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绝经综合症的症状

绝经综合症的症状

早期症状:绝经过渡期的月经改变:

1、有10%—15%的妇女在40岁以后突然闭经,且以后不再来潮,直接进入绝经后期。

2、有65%的妇女月经周期延长,月经稀少有隔月现象,经期缩短,经量可多可少。

3、有10%—20%妇女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或不规则出血,淋漓不断,出血量多,有时有血块顺腿流,伴头晕乏力血色素下降,但检查时子宫卵巢无器质性病变。

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

1、月经改变:大多数妇女月经变化从40岁左右开始,绝经年龄平均为49.5岁。少数妇女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甚至造成严重贫血。

2、泌尿生殖道改变:生殖器官开始萎缩,粘膜变薄,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及性交疼痛,憋不住尿等。

3、神经精神症状:主要为潮红、阵阵发热、出汗等血管舒张症状。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抑郁多烦、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

4、皮肤皱纹逐渐增多,有的出现瘙痒、毛发开始变白脱落。腹部和臀部脂肪增多,容易发胖。

5、心血管系统变化:血压易波动,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发病率也上升。

6、骨质疏松:从40岁左右起,女性骨质开始脱钙,每年钙丧失1%,如不补钙,可导致骨质疏松。其后果是脊柱的压缩,身材变矮,脊柱后突和行走困难,严重时产生脊柱压缩性骨折,容易发生骨折,常见于上肢桡骨远端及下肢股骨。女性骨折的发生率为男性的6~10倍。

绝经综合症的表现 高血压

有部分绝经妇女会出现高血压,其特点是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不高,呈阵发性发作,血压升高时出现头晕,疲乏,胸闷等,也有表现为血压降低的,这类人群突然站立时出现头晕。

绝经综合症的表现 血管舒缩症状

潮红,潮热,出汗是最为常见且典型的症状。

患者先感到头胀,类似头痛,程度逐渐加重直到出现潮热,胸部向颈部及面部扩散的阵阵热浪,轰热或灼热,同时上述部位皮肤出现弥散性或片状发红,伴有全身出汗,并以头颈部,胸部,背部出汗最为明显,汗后又有畏寒。一般潮热与潮红同时出现,症状持续数秒至十分钟不等,平均4分钟,发作频率多至一到两小时一次,少至每周一到两次,严重者每45分钟即发作一次,每次持续10到15分钟。

围绝经期综合征如何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废除“更年期”而采用“围绝经期”的概念,即从绝经前,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间。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城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约1/3的妇女可以平稳过渡,没有明显不适,约2/3的妇女出现程度不同的低雌激素血症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预后:一般无不良反应,经过几年或十几年后可自动痊愈。

保健:围绝经期综合症是妇女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生理阶段,每个妇女都应正确对待,从知识上、思想上、精神上有准备地迎接这一自然生理变化的到来。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症状出现与自己的心理状态及外界社会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进入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妇女主要应克服消极性格的变化,要克服虚荣心、自卑心、嫉妒心,加强自身修养,平安愉快地走过这一人生阶段。

在思想和精神上做好充分准备前提下,养生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祖国医学认为“妇女以养血为本”,认为只有气盈血盈,才能肌润情舒,邪不可干。

围绝经期综合症

围绝经期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大多数妇女没有任何不适,也有些人有某些不适。主要表现为:

1、月经改变:大多数妇女月经变化从40岁左右开始,绝经年龄平均为49.5岁。少数妇女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甚至造成严重贫血。

2、泌尿生殖道改变:生殖器官开始萎缩,粘膜变薄,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及性交疼痛,憋不住尿等。

3、神经精神症状:主要为潮红、阵阵发热、出汗等血管舒张症状。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抑郁多烦、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

4、皮肤皱纹逐渐增多,有的出现瘙痒、毛发开始变白脱落。腹部和臀部脂肪增多,容易发胖。

5、心血管系统变化:血压易波动,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发病率也上升。

6、骨质疏松:从40岁左右起,女性骨质开始脱钙,每年钙丧失1%,如不补钙,可导致骨质疏松。其后果是脊柱的压缩,身材变矮,脊柱后突和行走困难,严重时产生脊柱压缩性骨折,容易发生骨折,常见于上肢桡骨远端及下肢股骨。女性骨折的发生率为男性的6~10倍。

从1994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废弃“更年期”而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医学上所用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征候群,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许多女性进入“围绝经期”有提前趋势。

