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后怎么除疤 烧烫伤可分为3级
烧烫伤后怎么除疤 烧烫伤可分为3级
无论是水、火、油,哪一种原因所造成的烧烫伤,依皮肤受伤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3个等级:
通常伤及表皮层,真皮及皮下组织会发生反应性充血,会有轻度的水肿及疼痛感。皮肤虽会出现潮红,但还不至于有水泡,数日后便会自然脱皮而痊愈。此类型的灼伤,也常见于日光浴的晒伤。
若伤及真皮层,伤口会有起水泡的现象,是二度烧烫伤最易辨识的特征,乃局部伤口所产生的水泡,且疼痛情况会比一度烧烫伤更为严重,此级的烧烫伤又可再细分为:
浅的二度烧烫伤(Superfiical Dermal Injury):伤口表面呈均匀的粉红至红色,一般在2周内自行愈合,之后也较无明显疤痕。
深的二度烧烫伤(Deep Dermal Injury):伤口常呈现表面不均匀之颜色分布,可能是粉红至红色的伤口,同时还呈现有不均匀的白色或褐色斑块。此种类型伤口愈合的时间,多半要超过2周以上,有时甚至还会长达1个月之久,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若烧烫伤范围达表皮层及全部真皮层都坏死的程度,就是所谓的「全层烧烫伤」,亦即第三级的烧烫伤。无论是高能量的瞬间烧伤,或低能量但时间拉长的烫伤,都可能造成组织坏死,达到三级的烫伤。
此阶段伤口表面呈现白色斑块,甚至会变成焦痂。此种伤口无法自行愈合,必须进行清创手术(Debridement),若烧烫伤面积太大,组织无法再长出来,就必须移植其他部位的组织过来,进行植皮或皮瓣重建手术。
手被开水烫伤了如何急救
远离热源
首先快速远离热源,并且小心脱掉烧烫伤处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肤上不能脱下,可以用剪刀剪开,不要强行脱下,以免对伤口造成损伤。
降温散热
刚被烧伤、烫伤伤口处会有大量余热,需要作降温散热处理,否则会烫伤深层皮肤,造成更深程度的烧烫伤。可以用食用白酒(20~50多度白酒,不可用酒精)或大米第二遍淘米水(用纯净水或者凉开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也可以用药棉浸湿白酒敷在患处降温,这样可以快速吸收烧烫伤处余热,有缓和痛感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水泡处理
烧烫伤引起的水泡是需要挑破的,否则容易化脓感染,还会影响创面对药物的吸收,对伤口恢复不利。小水泡用消毒针头低位挑破,把水放干;大水泡可用消毒剪刀剪开一个口,把水放干。水泡挑破后泡皮不要剪掉,更不能用手撕掉,泡皮能够保护创面,防止伤口感染发炎。
创面上药
水泡挑破后在烧烫伤处用药,建议使用具有祛腐排脓、修复组织、生肌敛口、增强免疫、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专业烫伤药,主治烧烫伤和肌肤溃疡。如果没有烧烫伤药,可以用芦荟汁均匀涂在伤处,可以得到缓解疼痛和一定的治疗。上药后伤口尽量不要包扎,如果必须包扎,可以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不能包得太厚太严,注意透气,不然会影响伤口恢复速度,造成烧烫伤久治不愈。
如果烫伤面积过大,程度较深,应紧急处理伤口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手被开水烫了怎么办
一旦手被烫伤,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浸泡伤处约15分钟。同时,及时脱掉衣物,将烫伤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衣物千万不能硬脱,以防加重皮肤的损伤,可以先把烫伤周围部分的衣服剪掉。
创面不要随便涂抹所谓的偏方,比如:牙膏、酱油等,这样做既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又会造成创面的感染。总之,烫伤后应立即送专科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烫伤后应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烫伤后愈早用冷水浸泡,效果愈佳,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这样经及时散热可减轻疼痛或烫伤程度。
烫伤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1度烫伤),一般可在家中先做处理。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敷即可。
