泌素增高时,应考虑为胃泌素瘤;低酸时应考虑为舒血管肠肽瘤。
5.肠内镜检查:一般宜先行直肠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必要时作纤维结肠镜或纤维小肠镜检查。检查时可取肠黏膜活检确诊。
6.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利用钡餐可以观察整个消化道的运动功能状态,了解有无器质性病变。钡灌肠检查对结肠中各种病变的诊断常有帮助,甚至可赖以明确诊断。
什么疾病都是查清楚发病原因在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治愈。当然腹泻这种疾病也不例外。希望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到你。
介绍腹泻检查的标准
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食(水)源性感染常为集体发病并有共进可疑食物(水)史;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在婴儿群体中引起暴发流行。
1.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2.已排除由血清群和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届、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检查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
3.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血清群和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4.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总之无论任何疾病只有详细检查,才能正确的做出正确的诊断,最后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
腹泻的检查方法
腹泻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有过腹泻的经历。那么大家知道得了腹泻的话要做什么检查吗?想必很多人都不那么了解,没有关系,现在就让我们有问必答网的专家来为您解读一下。
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粪便性状呈糊状、稀便或水样,量多或具恶臭,粪便中不含黏液、脓血或仅含脂肪时,常提示为小肠性腹泻或肝、胆、胰腺功能低下性腹泻;如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时则多提示为结肠性腹泻;粪便中发现原虫、寄生虫或虫卵,又能排除其他原因时,可提示为原虫、寄生虫性腹泻;粪便培养可分离出多种致病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强调粪便取材要新鲜,送检应及时,否则会影响诊断。此外,如一次培养阴性时,不能轻易否定感染性腹泻,还应多次送粪便培养,有时会获得阳性结果。
2.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如怀疑腹泻是胰腺疾病所致时,应进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如试餐试验Lundh试验、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试验及促胰泌素试验等。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测定: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个以上时苏丹Ⅲ染色法,可考虑脂肪吸收不良;粪便中含氮量增加时,考虑系糖类吸收不良;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时,都提示小肠吸收不良。
2右旋木糖试验: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3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者,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4.呼气试验 多为14C-三酰甘油呼气试验。脂肪吸收不良者口服14C标记的三酰甘油后,由肺内呼出的14C标记的CO2减少,而粪中14C标记的 CO2排出量增多。近年来开展较多的13C呼气试验可观察糖类的吸收情况,对乳糖吸收不良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此外还有14C甘氨酸呼气试验等方法。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对小肠吸收不良、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结肠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2.B超、CT或MRI检查 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对肠道肿瘤性病变也可提供依据。因此,B超、CT及MRI检查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4.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对胆道及胰腺的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5.小肠镜检查 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新型小肠镜即将问世,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
通过我们专家的介绍大家是不是觉得获益匪浅呢?我们希望用我们所知道的来为您服务,让您关注自己的身体,使自己能够远离疾病,生活快乐,家庭幸福。如果大家还有不懂的地方,就请登录我们的有问必答网咨询我们的专家吧。
小儿腹泻病的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腹泻发烧的检查
1、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情况。
2、粪便检查
新鲜粪便检查时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红白细胞、吞噬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
3、X线检查
X线钡剂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肠道动力状态等。
4、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检查
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胰腺癌等尤有价值。
婴儿腹泻的检查
1.粪便检查
消化不良:粪便有脂肪滴或少量粘液。
结肠性腹泻: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
真菌性肠炎:粪便可见真菌抱子及菌丝。
肠炎:粪便含白细胞及偶见红细胞及吞噬细胞。
2.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试餐试验(Lundh试验)、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试验)及促胰泌素试验等。
(1)试餐试验:以面包片牛奶200ml、煮鸡蛋1只、干酪50g(含脂肪20g蛋白质30g碳水化合物25g)为标准试餐作刺激剂,进餐后每隔分钟分别测定血清胃泌素的浓度。
(2)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口服后,收集6小时尿,测定其排出量。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右旋木糖试验:
口服一定量的D-木糖后测定血及尿中D-木糖的浓度。
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2)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
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3)测定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
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
粪便中含氮量增加:糖类吸收不良。
苏丹Ⅲ染色,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个以上:脂肪吸收不良。
4.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适用于弥漫性小肠粘膜病变。
用小肠活检管吸取小肠粘膜作病理检查。
婴幼儿不建议用此方法。
5.结肠镜检查
适用于回肠末端病变、大肠病变及其他溃疡性病变。
6.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适用于胆道及胰腺病变。
7.X线检查
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
8.B超、CT或MRI检查
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
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9.呼气试验
多为14C-三酰甘油呼气试验,适用于脂肪吸收不良者。
口服14C标记的三酰甘油,由肺内呼出的14C标记的CO2减少,而粪中14C标记的CO2排出量增多。
10.其他:
(1)根据病情测定水分、电解质。
心电图检查了解血钾情况:
