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为什么容易跌跤摔倒

老人为什么容易跌跤摔倒

老人为什么容易跌跤摔倒?

一般太活跃或不太活动的人都容易发生危险,因而是U字形曲线。80岁以上老人主要是因内在危险因素,75岁以下者多因外在因素。当然以上危险因素越多则跌跤机会越大,这些因素全有则100%会跌跤,即使没有,老人跌跤机会是12%。

1、内在危险因素

过去跌过跤。

年龄越大危险因素越高。

老人中女性危险性较男性高,但较年轻者男女相等。

独居,特别是老人不能从地板上爬起来。

用药:服用安定类药使危险性增加44%,用精神病药、抗心律失常药、地高辛、利尿剂、镇静剂等均增加危险性。一般认为服4种药以上就使危险性增高。

慢性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抑郁症、关节炎等都可使危险性增加32%。甲状腺病及糖尿病,以及眩晕及尿失禁都有关。

动作及步态困难,肌肉软弱及平衡失调,如帕金森病等。

静坐行为,常不活动。

精神状况,如怕跌跤,更易跌跤。

营养缺乏,尤其是维生素D缺乏。

认知障碍,如各种痴呆。

视力障碍。

足有病,甚至鞋不合适。

2、外在危险因素

住在社区者约30%-50%是因环境因素,如光线暗、地板滑、路面不平等,或因鞋及衣服不合适,或因拐杖等缺点。

如何远离骨折困扰

预防骨折秘诀1:走路时小心:如果你患骨质疏松症,在购买鞋子的时候,不应该只考虑款式的时尚性。造成骨折。在房子里也应该穿鞋子可以防止跌倒,预防骨折。

预防骨折秘诀2:通过运动改善身体平衡,增强体力:专家介绍说:"经常运动有利于保持你的反映敏捷和肌肉强壮。如果你身体健康,那么你的平衡性也就好,减少摔跤,预防骨折。

运动除了改善你的身体平衡,增强体力外,还对你的骨骼有直接的作用。骨骼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器官组织。保持身体健康,预防骨折,在摔倒时也没那么容易出现脱臼。

预防骨折秘诀3:了解药物对自己的副作用:当你变老时,你可能每天都需要依赖药物。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一些药物可能会增加你摔跤的发生率。

摔跤也会引起脑震荡吗

宝宝摔跤后,如何判断有没有脑震荡?

摔着头部,放声大哭

婴幼儿的头部比身体大,跌倒、从高处摔落时,大都是头部先受到撞击。所以,头部很容易受伤。如果一摔下来,宝宝立刻放声大哭,说明宝宝伤得不算太重。

但是,你应该仔细检查他的身体,尤其是头部和背部。

特别注意——如果宝宝看起来很烦躁,或有些迟钝,更糟的是,失去了知觉,你得立刻打电话叫救护车。

头上跌出一个大肿块

宝宝跌跤后,头上起个大肿块是常有的事。

大肿块看起来很吓人,其实这不过是头皮组织受伤后的表皮肿胀,大脑并没有受伤。如果肿块很大,你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头皮组织肿大时,它只能向外发展。

不过,你需要注意观察宝宝。要减缓肿大,你可以在肿块上放一个冰袋,冷敷大约20分钟左右,帮助消肿。不少宝宝讨厌冰袋冷敷,你可以喂孩子或逗他玩,把他的注意力从冰袋上引开;实在不行,也不要勉强他。跌得很重,可看上去没有明显受伤的样子

温馨提示

老人容易摔倒怎么办

1、要预防身体机能退化

有远视、近视、散光等问题的老人应佩戴合适的眼镜,避免用眼过度。听力下降者佩戴助听器。尿失禁者每日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夜尿多者睡前少喝水,床边准备尿壶。

2、要避免走过陡的楼梯和地面不平的路

注意利用楼梯扶手和拐杖。有的老人不服老,觉得自己身体好,出门时携带物品过重或买很多东西,造成走路不稳,从而增加跌倒风险。搭乘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不要心急。避免走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天亮前和天黑后最好减少出行。在卧室、浴室和过道都装上夜间照明灯。

3、要选择合适的衣服和鞋子

有的老人一双鞋穿了很多年,鞋底的纹路已经磨没了仍然不舍得换,但鞋在保持躯体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的老人衣服松紧大小不合适仍凑合着穿,也会增加跌倒风险。

宝宝摔跤如何判断是否脑震荡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宝宝摔跤后,如何判断有没有脑震荡?