烧烫伤急救处理 烧烫伤最有效的应急方法
刚被烧伤、烫伤,可以对伤处进行降温处理,防止余热对肌肤深层组织造成伤害,同时可以缓和痛感。
处理方法:
1、用白酒冲洗伤口,只需要普通的白酒就可以(20~50多度的白酒,不可用酒精),能够快速吸收烧烫伤处的余热;
2、如果没有酒,可以用纯净水淘米,取第二次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
3、再或者用凉开水冲洗降温。
家里如果有芦荟,可以用芦荟汁涂于伤口,能够起到治疗作用;如果没有,可以到药店购买一些万花油、或者烧烫伤膏,不过这些都是治疗浅度烧烫伤的药物,只适用一度烫伤,深度烫伤需要用专业的烧烫伤药。
1、先用上述基本处理方给伤处降温;
2、如果伤口有异物,用第二次淘米水清洗伤口时小心去除掉
3、如果有烧烫伤药,及时使用烧烫伤药,如果没有可以参照一度烧烫伤处理的方法,能够缓和伤势。然后及时送去医院治疗或者是找到专业的烧烫伤药治疗。
4、严重的烧烫伤不要包扎,用暴露疗法对伤势恢复有好处,可以加快恢复速度,降低留疤几率。
5、如果有发烧的迹象,需服用退烧药;有口渴的感觉,需口服淡盐水补充水分;如果伤口发炎,可以使用抗生素消炎,如头孢氨苄,红霉素,庆大霉素等。
急救步骤
①救护病人尽快安全脱离现场。
②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冷却烧伤部位,以降低皮肤温度。
③尽快脱去或剪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渍的衣服。
热液烫伤应先冷却后再脱去衣裤或者剪开脱去,否则会将烧烫伤后已游离的表皮连同衣裤一并撕下来,造成严重后果。
④迅速简单地检查病人,估计烧伤的严重程度,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
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2、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3、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4、发生窒息可用粗针头从病人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 5、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不可在伤处涂药水或药膏等。 6、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7、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烫伤发炎了怎么处理呢
远离热源:
首先快速远离热源,并且小心脱掉烧烫伤处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肤上不能脱下,可以用剪刀剪开,不要强行脱下,以免对伤口造成损伤。
降温散热:
刚被烧伤、烫伤伤口处会有大量余热,需要作降温散热处理,否则会烫伤深层皮肤,造成更深程度的烧烫伤。可以用食用白酒(20~50多度白酒,不可用酒精)或大米第二遍淘米水(用纯净水或者凉开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也可以用药棉浸湿白酒敷在患处降温,这样可以快速吸收烧烫伤处余热,有缓和痛感和防止起泡的作用。注意:不要用生冷水冲洗伤口降温,否则会热毒内浸,造成伤口发炎感染,肌肤溃烂,大大增加留疤几率。
水泡处理:
烧烫伤引起的水泡是需要挑破的,否则容易化脓感染,还会影响创面对药物的吸收,对伤口恢复不利。小水泡用消毒针头低位挑破,把水放干;大水泡可用消毒剪刀剪开一个口,把水放干。水泡挑破后泡皮不要剪掉,更不能用手撕掉,泡皮能够保护创面,防止伤口感染发炎。
创面上药:
水泡挑破后在烧烫伤处用药,如果没有烧烫伤药,可以用万花油或芦荟汁均匀涂在伤处,可以得到缓解疼痛和一定的治疗。上药后伤口尽量不要包扎,如果必须包扎,可以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不能包得太厚太严,注意透气,不然会影响伤口恢复速度,造成烧烫伤久治不愈。
烫伤水泡的解决方法
1. 远离热源
首先快速远离热源,并且小心脱掉烧烫伤处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肤上不能脱下,可以用剪刀剪开,不要强行脱下,以免对伤口造成损伤。
2. 降温散热