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

绝经期综合症一般是发生在绝境前后的女性身上,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轻重不等,这是会受到个性特征和环境影响的。大部分人通过自己的调理是能够顺利度过的,但是有少数的女性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得不采取治疗办法。一起看看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的症状有哪些。

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1、精神、神经症状(58%):有兴奋型及抑郁型两种,如情绪烦躁、易激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行动迟缓等。

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2、血管舒缩症状(75~85%):阵发性面部潮红、潮热为最常见的症状,可伴脉搏加快,皮肤温度升高。随绝经时间延长,症状减轻至自然消失。

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3、心血管系统症状:约30%患者有假性心绞痛,并伴有心悸、胸闷,受情绪因素的影响,患者会感觉全身不适,但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大多正常,发作时用治心脏病药物疗效不明显。约15%绝经期的妇女有轻度高血压,主要是收缩压高,舒张压正常,呈阵发性发作,在使用雌激素治疗后症状可改善。

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4、骨质疏松症:因绝经后第一个10年内骨量的快速丢失导致,严重者可有骨折发生。

绝经期综合症的治疗,首先应解除思想顾虑,处在这一时期的妇女应认识到,绝经是妇女人生中必然经过的生理性过程,它表示生殖功能的终止,而非生命活动的结束。其次,在此阶段,宜少食刺激性大的食物,应适量补充钙及其他营养成分,同时坚持体育运动,以保持身体活力。当然,家人宜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以便稳定情绪。如果仍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可借助药物治疗。如镇静剂、抗焦虑药及一些中成药。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什么?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一、白带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症早期有白带异常、月经稀少、闭经等表现,少数患者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发于青春期女性,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部分患者伴痛经等。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二、肥胖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之一,一般患者体重超过20%,体重指数大于25,且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肥胖集中上身,腰、臀比例0.85,自青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三、多毛症状

由于雄激素高引起,上唇、下颌、胸、背、小腹中部、大腿两侧、肛周毛发增粗、增多,可伴痤疮、声音低粗、阴蒂肥大等征象。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四、不孕

患上多囊卵巢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出现不孕的情况,很多女性不孕后到医院检查时才知道患上了这个病。

绝经期综合症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1.月经改变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血管舒缩症状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腰椎管狭窄的症状 马尾神经受压体征

马尾神经也称周围神经,当腰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时,可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即“马尾神经综合症”。马尾神经综合症”是指马尾神经因受到外界因素而发生麻痹、紊乱或功能不全,以致于不能调节神经支配区域的运动感觉、痛觉、知觉、温度等功能。主要表现有鞍区(即会阴部形状类似于马鞍的区域)与括约肌的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以导致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下肢瘫痪。

更年期综合征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更年期综合症症状表现1、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月经的问题了,一些人在四十几岁就是会出现月经不正常的现象了,比如是月经量变少了,还有就是月经周期变长了。然后慢慢的就是会出现一个绝经的现象了,这个一般的是要几年的时间的,这个时候出现的月经不调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了。

更年期综合症症状表现2、也有一些的女性在进入更年期的时候会出现潮热出汗的症状的,有的时候很好的就是会出现脸色发红,出汗的现象了。但是一些人是不会很严重的,如果是发作的很频繁就是要进行一些的治疗了。

更年期综合症症状表现3、再一个在更年期的女性就是会出现一些的脾气的变化,脾气暴躁,还有就是多疑,多虑,这些都是更年期综合征的一些表现了,有一些的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的抑郁症的现象的,这个也是要进行一些的治疗的。

温馨提示:每个女性都是要进入更年期的,一般的女性就是会在50岁左右出现更年期的。我们知道更年期都是会出现一些更年期综合征,有的人出现的一些症状是正常的现象,有一些人出现的就是会是一些的严重的症状了,我们对更年期出现的一些表现是要有一个了解的。

绝经综合症的症状

早期症状:绝经过渡期的月经改变:

1、有10%—15%的妇女在40岁以后突然闭经,且以后不再来潮,直接进入绝经后期。

2、有65%的妇女月经周期延长,月经稀少有隔月现象,经期缩短,经量可多可少。

3、有10%—20%妇女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或不规则出血,淋漓不断,出血量多,有时有血块顺腿流,伴头晕乏力血色素下降,但检查时子宫卵巢无器质性病变。精神神经症状,随着月经改变,有的妇女可出现的症状:

1、兴奋型:这种妇女往往情绪易激动,易烦躁,多言多语,遇小事大吵大闹。

2、抑郁型:有的妇女遇小事焦虑,内心不安做事缺乏自信,失眠多梦。心血管症状:尤其血管舒缩症状明显,无任何诱因突发脸红,潮热,大汗淋漓,有时心慌胸闷,出现假冠心病症状,血压忽高忽低不稳。

中期症状:第二性征退化,乳房萎缩下垂,外阴阴道萎缩,外阴干燥,分泌物减少,老年性阴道炎,子宫脱垂,尿频尿急尿失禁。

远期症状:骨质疏松,骨丢失率增加,经常出现腰背疼、髋疼、走路后腿疼、驼背、身高降低,摔跤后骨折以桡骨远端与股骨的骨折常见,也可出现无诱因脊椎压缩性骨折。脑记忆力减退,认识力下降,脑软化,脑痴呆。

得了绝经综合症之后,不一定非要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比如说加强运动锻炼也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这些运动包括慢跑或者是游泳,骑自行车等等。运动量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体力来进行,而且一些饮食也要进行调整,尽量的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综合症

妇女更年期或绝经期的概念近年来得到发展,称之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持续数年之久。绝经期对妇女是危机。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于1987年11月到1980年2月对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查,发现70%的更年期妇女有心绪症状,约4.4%发展为绝经期综合症 。更年期妇女不仅蒙受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由于家庭环境变化和性格改变 (主观、唠叨、易激动)可引起婚姻和家庭矛盾,甚至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由于 阴道和子宫粘膜萎缩,自然影响她们的性体验和性表达。

然而,绝经只是反映卵巢功能减退,并不明显影响妇女的性体验和性表达。事实证明,一个在绝经前一直保持有规律性生活的妇女,绝经后仍可保持良好的 性适应,甚至60岁以后仍如此。妇女对绝经所持的负性态度,极大地影响她们 的性适应。要明确告诉她们,绝经期的到来不是性生活的终结。(妇女1/3岁月在绝经后渡过),而是如何愉快地去适应和对付这一过渡所带来的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

更年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减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和冠状动脉疾病。基于同样原因,妇女盆腔组织、神经一肌肉系统、血管以及其他器官都会逐渐发生改变,阴道粘膜萎缩也增加发生局部炎症的机会。由于诸多心理、社会因素和内分泌改变的影响,可出现绝经期综合症,表现潮热,出汗等血管运动症状和烦躁、焦虑、紧张和抑郁等心境改变,这些都会增加更年期妇女性适应的困难。严重绝经期综合症妇女,应去妇产科或精神科诊治。

相关推荐

绝经综合征临床表现 其他症状

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常见的有走路漂浮,登高眩晕,皮肤出现划痕瘙痒,咽喉部感到异物梗阻,疲劳乏力,头晕等症。

经前综合症有哪些症状 经前综合征

其实是生理导致女人情绪化,在来大姨妈前7~14天,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大姨妈走后症状逐渐消失。这种症状我们叫经前综合征,简称PMS。据统计,大约有30%~80%的女性受到经前综合征的困扰。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

1、肥胖 大约半数的患者会出现肥胖症状,这主要与多囊卵巢造成雄激素过多、未结合睾酮比例增加及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 2、多毛症 多囊卵巢患者体毛会很丰盛,体毛呈男性分布,而且腋毛、四肢毛发会增多,主要是因为雄激素集聚引起毛发增多。 3、痤疮 多囊卵巢的患者的皮肤会变成油性皮肤,并且会出现痤疮。而痤疮则一般分布在面部或者是下腹部及乳房周围。 4、月经失调 患者在月经初潮后,没有正常的月经周期,会出现月经稀发、继发性闭经及无排卵性功血等月经不调的状况。

更年期综合症症状表现都有什么

1、神经、精神障碍:有一些女性朋友在得了更年期综合症以后,血压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上下波动情况;绝大部分更年期女性可能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性格变化、记忆力减退等更年期综合症症状表现。 2、月经紊乱:更年期综合症最普遍同时也最为突出的一个症状表现就是月经紊乱。女性朋友在到了更年期之后,月经经常延迟,甚至几个月才来潮一次,经量也逐渐减少。当雌激素越来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宫内膜变化时,月经就停止了,称为绝经。 3、皱纹增加:激素变化会导致皮肤松弛、弹性减弱、皮肤变薄。眼睛、脸颊和嘴唇最容易出现皱纹。 4、心血管及脂

