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按摩手法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
一: 点法
1: 用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分为力点,按压于某一治疗点上,称为点法。它由按法演化而成,可属于按法的范畴。具有力点集中,刺激性强等特点。有拇指端点法、屈拇指点法和屈食指点法三种。1、手法要领①拇指端点法:用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井紧贴于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拇指端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②屈拇指点法:是以手握拳,拇指屈曲抵住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③屈食指点法:是以手握拳并突出食指,用食指近节指间关节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
二: 按法
1: 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在临床上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之分。按法亦可与其他手法结合,如果与压法结合则为按压法。若与揉法结合,则为按揉法。
三: 指按法
1: 用拇指指面或以指端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称为指按法。当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拇指重叠辅以按压。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1、手法要领:①按压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②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机体深部组织。切忌用迅猛的暴力。③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2、适用部位:全身各部经穴。3、功效:解痉止痛,温经散寒。4、主治:疼痛、癃闭等症。
四: 拍法
1: 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虚,然后以虚掌作节律地拍击治疗部位,称为拍法。1、手法要领:①指实掌虚,利用气体的振荡,虚实结合,要做到拍击声,声声清脆而不甚疼痛。②拍法要以腕力为主,灵活自如。③一般拍打3~5次即可,对肌肤感觉迟钝麻木者,可拍打至表皮微红充血为度。2、适用部位:肩背、腰骶、股外侧、小腿外侧诸部。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通络。4、主治:风湿酸痛,重着麻木、肌肉痉挛等症。
五: 滚 法
1: 该手法具有体表接触面积大、刺激力量强而且又十分柔和的特征。主要用于治疗运动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整个手法动作是由两部分协调来共同完成:一是由前臂的旋转;二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
2: 1、手法要领:①前臂旋转与腕关节屈伸这二者动作一定要协调。即前臂旋前时,腕关节一定要伸展,以小鱼际肌为着力部位。反之在前臂旋后时,腕关节一定要屈曲,以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为着力部位。如此在体表部位上产生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其频率每分钟约120~160次。②躯体要正直。不要弯腰屈背,不得晃动身体。③肩关节自然下垂,上臂与胸壁保持5~10厘米距离,上臂千万不要摆动。④腕关节要放松,屈伸幅度要大,约120°(屈腕约80°,伸腕约40°)。⑤该法突出是一“扌衮 ”字。忌手背拖来拖去摩擦移动、跳动、顶压及手背撞击体表治疗部位。2、适用部位: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3、功效: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4、主治:风湿酸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症。
六: 掌按法
1: 用掌根或全掌着力按压体表的一种方法,称为掌按法。掌按法可单掌亦可双掌交叉重叠按压。同样也可与揉法相结合使用。1、手法要领:①按压后要稍作片刻停留,再做第二次重复按压。②为增加按压力量,在施术时可将双肘关节伸直,身体略前倾,借助部分体重向下按压。2、适应部位:腰背部、腹部等体表面积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3、功效:疏松筋脉,温中散寒,活血祛瘀。4、主治:腰背疼痛,脊柱侧突,脘腹疼痛等症。
七: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补,即补人体正气之不足;泻,即泻邪气之有余。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医者运用一定的手法,促进某一脏腑功能或抑制某一脏腑功能的作用。
中医如何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颈椎骨关节病变或颈椎椎管内外软组织病变引起的各种病症称之为颈椎病,据统计,50岁以上的人90%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增生。对于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中,主要的项目有推拿按摩和牵引。还有超短波、红外线、低频、中频等治疗方法,今天,我们主要对中医推拿按摩法进行分析。推拿按摩法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必须慎重,一定要诊断明确,分清类型,选择手法进行治疗,由专科医生进行 。
扳法复位:针对有棘突偏歪的应做颈椎定位旋转扳法;若有颈椎侧屈受限的,应做颈椎侧扳法。但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扳法。