摔着头部,放声大哭

婴幼儿的头部比身体大,跌倒、从高处摔落时,大都是头部先受到撞击。所以,头部很容易受伤。如果一摔下来,宝宝立刻放声大哭,说明宝宝伤得不算太重。

但是,你应该仔细检查他的身体,尤其是头部和背部。

特别注意——如果宝宝看起来很烦躁,或有些迟钝,更糟的是,失去了知觉,你得立刻打电话叫救护车。

头上跌出一个大肿块

宝宝跌跤后,头上起个大肿块是常有的事。

大肿块看起来很吓人,其实这不过是头皮组织受伤后的表皮肿胀,大脑并没有受伤。如果肿块很大,你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头皮组织肿大时,它只能向外发展。

不过,你需要注意观察宝宝。要减缓肿大,你可以在肿块上放一个冰袋,冷敷大约20分钟左右,帮助消肿。不少宝宝讨厌冰袋冷敷,你可以喂孩子或逗他玩,把他的注意力从冰袋上引开;实在不行,也不要勉强他。跌得很重,可看上去没有明显受伤的样子

哪些老人不适宜倒走

1、哪些老人不适宜倒走

虽然倒着走有诸多好处,但高龄老人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并不适合倒着走。

2、老人适合倒走锻炼吗

倒走锻炼确实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倒走可以纠正驼背,倒走能治腰疼,倒走还是一种减肥的方法。有这么多的好处,对于爱锻炼的老人来说当然要试一试,但是老年人倒走锻炼方法不可取。这是为什么呢?

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跤或一打滑,就容易仰面摔过去。这种摔法是最危险的,“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将危险降低。但仰着摔的话,根本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造成两种结果——如果是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是头部先着地,很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有的老人这样摔了一跤之后,当时还没什么事,可没过两天就去世了。”专家认为,不管何种情况,一旦仰面摔了跤,必须马上去正规医院就医。“这也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老人可别倒着走

“倒着走能治腰肌劳损”、“倒走200步胜过正走1000步”……在各大网站上,“倒着走”的作用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也因此,公园里、操场中、马路上总能见到倒着走的人。一位67岁的天津老人甚至扬言,要用10天时间从天津倒着走到北京。

而以下事件却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2007年1月,成都一62岁老人因练习倒着走,竟摔死在自家楼下;2006年3月,北京一位60多岁的大妈独自倒走时,不慎从1.5米高的水泥台上摔下来……因此,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程东源教授强烈指出,老年人绝对不要倒着走。

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跤或一打滑,就容易仰面摔过去。程东源说,这种摔法是最危险的,“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将危险降低。但仰着摔的话,根本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造成两种结果--如果是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是头部先着地,很可能导致颅内血肿。“有的老人这样摔了一跤之后,当时还没什么事,可没过两天就去世了。”程东源认为,不管何种情况,一旦仰面摔了跤,必须马上去正规医院就医。“这也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那么,最适合老人的健身方法是什么呢?北京心肺血管研究所主任赵冬教授认为,对老年人来说,快步走比较安全,而爬山等运动项目由于易损伤膝关节,就不太适合。赵冬指出,其实老人锻炼应该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没必要太刻意。“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提前一站下车,强迫自己多走几步,就能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老人摔倒警惕是中风

中风是因,摔倒、骨折是果

因为中风导致一侧肢体无力,才会摔倒,此时,无论是家属,还是医生,都应该认真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看看有没有同时合并面瘫,讲话有没有不流利,跌倒侧的上肢有没有轻瘫试验阳性。如果病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病史,做个头颅的核磁共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及早诊断中风对于治疗非常重要。