刚被烧伤、烫伤伤口处会有大量余热,需要作降温散热处理,否则会烫伤深层皮肤,造成更深程度的烧烫伤。可以用食用白酒(20~50多度白酒,不可用酒精)或大米第二遍淘米水(如果自来水质量不好,可以用纯净水或者凉开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也可以用药棉浸湿白酒敷在患处降温,这样可以快速吸收烧烫伤处余热,有缓和痛感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烧烫伤后怎么除疤 烧烫伤后的疤痕处置
通常浅的二度以下烧烫伤,以发炎反应为主。暂时性的伤口会有发炎后的泛红反应,表皮看起来会红红的,有些则会产生黑色素的沉淀。若是留下黑色素沉淀,则可使用美白淡化色素的药膏加以改善。
永久性的疤痕,属于比较深的二度烧烫伤,就算伤口愈合了,也可能会产生凹陷性的疤痕,必须使用填充物(如脂肪填充物、玻尿酸等)。
若是比较凸出的伤口,范围较小的可使用物理性加压的方式(如硅胶片、硅胶带、硅胶软膏等)处理,若是大范园的伤口,则必须穿戴弹性衣或塑身衣,有时还要视受伤部位而有不同的形式,例如局部袖套、全身型塑身衣,或头套等。
身体在受伤后,组织会自行增生产生肥厚疤痕,这类疤痕若出现在某些特定区域,还可能会产生蟹足肿,通常会出现在比较深层的烧烫伤。物理性加压治疗的时间,一般都要加压至少6个月以上,费用通常在数千至数万元不等。
有暂时性泛红情况的血管扩张情形,或肥厚疤痕的血管性质比较多时,可使用「染料激光」而有些凹陷性疤痕,若表面皮肤看起来红红的,也可做此治疗。由于染料激光成本比较高,并不是每个医疗院所都有这样的设备,收费标准是以「发数」为单位(每发价位在百元上下),通常看范围的大小,从数千至数万元不等。接受激光治疗后要注意避免过度日晒,可视情况局部冰敷、涂抹药膏或使用乳液,同时不要磨擦施打激光的位置。
疤痕去除手术的进行时机,一般是在受伤后6个月,若物理性加压效果不佳,则会考虑以手术方式除疤。但若是在关节活动处已造成患者正常身体功能受限时,则会提前进行疤痕重整、皮瓣或人工组织扩张器重建、植皮手术等治疗。
修疤手术属于整形外科的治疗方式,通常当局部的疤痕挛缩情况,已造成身体功能受限(如关节活动处或颜面部位)影响到正常功能时,就必须用手术的方式将疤痕去除,把挛缩的组织放松。若是疾病问题,就有健保给付,若是为了美观,则需要自费。疤痕处理大多以长度计算,每公分的价位在5000至10000元不等。
烫伤用什么药
烫伤除了用冷水处理,还可以用上烫伤药。烫伤药有很多种,有膏状、液体状、粉沫状,最好的是液体状,主要特点是上药换药无痛苦。
1、烧烫伤药。祛腐排脓、修复组织、生肌敛口、增强免疫、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适用范围:各类烧烫伤、褥疮、老烂腿、糖尿病溃疡等肌肤慢性溃疡、脓疮(疖子)。外用涂于患处,每日3~4次。
2、京万红烫伤药膏属非医保非处方类油膏剂。本方系消炎止痛、化腐生肌之剂。主治各种烧、烫伤、溃烂、化脓等证。用于Ⅰ~Ⅱ度烧烫伤;局部皮肤红斑水肿或水疱,溃破糜烂,或继发感染,疮口久不愈合者;病久成卧床过久褥疮,皮色暗红,糜烂,流黄水者。
3、亚宝烧伤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轻度水、火烫伤。
4、三黄珍珠膏。解毒消肿,去腐生肌,止痛。用于中小面积II度烧伤、烫伤、残留疮面等。
5、俄罗纳英软膏。用于轻度小面积烧伤,烫伤,外伤感染,也可用于湿疹,座疮,足癣等。
如果烫伤用油性强的药物,这样皮肤反而不容易长新肉。如果发现伤口周围发红,有可能是感染,建议到医院包扎。
被开水烫了怎么办
远离热源:首先快速远离热源,并且小心脱掉烧烫伤处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肤上不能脱下,可以用剪刀剪开,不要强行脱下,以免对伤口造成损伤。
降温散热:刚被烧伤、烫伤伤口处会有大量余热,需要作降温散热处理,否则会烫伤深层皮肤,造成更深程度的烧烫伤。可以用食用白酒(20~50多度白酒,不可用酒精)或大米第二遍淘米水(用纯净水或者凉开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也可以用药棉浸湿白酒敷在患处降温,这样可以快速吸收烧烫伤处余热,有缓和痛感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水泡处理:烧烫伤引起的水泡是需要挑破的,否则容易化脓感染,还会影响创面对药物的吸收,对伤口恢复不利。小水泡用消毒针头低位挑破,把水放干;大水泡可用消毒剪刀剪开一个口,把水放干。水泡挑破后泡皮不要剪掉,更不能用手撕掉,泡皮能够保护创面,防止伤口感染发炎。
创面上药:水泡挑破后在烧烫伤处用药,建议使用具有祛腐排脓、修复组织、生肌敛口、增强免疫、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专业烫伤药,主治烧烫伤和肌肤溃疡。如果没有烧烫伤药,可以用芦荟汁均匀涂在伤处,可以得到缓解疼痛和一定的治疗。上药后伤口尽量不要包扎,如果必须包扎,可以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不能包得太厚太严,注意透气,不然会影响伤口恢复速度,造成烧烫伤久治不愈。
