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跑步时膝关节受伤
如何避免跑步时膝关节受伤
在跑步中,由于我们的双脚与地面反复的接触,膝关节既要承担体重的压力,还要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准备不足,很容易损伤膝盖,长期如此,还可能让自己的膝关节变成“跑步膝”。
何为跑步膝?
它是因为不合理的运动量、运动姿势以及膝关节自然磨损、退化共同作用而出现的。因此,适量的控制运动时间,规范跑步姿势都能做到事半功倍。长期跑步让膝关节经受反复冲击,导致膝关节劳损,是引发跑步膝最重要的原因。如膝关节老化这样的因素又会加剧膝关节磨损。
不过,年轻、业余跑步爱好者更容易“拥有”跑步膝。这可能是他们自恃身强体健,不免有运动量过大的时候。跑步膝一旦出现,给跑友们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既通过跑步健身或减肥,又保护自己的膝关节呢?
选择一双适合自己脚型的跑鞋是相当重要的。某些品牌专卖店提供个性化的足底压力测试,进而推荐适合的跑鞋或鞋垫。使用椅子等物体,将脚跟放在上面,勾脚尖;保持背部伸直,从髋关节处向前倾斜身体直到感觉腿部后侧有牵伸感;换另一侧腿且重复,每侧腿牵伸2-3次。
仰卧,一侧膝关节弯曲在地面上,抬起另一侧膝关节相对伸直(可微屈),同理,两侧腿各完成10次为一组,重复进行10组。平躺于地面,双脚成90°,头部可微微远离地面望向抬起的脚尖。
想要穿着舒服的鞋,可以根据自己的脚型直接去鞋店进行测试。如果一只脚中正,一只外翻,建议买抗外翻,因为中正的脚穿外翻也一定有危险,但如果外翻的脚穿了中正的鞋,外翻可能更严重。
女性跑友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之多。
人体42%的过度使用损伤与膝关节有关。室外跑步比室内跑步来得好,尤其是在公园等绿色植物多的地方。
通过以上专家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跑步的时候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避免受到伤害了,大家在跑步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运动姿势,并为自己挑选一双适合的舒适的跑鞋。
夏天怎么跑步能减肥
1、每分钟180步。
多项研究证实,日常跑步锻炼时,每分钟大约180步的速度最理想。否则身体与地面的冲击力就会增大,导致膝关节疼痛。
2、头肩稳定。
跑步过程中,头部和肩部应保持稳定,切忌摇头晃脑。两眼应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
3、身体挺直。
从脖颈到腹部的身体躯干应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弯腰驼背或刻意挺直,左右摇晃幅度不宜过大。这一姿势有助于保持呼吸顺畅、身体平衡和步幅协调。
4、迈向正前方。
跑步时,最好避免腿部侧向动作。侧面摆动腿部不仅多余,而且还容易导致膝关节受伤。正确姿势应该是大腿迈向正前方。
5、小幅度扭胯。
跑步过程中,胯部扭动幅度约为5度至7度。扭胯幅度超过10度则容易导致髂胫带综合征(膝外侧痛)或大腿后群肌拉伤等问题。
6、前后摆臂。
跑步时候,自然摆臂十分重要,手的左右摆动幅度不应超过身体正中线,上下摆动不能高过胸部。摆臂过程中,手指、手腕和手臂都应保持放松,肘关节弯曲90度左右,靠近身体两侧。
7、轻轻握拳。
跑步时,双手应自然轻握。握拳过紧会造成前臂肌肉紧绷,进而阻碍肩部正常动作。跑步时,手上千万别握着手机、MP3或饮料瓶,否则会导致身体摇摆,无法保持正确的直立姿势,增加损伤几率。
8、步伐短小。
步伐一旦过大,跑步时就会有伸脚向前够的感觉,这样会产生破坏性的压力,极易造成运动伤。日常跑步过程中,步伐不必太大,每次落脚点位于身体前方33厘米左右为宜。突然加大步伐容易导致跟腱受伤。落地后脚趾应有“抓地感”,身体同时前倾,以减缓脚部与地面的冲击力。冲击力越小,脚踝及其关节受伤的危险就越小。
9、勤换运动鞋。
运动鞋穿太久鞋垫弹性会减弱,失去缓冲作用,容易导致关节受损。建议每跑480~800公里就该换双新运动鞋。不过具体情况应视体重等因素而定。体重越大,运动鞋寿命越短。可以用75000除以你的体重磅数(1千克≈2.2磅),得出的就是每双鞋最多跑的英里数(1英里≈1609米)。
跑步关节痛是什么原因
平时根本没有运动,突然进行强度比较大的跑步锻炼,关节部位没有一个适应过程,一时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就会产生疼痛感。
在跑步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等都没有活动开,不能适应跑步状态,也容易导致关节韧带的拉伤,从而出现关节疼痛的现象。
跑步时间过长或是强度过大,导致关节部位的活动量也相对增加,使得关节周围的肌肉等软组织出现劳损,关节摩损过度从而引起疼痛。
跑步时的姿势不正确也会导致身体关节受到冲击受伤而引发疼痛,像落地姿势不对,跨步幅度过大等都会增加对膝关节的冲击,容易出现膝关节疼痛。
哪些人不适合跑步减肥
跑步的好处很多,能够燃脂,雕塑完美身材,锻炼心肺功能,还能增强肌肉力量。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进行这项运动。对于那些并不适合跑步的人来说,跑步可能会给他们生命带来威胁。那哪些人不适合跑步?
