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马莲草在什么季节
种植马莲草在什么季节
马莲草的种籽种粒较大,近球形,有棱角。成熟的种子由种皮、胚乳、胚三部分组成。种皮棕褐色,厚约0.3毫米,胚乳丰富,质地坚硬。种子表层有蜡质层,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至30℃。低于10℃或高于35℃时不发芽。恒温条件下发芽率普遍很低,冷热变温条件下发芽表现明显优于恒温。可在每年的3-4月份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温度条件下种植,25天左右开始萌发,35天左右出苗。播种当年可分成蘖10-15支杈,第二年可成墩,第三年开花。马兰草自然新陈代谢,永不衰老,一次种植,一劳永逸,并可综合利用,持续发展。
马蹄莲多开花的技巧
要使马蹄莲生长茂盛、多开花,必须顺其习性做到以下几点:
1、栽植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质土壤中,p11值约5.5—7为宜。马蹄莲生长以基肥为主,生长过程中缺肥或施肥过量都会引起黄叶,所以要注意施基肥(马蹄片最好)。第一次花后最好换盆加新土,待其恢复生长后基肥肥力恰好发作,若再加温就会促其二次开花。所以施基肥是保证马蹄莲多开花的关键。
2、马蹄莲有“浇不死的马蹄莲”之说,在生长、开花期应充分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花后应减少浇水量,以利休眠。
3、开花期要注意光照,马蹄莲“喜长光而不喜强光”,尤其是夏季最忌烈日直射。但是花期光照不足,就会只抽苞而不开花,甚至花苞逐渐变绿而干瘪。
4、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中可多次开花,使其多次开花及花多的秘诀是勤将老叶剪除促生花苞。
5、 马蹄莲性喜温暖,适宜温度为13℃,故冬季不能放在低温(以不低于8℃-10℃为宜),夏季不能放在干燥处(以半阴处为宜)。若想使其冬季提前开花,可逐渐升温至15℃。
6、马蹄莲对“烟”较敏感。炉灶烟、抽烟都会使马蹄莲黄叶、落花,生长不良。
马莲草的地区分布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东部及柴达木、新疆和西藏以及东北、华北、华南等地。另外,在昆明世博园内也有成片生长的马兰。随着纬度和气候条件不同,它的绿期在各区域也不同,到南方为常绿,开两次花,结两次果实。它抗逆性强,尤其耐盐碱,是盐化草甸的建群草种,可以用于改良盐碱地。此外,由于其根系发达,叶片青绿柔韧,返青早、绿期长、花色淡雅,近年来逐渐被用作护坡、园林植物-马莲绿化和荒漠化治理的生态植被材料。叶子是最好的包粽子的捆扎原料。
夏天的相关物候
炎炎夏日的夏季,各类生物已经恢复生机,大都开始旺盛的生命活动。很多生物会在夏季繁殖后代,各种动物选择夏季交配、生育,植物竞相开花结果。这主要是由于在夏季气候最热,各类食物丰富,而且对于卵生动物,卵更易于孵化。
夏季的花朵:荷花、 石榴花 、牡丹花、 栀子花、 夏(杜)鹃、 朱顶红、倒挂金钟、三色堇 、芍药、月季 、蔷薇、马蹄莲、米兰、金莲花 、白兰花 、木槿、合欢、百合、蜀葵、 玉簪、桔梗、半支莲、凌霄、昙花、山丹丹 、紫薇、紫茉莉、牵牛花、凤仙花 、万年青、萱草、八仙花、五色椒 、夹竹桃、大岩桐、 茉莉 、美人蕉、江西腊、 金银花、飞燕草、 四季海棠、令箭荷花、扶桑、无花果等。
莲花掌与石莲花的区别
莲花掌为莲花掌属植物,植株多分枝,肉质叶在枝头排成莲座状,叶片较薄,形状有倒卵形、舌形、肾形,叶缘有短毛,总状花序,花后植株枯死。常见的品种有叶缘呈红色的红缘莲花掌、叶色黑紫的黑法师以及明镜、毛叶莲花掌、清盛镜、艳日伞、诱芳乐等。