如果烫伤面积过大,程度较深,应紧急处理伤口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烫伤怎么治疗
烫伤怎么治疗
1.轻度烫伤,可将干废茶叶渣在火上焙微焦后研细,与菜油混合调成糊状,涂搽伤处,能消肿止痛。
2.皮肤被油或开水烫伤后,可用风油精、万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涂于伤面,皮肤未破者,一般5分钟即可止痛。
3.烫伤的时候,可以选择用药膏涂抹在烫伤部位,数分钟之后既可以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了。
4.轻度烫伤后,马上将受伤部位浸泡在煤油里,数分钟后可止痛,并有消肿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5.发生小面积烫伤时,立刻涂点牙膏,不仅止痛,且能抑制起水泡。已起的水泡也会自行消退,不易感染。小面积二度烧伤1次即愈。
6.用鸡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调匀涂敷在受伤处,有消炎止痛作用。
7.被小火烫伤,可用药棉蘸生姜汁敷于患处,能立即止痛。
8.如果被烧烫伤,可以尽快摘取一段芦荟的叶子,用小刀纵向剖开(或用手撕开),将其暴露出来的肉质(即胶液)部分贴在患处,轻轻涂抹。烫伤处的疼痛和烧灼感就会迅速减弱。只要不是较严重的烫伤,涂抹几次芦荟的胶液,就能痊愈。
烫伤的临床诊断
1、烧烫伤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酸烧伤后,表层蛋白凝固变性,色深且质地硬,容易估计偏深;碱烧伤时,有使组织脱水和脂肪皂化作用,组织损伤进一步加深,如不反复观察核实,容易估计偏浅。电烧伤常常偏深。低热长时间烧烫伤,可能外观上仅表现为水疱型二度烧烫伤,但常深达深筋膜以下。
2、同一部位的皮肤,因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不同,其厚度不一。同一致伤条件下烧烫伤深度不同,如对小儿及女性往往将其深度估计偏浅。
3、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如足底和背部三度烧烫伤发生率较四肢为少。含毛发丰富部位如头部、腋部及会阴烧烫伤后常表现为自行愈合能力较强。
4、烧烫伤的诊断是逐步进行的,烧烫伤早期只能作出初步诊断,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还需动态观察,最后待创面愈合后,依据愈合时间及方式作出最终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对烧烫伤深度作出比较符合客现实际的诊断。
5、以上所谈烧烫伤深度诊断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常常存在着混乱,如将浅二度诊断为深二度,深二度诊断为三度。在愈合时间的长短、有无瘢痕,甚至手术需要与否等方面缺乏客观的比较标准。故在临床实践中常需多个有丰富经验的医师会诊,拟定诊断和处理原则,以提高烧烫伤诊断的科学性。
烫伤级别分类
一度伤
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应立即脱去衣袜后,将创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时,再用麻油、菜油涂擦创面。
二度伤
烫伤是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水泡边缘放水,涂上烫伤膏后包扎,松紧要适度。
三度伤
烫伤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此时应用干净布包住创面及时送往医院。切不可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膏类药物,影响病情况观察与处理
烫伤后多吃什么好得快
(1)高蛋白
例如鸡蛋、牛奶(伤口修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人体此时需要的蛋白质为平时的4-5倍)。
(2)高维生素
多吃果蔬,例如葡萄,苹果,猕猴桃,橘子等;胡萝卜。
(3)清淡少油腻
早晚可以喝点粥。
(4)多喝水