低钾: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现U波,有时与T波融合。
严重低钾: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个别重症有心室纤颤。
(2)惊厥:测血清。
(3)重症或不易判断者: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
腹泻该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情况。
2.粪便检查,新鲜粪便检查时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红白细胞、吞噬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
3.X线检查,X线钡剂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肠道动力状态等。
4.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检查,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胰腺癌等尤有价值。
5.内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
6.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7.血清及尿中胃肠道激素与化学物质测定
腹泻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什么呢?大家一起看看吧。
一、病史
腹泻的伴随症状常有助于提示诊断。结肠性疾病常伴下腹疼痛,排便后腹痛往往减轻或消失;小肠病变疼痛常在脐周或右下腹,腹泻之后腹病一般不缓解。腹泻伴有里急后重提示直肠与乙状结肠疾病。腹泻伴有发作性绞痛、局限性腹胀与肠蠕动亢进,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阴,可见于肠结核、克罗恩病、小肠不断改进性淋巴瘤、结肠直肠癌等。
二、体格检查
腹泻常为某些疾病的症状,体格检查常可发现原发病的体片。急性腹泻常有脱水的体征,如眼窝下陷、皮肤干燥而缺乏弹性。
腹部压痛,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可有左下腹部压痛,右下腹部触到肿块、肠结核、克罗恩病、阿米巴肠病、克罗恩病、肠结核。小肠病变的压痛多在脐周围。腹部肿块、肠结核、克罗回民病、阿米巴肠病有时可在右下腹部触到肿块,结肠的癌肿可在相应的部位触到肿块。直肠癌可通过肛门指栓发现。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为腹觉悟珠最基本检查,包括外观、镜检与培养等。镜检注意有无红细胞、白细胞、虫卵、原虫等,涂征的不同染色可达到不同的检测目的,如干革兰染色可做细菌学检查,注意球杆比例苏丹Ⅲ染色可检查有无脂肪滴,碘染色鸡窝有无淀粉颗粒。粪便的真检查、菌谱分析都有助于腹泻的病因学诊断。
2、其他检查血常规、血沉、电解质、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如怀疑为胃源性腹泻,应进行胃液分析。对疑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做相关检查如基础代谢率、甲状腺吸碘率等。
3、吸收功能检查
D-木糖吸收试验、维生素B12吸收试验、胰功能试验等。主要用于诊断脂肪泻,表明腹泻为胰源性。
腹泻检查费用高吗
1、病情决定费用:
根据患者个人病情的轻重和有无并发症来决定,患者在检查腹泻的时候还要检查其他疾病,比如说转移了,这样收费就会相对高一点。且跟检查方式和用药也有关,进口的化疗药比的也存在几十倍之差。具体的费用要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之后才能确定。
2、检查方法决定费用:
腹泻的检查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检查方法和检查周期所产生的费用也是不同的。
3、地区决定费用:
检查腹泻多少钱与就医地点也有一定的关系,就医的环境,医院的大小,服务,诊疗的配套设施也是影响诊疗费用的关键。
4、医疗设备决定费用:
越先进越有效果的诊疗技术和配套设备所需求的诊疗费用是相对的。而选择一般的检查腹泻方法,所需要的设备,诊疗方法要求就相对的低了很多,效果一般。这些因素也是引起同种疾病检查腹泻的费用有差异的原因。说到后,其实费用是其次,治好病才是重中之重。
5、选择医院决定费用:
腹泻患者选择的医院也影响检查费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正规医院受国家卫生部门直接监控,而一些不正规的小医院,则可能“唯利是图”,将患者吸引到医院,但是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检查效果却不见好。患者白花了钱,还耽误了疾病,实在是劳民伤财。
腹泻的检查方法
腹泻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有过腹泻的经历。那么大家知道得了腹泻的话要做什么检查吗?想必很多人都不那么了解,没有关系,现在就让我们专家来为您解读一下。
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粪便性状呈糊状、稀便或水样,量多或具恶臭,粪便中不含黏液、脓血或仅含脂肪时,常提示为小肠性腹泻或肝、胆、胰腺功能低下性腹泻;如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时则多提示为结肠性腹泻;粪便中发现原虫、寄生虫或虫卵,又能排除其他原因时,可提示为原虫、寄生虫性腹泻;粪便培养可分离出多种致病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强调粪便取材要新鲜,送检应及时,否则会影响诊断。此外,如一次培养阴性时,不能轻易否定感染性腹泻,还应多次送粪便培养,有时会获得阳性结果。
2.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如怀疑腹泻是胰腺疾病所致时,应进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如试餐试验Lundh试验、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试验及促胰泌素试验等。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测定: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个以上时苏丹Ⅲ染色法,可考虑脂肪吸收不良;粪便中含氮量增加时,考虑系糖类吸收不良;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时,都提示小肠吸收不良。
2右旋木糖试验: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3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者,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4.呼气试验 多为14C-三酰甘油呼气试验。脂肪吸收不良者口服14C标记的三酰甘油后,由肺内呼出的14C标记的CO2减少,而粪中14C标记的 CO2排出量增多。近年来开展较多的13C呼气试验可观察糖类的吸收情况,对乳糖吸收不良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此外还有14C甘氨酸呼气试验等方法。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对小肠吸收不良、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结肠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2.B超、CT或MRI检查 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对肠道肿瘤性病变也可提供依据。因此,B超、CT及MRI检查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4.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对胆道及胰腺的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5.小肠镜检查 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新型小肠镜即将问世,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
秋季腹泻怎么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
2.粪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检测
(1)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 电子显微镜通过典型形态的观察作出特异性诊断,其阳性率可达90%。
(2)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许多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如酶免疫测定(EIA)、补体结合试验(CF)、免疫荧光(IF)方法等。
3.粪便中病毒核酸的检测
可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其中核酸杂交法特异性较高,PCR法敏感性较高,多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4.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EI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则具有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