经前综合症症状

经前综合症症状:烟癮 许多妇女得到具体的渴望,当PMS来袭,往往是甜或过咸的食物,如巧克力蛋糕。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不是很清楚。其他妇女可能会失去食欲或获得胃部不适。腹胀,便祕也很常见。 经前综合症症状:痤疮 痤疮是经前期综合征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不只是影响青少年。荷尔蒙的变化会导致皮肤产生更多的皮脂分泌。这种油性物质会堵塞毛孔,引发了突破 - 可见提醒你的时间是在它的途中。 经前综合症症状:疼痛 PMS可以触发大范围的疼痛,包括: 背痛 头痛 乳房胀痛 关节痛 经前综合症症状:情绪波动 对于许多女

格林巴利综合症症状

1、运动障碍症状:四肢和躯干肌瘫是本病的最主要症状。一般从下肢开始,逐渐波及躯干肌、双上肢和颅神经,可从一侧到另一侧。通常在1~2周内病情发展至高峰。瘫痪一般近端较远端重,肌张力低下。如呼吸、吞咽和发音受累时,可引起自主呼吸麻痹、吞咽和发音困难而危及生命。 2、感觉障碍症状:一般较轻,多从四肢末端的麻木、针刺感开始。也可有袜套样感觉减退、消失或过敏,以及自发性疼痛,压痛以腓肠肌和前壁肌角明显。偶而可见节段性或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3、反射障碍症状:四肢腱反射多是对称性减弱或消失,腹壁、提睾反射多正常。少数患

美尼尔氏综合症症状

1、 眩晕 往往无任何先兆而突然发作的剧烈的旋转性眩晕,常从梦睡中惊醒或于晨起时发作。病人自诉周围物体绕自身旋转,闭目时觉自身在空间旋转。病人常呈强迫体位,不敢梢动,动则可使眩晕症状加重。在发病期间神志清楚。发作时有恶心、呕吐、出冷汗、颜面苍白及血压下降等症状。数小时或数天后,眩晕症状逐渐消失。 2、 听力障碍 听立为波动性感音性耳聋,在早期眩晕症状缓解后,听力可大部或完全恢复,可因多次反复发作而致全聋。部分病人尚有对高音听觉过敏现象。 3、 耳鸣 为症状发作前之可能先兆,耳鸣为高音调,可能轻重不一,在发

经前综合症症状

情绪困扰 在月经前有的女性会出现情绪波动,爱发脾气,紧张,愤怒,注意力不集中,轻度抑郁或不安等现象,甚至妄想,产生自杀意识。 身体不适 在月经前有的女性会感到全身乏力,易疲劳,困倦,体重明显增加,偶尔出现肠痉挛,有的女性经前出现头痛,多为双侧性,伴有恶心呕吐,经前几天即可出现,出现经血时达高峰,大部分女性经前常有乳房肿胀及疼痛感,以乳房外侧最为严重,有的女性经前还常常伴有关节痛,背痛,便秘,潮热,心悸,晕眩等身体不适。 食欲改变 有的女性在行经前食欲增加,多数表现为对甜食的渴求或对一些有盐味的特殊食品的嗜

帕金森综合症症状

临床表现 PD多于60岁以后发病,男性稍多于女性。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进行性加重。症状和体征:由六个核心症状组成,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一运动减少、屈曲体态、姿势反射障碍、冻结现象。本病不导致瘫痪或感觉麻木,晚期患者卧床不起系因重度肌强直及运动减少引起。深、浅反射亦无异常。 起病隐匿,约70%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由一侧上肢远端(手指)开始,呈规律性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运动,似“搓丸样” (pill—rolling)动作,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加剧,随意动作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可逐渐扩展到同侧及对侧上下肢

更年期适时干预可防老年疾病

小敏的母亲今年49岁,月经开始不稳定,有时很多时间很长,有时二三个月也不来。母亲变得很喜欢无理取闹,为一点小事就跟家人争吵得脸红耳赤,平时经常大汗淋漓、失眠、乏力、疑神疑鬼,一会怀疑丈夫有外遇,一会怀疑单位的同事在说她坏话等等。有一天凌晨2点多,小敏听到母亲喊救命,说自己患心脏病了,心跳得好快,感觉快要窒息了,小敏带着母亲到医院去做了检查,一切显示正常,在检查排除身体器质性疾病之后,医生根据小敏母亲的症状诊断属围绝经综合症(俗称更年期综合症),治疗后逐渐好转,能睡着觉,潮热、出汗症状消失、也不容易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