1.心血管疾病患者
众所周知,跑步是一项有氧运动。跑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氧气,并且消耗糖分、脂肪和蛋白质为身体供能。跑步速度加快,心率加快,心脏的泵血量就会增加,这样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负担,增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风险。
2.严重肥胖者
严重肥胖者指的是指体脂率远超过28%的肥胖者。过于肥胖者的下肢承受了身体的大部分重量,本身已经受到较大压力,如果还进行跑步,只会给下肢关节“雪上加霜”,容易造成膝关节受伤。因此,建议严重肥胖者少做或不做跳绳、跑步等这些对关节压力大的运动,可以多做游泳、快走等负担小的运动。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不适宜马上进行跑步,避免出现低血糖情况。而重症糖尿病患者,在没有注射胰岛素时或出现急性感染发热情况时,也不适宜跑步。因为这时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低,体内葡萄糖无法满足跑步的能量供给,身体就会消耗大量的脂肪来为运动提供能量。而大量消耗脂肪产生的脂肪代谢物 ——酮体,有可能会致使人中毒。
4.膝关节曾受过严重伤害者
跑步是一种对下肢充分锻炼的运动,对膝关节的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对于膝关节曾经受过严重伤害者,在康复后,并不建议马上进行跑步运动。可以先从快步走练起,循序渐进,情况转后,可以考虑慢跑。但是如果发现膝关节有反复发作情况,建议不再跑步为宜。
如何跑步能避免伤害
1.开跑前热身
开跑前通过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热身,活动肌肉和韧带,让身体进入运动状态,能够避免跑步过程中出现肌肉受伤或韧带拉伤等情况。
2.买一双好鞋
跑步时穿上一双舒适的,弹性好的跑鞋能够缓冲跑步时对下肢的震荡,避免脚踝和膝盖受伤。
3.跑速不宜过快
速度越快并不代表减肥效果越好。如果你不是经常运动的人,刚开跑时应该从慢跑开始,再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加快速度。而不是一上来就快速开跑。
4.过程中要注意身体发出讯号
跑步出现猝死或者膝盖受伤等情况前,身体都会发出讯号,因此,要避免跑步受伤,就要留意这些讯号。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头晕,膝盖微微疼痛等情况,建议停下跑步到一边休息,千万不要逞强继续往下跑。
跑步关节痛是什么原因 姿势不正确
跑步时的姿势不正确也会导致身体关节受到冲击受伤而引发疼痛,像落地姿势不对,跨步幅度过大等都会增加对膝关节的冲击,容易出现膝关节疼痛。
跑步膝盖外侧疼怎么回事呢
膝关节受伤了,要先停止跑步。跑步时膝盖所受的冲击是体重的几倍,体重偏重+跑鞋减震不好+在硬质路面跑步,或者长期没正常训练,突然间运动量过大,膝盖、小腿肌肉、脚弓肌肉等不协调不适应, 就都容易会导致这个结果。
膝关节是人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它所受到的应力较大.膝关节疼痛时有发生,而这种疼痛往往被忽视或者被人们武断地认为是关节炎等病症。
其实,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对青少年来说,因运动不系统,运动量没有坚持循序渐进,运动前没有充分做好活动各关节、压腿、热身等原因引起的比较多,希望大家记得跑步不能激进。
建议先停止跑步。建议每天都坚持理疗、按摩、热敷,如果时间上不方便可以买个理疗仪自己理疗。
好转后(一般约2-3各月)先从恢复走路开始,再逐步加量,再间歇跑(走一段跑一段),适应了再完全恢复跑步。注意的是千万要循序渐进,注意预先热身,揉膝盖,还最好买双避震好些的跑鞋。
每天跑五公里伤膝盖吗 每天跑五公里伤膝盖的原因有哪些
跑步虽然有益于健康,但是不建议天天跑,像每天跑五公里,跑步次数过于频繁,容易造成膝盖等部位的疲劳,超负荷运转,从而引发伤害。
每天在跑步前没有充分热身,身体的关节、肌肉等都没有活动开就去跑,会容易导致膝关节韧带拉伤;而且没有充分的热身,会导致膝关节不能分泌足够的润滑成分,在跑步时膝盖磨损严重。
