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也会致寰枢关节脱位
“感冒发烧”也会致寰枢关节脱位
因寰枢关节紧靠咽部,得了感冒后,咽部特别是咽后壁的炎症就可能波及寰枢关节,使椎骨充血,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导致稳定性进一步滑坡,容易发生颈椎寰枢关节半脱位。
最近夏转秋气温变化大,身体较虚弱的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近期因为感冒发烧导致幼童脖颈关节脱位的现象也是多次发生。
孩子得了感冒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颈部,一旦发现孩子颈部活动受到限制,或抬头无力,或诉说颈痛,应立即就医。
颈椎牵引在家里做可以吗 颈椎牵引一般多长时间
颈椎牵引一般多长时间,这个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治疗什么样的疾病,比如颈椎病,还有外伤引起的颈椎骨折并脱位还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等等疾病。如果是治疗颈椎病,治疗周期是七到十天一个疗程,还有的医院也是牵引一个月,持续牵引五天休息两天,这种情况都是可以的,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还有病人的耐受能力来决定方案。
感冒发烧也会致寰枢关节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患,其可以引起延髓、高位颈脊髓受压,严重者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其致残、致死率高,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神经外科晏怡教授认为感冒后出现了歪脖、颈部疼痛、转头困难不要掉以轻心,如果出现了加重的势头就必须马上就医。
“很少有家长能注意到,如果孩子最近经常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伴有头晕、头痛、低头偏向一边的,就要注意是否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情况。”然而很多家长并不能理解,为何感冒发烧也会引起关节脱位。晏教授解释因寰枢关节紧靠咽部,得了感冒后,咽部特别是咽后壁的炎症就可能波及寰枢关节,使椎骨充血,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导致稳定性进一步滑坡,容易发生颈椎寰枢关节半脱位。
最近夏转秋气温变化大,身体较虚弱的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扁桃体发炎。近期因为感冒发烧导致幼童脖颈关节脱位的现象也是多次发生。
脊柱神经外科晏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得了感冒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颈部,一旦发现孩子颈部活动受到限制,或抬头无力,或诉说颈痛,应立即就医。
寰枢关节脱位有什么常识
合并齿状突骨折即寰椎连带着齿状突骨折一并移位。从枢椎椎体后上角或骨折线后缘测量到寰椎后弓的前缘,此距离为脊髓可占据的有效空间,可据此估计缓冲间隙的狭窄及脊髓受压的情况。
单纯的寰椎前脱位不伴有齿状突骨折的寰枢关节脱位,必有寰枢之间韧带的广泛损伤。由于齿状突的存在,脊髓被夹在齿状突和寰椎后弓之间,更易受伤。
先天性畸形脱位
枕颈部有发育异常者,外伤后较正常人更易发生寰枢关节急性脱位。多数病例是在少年以后逐渐发生寰枢关节不稳定。常见的两种:
(1)分节障碍,表现为枕骨寰椎融合成颈2~3椎体融合;
(2)齿状突发育不全。
自发性脱位
成人病例多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则多继发于颈部深在感染。
寰枢椎旋转固定的实质是陈旧性脱位。Fielding(1977年)把自发出现或轻度外伤后出现的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状态称为寰枢椎旋转固定。在以后(1983年)他又称之为旋转性移位。
病理性脱位
也为缓慢发生的脱位,与自发性发生脱位的区别在于确有寰椎和/或枢椎的骨质破坏性病变。在我国以寰枢椎结核为多见,也偶见于寰枢椎肿瘤或骨髓炎。
儿童感冒给孩子退烧的注意事项
