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判定肥胖

怎样判定肥胖

1、通过BMI判定肥胖

事实上,BMI是最普遍的一种判断肥胖的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从18岁到65岁以上的人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判断。它是用体重的公斤数来除以自己的身高米数平方所得到的一个数字,这种方法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们的胖瘦程度和健康与否的标准。若是大家要分析一个人体的体重在不同的高度下所引起的健康影响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2、通过脂肪率测定法判定肥胖

在我们的身体中可以概括的分成脂肪和非脂肪两部分,而人体的体重就是脂肪的重量和非脂肪的治疗所组成的。非脂肪重量是指人体骨骼和内脏以及肌肉等器官组织的重量。除了肌肉上面的组织以外,其他的组织并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因此,瘦体重的变化也能够反映出肌肉重量的变化。脂肪重量的变动性特别大,一定体脂重超过比例就能判定为肥胖。

3、通过腰围测量判定肥胖

腰围(WC)是中心型肥胖(腹部肥胖)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内地尚没有公认统一的数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专家认为:中国成年男性腰围应在85厘米以内,80~85厘米之间为超重,85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成年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75~80厘米之间为超重,80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腰围超标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显着增加。

测量腰围应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其实这一指标患者是可以自己经常测量的,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正确的方法。

生长纹和肥胖纹的区别是什么

1、引起的原因不一样

虽然说生长纹和肥胖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但是,这两者引起的原因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引起生长纹出现的原因是因为皮脂下的内分泌紊乱导致的,而肥胖纹出现的原因是人本身比较胖,然后才会长的一种纹路,所以,你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来判断自己身上长的到底是生长纹还是肥胖纹。

2、外形有差异

生长纹一般来说是比较短而且也比较粗的,还会经常一片一片的出现呢,但是,肥胖纹则是很细很长的,一般来说都是左右两条在一起的,所以说,通过其外形特点你可以轻易的看出来自己身上长得到底是短而粗的生长纹还是长而细的肥胖纹。

3、颜色不一样

生长纹的颜色一般来说都是红色的,但是肥胖纹的颜色则不一样,肥胖纹的颜色一般呈现出的是黑色或者是紫色,颜色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判断差异的方式,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己身上的到底是生长纹还是肥胖纹,那么,这个时候不妨尝试通过颜色来做出判断。

运动减肥的原则 正确认识自己

锻炼前,通过标准体重测算方法,判断自己是轻度肥胖、中度肥胖或是过度肥胖,然后根据肥胖的程度制定减肥锻炼计划。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严重的肥胖一眼就看得出来,但多数人需要进行身高、体重的测定和体质指数的计算。知道标准体重和理想体重范围的确定方法后,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就没有困难了。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的百分比来衡量:实际体重/理想体重比值(%)=实际体重(公斤)÷理想体重(公斤)′100%。根据这个公式,若结果在90~110%之间,表明体重正常;若在110~120%之间,属于超重;若大于120%,则可诊断为肥胖。反之,若在80~90%之间,属于低重;若小于80%,则属于消瘦。在确认肥胖后,仍可进一步进行分级:若在120~130%之间,为Ⅰ度肥胖(轻度肥胖);若在130~150%之间,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在150~200%之间,为Ⅲ度肥胖(重度肥胖);若大于200%,则属于病态肥胖。

2.根据体质指数来衡量:如前所述,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根据此公式,若结果在20~25公斤/米2之间为正常;若在25~27公斤/米2之间为超重;若在27~30公斤/米2之间为Ⅰ度肥胖(轻度肥胖);若在30~40公斤/米2之间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大于40公斤/米2,则属于Ⅲ度肥胖(重度肥胖)。关于肥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我们现再用下面的表格加以总结(见表)。

上述两种公式计算简单、实用,因而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有时仅靠体重一项指标来判定是否肥胖并不准确,例如一些运动员,因肌肉发达,其体重可能已达到上述肥胖标准,但一般并不将他们列入肥胖行列。为准确起见,有时需采用测定体脂来判定是否肥胖的方法。若男性体脂含量大于25%或女性大于30%,则可诊断为肥胖。