石莲花为石莲花属植物,植株呈矮小的莲座状,除个别品种外,一般不分枝,叶质较厚,形状有匙形、圆形、卵形、圆筒形等,有些品种叶面还被有白粉或长有毛,每年都能开花,有总状花序、穗状花序和聚伞花序等。常见的品种有叶色蓝绿、被白粉、呈匙形的玉蝶(俗称莲花掌),叶色紫黑的黑王子以及吉娃莲、特玉莲、锦司晃、绒毛掌等。
此外,在景天科多浆植物中,与其相似,肉质叶呈莲座状排列的还有风车草属的宝石花(又名粉叶石莲花)、美丽莲,长生草属的观音座莲等。
莲花掌与石莲花均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半阴,过于荫蔽则生长不良,导致株形松散,叶色暗淡,缺乏生机,叶色黑紫的黑法师、黑王子等带有过多的绿色,红缘莲花掌的红缘消失,影响观赏。因此,除夏季高温时稍加遮光外,其他季节都要给予充足的阳光。
夏季高温时,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宜节制浇水,加强通风,防止因闷热潮湿引起的植株腐烂。春、秋季节是其主要生长期,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或复合肥,最好保持10℃左右的昼夜温差。
冬季在10℃以上可适当浇水,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果节制浇水,也能耐3℃至5℃的低温。每年春季或初秋翻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并含适量石灰质的沙质土壤。常有腐叶土、粗沙或蛭石各3份、园土1份,另加少量的骨粉、草木灰混匀后使用。
种植马莲草在什么季节
每年三至四月进行马莲草种植。
马莲草种植的种植
马莲草的种籽种粒较大,近球形,有棱角。成熟的种子由种皮、胚乳、胚三部分组成。种皮棕褐色,厚约0.3毫米,胚乳丰富,质地坚硬。种子表层有蜡质层,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至30℃。低于10℃或高于35℃时不发芽。恒温条件下发芽率普遍很低,冷热变温条件下发芽表现明显优于恒温。可在每年的3-4月份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温度条件下种植,25天左右开始萌发,35天左右出苗。播种当年可分成蘖10-15支杈,第二年可成墩,第三年开花。马兰草自然新陈代谢,永不衰老,一次种植,一劳永逸,并可综合利用,持续发展。
怎么种植马兰头
采收种皮,及时移栽
马兰的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种子繁殖因采种困难、出苗率极低一般不采用。用分株繁殖(营养繁殖)法不仅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而且当年采种栽植,当年就可采收,管理得法,当年就能收回成本且略有盈余。方法是:9月份在野外(如田头地角、沟渠两沿、山边坡地)用铲子或锄头连根带泥铲(掘)起马兰的种根,把大种皮掰成带有主枝和根茎的若干块小种根,每块小种根长有马兰主茎3~4枝,然后按10cm×10cm的行株距移栽到大田。移栽时,要压实种根,使其与泥土紧密结合;栽后要及时浇透水,防止萎蔫,以利提高成活率。
翻耕除草,施足基肥
马兰对土壤适应性很强,但以水利设施好、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好。移栽前人工拔除杂草,或用无公害除草剂喷杀,同时结合翻耕每667m2施已发酵腐熟的优质猪粪或牛粪5000kg左右,做到基肥充足,土肥交融,为马兰持久旺盛生长打好基础。而后整地作畦,畦的宽度和长度根据田块大小和大棚覆盖标准而定,一般土地利用率要求在90%以上。把好除草关和施足基肥是获得马兰安全、优质、高产的基础,不可掉以轻心。
大棚覆盖,绿色管理