感冒在不少人眼里只是小毛病,可若随其发展,小毛病也可能出现大问题,尤其对还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感冒可能引发一种名为寰枢炎的并发症,使孩子的脖子失去灵活性。 人体与颅骨相连的第一颈椎叫寰椎,第二颈椎叫枢椎,这两部分同周围韧带一起构成寰枢关节,主要掌控着头部转动的功能。
这个关节紧靠咽部,人们得了感冒后,咽部特别是咽后壁的炎症就可能危及寰枢关节,使脖子不太稳定。如果此时孩子头颈部用力运动,如忽然伸屈或扭转,则可能导致颈椎脱位。
医生提醒,由于该病“青睐”儿童,所以当孩子感冒后,家长不要忘记保护孩子的颈部,如睡觉勿用过高的枕头等,一旦发现孩子颈部活动受到限制,出现头无力或诉说颈痛等情况则应立即就医。
手腕扭伤千万不能随便捏
春节后,年初七开始,每天晚上做上百个仰卧起坐。昨天,做到一半时,颈椎有点不舒服。次日,他便去私人推拿诊所,推完后,反而颈部疼痛难忍,甚至出现四肢麻木。专家指出,锻炼要适度,一旦出现颈、腰椎急性扭伤时,应及时就医,不恰当地揉捏按摩反而会加重病情。
典型的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症状,一般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因内外力失衡,位置移动超过生理限制范围后不能回到正常状态且引起以颈项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严重者还可造成脊髓和(或)椎动脉压迫,病情相对复杂。
其实一开始只是急性扭伤,经过不恰当的按摩揉捏,反而雪上加霜,造成了关节脱位。在扭伤急性期,最主要是将损伤的组织修复,24小时内可以用冷水冲洗或冰块冷敷受伤部位进行止血,而不是大幅度揉捏按摩,也不适合贴活血的膏药,不恰当的揉按,容易造成骨折移位、局部受伤神经红肿更厉害,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运动其实也和穿衣服一样,不能过大和过小,适合自己的最重要。对于长期不运动的年轻人来说,运动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身体活动开,避免发生扭伤等;其次要控制好运动的量和强度,每个人的体质、体能各有差异,但是无论运动量多大,过后只要睡一觉就能及时恢复体能,不觉得累,说明基本上是适量的;最后运动完以后要合理收起,大汗淋漓后马上洗澡,易患感冒。因为运动后大量排汗,毛孔微张,这时洗澡或外出,寒气易侵入体内。中医有云:“避风如避剑。”正确做法是,运动后用毛巾擦干身上的汗,略微休息后,再洗澡或外出。
孩子感冒时别忘护好脖子
孩子感冒时,家长最爱嘱咐他们“多喝水,多休息”,专家提醒,还应该额外地注意保护好孩子的颈部,以免发生感冒并发症——寰枢关节半脱位。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何腾峰医生说:颈部的第1、2椎又叫寰枢关节,位置紧靠咽部,得了感冒后,咽喉部的化脓性炎症,会累及到寰枢关节致炎症性病变。而儿童的韧带、关节发育尚不完善,咳嗽或睡眠姿势不当,或头颈部用力运动,可引起寰枢关节间韧带松弛,致半脱位或脱位,特征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头向一侧倾斜约20度,头部姿势就像一个人在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因此,孩子得了感冒,不要忘记保护孩子的颈部,感冒期间不要做翻跟头、快速扭脖子等与颈椎有关的剧烈运动。一旦发现孩子颈部活动受到限制,或抬头无力,或诉说颈痛,就要立即到医院检查,进行抗炎、复位治疗,父母千万不可当作一般扭伤、落枕等来处理,更不要随意给孩子推拿、按揉,以免损伤脊髓。
寰枢关节脱位病因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我们的上颈椎最容易出现的损伤了。如果没有及时有限的治疗,脱位会呈进行性加重,压迫脊髓高位,危及生命。如果没有遭遇暴力外伤,寰椎横韧带、翼状韧带、关节囊韧带以及齿状突都可以保持完整,不会颈椎寰枢关节半脱位。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颈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诱发因素吧。
颈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诱因
炎症过程。常见的有类风湿疾病,关节附近以及滑膜组织受到炎症侵蚀,关节软骨遭受破坏。代谢疾患,常见的是痛风性尿酸盐的沉淀以及黑尿酸尿性褐黄色素沉淀,堆积在我们的关节软骨,关节会出现软骨变化。
生物力学因素。当我们的软骨出现疲劳的倾向时,比如巨大应力持续地作用,软骨疲劳等。反复受力不到会导致胶原纤维出现断裂,且也会耗费软骨表面的蛋白多糖。骨畸形增大,软骨需要承受这应力。因为关节骨折、脱位、髋臼发育异常以及骨骺滑脱等,支持负荷面会减少,接触压会升高。导致高负荷的压力。
