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的诊断要点
重症胰腺炎的诊断要点
重症胰腺炎的诊断要点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冰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
第二、体征,腹肌可出现强直腹膜刺激征阳性,也可出现Grey_Turner征症。
第三、根据实验室检查血钙一般显著下降,一般在2毫摩尔每升以下,血糖偏高,大于11.2毫摩每升,既往一般无糖尿病病史。血尿淀粉酶可突然下降。
第四、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
胰腺炎的饮食原则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炎引发腹痛,发生急性胰腺炎时常常表现为突发性的中上腹部疼痛。胰腺炎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急重症,一般临床上分为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下面是关于急性胰腺炎的饮食原则介绍。
1、不能喝酒,不能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
在日常饮食中,胰腺炎患者,是不能喝酒,不能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并能促进胆汁分泌,而胆汁又能激活胰腺中的消化酶,可使病情加重。因此,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如肥肉、花生、芝麻、油酥点心、油炸食品等均应禁止食用。推荐阅读:饮食可影响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得过胰腺炎的患者最好终生戒烟和酒,防止再度发作。
2、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不要暴饮暴食,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不要吃撑。
3、营养搭配
应该多注意营养的补充,经常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例如豆腐、鱼等等,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治疗。
4、烹调技巧
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最好以蒸炖为主,这样就不会增加胰腺的负担了。
5、忌辛辣
辣椒、姜、蒜,刺激性的食物,会加重胰腺的负担饮食上,一定要忌辛辣。忌辛辣刺激调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
6、禁用肉汤、鱼汤、鸡汤、奶类、蛋黄等含脂肪的食物。
益生菌什么时候吃效果好 不宜喝益生菌的人群
胃酸过多的人、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心内膜炎和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宜多喝益生菌酸奶,以免加重病情,最好事先咨询医生;其他人则可以尽情享用。
慢性胰腺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胰腺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1、轻型胰腺炎:或称水肿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范围限于上腹,体征轻;血、尿淀粉酶增高,经及时的液体治疗短期内可好转,死亡率很低;
2、重症胰腺炎:或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除上述轻型胰腺炎症状外,腹膜炎范围大,扩及全腹,体征重,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有黄疸,意识模糊或谵妄,腹水呈血性或脓性,可有胃出血,休克。
3、腹部B超:可帮助诊断。B超扫描能发现胰腺水肿和胰周液体的积聚。还可探查胆囊结石,胆管结石。但受局部充气肠袢的遮盖,限制了其应用。
4、增强CT扫描:是近年来被广泛接受的敏感的确诊慢性胰腺炎的方法。胰腺的改变包括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增大、水肿、坏死液化,胰腺周围组织变模糊、增厚,并可见积液。还可发现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病。
慢性胰腺炎实验室检查
1、胰酶测定:血清淀粉酶测定是被最广泛应用的诊断方法。血清淀粉酶增高在发病后24小时内可被测得,血清淀粉酶值明显升高,其后7天内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测定也为诊断本病的一项敏感指标。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清淀粉酶长。尿淀粉酶明显升高具有诊断意义。淀粉酶的测值愈高,诊断的正确率也越高。血清脂肪酶明显升是诊断慢性胰腺炎较客观的指标。
2、其他项目:包括白细胞增高,高血糖,肝功能异常,低血钙、血气分析及DIC指标异常等。诊断性穿刺偶尔用于诊断,穿刺液呈血性混浊。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有诊断意义,由于本方法的侵袭性和可能的并发症,因此并不是理想的诊断方法。
慢性胰腺炎放射影像学诊断
1、胸部X线片:左肺下叶不张,左半膈肌升高,左侧胸水等反映膈肌周围及腹膜后的炎症。支持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但缺乏特异性,是辅助性诊断指标。
2、腹部平片:可见十二指肠充气,表示近段空肠麻痹扩张。还可见结肠中断征,表示横结肠麻痹扩张,脾曲结肠和远段结肠内无气体影。或可见到胆结石影和胰管结石影,及腰大肌影消失等。是慢性。
胰腺炎怎么治疗
胰腺炎治疗方法:
手术:严格控制适应症,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我们采用禁食、抗炎、抑制胰腺分泌等保守治疗均能成功。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则须采取“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患者是由于胆道疾患引起的胰腺炎,常称胆源性胰腺炎,我们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如患者不存在胆道疾患,我们主张先保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胰腺分泌、静脉营养等。在此过程中,如患者病情仍不断加重,出现体温高于38℃,白细胞大于2万/m m3、腹腔穿刺液中发现了细菌,应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在疾病后期出现胰周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也需要手术治疗。
进食:选择合适时机禁食是胰腺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但许多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恢复饮食后,又出现腹痛,使他们害怕进食。患者何时进食是医生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以往要等到患者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完全恢复正常,才开始进流质饮食如稀饭、无油菜汤等。可临床上发现许多病人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血、尿淀粉酶仍高于正常值,甚至需要几个月才恢复正常。应当允许此类病人进流质饮食,但要密切观察,如有不适,随时去医院就诊。
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除了检查血、尿淀粉酶外,医生常常要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B超检查可发现胰腺肿大、胰管扩张、腹腔积液等,但由于患者肠管积气或肥胖,可使B超检查结果不准确或难以观察。而CT可提供客观的胰腺肿大图像,观察其周围渗出和本身坏死情况,以及所形成脓肿或囊肿的大小。定期复查CT可判断胰腺炎的恢复情况。所以我们建议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常规采用胰腺CT检查。