马兰一般在9月份移栽,11月上旬用塑料大棚覆盖。大棚可选用简易毛竹大棚,或用可移动钢架大棚等,大棚宽度和高度与常规蔬菜大棚相同,要求做到保温性能好,田间操作方便,以利马兰生长和田间作业。大棚马兰要实行绿色管理。经过4a多的实践,大棚马兰在秋冬生长期间,没有发生过病虫严重危害,不需要喷药防治。偶尔发生点状的叶斑病,用草木灰撒施防治即可。因此棚栽马兰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科学管理,四季采剪
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大棚马兰是一种一年四季均可采收的蔬菜,且栽种一次可连续采收多年。一年四季只要不断地剪去嫩梢,它就会不断地长出嫩梢,不会开花,不会结籽,源源不断地供人们采剪和食用。清明过后,揭去大棚架上的塑料薄膜,让其自然生长,只要勤管理,勤施肥,其嫩梢产量比大棚覆盖期间还高,且香味浓郁,品质优良;由于马兰抗病虫力强,一般不需要用药治虫防病。特别到了七八月蔬菜淡季,人工栽培的马兰填补了蔬菜淡季中叶菜类的空缺,虽然价格比春节期间低,但其经济效益仍比一般蔬菜高1~2倍。
花卉的种类有哪些
1、草本花卉
茎木质部成份少、茎多汁,柔软脆弱。
(1)一年生花卉:在当年内完成其生活史,通常春播,夏秋开花结果,生产上又称其为春播花卉。如:千日红、福禄考、半枝莲、凤仙花、万寿菊等。
(2)二年生花卉:跨年度完成生活史的花卉,通常秋播,当年仅停留于营养生长,接受冬季低温过程中的春化作用,次年春、夏季可开花结实、死亡,故又称其为秋播花卉。如:金盏菊、雏菊、紫罗兰、三色堇等。
(3)多年生草本花卉:通常多次开花结实,寿命均在两年以上,依地下部分的形态可分为两种:
①宿根花卉:根部宿存过冬,翌春继续萌发生长,根部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如:菊花、萱草、芍药、玉簪、四季秋海棠、荷苞牡丹、香石竹等。
②球根花卉:地下部具有肥大而富含营养的变态茎或变态根,主要有
a球茎类:地下茎短缩肥大,为数层膜质外皮包裹,球茎下部形成环状痕迹即短缩的节,顶部有肥大顶芽,抽芽形成地上部,春或秋以肥大的球茎或子球繁殖。如:唐菖蒲、小苍兰、番红花。
b鳞茎类:地下茎缩短或呈盘状的鳞茎盘。如水仙、百合、风信子、郁金香、朱顶红等。
c根茎类:外形似根的地下茎,多肉质肥大,有分枝,有明显节和很短节间,每节有侧芽,位于节上退化的鳞片叶叶腋处。如:美人蕉、姜花、铃兰。
d块茎类:短而肥大的不规则块根状地下茎节很短,节上有芽眼,可抽枝发叶,通常用块茎繁殖。如马蹄莲、大岩桐、彩叶芋、仙客来等。
e块根类:根膨大成块根,块根顶端有发芽点,由此萌发新梢。如大丽花、花毛茛等。
(4)水生花卉:终年生长在水中,多为多年生具根茎和宿根的草本花卉。根据它们在水中生长的姿态,可分为四种:
挺水型:茎、叶、花挺立于水面以上,根系扎于泥中。如荷花、水菖蒲等。
浮水型:茎、叶、花飘浮于水面,根系扎于泥中。如睡莲、王莲等。
沉水型:植株茎、叶均沉于水中,根系扎于泥中。如金鱼藻、鱼草、苦草等。
漂浮型:根系不入土,全株漂浮移动于水面。
(5)仙人掌及多浆多肉植物类:茎叶具多种变态,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呈肥厚状,肉质而多浆,部分种类叶退化成针刺状,‘刺座'着生于变态茎。刺座、仔球、茎节、花朵体态奇特,花色艳丽,颇具趣味性。常见的有:仙人掌、仙人球、令箭荷花、蟹瓜兰、昙花、石莲花、玉树等。
(6)草坪及地被植物:
①草坪:指园林中覆盖地面的低矮禾草类,多为多年生草本。如禾本科、莎草科、豆科等,结缕草、黑麦草、野牛草、狗牙根、早熟禾、剪股颖、地毯草、羊茅等。
②地被植物:低矮的植物群体总称,可覆盖地面,宿根草本为主,包括观叶类、小灌木及藤木。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土壤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肥沃的砂质土,适时早播,这是夺取高产优质的基础。种植时间应在割完晚稻后立即进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种植最为理想。注意如用水稻田改种马铃薯的,最好进行深沟高畦种植,不宜选择土质粘重易板结的水稻田。为防止病害蔓延,忌与花生、烟草、番茄等茄科作物连作。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求进行催芽晒种处理。马铃薯在收获后有50-60天的休眠期,凡未萌发的薯种都要进行催芽。催芽方法:
分散贮藏
各农户将种薯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均匀摊开。如果发现薯块有部分腐烂,要把腐烂部分切除。
催芽前进行切块
在种植前10天进行。马铃薯的顶端芽眼首先发芽,并有抑制中、下部芽眼萌发的作用,如果顶端幼芽遭受损伤或被切除,则其他芽眼会迅速萌发。为了取得较多的种薯,就要对马铃薯进行切块。办法如下:①2.5两以上的大薯切法:从中部横切下,顶端部分纵切为2-4块,每个切块具有1—2个芽眼,并且都连结有顶端部位。脐部切2-3块。②2两左右切法:横一刀、纵一刀,即分四块。③1两左右小薯切法:纵一刀,分二块。④1两以下小薯切法:在顶部切下0.6-0.8厘米即可,不要完全切开。
切块消毒
薯种切块后用0.2%多菌灵或百菌清(100斤水加2两药剂)药液喷射消毒,喷湿即可。也可用草木灰涂切口。凉干后进行沙床催芽。
沙床催芽
在室内干燥、通风处进行催芽。用清洁干净的河沙在通风阴凉处作催芽床,将切好的薯块密集平铺于地面,然后盖上湿河沙3厘米厚。在河沙上密集铺放小块茎,再在其上铺盖上河沙。如此一层小薯块一层湿河沙(铺放2—3层为宜),铺好后用麻袋或禾秆围盖好。经6-8天后,当大部分薯块萌发出芽(芽长出一粒花生仁大小)便可播种。注意事项:催芽中,要经常检查河沙湿润度,太干要及时喷水,忌底部积水。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栽培技术
开沟起畦,施足基肥
每亩播种量为80-110公斤。一般每亩播植3500-4000株。每畦宽1.33米,畦面宽80-90厘米;双行种植,行距28厘米、株距25厘米,高畦种植(沟深约18-20厘米),沟宽约43-53厘米,利于排水及田间操作。施足基肥:大田施足有机肥,每亩施农家粪杂肥1000-2000公斤加磷肥、复合肥各20公斤、硫酸钾5公斤作基肥,混合施于畦中间。
播种
在畦面开两行种植沟(中间间隔28厘米),放种薯(每块薯种间隔25厘米),芽眼向上,复土盖种。种后立即灌一次跑马水,灌至离畦面2寸,切勿浸过畦面。以免引起种薯腐烂。1-2天后用都尔、拉索各2两或金都尔1两兑水120斤喷施畦面除草,最后盖上稻草。
水分管理
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早出苗,以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田间土壤表面发“白”、土壤缺水时应灌水,水量灌到畦高的一半为宜,待畦面土壤渗透水后排水。收获前田间沟底不渍水,仅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雨水过多时注意排水,尤其收获前15天田间不能有渍水,以防薯块吸水过量而裂口或腐烂。
田间追肥
①出苗6-7成时,亩用5公斤尿素、5公斤复合肥加水40担淋施7.5合肥要隔夜浸,方便溶解。
②苗高10厘米左右时,亩用5公斤尿素、5公斤复合肥加水40担淋施。并进行小培土。
③封行后,亩用尿素5公斤,复合肥7.5公斤,加水40担淋施并进行大培土。最好用低浓度猪尿水勤施薄施,这样商品率较高,易丰产。大培土是决定马铃薯成品率高低的关键措施,培好土,使其结薯和薯块膨胀均在土壤里面,避免了薯块露出而出现青薯(不合格薯)。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病虫害防治
①冬季生长前期
高温干旱易受蚜虫为害,可采用乐果防治;其它害虫如马铃薯茎蛾、瓢虫等防治采用50%敌百虫800倍、50%敌敌畏乳剂1000倍、2.5%亚铵硫磷乳剂300-400倍。