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

正常男性的腰围/臀围之比应小于0.90,正常女性腰围/臀围之比应该小于0.85。超过上述指标的肥胖者,应考虑腹部型肥胖的诊断。

厌食症的诊断方法

根据ICD-10规定,肥胖被当作一般性医学症状,但是并未确立肥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DSM-IV并没有将肥胖收录在内。然而,若某些证据显示特殊的肥胖个案之心理因素对其病程发展影响甚巨,则可以使用“影响医学状况之心理因素”加以讨论,包含心因性厌食症、心因性暴食症以及其他饮食疾患等。

心因性厌食症之基本特质为“患者拒绝维持正常之体重下限”,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并伴随着对自己身材和体重的知觉障碍。已经开始行经的女性可能会伴随着停经或无月经症。可以根据以下三项准则来判断之:

体重就年龄与身高而言低于正常水平 (发育中的儿童或青少年的判定标准可以订为“未增加预期之体重”)

患者本身强烈地恐惧体重的增加或肥胖。

常常伴随着对自身身材与体重的看待方式扭曲。

心因性厌食症患者之自尊心受到其身材与体重影响极深,能够成功减轻体重被视为自律的表征,而变胖或者体重增加则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和无法接受的自我控制失败。有些患者也会承认自己是瘦的,但否认体重持续减少带来的严重合并症。已经行经的妇女会有停经的表现,也常被视为是判断该病患的准则之一。

1、亚型:

心因性厌食症患者可以根据“有无规律暴食或清除行为”分为下列两种亚型:

2、禁食型:体重下降是来自于节食、禁食、或者过度运动。

3、暴食型:或称为清除型,本型患者多数每一星期至少从事一次暴食与清除行为,但并无最低限度。有的没有暴食行为,但在少量进食之后即行催吐、灌肠、泻药等方式来排除食物。

减肥最重要的是瘦腰

全身肥胖危害大

使用简易的人体测量学指标预测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病风险,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预防的积极作用,BMI(体重/身高2)和腰围均为评估肥胖的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然而人们往往通过BMI来衡量肥胖的程度,从而忽略了腰围的增加对健康危险的指示作用。近来苏州大学医学部在研究中发现,以BMI为判定指标的全身性肥胖和以腰围为判定指标的腹型肥胖,在一些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不等同,其中腹型肥胖者患并发症的危险要比全身肥胖者大得多,这在他们升高血压和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几率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专家在对2778名对象的追踪观察中发现,部分个体BMI降低的同时,其腰围可能并没有显著下降,甚至会升高;而BMI在升高的同时其腰围也可能降低,因此,仅仅通过体重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肥胖是误区,容易将BMI正常但腰围高出正常范围的人划入低风险人群,但事实上这部分人的疾病风险依旧很高。腹型肥胖反而比全身性肥胖危害更大,尤其应引起重视。

奇亚籽的食用方法 不宜多吃

奇亚籽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多吃很容易对胃肠道造成负担,引起肠胃的不适,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或者其他不适症状。而且奇亚籽的脂肪含量比较高,食用过多容易引起肥胖,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一定肥胖或者肠胃不适的人群来说,长期食用过多可能会对机体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不同肥胖类型选择瘦脸霜

许多拥有肉肉脸的女性都在大把大把地将瘦脸减肥产品往脸上抹,但结果却是没有任何效果。那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如何瘦脸最有效?要根据不同的肥胖类型来选择瘦脸霜。

根据不同肥胖类型选择瘦脸霜

面部肥胖的成因主要来自于水肿、脂肪、肌肉和面部骨骼,具体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1:浮肿型

原因:血液及淋巴循环不佳造成水分排泄不畅而引起的脸部浮肿型。

判定:早晨起床时眼皮及脸颊常常会出现浮肿。

方法:减肥产品的功效之一,就是促进血液循环和细胞内循环,排除毒素,消除水肿。若在纤体产品中看到可可精萃、辣椒素、薰衣草、天竺葵等成分,就能明白它有利于促进排水、消肿。很多产品中含有辣椒素,其作用是能够疏通血脉、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促进淋巴排毒和排汗,从而改善水肿型肥胖,是局部减肥的好东西。

2:脂肪型

原因:由于脂肪堆积而造成的圆形胖脸。

判定:体重明显上升,稍微运动身体就会感觉非常沉重。

方法:应挑选含有瘦身消脂功能的按摩霜,以逆时针打圈的方式按摩15分钟以上。

3: 肌肉松弛型

原因:由于脸部表情生硬匮乏,表情肌肉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锻炼以致萎缩,造成脸颊及下颚出现松弛的现象。