每天在硬水泥地,或是凹凸不平的山地上跑五公里,由于这些地方地面的弹性差,对膝盖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很容易导致膝盖受伤,在跑步后会出现膝盖疼的不适感。
如果在跑五公里时随便穿双鞋,像拖鞋、皮鞋、高跟鞋,缓震效果差,会给膝盖造成很大的冲击,增加对膝关节的压力,导致膝盖受到损伤。
每个人跑步的姿势都是不同的,在跑步过程像步伐跨度过大、脚外八跑等姿势比较容易增加对膝盖软骨的磨损,使膝关节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下来对膝盖伤害是很大的。
跑步过程中用力过猛,如两脚落地太猛,脚跟先用力着地,是容易对膝盖造成大的冲击,从而引发伤害。
本身体重过重的人群,在跑步时,膝盖可能会其他人群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也更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
如何护理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
因为跑步时膝盖所受的冲击是体重的几倍,所以体重偏重、在跑步时跑鞋减震不好、在硬质路面跑步,或者长期没正常训练,突然间运动量过大,膝盖、小腿肌肉、脚弓肌肉等不协调不适应,这些都是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情况出现的原因。
了解了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的原因,护理的方法就简单了。首先,要停止跑步。运动损伤一般要2至4个月才能痊愈,这期间不能把膝关节跑疼,否则又要重头开始。先停止跑步几天,让膝关节恢复一下。
其次,冷敷。如果跑步后感觉膝盖疼,可以找冰块冷敷十几分钟,不要超过20分钟。为防冻伤,可把冰放在塑料口袋里,并加点水。
最后,就是要多活动。跑步后不要老坐着不动,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虽然难受,但还是要进行一些运动,可以选择慢慢的散步,不要让腿老是一个角度地弯曲不动。再次开始跑步后要选择慢跑,跑一段时间觉得膝关节没有出现不适在慢慢的增加运动量。
跑步虽然是一种很好地运动,健康又环保,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备两面性的。朋友们在跑步时一定要做好护理,避免跑步引起的膝关节疼等问题。可以在跑步之前做好热身,选择良好适合自己的跑鞋。不要在硬质的路面上跑步,跑步的姿势要规范正确。我们要健康的跑步,不要留下任何的隐患。
正确的跑步技巧
身体挺直
从脖颈到腹部的身体躯干应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弯腰驼背或刻意挺直,左右摇晃幅度不宜过大。这一姿势有助于保持呼吸顺畅、身体平衡和步幅协调。
头肩稳定
跑步过程中,头部和肩部应保持稳定,切忌摇头晃脑。两眼应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
前后摆臂
跑步时候,自然摆臂十分重要,手的左右摆动幅度不应超过身体正中线,上下摆动不能高过胸部。摆臂过程中,手指、手腕和手臂都应保持放松,肘关节弯曲90度左右,靠近身体两侧。
轻轻握拳
跑步时,双手应自然轻握。握拳过紧会造成前臂肌肉紧绷,进而阻碍肩部正常动作。跑步时,手上千万别握着手机、MP3或饮料瓶,否则会导致身体摇摆,无法保持正确的直立姿势,增加损伤几率。
步伐短小
步伐一旦过大,跑步时就会有伸脚向前够的感觉,这样会产生破坏性的压力,极易造成运动伤。日常跑步过程中,步伐不必太大,每次落脚点位于身体前方33厘米左右为宜。突然加大步伐容易导致跟腱受伤。落地后脚趾应有“抓地感”,身体同时前倾,以减缓脚部与地面的冲击力。冲击力越小,脚踝及其关节受伤的危险就越小。
迈向正前方
跑步时,最好避免腿部侧向动作。侧面摆动腿部不仅多余,而且还容易导致膝关节受伤。正确姿势应该是大腿迈向正前方。
小幅度扭胯
跑步过程中,胯部扭动幅度约为5度至7度。扭胯幅度超过10度则容易导致髂胫带综合征(膝外侧痛)或大腿后群肌拉伤等问题。
每分钟180步
多项研究证实,日常跑步锻炼时,每分钟大约180步的速度最理想。否则身体与地面的冲击力就会增大,导致膝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