②中后期
易发生晚疫病,可用1:2:200(硫酸铜∶石灰∶水)波尔多液在发病初期及早防治,并加强田间管理检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以防病害蔓延。药剂防治:代森锰锌1000倍或75%百菌清600-800,病害还有软腐病、病毒病、疮痂病。注意选用无病薯种,注意防好蚜虫,以防病毒传播,发现病株及时拔株消除,田块注意轮作。
莲藕什么季节种植
南方2-3月份,北方4-5月份。
莲藕是一种水生植物,喜欢生长在潮湿、肥沃的泥地中,而莲藕又分为南方藕和北方藕,南方藕多为七孔,在长江以南的地区,一般会选择在每年的2-3月份种植莲藕,有的地区可能在每年的4月份种植;而北方藕多为九孔藕,由于北方地区比较干旱,在每年的4-5月份雨水才比较充足,因此一般在这个时期才会开始种植莲藕。
马蹄莲的繁殖方法
马蹄莲分株繁殖:
马蹄莲植株进入休眠期后,剥下块茎四周的小球(一般在花期过后也可以),另行栽植即可,没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不过马蹄莲的休眠期随地区不同而异。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北方栽培,冬季宜移入温室,冬春开花,夏季因高温干旱而休眠;而在冬季不冷、夏季不干热的亚热带地区全年不休眠。经过试验,笔者发现利用根蘖分株法当年就可开花,具体做法是: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结合换盆,将发育良好的大形分株带根用手掰开(最好不用刀),植于准备好的盆中。如用做切花,可多植2~3个分株,栽后置于阴凉处。采用此方法繁殖,当年9~10月份就可开花。
马蹄莲播种繁殖:
如果运气好采集到种子,或者购买了种子,可以进行盆播种,马蹄莲种子发芽温度约20℃左右。
注:马蹄莲繁殖分株的成功率较高,而播种因为受限于种子质量等问题所以相对较低。
马莲肉的做法
猪肉二斤,猪肉皮六两,大葱段四钱,花椒、大料、小茴香、桂皮个四分,酱油六两,白帆二分,绍酒四钱。味精二分,干马莲草六钱。
1、干马莲草用开水泡软,猪肉顺着肉纹切成二寸宽肉条,再横着肉纹切成约长一寸,重二两的肉块。然后拣肥,肥瘦各一块,用一条马莲草绑在一起。
2、把花椒、大料、桂皮一半茴香一起装入小砂袋内,连同肉皮、酱油、葱段、姜片、桂皮一半放入开水锅里。
3、待水将要开始,撇去浮沫,再放入绑好的肉块,并加入绍酒和味精,等锅内水又要开时,在撇净浮沫,移到微火上,炖煮一小时即烂了,先把肉捞入盆内,再将剩下的肉皮煮二小时后,连同小纱布袋一起捞出。
4、锅中的浮油用勺撇去,添上一些凉水,加入白帆,不断翻搅,使其溶化。接着,用火将汤烧开,撇净浮沫,把锅端下,晾十分钟后,慢慢地将汤倒入盛肉块的盆内,让它凝结成冻。
5、食时,先从冻中取出肉块,去掉马莲草,用刀横煮肉纹切成二分厚的片,在把肉冻取出放在盘内,把切好的肉片放在冻伤即可。
≮美食特色≯
此菜为凉菜,味极倾向,最宜佐酒,因马莲草绑肉,故名。
马蹄莲的介绍
它属天南星科的球根花卉。
马蹄莲为今年新兴的花卉之一,是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肥大肉质的块茎。叶基生,具长柄,叶柄一般是叶子长的两倍。先端锐尖,基部截形,全缘,鲜绿色,佛焰苞白色,形大,似马蹄状,故名之马蹄莲。肉穗花序鲜黄色,直立于佛焰苞中央,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自然花期从11月直到翌年6月,整个花期达6个-7个月,而且正处于用花旺季。
它有三个主要栽培品种。
一是白梗马蹄莲:块茎较小,生长较慢。但开花早,着花多,花梗白色,佛焰苞大而圆;二是红梗马蹄莲:花梗基部稍带红晕,开花稍晚于白梗马蹄莲,佛焰苞较圆;三是青梗马蹄莲:块茎粗大,生长旺盛,开花迟。花梗粗壮,略呈三角形。佛焰苞端尖且向后翻卷,黄白色,体积较上两种校有着永恒、圣洁虔诚、纯洁的爱等花语,让它显得分外高贵。
