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症的原因
前列腺增生症的原因
前列腺增生症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是一种不具有传染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有很多男性朋友自己本身其实并不了解哪些致病因素导致了该病,也正是如此,才导致了不少男性患者朋友被前列腺增生的问题所困扰。下面是导致前列腺增生的原因:
1、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可使人体全身毛细血管呈充血状态,造成前列腺向腺体内肿轻度水肿,而一旦出现此种情形,是极易导致前列腺增生的。
2、久坐不运动
这跟职业有关,如司机、上班族等,一方面腹压对前列腺的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坐着时前列腺体处于水平位上,它的尿道前列腺部和开口于它的前列腺腺管,处于同一平面位置上,如尿中有菌,很容易逆行入腺管造成前列腺增生。
3、长期习惯性便秘
由于解剖位置上的特点,前列腺的后叶紧贴着直肠,男性长期便秘,粪块在直肠中向前挤压前列腺,使其局部血循环障碍,另外,便秘会产生一些毒素,入血液会引起全身功能障碍,从而就会降低机体的免疫水平,造成前列腺增生。
4、饮食原因
吃刺激食物会得前列腺增生,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刺激消化道,泌尿道充血,很容易引发便秘,这些都是对前列腺的局部代谢十分不利的,都会诱发前列腺增生。男性在生活中因为工作关系,需要长时间应酬,而应酬容易抽烟,饮酒,吃辛辣,油腻性食物等不良现象,使男性的前列腺部位受到刺激,从而导致男性朋友患有前列腺增生疾病。
5、生殖系统疾病
日常生活中,如果男性朋友患有膀胱炎、包皮龟头炎、尿道炎、附睾炎、睾丸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生殖系统疾病,会使男性前列腺组织充血,水肿,长期以后,容易诱发前列腺增生。
6、不节制性生活
由于男性的性机能比较旺盛,在性生活中,经常过度频繁性生活、手淫生殖器、恣情欲旺、动作粗暴、缺乏锻炼等现象,使男性的前列腺血液循环不良,干拢到前列腺组织,引发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
如今,导致男性朋友前列腺增生的致病因素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因素,以上列举的是常见的几大原因。在平时生活中,男性朋友可要多多避开这些致病因素了。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禁饮烈酒,少食甜、酸、辛辣食品,多食蔬菜、大豆制品及粗粮,适量食用鸡蛋、牛肉、种子类食物如核桃、南瓜子、葵花子等。多饮水排尿,防止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增生症一定要做好饮食方面的护理。
2、多放松。生活压力会让前列腺有增生的机会。
3、不宜憋尿。一旦有尿意,应该立即小便,憋尿对膀胱和前列腺都是不利。
4、夫妻生活要控制。预防前列腺增生症,需要从青壮年起开始注意,关键是夫妻生活要适度,不纵欲也不要禁欲。夫妻生活频繁使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以至引起前列腺增生症。当然,过分禁欲会引起胀满不适感,同样对前列腺也不利。
5、保持清洁。男性阴部通风差,容易藏污纳垢,局部细菌常会乘虚而入,这样就会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性功能下降等,因此,坚持清洗会阴部是前列腺增生症的护理一个重要环节。清洗要习惯用温水洗,经常洗温水澡可以舒解肌肉与前列腺的紧张,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十分有好处。
老年人夜尿增多警惕前列腺增生
60岁以上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率较低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已成为泌尿外科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研究统计,我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六城市60岁以上城乡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大于50%,而既往诊断率仅为17.02%,实际患病率远高于既往诊断率,也就是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危害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1。那彦群指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需引起广泛重视。建议患者不要盲目治疗,更不能拖延不治,应该尽早咨询泌尿外科专科医生,以得到规范化的诊治和随访。”。
男性、60岁以上,出现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应警惕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其发生与年龄和性激素相关,会引起排尿障碍,降低病患的生活质量2。根据调查,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年龄通常集中在60岁以后,此
时大约每两位男性中就有一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岁时患病率高达83%。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现已与欧美等国相当3。那彦群教授建议中老年朋友,一般夜尿超过2次以上就应该看医生了。
前列腺手术后会增生吗
部分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前列腺切除,症状消失多年之后,又重新出现了排尿不畅,夜尿次数增多,尿线细等症状,去医院求治,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又长了。
为何前列腺已经摘除了还会复发,其原因为前列腺的解剖结构除了按Lowsley对胚胎时前列腺研究的结果,把前列腺分成五个叶,即前、中、后及两个侧叶,以及McNeal新的分区方法,即中央区、外周区和移行区。外周区是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最常发生的区域,而移行区则是前列腺增生症的易发部位。尿道周围还有一些腺体,主要由纤维和平滑肌组织构成,称为尿道周围腺体区,也是前列腺增生的发源地。医生摘除前列腺时,实质上是切除了外科包膜之内增生的内层组织,外层前列腺并未触动,而少量内层腺体也有可能紧贴着外科包膜未完全切除干净。很显然,这就留下了前列腺增生术后复发的物质基础。
不过前列腺增生症复发常在手术摘除前列腺多年以后才会发生,一般认为要经过10年以上。术后症状根本就未改善,或者短期内就又发生下尿路梗阻,不能称为复发。
前列腺增生症复发后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确实有效。尽管第二次手术操作的难度明显超过第一次,而且患者年龄更高,合并症更多,但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不必过分疑虑。