高血脂与胰腺炎会把血液变白
胰腺颈部有坏死、水肿,还伴有呼吸、循环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当时他的甘油三酯高达51.3 毫摩尔/升, 高出正常值近30 倍,抽出的血液几乎变成了白色,离心后竟呈乳白色‘牛奶’状,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漂浮在血液里的颗粒状物质。”长沙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主任邓湘辉说,出现这种乳糜状物质,是因为血液里含有太高的脂肪成分。
“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达30% 以上,而70%~80% 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是由于高脂血症、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所引起;暴饮暴食和酒精的 刺激使胃酸及十二指肠促胰液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胰液分泌增多,造成胰管内压增高。重者可导致胰腺小导管及腺泡破裂,放出内生性活素,激活胰蛋白酶原等, 从而引起胰腺组织的出血坏死。”邓湘辉介绍,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时,具有强大消化功能 的胰液像洪水一样侵犯到其他内脏,诱发各种毒素(炎性介质)进入血液循环,激发强大的破坏性的“瀑布机制”,可以使远离胰腺的脏器如心肺等器官受到损害。
为 此,邓湘辉提醒大家,急性胰腺炎大多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暴饮暴食,尤其是喜欢吃油腻食物者比较容易中招;若有胆结石、胆囊炎等胆道基础疾病的朋友, 应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及饮酒;平时喜食大鱼大肉、体型偏胖的人应定期体检,切勿过度进食油腻、刺激的食物;以免血脂“爆表”造成脂源性胰腺炎。而对于高血脂 者,应及时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饮食上注意营养结构比例,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食量与体力活动均衡,坚持锻炼。另外,如果饭后出现莫名的腹部疼 痛,症状持续或疼痛放射至肩部和背部,最好及时就医。
重症胰腺炎有什么症状
重症胰腺炎一般在暴饮暴食、高脂饮食或者是饮酒以后发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第一个、腹痛,腹痛突然起病,程度轻重不一,这是重症胰腺炎最主要的表现和首发症状。
第二个、患者可以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胀,有时呕吐频繁,突出的一般是食物或者是胆汁。
第三个,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发热。
第四个、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等休克症状。
第五个、由于患者反复的恶心、呕吐,可以出现程度不等的脱水,代谢性碱中毒等。
为什么胰腺炎要做手术
大多数胰腺炎患者都是突发的急性胰腺炎,而急性重症胰腺炎是非常严重的,足以致死的疾病,临床会出现休克,器官衰竭等。所以一般会采取急诊手术抢救生命,在手术的同时还要配合胃肠减压,抗生素,镇痛,抑制胰酶分泌和作用,吸氧等。
血清淀粉酶升高的意义
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在发病后2~12h活性开始升高,12~72h达峰值,3~4天后恢复正常。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虽然并不一定和胰腺损伤程度相关,但其升高的程度越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虽然目前还都用淀粉酶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还不够高。当怀疑急性胰腺炎时,应对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活性连续作动态观察,还可结合临床情况及其他试验,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测定共同分析,作出诊断。
淀粉酶测定对监测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亦有价值,此种时候血淀粉酶活性多持续升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可以引起胸腔积液或/和腹腔积液,积液中的淀粉酶活性甚至可高于血清淀粉酶活性100倍以上。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其他急腹症也可以引起淀粉酶活性升高。所以当怀疑急胰腺炎时,除应连续监测淀粉酶外,还应结合临床情况及其他试验,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测定结果共同分析,作出诊断。
慢性胰腺炎淀粉酶活性可轻度升高或降低,但没有很大的诊断意义。胰腺癌早期淀粉酶活性可见升高。
淀粉酶活性中度或轻度升高还可见于一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非胰腺疾病,如腮腺炎、急性腹部疾病(消化性溃疡穿孔、上腹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病变、胆道梗阻及急性胆囊炎等)、服用镇痛剂、酒精中毒、肾功能不良及巨淀粉酶血症等情况,应加以注意。
血液中淀粉酶能被肾小球滤过,所以任何原因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升高时,都会使尿中淀粉酶排出量增加,尤以急性胰腺炎时为多见,急性胰腺炎时肾清除淀粉酶的能力加强,其升高可早于血淀粉酶,而下降晚于血淀粉酶。
重症胰腺炎有什么症状 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
重症胰腺炎一般发病迅速,进展较急,甚至可以危及到生命。那么它整个的治疗主要第一个要禁食,胃肠减压,要抑制胰酶分泌,促进患者胃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可以使用抗生素预防胰腺组织的感染、坏死。 如果说腹腔内出现胰腺坏死组织以及腹液的产生,可以适当穿刺引流等等。
重症胰腺炎的诊断要点 重症胰腺炎治疗原则
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个、密切监护患者的心跳、呼吸、血压、血氧等情况,如有条件可以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第二个、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应当积极补液。
第三个、加强营养支持,可以进行胃肠外营养。
第四个、重症胰腺炎要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胰腺坏死合并感染。
第五个、要减少胰液的分泌,抑制胰酶合成,抑制胰酶的活性。一旦患者出现胰腺坏死合并感染,可考虑手术治疗等等。
肠梗阻如何鉴别诊断
肠梗阻鉴别:绞窄性肠梗阻是急腹症之一,故常需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重症胰腺炎、胆囊穿孔、急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等疾病相鉴别。
一般而言,根据上述每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或CT、MRI等检查,鉴别诊断常无困难。
因此肠梗阻诊断成立,除了对梗阻部位、病因诊断外,必须对病情进行分析,即对梗阻的程度和性质做出诊断,提出处理对策。
病情诊断包括确定是完全性或部分性、机械性或动力性、单纯性或绞窄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