判定:脸颊松弛,鼻翼及嘴角处有明显的法令纹。

方法:因脂肪的储存及释放失去平衡,造成表皮海绵状的松弛,就会出现橘皮组织,这与饮食过度和缺乏锻炼分不开。想消除橘皮现象,就要针对水性脂肪入手。使用含丰富维他命、蛋白质、胶原蛋白等精华的 抗老化修护保养品(如精华液、紧肤霜、特效修护剂等),能修补受损皮层纤维。

4:僵硬敦实型

原因:由于磨牙及平时咀嚼过于用力而造成脸部肌肉僵硬使得脸部轮廓变大。

判定:脸不算很大,但是腮帮子又硬又鼓,视觉上就显得比一般人要大了。

方法:可以使用一些含中药成分的产品或中成药。

5:骨骼歪斜型

原因:由于腰部及脊椎部位骨骼的歪斜及不正确的姿势造成脸部骨骼也出现轻微的移位,使得脸部看上去肥胖。

判定:左右两边眼睛及眉毛高度不一,左右两边法令纹长度不一样。

方法:这是一种特别的类型,建议尽量不用减肥产品,而应纠正驼背、盘腿及用手托脸等的不正确姿势和总是用一边牙齿咀嚼食物的坏习惯,再配合骨盆体操改善腰部歪斜。

肥胖的判别

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的状态称为肥胖。那么什么是标准体重呢?标准体重也叫理想体重,是依大多数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关系而制定的。不同种族、地区的标准体重也不尽相同。如日本人的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中国人实际的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48;

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50;

南北方的划分是以长江为界。

例:某×、天津人、身高173厘米。此人的标准体重=(173-150)×0.6+50=63.8公斤

4种肥胖脸型,对症选择瘦脸霜

1:浮肿型

原因:血液及淋巴循环不佳造成水分排泄不畅而引起的脸部浮肿型。

判定:早晨起床时眼皮及脸颊常常会出现浮肿。

方法:减肥产品的功效之一,就是促进血液循环和细胞内循环,排除毒素,消除水肿。若在纤体产品中看到可可精萃、辣椒素、薰衣草、天竺葵等成分,就能明白它有利于促进排水、消肿。很多产品中含有辣椒素,其作用是能够疏通血脉、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促进淋巴排毒和排汗,从而改善水肿型肥胖,是局部减肥的好东西。

2:脂肪型

原因:由于脂肪堆积而造成的圆形胖脸。

判定:体重明显上升,稍微运动身体就会感觉非常沉重。

方法:应挑选含有瘦身消脂功能的按摩霜,以逆时针打圈的方式按摩15分钟以上。

3:肌肉松弛型

原因:由于脸部表情生硬匮乏,表情肌肉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锻炼以致萎缩,造成脸颊及下颚出现松弛的现象。

判定:脸颊松弛,鼻翼及嘴角处有明显的法令纹。

方法:因脂肪的储存及释放失去平衡,造成表皮海绵状的松弛,就会出现橘皮组织,这与饮食过度和缺乏锻炼分不开。想消除橘皮现象,就要针对水性脂肪入手。使用含丰富维他命、蛋白质、胶原蛋白等精华的抗老化修护保养品(如精华液、紧肤霜、特效修护剂等),能修补受损皮层纤维。

4:骨骼歪斜型

原因:由于腰部及脊椎部位骨骼的歪斜及不正确的姿势造成脸部骨骼也出现轻微的移位,使得脸部看上去肥胖。

判定:左右两边眼睛及眉毛高度不一,左右两边法令纹长度不一样。

方法:这是一种特别的类型,建议尽量不用减肥产品,而应纠正驼背、盘腿及用手托脸等的不正确姿势和总是用一边牙齿咀嚼食物的坏习惯,再配合骨盆体操改善腰部歪斜。

相关推荐

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1、标准体重实际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公斤)知道标准体重了,怎么知道是不是超重呢?也可以这样计算:肥胖度=(现有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 如果数值在-10%~+10%,为正常;+11%~+19%,为偏胖;大于+20%,为肥胖;-11%~-19%为偏瘦;小于-20%为消瘦。2、体质指数BMI=实际体重(kg)/身高(米的平方);BMI24——27.9为超重,BMI>28以上的为