颈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诱因还有激素作用。肢端肥大症患者关节软骨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生长激素会对软骨细胞造成一定的刺激。如果动物老化,就会开始缺乏激素,导致软骨细胞退变,代谢降低。糖尿病患者中的软骨细胞会出现进行性异常,容易患骨性关节炎。
最后一点是化学损伤。全身及局部用化学药物,导致软骨细胞的生命力及代谢活动性受到破坏。关节注射皮质类固醇的合成降低。如果我们是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的话,会导合成代谢低,糖蛋白丧失。组织学变化也被称为局灶性软骨软化以及早期骨性关节炎。碱性药物也会诱发颈椎寰枢关节半脱位,常见的有氮芥或塞替哌等。
脖子歪不一定就是落枕
儿童身体结构的各部分发育常不够充分,韧带强度比成人差、关节囊也较松弛。上颈椎前方紧贴咽后壁,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咽后壁的炎症可影响到寰枢椎的关节囊及周围韧带,使关节囊发生炎症,局部充血、韧带松弛。专家指出,此时如果睡姿不良、合并轻微外伤,寰枢关节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错位,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落枕”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脱位急救与护理注意事项
病例
孩子感冒脖子歪 被误认为是“落枕”
10岁的小男孩李浩半年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等常见的感冒症状,爸爸妈妈觉得不是太严重,就给他吃了些感冒药,吃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在感冒后的第3天,李浩早晨起床时觉得颈痛,并出现歪脖子的现象,当时妈妈以为他是“落枕”所致,就给他揉了揉,以为过两天就没事了。谁知,李浩的感冒逐渐好了,但脖子却一直没好。1个月后,眼看孩子的脖子越来越歪,妈妈赶紧送他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寰枢关节已经错了位。在当地医院,经过牵引、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等治疗后,李浩的歪脖子非但不见好转,他甚至因越来越强烈的颈痛只能躺在床上。
日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对李浩进行了系统的检查,最终确诊其为严重的“寰枢关节脱位”。该院脊柱专科主任梁德教授指出,李浩及早发现病情通过手法和牵引等保守治疗手法可以使关节恢复正常,但由于误诊,且一拖再拖,已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保证关节稳定、防止脱位进一步加重伤及脊髓神经,建议给他做寰椎与枢椎融合手术。
上肢麻木的描述
症状表现:
上肢的问题与颈椎病有关。上肢麻木为颈椎病的主要表现之一。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临床表现。
须与上颈段椎间盘综合征鉴别的病症:
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扭伤或半脱位常可引起与上颈段椎间盘综合征相同的临床表现。患者年龄较小,或有或无损伤史,常诉严重颈痛,向一侧头皮放射,可至额部。颈项僵硬,椎旁肌痉挛,不能点头转颈,常呈斜颈畸形。
椎旁肌和“风池穴”处有压痛,但无上肢疼痛和体征。X线摄片正常,或从张口位中见到寰枢关节半脱位。这些征象常见于“落枕”,在儿童则为颈椎自发性半脱位。
症状诊断: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偏瘫。本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或颈肩综合症。
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象检查,但在条件许可时,借用一些辅助方法,可对确定病变的性质、部位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奎根氏试验、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颈椎静脉造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