拔伸减压:颈部拔伸法:患者取坐位,医生站在患者侧后方,用一手扶住患者的后枕部,另一手拖住患者的下额,(或用一肘夹住患者的下额),用力缓慢向上拉患者的颈部。
摇法助动:针对颈部功能受限,可做颈部摇法以恢复颈部正常的活动功能。但应注意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慎用摇法 ,以免加重眩晕。
采用什么方式治疗小儿脑瘫见效快一些
1、推拿按摩的基本治疗原则:
推拿按摩疗法的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以柔克刚—对痉挛严重者,手法宜柔缓。以刚制柔—对软弱无力者,手法宜重着。推拿按摩和运动疗法相结合—先推拿按摩缓解痉挛,再进行运动训练。推拿按摩和运动训练谁主谁次、时间谁长谁短,根据小儿脑瘫病情、康复的不同阶段因人而异。
2、推拿按摩的时间及疗程:
手法治疗每日1~2次,每次15~45分钟。时间长短根据年龄、体质情况而定。每周治疗小儿脑瘫6天,每月为1疗程。
3、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
①循经推按:在经络循行部位或肌肉走行方向,使用推法和按法的复合手法,以推为主,根据部位可选指推法、掌推法。因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循经推按可以疏通全身的经络,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皮肤、肌肉的营养,能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运动,强筋壮骨。
②穴位点压:对全身各处重要穴位,使用点揉、按压复合手法,对腧穴有较强的刺激,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通过点按穴位对小儿脑瘫患儿皮肤、肌肉关节、肌腱、神经、经络腧穴的作用,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神经功能,提高肌力。
③异常部位肌肉按摩:对小儿脑瘫患儿异常部位的肌肉采用揉、按、滚等手法,对肌张力高的部位,用柔缓手法,可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对肌力低下部位,用重着手法,以提高肌力。是中医推拿按摩与现代康复技术的结合,该法既应用了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又结合了现代康复理论中对患儿肌力、肌张力、运动功能等的评价。
④姿势矫正:采用扳法、摇法、拔伸法等手法,促进小儿脑瘫患儿肢体、关节活动,对异常的姿势进行矫正,具有滑利关节、增强关节活动、疏筋通络等作用。
颈椎病推拿、按摩应注意什么
按摩、推拿对颈椎病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颈椎病的原理是舒筋活血、理筋整复。基本手法主要为推、按、揉、捏、拔伸、拿、搓、擦等。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病情,可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法。主要作用在于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线,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消除肿胀,分离粘连,解除肌肉、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促进病变组织修复。此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也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 1) 颈椎病的按摩治疗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按摩手法,不当的手法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推拿、按摩会使脊髓病变加重。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不能做推拿、按摩,因为此时推拿、按摩容易加重神经根炎性水肿。另外,对于食管型颈椎病,推拿、按摩也不能减轻食管的压迫。所以推拿、按摩治疗前要明确诊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2) 推拿、按摩手法的刺激量大小因人而宜,并非越大越好。根据病情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手法,并可配合牵引治疗、运动疗法、理疗等多种措施,进行综...
按摩哪些部位更有利健康呢
中医推拿按摩这几个部位让你更加健康,按摩,按摩有哪些好处呢?按摩哪些部位更有利健康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按摩这几个部位更有助健康。
人体的腕、踝、颈俗称手脖、脚脖、脖子三个部位,称为三脖。根据中医经络学,三脖部位囊括了人体二十条经络中的十八条,而且穴位众多。
三脖按摩区分别位于腕横纹上、内外踝上、第七颈椎上四横指宽的环形带。在三脖按摩区运用传统的推、拿、搓、揉等手法,由表及里,先轻后重进行自我按摩,每日每区各按摩5-10分钟,大多一个月即见成效。一般健身强体三脖都要按摩,治疗疾病则各有侧重。
专家提醒:心、肺、大肠、小肠之病重点按摩手脖;胃、胆、膀胱、脾、肾、肝之病以按摩脚脖为主;头、胸、腹、四肢之病则重点按摩脖子。
推拿按摩要摆脱4大常见误区
中医推拿按摩疗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中医疗法,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关于推拿按摩,很多人存在着一些错误认知,进入误区,没有很好地了解和掌握推拿方法,结果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保健效果。
第一个误区:把推拿看成是简单的推捏动作 中医专家指出,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功力,配合经络系统发挥的调整作用,来防治疾病、强体养生。按摩手法包括滚、揉、摩、刮、擦等多种,并不是简单的用手推或拿捏。
第二个误区:推拿不是只治落枕等病 推拿作为中医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其治疗范围很广,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并不只是单一地针对落枕、扭伤。