它的生存环境。
马蹄莲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生长适温20℃左右。喜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冬季需充足的光照,光线不足着花少,稍耐阴。喜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其休眠期随地区不同而异。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北方栽培,冬季宜移入温室,冬春开花,夏季因高温干旱而休卢眠;而在冬季不冷、夏季不干热的亚热带地区全年不休眠。是非常好养的植物花卉。
植物接触病的相关知识
水仙花
水仙花多在每年春节前后开花,白色或黄色的花蕊朵朵绽放,花开满屋清香,叶碧绿色,挺拔笔直,是理想的冬季室内观赏花卉。水仙花的鳞茎内含有秋水仙碱等毒素,人接触后可引起过敏。
马蹄莲
马蹄莲是家庭种植的常见盆花,叶片翠绿,花苞硕大,宛如马蹄,形状奇特。但是,它的叶子里含有天门冬素等有毒物质,与人体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瘙痒。家庭种植要注意避免皮肤接触,手接触叶片后要及时清洗。
万年青
万年青绿色宽大的叶片含有和马蹄莲相似的毒性成分,与人体皮肤接触亦可引起皮炎、瘙痒。
一品红
一品红是著名的在圣诞节用来摆设的红色花卉,貌似花朵的红色部分其实是叶,而真正的花是在叶束中间的部分。当人接触叶片的白色乳汁时,可使皮肤红、肿、热、痛。
含羞草
开淡紫色绒花,其叶柄有灵敏的感觉,由于草叶的膨压作用,只要稍有触动,叶子就会慢慢闭合,故称为含羞草。含羞草内有一种含羞草碱,若长期接触可引起头发、眉毛脱落。
虎刺梅
虎刺梅又名铁海棠,全株生有锐刺,茎中白色乳汁有毒。虎刺梅伤口分泌出的白色乳汁,对人的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上面的几种植物就是很容易引发皮肤病的,对花粉过敏的人千万不要在家里种植花草,不然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的。还有一个就是上面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常见的花草里面也含有让人体过敏的成份,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马蹄莲怎么种植
①盆栽
一、配土盆土宜肥沃,中性或偏酸性,可用细碎塘泥土(或粘质细沙土)2份,腐叶土(或堆肥)1份,加入适量过磷酸钙及腐熟的人畜粪便,混合而成。
二、繁殖通常在花后,剥取块茎四周小球培养一年,来年开花。经过试验,笔者发现利用根蘖分株法当年就可开花。具体做法是: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结合换盆,将发育良好的大形分株带根用手掰开(最好不用刀),植于准备好的盆中。如用做切花,可多植2至3个分株,栽后置于阴凉处。采用此方法繁殖,当年9—10月份就可开花。
②管理
1、光照温度马蹄莲喜温暖湿润及稍有遮阴的环境,但花期要阳光充足,否则佛焰苞带绿色,影响品质。须保证每天3—5小时光照,不然叶柄会伸长影响观赏价值。马蹄莲耐寒力不强,10月中旬要移入温室。夏季需要在遮阴情况下,经常喷水降温保湿。
2、浇水施肥马蹄莲喜湿润、肥沃土壤,即常说的“大肥大水”,生长期间要多浇水。追肥可用腐熟的豆饼水等液肥与化肥(复合肥或磷酸二铵)轮换施用,每隔2周追施一次。追施液肥时,切忌肥水浇入叶鞘内以免腐烂。以前有人提到:“见花蕾停肥”。经试验对比后,笔者认为见蕾后应增加施肥量,从而保证其花期长,花大而艳,并使花蕾不断,常年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