中风后继发骨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容易摔跤。中风患者常常存有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比如右脚、右手没有力气甚至不能动弹,在起坐行走过程中,由于动作不协调、身体重心偏移,病侧肢体发软,磕磕碰碰,进而摔倒。其二是骨头变松变脆。中风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就存在骨质疏松。中风后,常需卧床相当长时间,进而可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可想而知,松脆的骨骼遇上频发的磕碰摔倒,骨折就在所难免了。

臀部、手掌最易受伤

患者的跌倒姿势,最常见的为屁股着地和用手撑地两种,这将引起不同部位的骨折。手掌撑地者常发生腕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最多见)、肱骨外科颈骨折等。屁股着地者,最容易引起胸腰椎交界处椎体的压缩性骨折、骶尾椎骨折、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该类骨折需较长时间卧床,除给患者带来痛苦以外,还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有的会危及生命。

另外,中风后患者容易在卫生间、楼梯、起居室等场所跌倒,家属在患者去这个几个区域时应加强注意。尤其是卫生间,患者如厕前后蹲下站起过程中,常由于脚发软而摔倒,卫生间湿滑,普通人都容易摔倒,别说是中风后的患者。还有患者上下楼梯,左右腿交换过程中,坏侧腿常突然发软,使患者站立不住而摔倒。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

不管是谁都有老人,当自己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老了之后,身体行动就会很缓慢,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多加注意,尤其是要防止老人会出现摔倒的情况,但是在生活中对于老人会摔倒的现象也是防不胜防,那么现在就来了解一下怎样防止老人摔跤?

怎样防止老人摔跤

1、养成走路平稳的习惯,遇事不慌张,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人一上年纪,就求稳求静,不能上火,一旦上火,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发生危险,所以晚辈要多孝敬老人。

2、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保证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或散步,或打太极,有利于血液循环,也可以健体,活得更精神。

3、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必要因素。老人要多吃蔬菜和含钙丰富的食品,补充维生素和钙质。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跤摔倒

1、把不平的路面修平,地板不要太滑。

2、治疗各种疾病等,其中尤其是有眼病者改进视力,要防止直立性低血压(或称体位性低血压)。

3、对肌力软弱者有意识地训练肌力,对训练肌力国外倒很重视太极拳,使走路更稳。

4、选择合适舒适的鞋子。避免高跟鞋、人字拖。在选购鞋子的时候需试穿,尽量选择有鞋带的鞋子,如果系鞋带有困难,可以挑选粘贴扣类型的。女性如果脚背比较宽大,建议穿男士鞋。

当老人老了之后,作为儿女一定要注意老人穿的鞋子,因为这个时候老人都行动不便,所以老人穿的鞋子也是很重要的,同时作为儿女,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多给父母补充营养,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增加体质,并且老人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拖着。

生活中如何预防骨折出现

1.谨慎用药 身体的各种疾病总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老年人,身体的病痛更多,服药更是家常便饭。日常用药时尽量不要使用一些含有激素的药物,会导致骨质疏松,从而使骨折更容易发生。

2.戒酒 长期酗酒的人,发生骨折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不饮酒的人。长期大量酗酒的人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从而提高骨折的发生几率。

3.注意家居环境 住所要明亮整洁,尤其是卫生间,要使用明亮的灯光,最好使用防滑地砖,尽可能的防止滑倒,避免骨折发生。

4.运动 经常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保持身体的敏捷反应,有利于身体协调,从而降低摔倒等发生的可能性。运动还可以锻炼肌肉,使其强壮,从而使骨骼更加强健有力。散步、瑜伽、太极等综合运动就非常不错。

5.小心走路 日常要穿一些合适的鞋子,女性不要老穿高跟鞋,容易摔跤。除此之外,在家里也尽量穿鞋子,穿拖鞋也比较容易导致摔跤。尤其是雨天、雪天等外出,一定要小心,防止跌倒。

​老人和高跟鞋的奇妙关系 可防摔倒

平时走在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老人摔跤。为了避免老人摔跤造成身体损伤,我们一般是直接搀扶着走或者借助拐杖,因此,拐杖也被称为老人的“第三条腿”。其实老人防摔跤没这么麻烦,穿高跟鞋就可以哦!