肥胖引起闭经怎么办

可能是多囊卵巢的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肥胖、多毛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建议做卵巢功能检查和b超检查以确诊。如果是多囊卵巢的话一定尽早治疗,不然影响以后的生 育功能。一个人肥胖,如果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异常,而其他内分泌系统也没有缺陷,那就是单纯性胆胖。一般单纯性肥胖的女性和月经紊乱是同时存在的,常见的是功能失调性子官出血或是继发性闭经导致不孕不育。肥胖

儿童肥胖的新标准

米杰解释说,一个人的体重中,既包括脂肪重量,也包括肌肉、骨骼、水等非脂肪物质的重量。对于两个BMI相同的人,脂肪所占比例可能并不一样,而机体内过度的脂肪含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过高)才是人们患上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脂肪肝等代谢异常疾病的关键因素,所以,即使是BMI相同的人,其患病几率也是不同的。而且,成年人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对于一般人而言,BMI数值的增加,基本可以反映体内脂肪含量和比例的增

儿童肥胖标准是什么

我国大多数门诊的衡量标准是按照理想的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但这种判断方式极有可能遗漏矮小的肥胖儿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诊断。肥胖病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3~7岁的体质指数(BMI)指标:男BMI均值3岁15.624岁15.435岁15.526~7岁15.58女BMI均值3岁15.344岁15.025岁14.786~7岁14.77体质指数(BMI)等于体

基因决定肥胖类型对症减肥健康瘦

基因肥胖类型一:脂质型肥胖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脂质”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饮食上如果吃得口味比较重,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水肿的状况。这种类型的肥胖想要瘦下来,重点在于避免高盐饮食和减少动物性油脂的摄入。基因肥胖类型二:代谢型肥胖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脂肪燃烧”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这种类型的肥胖脂肪顽固型强,脂肪易堆积在臀部及大腿外侧皮下,需要配合运动提高基础代谢率,才能获得良好的减肥效果。基因

肥胖儿童的标准

衡量肥胖儿童的2项标准:我国大多数门诊的衡量标准是按照理想的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但这种判断方式极有可能遗漏矮小的肥胖儿童,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诊断。肥胖病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3~7岁的体质指数(BMI)指标:男BMI均值3岁15.624岁15.435岁15.526~7岁15.58女BMI均值3岁15.344岁15.025岁14.786~7岁14.77

只吃不胖的秘密

谈到肥胖,总有人将体重与胖瘦划等号。国际上常用BMI指数(计算方法: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肥胖。然而,单纯依靠BMI的方法却并不能反映脂肪的分布特征。人的体重,包括骨骼、肌肉、脂肪等多种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通常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反映体内脂肪的蓄积程度,会将体重进一步划分为脂肪重量和 瘦体重(也称去脂体重,是指除脂肪以外的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包括肌肉、骨骼等)。因此

肥胖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肥胖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1.体重指数(BMI) 是较常用的衡量指标。BMI=体重(kg)/身高(m)2。亚太地区肥胖和超重的诊断标准为:BMI≥23为超重,BMI≥25为肥胖。2.体脂的分布特征 可用腰围来衡量。腰围为通过腋中线肋缘与髂前上棘间的中点的径线距离。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可视为中心型肥胖。3.皮下脂肪堆积程度 可由皮脂厚度来估计,25岁正常人

体重轻了说明我瘦了

肥胖,除了用体重超重百分比来判断外,还必须考虑其他因素。由于引起体重增加的原因不只是脂肪组织增多,诸如运动员(特别是健美运动员)的肌肉发达,或者重度水肿的患者,他们的体重都有可能超过正常值范围,但不一定属于肥胖,相反,体重没有达到超重体重者,并非就不是肥胖者。因其生活安静缺乏运动,热能不及消耗,脂肪在体内聚积,肌肉相对减少,其功能性的细胞组织减少,肌肉组织被脂肪组织与结缔组织所替代,但因其身体的脂

儿童肥胖症的临床诊断

⑴ 确定有无肥胖的存在。肥胖小儿体重达到或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有营养过度、少动史或肥胖家族史,呈均匀肥胖而无其他异常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体重超过20%~30%为轻度、30%~50%为中度、> 50%为重度肥胖症。⑵ 确定肥胖的病因。小儿肥胖症中绝大多数为单纯性肥胖,也称“生理性肥胖”,少数为病理性肥胖或称症状性肥胖。前者查不出原发疾病,多因小儿过食或消耗少所致,少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