第三个误区:所有疾病及病情各程度都可以推拿 这种错误认知是不可取的。推拿应针对病情程度进行,不能盲目实施。比如肩周炎早期不宜做推拿,否则会加重病情。
第四个误区:大街小巷的诊所或街头摊点都能做推拿 推拿针对不同疾病,身体不同部位有不同按摩手法和技巧,并不是简单的拿捏,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小儿推拿的原理 按摩的摩擦作用
推拿按摩最先接触皮肤,对皮肤直接产生摩擦作用。皮肤里的皮脂腺、汗腺、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末梢神经对身体起着保护、分泌、调节体温等作用。推拿按摩摩擦皮肤能使皮肤表层衰老的细胞脱落,改善皮肤的呼吸,有利于腺体的分泌。较重的推拿按摩手法可使皮肤产生一种类组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活跃皮肤的血管和神经,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的流量加大,从而改善皮肤的营养,并可使局部温度升高,通过末梢神经传到中枢,影响小儿整个机体。
小儿推拿的原理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推拿按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由于神经反射而引起的,用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和不同的刺激强度,对神经系统所起的作用就不同,轻手法有镇静、抑制作用,中、重度手法有兴奋作用,过强的推拿按瘴手法反而使神经抑制。推拿按摩对自主神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推拿按摩手法能引起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活动的改变。对精神方面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
中医推拿治疗女性白带增多
大多数女性都遇到过白带增多的现象,该如何治疗呢?中医专家表示,带下量多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很好,此外,还可通过中医推拿按摩辅助治疗。
中医专家指出:白带增多并不一定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中医专家介绍:女子随着发育成熟,阴道内有少量白色分泌物,称为白带。正常情况下,白带量少,色白,无特殊气味,它是人体肾气充盛、脾气健运的表现,具有濡润阴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月经期前后、妊娠期白带量可能稍增多,此属生理现象。
如果带下量多,黏稠如脓,或清稀如水,或杂见五色,有腥臭气味,伴局部刺激症状或全身症状时,则属病理性带下,称带下过多。
中医专家介绍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带下量多需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操作手法如下:
1.脾虚带下
(1)取站立位,以手掌横摩带脉100次。
(2)取仰卧位,用单掌按揉小腹,顺时针、逆时针各50次,手法应深沉柔和;再用掌按法按压气海穴5分钟;最后用拇指按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用禅推法推脾俞、胃俞穴各2分钟;再用掌擦法反复擦背部脾俞、胃俞穴区域,以有热感为度。
按摩穴位的注意事项
推拿即按摩,是目前人们最常用到的一种治疗颈腰椎劳损、缓解疲劳紧张等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其中,中医穴位按摩的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从西医角度,如何理解穴位按摩呢?
“穴位”即肌肉、肌腱、骨头连接的关键点
按中医的观点,中医称之为“穴位”的部位,是推拿按摩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相对于身体别的位置要更加敏感一些,按摩后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
现代西医解剖也有相关研究,西医认为,所谓穴位即“肌肉、肌腱、骨头”相连接的关键点,通过按摩让这个关键点松了,整个一条肌肉都会随之放松。
错误的按摩手法会导致疼痛
如果只是单纯按摩肌肤,会导致损伤,那患者可能会觉得痛,但如果找到“关键点”,用巧劲弹拨几下,整个人就会放松了。
这就是为何有的人按摩完以后,第二天会觉得不适,甚至全身疼,那就是按摩的手法不正确、过度了;正确的按摩后,只会带来舒服放松的感觉。
建议将推拿按摩列入规范管理之中
推拿按摩行业鱼龙混杂,大多数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考核的,没有掌握人体的结构以及专业的医疗知识,中医推拿按摩的效果也十分差,甚至加重病情。
如果国家能将推拿按摩列入规范管理中,如执证上岗等,会更利于民众对于中医推拿的正确认识、以及避免因按摩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因此,建议广大民众,最好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推拿、正骨等。
小儿推拿的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推拿按库手法于小儿腹部,能直接调节内脏神经。一般推拿按摩可使内脏神经兴奋,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增加,消化腺的分泌活跃,胃肠煽动增强,消化功能显著改善。消化系统的分泌功能降低时,在腹部用较重推拿按摩法治疗较为适宜,分泌功能升高时用中、轻度推拿按摩手法较为适宜。对于小儿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溶积等都可采用推拿按摩治疗。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推拿保健
日常生活中腰背酸痛,可以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推拿按摩保健,缓解腰背疼痛,但是急性腰损伤或急性腰背痛的患者应强调充分休息,同时应避免施行作用于腰椎骨关节的各种推拿按摩手法治疗,具体请听从专业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