高跟鞋是提升女人气质的装备,但是对于中老年人,却是可望而不可及。大多数人都认为,中老年人身体常常会因为身体不平衡而摔倒,穿平底鞋能更好的支撑身体,防止摔跤。其实,高跟鞋也可以做到。

老人跟高跟鞋的奇妙关系

人的肌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衰弱,大脑不能有效控制脚部肌肉,从而使老年人容易摔跤,造成头部损伤或髋骨折,严重者甚至导致抑郁、疼痛、丧失自理能力等症状。所以,老人要具备一些防摔的方法以保证自己的健康。

来自英国皇家利物浦大学医院创伤和骨科手术的主治医生克里斯托弗·沃克尔说道:“高跟鞋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脚后跟高于脚掌,人们就只能靠脚趾走路,这样就必须利用平衡感和运动知觉来促进身体的平衡。所以经常穿高跟鞋可以刺激人的运动知觉,使其在眼睛、耳朵和肌肉上达到平衡。”

老人穿高跟鞋不宜过久

但是,因为高跟鞋也有一定的危险因素,所以老人穿高跟鞋不宜过多,每次1-2小时即可,而且当老人感冒生病时,身体的平衡感尤其差,所以感冒时不宜穿。

即使穿上高跟鞋能防止摔跤,但是高跟鞋对女性的身体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所以专家建议,在保证老人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穿高跟鞋,同时还要坚持锻炼。锻炼可以维持人体肌肉力量,保持踝关节的平衡与平稳,从而使老年人摔跤的频率大大降低。

另外,中老年人平时还要多参加社会活动,如太极拳、交谊舞等,也可锻炼平衡。平时出门随身携带手杖,也可以大大降低摔倒的几率。

粉碎性骨折的预防方法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少动多坐及低钙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容易在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所以要不抽烟,少喝酒,不喝浓茶,不食用过多的高蛋白食品。

2、外在保护器

最近报告显示外戴的髋部保护器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因跌倒造成髋部骨折的机会。这也属于骨折的预防措施。

3、改善身体平衡,增强体力

经常运动有利于保持你的反映敏捷和肌肉强壮。运动有利益于身体协调,降低摔跤的可能性。如果你身体健康,那么你的平衡性也就好,这样,相比起那些卧床不起的或身体虚弱的病人,你摔跤的几率低就了很多。运动除了改善你的身体平衡,增强体力外,还对你的骨骼有直接的作用。

4、居家安全

百分之七十五的跌倒发生在自己的家中,尤其是浴室、厨房等地方。提供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对降低骨折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骨折的预防是比较常见的。

​老人倒走锻炼不科学

专家说老年人锻炼是非常好了,可以活动老人身体的各个零件,但是有一点,老人倒走这点是不科学的。

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跤或一打滑,就容易仰面摔过去。程东源告诉记者,这种摔法是最危险的,“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将危险降低。但仰着摔的话,根本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造成两种结果——如果是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是头部先着地,很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有的老人这样摔了一跤之后,当时还没什么事,可没过两天就去世了。”专家认为,不管何种情况,一旦仰面摔了跤,必须马上去正规医院就医。“这也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倒着走能治腰肌劳损”、“倒走200步胜过正走1000步”……在各大网站上,“倒着走”的作用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也因此,公园里、操场中、马路上总能见到倒着走的人。一位67岁的天津老人甚至扬言,要用10天时间从天津倒着走到北京。

而以下事件却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2007年1月,成都一62岁老人因练习倒着走,竟摔死在自家楼下;2006年3月,北京一位60多岁的大妈独自倒走时,不慎从1.5米高的水泥台上摔下来……

那么,最适合老人的健身方法是什么呢?