多喝水,每天1升水(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恢复)。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葱、姜,虾、羊肉等。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烫伤应该怎么处理的一些方法以及烫伤应该怎么治疗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知道了烫伤吃什么好了。因此,如果你被烫伤的话,想要快点好的话,则一个正确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哦。
烧烫伤后怎么除疤 烧烫伤急救处理5原则
不论是水、火、油所引起的烧烫伤,紧急救护的处理方式均以「冲、脱、泡、盖、送」5大步骤为基准原则。只要是遇到高温的烫伤,这个处理原则都很有用。
Step1冲
烫伤的第一时间,在受伤部位先以大量清水冲洗,必须立即「冲」洗冷水,至少30分钟。
Step2脱
接着就是要把伤部位的衣物「脱」掉。必须小心剪开泡在冷水中的衣物,同时去除黏复于伤口的杂物。
Step3泡
第三个步骤可用脸盆、浴盆或浴缸盛放冷水,再将受伤部位浸「泡」于水中,时间至少要持续30分钟。
Step4盖
之后,以干净的毛巾复「盖」受伤部位,避免伤口接触到杂质,排除其他感染的因素。
Step5送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立即「送」到的医院治疗。如能送往有烧烫伤中心的医疗院所接受治疗,对于烧烫伤的处理当然是更好。
宝宝烫伤处理不当会导致感染死亡
小儿烧烫伤很常见,占烧烫伤病人的半数左右。年龄以1~5岁最多,特别是2~3岁最易受伤。因这年龄段的孩子好动无知,动作不协调,回避反应迟缓,故易发生烧烫伤。据资料统计,以热液烫伤为主,包括沸水、稀饭、热汤等。小儿皮肤嫩薄,一杯70摄氏度热水对成人不一定致伤,而对小儿却可造成相当深度的烫伤。
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被烧烫伤时,家人都十分焦急慌张,不知如何是好,往往错误地采用民间不科学的方法给伤处涂抹酱油、肥皂、鸡蛋白等,甚至像本文的母亲给患儿敷上草药,致使增加伤处的污染和刺激,同时影响了下一步创面的处理。一般来说,无论什么原因的烧烫伤,伤后紧急处理的最佳方法是立刻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处,如有衣物粘在烫伤部位,千万不要撕拉,可以先把周围部分的衣服剪掉,及时降温可以减轻组织受伤程度。冷水冲洗或浸泡后,小面积的浅度烧烫伤可在创面上涂抹一些烧伤油剂或膏剂,再用消毒纱布包扎,2~3天内症状消退。较大面积的浅度烧烫伤或深度烧烫伤,应即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延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怎样区别烧烫伤的深度呢?烧烫伤分为三度,即一度、二度(又分为浅二度和深二度)、三度。深二度及三度属深度烧烫伤。一度烧烫伤伤及皮肤的表皮浅层,伤处轻度红、肿、热、痛,无水泡、干燥,2~3天内症状消退,无需特殊治疗,可自愈。浅二度烧烫伤局部表现为水肿,呈现较大的水泡,创面基底鲜红、剧痛,如无感染,1~2 周痊愈,不留疤痕。深二度烧烫伤局部肿胀,呈现的水泡较小,创面基底发白或红白相间,痛觉迟钝,一般3~4周后痊愈,可遗留疤痕。三度烧烫伤局部肿胀不明显,创面苍白或焦黄呈炭化、干燥、皮革样、痛觉消失,3~4周后焦痂脱落,需植皮才能愈合,遗留疤痕。小面积的三度烧烫伤因创面不痛,早期易被人误解为病情不重而忽视就医,这应值得注意。
小儿皮肤嫩薄,二度烧烫伤极易因感染而变为三度烧烫伤。深度烧烫伤创面愈合后除有疤痕遗留外,还会影响美观和引起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残。皮肤是人体抵御微生物侵袭的天然屏障,烧烫伤后这一屏障被破坏,如果处理不当,细菌和毒素侵入循环系统引起可致命的全身感染,危及生命,本文的聪就是由于烫伤后处理不当导致感染(发烧),做母亲的又不听医生的劝告,于是便发生了悲剧。所以,烧烫伤后是否及时、科学地处理和诊治,对预后的好坏关系很大。
皮肤受伤后,人体的水分、蛋白质、电解质及其他成分可从创面丢失,也可从毛细血管渗到组织间隙内,严重者可以发生休克。此时,患者有口渴,若立即给饮服大量白开水,会引起“水中毒”或其他合并症,如脑水肿、肺水肿等。所以伤后忌服大量白开水,应饮适量带盐分的液体。小儿烧烫伤休克的防治原则,要强调及早入院,及早补液和进行其他防治措施。
烧烫伤后除应及时治疗外,饮食营养也是人们所关心的。应知道,烧烫伤病人丢失的不单是水分,还有蛋白质、电解质、微量元素等,故在治疗中须加强营养,饮食应补充蛋、豆类、鱼、瘦肉、牛奶、蔬菜和新鲜水果等。民间有传说烧烫伤患者忌食蛋、豆类和鱼类,说这些食物会使伤口“发”(发炎),又说吃酱油会使愈合后的皮肤变黑,这些都是无科学根据的。