前列腺增生有哪些护理措施
1、注意饮食。禁饮烈酒,少食甜、酸、辛辣食品,多食蔬菜、大豆制品及粗粮,适量食用鸡蛋、牛肉、种子类食物如核桃、南瓜子、葵花子等。多饮水排尿,防止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2、不宜憋尿。一旦有尿意,应该立即小便,憋尿对膀胱和前列腺都是不利。
3、保持清洁。男性阴部通风差,容易藏污纳垢,局部细菌常会乘虚而入,这样就会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性功能下降等,因此,坚持清洗会阴部是前列腺增生症的护理一个重要环节。清洗要习惯用温水洗,经常洗温水澡可以舒解肌肉与前列腺的紧张,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十分有好处。
4、性生活要控制。预防前列腺增生症,需要从青壮年起开始注意,关键是性生活要适度,不纵欲也不要禁欲。性生活频繁使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以至引起前列腺增生症。当然,过分禁欲会引起胀满不适感,同样对前列腺也不利。
5、多放松。生活压力会让前列腺有增生的机会。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有哪些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对前列腺增生症并不陌生,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常见病,发病非常高,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症状表现为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尿流缓慢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日常还需注重饮食的调养,对病情的恢复有着很好的疗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有哪些: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一、蒲公英银花粥
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大米100克,砂糖适量。制作时,先将蒲公英、金银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煎汁,然后去渣取药汁,再加入大米煮成稀粥。粥成后加入适量砂糖,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可每日分2次食用。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二、杏梨石苇饮
苦杏仁10克,石苇12克,车前草15克,大鸭梨1个,冰糖少许。将杏仁去皮捣碎,鸭梨去核切块,与石苇、车前草加水同煮,熟后加冰糖,代茶饮。有泻肺火,利水道功效,可以有效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三、桂浆粥
肉桂5克,车前草30克,粳米50克,先煎肉桂、车前草,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煮熟后加适量红糖,前列腺增生患者晨起空腹服用,有温阳利水之功效。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四、利尿黄瓜汤
黄瓜1个,瞿麦10克,味精、盐、香油适量。先煎瞿麦,去渣取汁,再重煮沸后加入黄瓜片,再加调料,待温食用。有利水道之功效。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五、参芪冬瓜汤
党参15克,黄芪20克,冬瓜50克,味精、香油、盐适量。将党参、黄芪置于砂锅内加水煎15分钟去渣留汁,乘热加入冬瓜至熟,再加调料即成,佐餐用,有健脾益气,升阳利尿之功效。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六、枸杞肉丁
猪腿肉250克洗净切成小丁,用刀背拍松,加酒、盐、湿淀粉拌和,腌渍15分钟后滚上干淀粉,用六七成热的油略炸捞起,待油热后再炸一次捞起,使肉至酥为止,捞起盛盘。枸杞15克磨成酱、调入蕃茄酱50克、白糖、白醋成甜酸卤汁,倒入余油中翻炒至稠浓,投入肉丁拌和。
前列腺增生症食疗的方法有哪些?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吃水果对于前列腺增生是很有好处的。男性朋友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粗粮及大豆制品,多食蜂蜜以保持大便通畅,适量食用牛肉和鸡蛋,多吃一些种子类的食物,通常可以选用南瓜子、葵花子等。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多种手术供选择
在男性40岁以后前列腺疾病就比较容易发生了,其中前列腺增生症就是比较常见的,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通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了。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有不少种,患者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来选择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若是朋友们想详细的了解可以看下文中的介绍。
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残余尿经常超过60ml或:生尿潴留及感染的病人,外科手术仍是重要的有效的方法。
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适用于腺体重量在60g不愿行开放性手术或有严重合并症而不耐受开放性手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2、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为使用最多的手术方式,适用于膀胱有合并前列腺增生症者。
3、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单纯性前列腺增生症腺体体积较大者。
4、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适合于合并有较严重心肺疾患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5、耻骨后尿道外前列腺切除术(即Madigan手术),可较好地保持尿道的完整性。
6、对于不耐受开放性手术者,还可施行单纯性膀胱造瘘术。
7、激光治疗,激光对软组织具有凝固、焦化和气化作用。本法利用激光的能量密度高、瞬间能使温度达400—1000~C的性能,将局部组织快速烧灼和气化。该方法操作方便,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中基本无出血,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以往的激光都是单一被血红蛋白或者水分子吸收,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只能采取接触或者非接触的两种手法之一,手术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激光光纤也由于激光特性的要求单一的选择侧出光或者直出光光纤。980nm红激光由于选择性被组织中的水及血红蛋白同时吸收的特点使其具有最佳的组织切割效果,且有最佳的止血效果,在将组织高效汽化切割的同时,将血管凝住,几乎零出血,临床上保障手术视野清晰。红激光同时无液体吸收问题,其穿透深度浅,无碳化,术后水肿少。