专家认为,对老年人来说,快步走比较安全,而爬山等运动项目由于易损伤膝关节,就不太适合。赵冬指出,其实老人锻炼应该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没必要太刻意。

“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提前一站下车,强迫自己多走几步,就能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骨质疏松为什么容易引起骨折呢

1.骨骼强度减弱

骨质疏松症造成骨丢失,使骨骼的强度大大降低,在同等外力作用下(如外伤、摔跌等),疏松的骨质发生骨折的几率自然会增加。

2.骨的脆性上升而韧性下降

骨质疏松造成的骨丢失是以骨基质丢失为主,其结果是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韧性减低,因而在外力作用下,骨骼“宁折不弯”,易发生骨折。

3.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易摔倒

骨质疏松患者多见于老年人。老年人因全身各器官不同程度地衰老,对外界反应能力较差,肌肉和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也较差,因而在身体突然失去重心时,自我调节不及时,容易摔倒,导致骨折。骨质疏松患者较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老年人,轻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车颠簸、咳嗽都可以引起骨折,所以更应该引起注意,除了多吃含钙食物、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外,还应请专家评估骨质疏松状况,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物理疗法干预。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预防骨折秘诀1:通过运动改善身体平衡 增强体力

很多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朋友担心运动会太危险。总的来说,如果你骑着脚踏车去漫步或外出旅行,那么你摔倒的可能性不是大了吗?坐在舒适的轮椅上应该是预防摔跤最好的方法了吧?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风湿病学家Shreyasee Amin说:“经常运动有利于保持你的反映敏捷和肌肉强壮。”运动有利益于身体协调,降低摔跤的可能性”。如果你身体健康,那么你的平衡性也就好,这样,相比起那些卧床不起的或身体虚弱的病人,你摔跤的几率低就了很多。

运动除了改善你的身体平衡,增强体力外,还对你的骨骼有直接的作用。骨骼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器官组织。就像肌肉一样,如果你不运动,你的肌肉也会松软无力。保持身体健康,你的骨骼也就更加强有力,在摔倒时也没那么容易出现脱臼。专家一般推荐承重运动(如散步, 增强抵抗力练习(如举重), 以及增强灵活性平衡性如瑜伽或太极等这些综合运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始一系列运动前先征求医生的意见。对于一部分患骨质疏松症病人而言,冲击力大的运动,如慢跑或网球,可能并不安全。因为身体重击可能会引起骨折。即使是一些看上去轻微的运动对一些椎骨比较弱的人而言,也是很危险的。

预防骨折秘诀2:走路时小心

如果你患骨质疏松症,在购买鞋子的时候,不应该只考虑款式的时尚性。买一双不合适的鞋子会增加摔跤的发生率。

但是开心的是,你也并不是只能买那些所谓“合适的”鞋子。去买那些低跟鞋,站得稳些,以其买皮革鞋不如买橡胶制的鞋。运动鞋也可以了,能够避免大步走路时跌倒。

再次,在房子里也应该穿鞋子。在家里穿着袜子或拖鞋,都会很容易跌倒。

当你出外散步时,注意安全。下雨或下雪的时候,走有草的路。因为在水泥地板上更加容易跌倒。记得,在住宅附近都不要堆积任何的废物品。

如果你有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导致你走路困难,一定要使用医生推荐的协助仪器,比如一条拐杖。

预防骨折秘诀3:了解药物对自己的副作用

不幸的是,当你变老时,你可能每天都需要依赖药物。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一些药物可能会增加你摔跤的发生率。导致头晕或失去平衡的药物有以下这些:

·止痛药或安眠药

·降血压的药,这些药有时候会引起血压过低

·抗抑郁剂, 抗抑郁病药

·抗惊厥的药物,抗痉挛的药物,这些药物用来医治癫痫症和一些心理病症

·肌肉弛缓药,用来治疗背部疼痛或其他疾病

·一些医治心脏的药物

·其他药物如一些皮质类甾醇,容易引起患骨质疏松症或骨折。

即使是你吃一少许药物也能增加其危险性。研究表明,4份或4份以上的任何药物都会引起摔跤发生率变高。

但是由于其他身体疾病你,不能不吃这些药物时,应该怎么办呢?检查医生开给你的药,拿一张药物清单或一些药瓶给医生。因为你的医生,比如你的第一个医生也许并不知道你的其他医师如心脏病专家或专治感冒的医生给你开的药。