宝宝烫伤怎么急救
所以平时的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但是万一发生了烫伤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采用“冲、脱、泡、盖、送”5大原则,烫伤后越早用冷水冲洗越好,且至少冲半小时。切记不可用酱油、牙膏等土方涂抹患处,轻度烫伤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
1.冲:冲冷水可让皮肤立即降温以降低伤害,冲的时间要越早越好,此外,要避免用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造成组织受伤。
2.脱:充分泡湿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物。
3.泡:继续浸泡在冷水中以减轻疼痛,如果是宝宝,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而造成休克,当宝宝意识不清时,要立即送医,不要再泡了。
4.盖:用干净或无菌纱布、布条或棉质衣物类(不含毛料)覆盖在伤处,并加以固定。
5.送:送到有烧伤病房或烧伤中心的医疗院所治疗。
特别提醒
1.轻烫伤冲凉水最好
首先家长应保持镇定,烧烫伤后立即起水泡并明显感觉疼痛,属于浅度烧烫伤。对于小面积烧烫伤,可以马上在水龙头下冲洗伤处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早期的冷水处理对创面的愈合有很大的好处,第一能减轻疼痛;第二可以减轻水肿、余热造成的深部组织损伤;第三可减少创面的毒性物质。有些家长喜欢在伤处涂抹万花油、酱油、牙膏之类的东西,其实,油性的东西只是早期减轻疼痛(效果还不如自来水),不能减轻伤情,而且反而会污染、刺激创面,加深受伤程度。
2.头面部烧烫伤可致命
“头面部、口腔内烫伤,无论面积大小都要马上送医院!”,对于大面积的烧烫伤,可能造成休克和创面感染,处理不好都是致命的,应马上送医院。去医院前,可用干净毛巾、被单覆盖烫伤部位,还可以给伤者喝些淡盐水,减轻休克程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特殊部位例如头面部和颈部的烧烫伤,受伤面积不一定很大,但面部组织本身比较疏松,血液供应丰富,烫伤时往往会引起面颈部肿胀得特别厉害,压迫气道,压迫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窒息。因此,这些部位的烫伤无论大小都要马上送医院诊治。
烫伤起泡需及时处理
1.远离热源:首先快速远离热源,并且小心脱掉烧烫伤处衣物,让伤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肤上不能脱下,可以用剪刀剪开,不要强行脱下,以免对伤口造成损伤。
2.降温散热:刚被烧伤、烫伤伤口处会有大量余热,需要作降温散热处理,否则会烫伤深层皮肤,造成更深程度的烧烫伤。可以用食用白酒(20~50多度白酒,不可用酒精)或大米第二遍淘米水(如果自来水质量不好,可以用纯净水或者凉开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也可以用药棉浸湿白酒敷在患处降温,这样可以快速吸收烧烫伤处余热,有缓和痛感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注 意:不要用生冷水冲洗伤口降温,否则会热毒内浸,造成伤口发炎感染,肌肤溃烂,大大增加留疤几率。
3.水泡处理:烧烫伤引起的水泡是需要挑破的,否则容易化脓感染,还会影响创面对药物的吸收,对伤口恢复不利。小水泡用消毒针头低位挑破,把水放干;大水泡可用消毒剪刀剪开一个口,把水放干。水泡挑破后泡皮不要剪掉,更不能用手撕掉,泡皮能够保护创面,防止伤口感染发炎。
4.创面上药:水泡挑破后在烧烫伤处用药,如果没有烧烫伤药,可以用万花油或芦荟汁均匀涂在伤处;如果有烧烫伤药,如:完肤油烫伤药,可以直接涂抹烫伤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上药后伤口尽量不要包扎,如果必须包扎,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不能包得太厚太严,注意透气,不然会影响伤口恢复速度,造成烧烫伤久治不愈。
注意事项:烧烫伤伤口尽量不要包扎,使用湿润暴露疗法能使伤口快速愈合,伤口恢复平整,避免留疤;伤口愈合前严禁接触生冷水,否则会热毒内浸,引起伤口感染发炎,肌肤溃烂,留下疤痕;饮食方面注意忌食腥辣易上火的食物,以清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