尿频尿急可能是前列腺生病作怪
男性上了年纪,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也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吃点药就行,治不治疗无所谓。事实真是如此吗?专家表示,排尿异常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其背后可能潜伏着巨大危险。
排尿异常并非前列腺增生症的“专利”,也可能为前列腺癌作怪
前列腺增生症确实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他们排尿异常的最主要原因。有调查显示,在60至70岁老年男性中,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生率达60%,70至80岁则为70%,80岁以上则超过80%。
但人们却不能就此认为老年人一出现排尿异常就是前列腺增生所致,因为其背后或许还隐伏着更凶险的“杀手”。它,就是前列腺癌。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日益西化,谷类、蔬菜、水果摄入减少,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显著增多,使我国居民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
而前列腺癌早期表现不明显,即使出现症状,也与前列腺增生症几乎一样,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
若此时盲目认为就是前列腺增生症,不就医检查,或随便吃药对付,就会延误病情,使癌瘤不能被较早发现,丧失手术机会,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临床上像这样的病例屡见不鲜,令人痛心。
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增生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症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疾病,病因、病理各异,二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50岁)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研究颇多,发病理论也在争鸣,但病因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前列腺增生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睾丸存在及年龄增长。睾丸存在说明有正常的男性激素的分泌,研究表明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协同作用在前列腺增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慢性前列腺炎对睾丸的分泌功能及激素的代谢过程无明显影响。因此,可以明确的说,患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不会引起前列腺增生症。有一些老年男性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的同时也患有前列腺增生症,这是同时患有二病,并非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应分别治疗。另有一部分青壮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摸起来也比正常的略大,且腺体表面不光滑或有囊性感,这是因炎细胞浸润腺体或腺体组织纤维化所致,不同于前列腺增生症的前列腺增大乃由腺细胞和平滑肌增生引起。
前列腺增生会尿血吗
前列腺增生的血管也可以增多,尤其一种病理上分类为间质型的增生症,表现为纤维组织和血管大量增生,增生的组织并向尿道腔内凸出,受到尿液冲撞的机会多而且强烈。由于增生的前列腺使患者排尿不畅,患者排尿用力过大,或者排尿后局部骤然减压,都容易导致增生前列腺内丰富的血管破裂,引起血尿。
另外,前列腺增生对尿道的压迫还可以合并泌尿道的其它病变,如尿道、膀胱的炎症,膀胱结石、膀胱憩室等,这些病变也可以引起血尿。
一般来说,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血尿大多不太严重,不用药物多数也可自止。若通过有关检查除外了肿瘤等其它原因之外,不必过于担心。
前列腺增生导致出血的治疗措施最根本的还是治愈前列腺增生症,另外,避免排尿时过分用力也很必要。有资料证实由于血尿出现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约为15、1%,从而可知老年男性出现血尿常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
前列腺增生症怎么检查
前列腺增生症怎么检查?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要根据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应症状、和临床医生的各种辅助检查、并且结婚患者的一些病史才能确诊是否为前列腺增生症。可见,诊断前列腺增生症并不困难,也不复杂。
但是,如果要正确判断前列腺增生的程度和对肾功能及全身健康造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为了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更全面地进行检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下面分别进行较详细的叙述。
前列腺增生症怎么检查?前列腺增生的检查项目有:
1、体格检查:检查患者反应是否迟钝、有无贫血、有无浮肿。高血压(认定或除外早期尿毒症的线索);腹部有无包块及位置(判定尿路梗阻的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尿道有无分泌物,附睾是否肿大(判断有无合并感染)。
2、肾功能检查: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3、肛门指检:检查肛门括约肌张力(区别神经原性膀胱)和前列腺情况,注意前列腺大小,中央沟是否消失,有无结节、前列腺硬度,有无压痛等。
4、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注意发现有无合并尿路感染;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血红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提示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