如果你吃的药会增加你摔倒的可能性,那么你应该想办法解决。咨询医生,让医生减少你药的用量或换别的药物,这样都有助于减少摔跤的可能性。

记住了,酒和非法药物都是危险的。任何影响你体能的药物都会增加你摔倒的几率。

预防骨折秘诀4:保持家居环境明亮

随着年龄的增大,你会发现你的视力没有以前那么好。视力与身体状况是有关联的,比如视力受白内障等疾病的影响。但,视力降低,这也是无法控制的自然变化。

“当我们老的时候,我们视力的对比敏感度会有所降低。”美国明尼苏达州骨质疏松症诊所的John Schousboe说。“这使我们的眼睛更加难区分事物,特别是在较黑暗的时候,就更加困难了。”所以保持家居环境明亮就尤为重要了。以下是一些技巧。

骨质疏松钟爱女性

·在每个房间的天花板上都装上灯,这样你就不会在黑暗的时候找台灯而摔倒了。

·在你的卧室,洗手间,或这些地方都走到上安装夜灯。

·确保内外所有的走道都有灯光照到。

·在你的床头边时刻备一支手电筒。

如果你担心这样大量安装电灯会导致电费过高,那么你可以考虑装荧光灯。荧光灯可以插在一般的家用插座上,它的亮度和一般白炽灯一样,所耗电量相对少很多,它所持续的时间也更加长,这样就可以减少你开灯的几率了。

预防骨折秘诀5:检查家居环境的安全性

也许你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使家住环境更加安全。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这点。Amin说:“很多人都没有很好的检查家居环境的安全性。”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保持房子干净清洁,堆积的衣物和报纸等都要清除掉。

·在光滑的地板上铺上地毯。

·电线,电话线要远离地板。

·在走道上要安上扶手。

·在洗手间和浴室附近也安装扶手。

·在洗手间和浴室地板上放些橡胶垫。

预防骨折秘诀6:注意身体状况

人老了之后,很多慢性疾病和身体毛病就相继而来。有些疾病会影响你的体力和身体器官功能,增加你摔倒的几率。关节炎会使人难以步行。很显然的,视力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你摔跤的几率。慢性*38df353da59fb1e8073e120c9c0f9482*,甲状腺机能亢进,癌症,慢性肝炎,慢性肾疾病和子宫内膜异位这些疾病都对骨折有影响。

如果你有其他身体疾病,去咨询医生,了解清楚那些病会不会增大摔倒的可能性。如果会,那么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方法。然而,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当一些病症逐步的出现时,我们却无法察觉。比如,你也许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视力慢慢开始降低,或者你的步伐没有原来那么稳健。经常去医院做检查是很重要的,不仅检查身体和视力,还要检查看自己是否有其他疾病。

平地跌跤“骨折”祸从天降

骨折并非无法避免的

即使很谨慎,一些类型的骨折还是很难避免的。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病人,很轻微的摔跤就有可能引起骨折。Schousboe说,只有10%到15%椎骨骨折是因摔倒而引起的。很多骨折是因为身体压力或简单的弯腰以及咳嗽等造成的。

但是这也就说明了预防的重要性。既然骨折是无法控制的,那么我们应该降低骨折发生率。当你年长得时候,骨折是经常发生的,但也并非不可避免。

相关推荐

老人摔倒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可以防摔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了一半。为了防止老年患者摔倒,医院都有防摔手册。那么,家里有老人的,作为儿女千万要时刻警惕了,为了防止老人摔倒,还是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吧。……防摔技巧1.防摔可练练太极要防止老人摔倒,首先要增强老人身体的各项机能,如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适合

让老年人远离骨折的方法

1、老年人首先要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在日常饮食中,老年人应该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虾皮、豆制品、芝麻、牛奶等。特别是牛奶,含钙量比较高。人们若坚持每天喝一杯牛奶,效果将优于单纯补钙。另外,老年人还应经常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冬季锻炼时最好能与“日光浴”结合起来,如到户外散步,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这样可促使人体内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的吸收。老年人还要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病

1、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病老人容易摔倒是骨质疏松症,因为老人由于年龄增长身体各种机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前庭感觉能力下降、导致老年人反应时间延长,平衡不稳,增加了跌倒的风险,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的平衡能力与跌倒有关系。老年人存在骨骼肌系统功能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下降,而导致肌肉、关节功能减弱,移动功能下降,所以老年人因步态不稳、下肢乏力跌倒占总跌倒人数的比例较大。而骨质疏松症(os

老人怎么有效预防骨折

老人冬季防骨折健康老年人在冬季骨折的发生率比其他季节要高出24%。这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均与冬季天气特征有关。冬季由于阳光照射减少等原因,人体内的维生素D浓度降低,从而影响到钙、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作用,骨骼的单位容积内骨组织总量减少,脆性增大,所以稍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可发生骨折。从外部环境方面说,冬季雨雪多,道路积雪、结冰的日子较多,光滑的路面,加上臃肿的穿着和行动的艰难,老年人最容易发生跌倒损伤

老人预防骨折六个秘诀

预防骨折秘诀1很多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朋友担心运动会太危险。总的来说,如果你骑着脚踏车去漫步或外出旅行,那么你摔倒的可能性不是大了吗?坐在舒适的轮椅上应该是预防摔跤最好的方法了吧?从直觉上看,以上的观点好像有道理,其事实正好相反。运动其实可以降低摔跤的发生几率。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风湿病学家ShreyaseeAmin说:“经常运动有利于保持你的反映敏捷和肌肉强壮。”运动有利益于身体协调,降低摔跤的可能性”

​老年人血液中少盐易骨折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漠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5200多名55岁以上的荷兰中老年人连续6年的医疗记录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血液中钠的最初水平,以及发生跌倒和骨折的情况。研究中约有8%的人血液中钠含量偏低,多数是因为患者的肾脏滞留过多水分,而这8%的人也较易出现糖尿病,或使用利尿剂。老年人血液中少盐易发生骨折,而且研究发现,在血液中钠含量偏低的患者中,约24%的人在研究期间有过摔跤经历,而其他

老人跌倒易痴呆

我们总是提醒老人走路小心,以免摔倒,多是出于老人多骨质酥松,一旦摔倒容易骨折的缘故,但近日美国旧金山退伍军人事务医学中心的临床研究员拉克尔·加德纳博士发现:65岁以上老人摔倒还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65岁以上老人摔倒后容易得老年痴呆研究人员选取了2005~2011年间,到美国加州医院急诊室就诊的,近5.2万名55周岁以上外伤病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脑部以外受伤的病人中,只有不到6%的人患上了老年

老年人外出时如何才能保障安全

出行时间——早九午三较安全老年人习惯早起出门遛弯、晨练,殊不知,这个时间点可是老人健康的“潜在杀手”。高芳堃指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出现老化现象,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弛状态,心跳和呼吸缓慢,代谢水平较低,肢体反应慢,灵活性差。这时无论是遛弯还是晨练都很容易发生摔、碰、扭伤等意外。“尤其到了冬天,更不提倡老人清晨出门,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庄平告诉记者,冬天早晨的气温

老人意外跌倒时的急救方法

1、老年人突然跌倒时,切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可能会帮倒忙。如因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如果立即将其扶起,会加重其出血的症状,使其病情急速恶化。2、首先要观察老年人的表情和神态。如其神志清醒,可询问其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发作,可协助其服下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3、要判断跌倒是不是因猝死导致的。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的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应视为猝死。对发生

房间太热往地上洒水有用吗

房间太热往地上洒水有一些作用,但是洒水后踩到水面容易摔倒,因此较少使用这个方法。洒水需要是瓷砖地面,如果是木质地板的话,不适用,而且在瓷砖地面洒水,如果有积水的话,踩到了很容易摔跤,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大使用这个方法,尤其是家里面有老人、小孩以及孕妇的话,要杜绝在地上洒水,以免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