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远离产褥热 要注意八个方面
孕妇远离产褥热 要注意八个方面
1、保证充足休息
生产之后产妇就要放宽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的话,就一定要多休息。如果家人可以帮助,尽量把孩子交给家人照顾,妈妈应专心休息,如此才能加速体力恢复。
2、保证充足水分
有些产妇因为坐月子的禁忌而不愿意多喝水,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顺的产妇而言,水分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毫升左右的水。
3、重视哺乳技巧
在哺喂母乳时,如果没有将乳汁排空或是婴儿经常没有吸完母乳,就可能会造成乳汁淤积,进而导致乳腺发炎。所以,如果妈妈有任何哺乳疑问,在医院期间就要赶快询问医护人员,这样在回家之后就可以减少哺乳问题。此外要尽量多哺喂母乳,减少乳汁淤积,如果宝宝没有将奶吸完,最好将剩下的奶用手挤出来。
4、保持清洁卫生
应注意恶露的排出及勤换卫生棉垫,通常医院会教导产妇如厕后以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等到恶露结束就不再需要进行冲洗。
5、保持伤口干燥
如果是剖宫产,那么在产后7~10天后才可以开始淋浴。之前可先以毛巾擦拭身体,这样才能减少伤口发炎。平时伤口应该随时保持干燥,并贴好美容胶带。
6、讲究适度营养
产后营养很重要,但要讲究适度摄取,如此才有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及抵抗力增加,进而减少发炎情况,降低产褥热的发生几率。如果已经发生产褥热,那么最好停止米酒料理的食补食物,例如麻油鸡等,以免发炎情况更加严重,增加体力负担。
据报导,有名28岁女性产后坐月子,按照习惯吃麻油鸡补身体,才2~3天的时间,腹部出现剧烈疼痛。就医检查后发现罹患了急性胆囊炎,因为该名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取大量高油脂食物,而诱发了胆囊炎。
此外,不少人坐月子时习惯吃补,但有的人因吃得太补而导致腹泻,一天拉4~5次的水便,几乎出现脱水状态,而必须住院打点滴。所以说,饮食均衡最重要,避免因食物过分油腻,使肠胃不适而引起肠胃道疾病。
7、避免性生活
产后6周内不宜有性生活,通常建议等产后复诊后,由医师诊断身体已复原,然后再恢复性生活比较适宜。
8、切勿自行服药或停药
只要是对症下药,产褥热很快就能得以解决,但是一定要遵照医师指示按时用药,不要任意停药,或是自行服用退烧药,这样才不会引起其他更多的并发症。产后10天内还需要定期测量体温,随时留意其他身体状况。
麝香会导致流产吗
建议孕期女性最好不要使用。
麝香具有活血的功效,而且麝香中还含有麝香酮,胆甾醇,甾体激素等物质,孕妇使用或者接触容易引起身体不适,而且麝香可以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对孕妇的孕期身体、精神健康也不好,所以,建议孕妇远离麝香。
八个方法远离近视
1、多吃含钙的食物。钙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缺钙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容易造成近视,因此多吃牛奶、豆制品、鱼虾、芝麻酱、动物骨等含钙的食物。
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巩膜是眼球的坚韧外壳,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所以构成很坚固的纤维组织。巩膜虽有一定的坚韧性,但在眼轴前后径部位仍比较弱。蛋白质中含有大量氨基酸,补充蛋白质对于巩膜十分有益。
3、读写姿势要正确。无论读书还是写字都要在书桌前进行,并且一定要坐在椅子上,后背挺直,眼睛距离书、本或电脑屏幕30厘米以上。
4、不能躺着看书。两眼球具有经常保持水平的功能,一旦躺着看书,两眼球就会拼命想保持水平。结果,聚焦就会从正确的位置产生差距,因而造成视力衰退,甚至会使眼轴产生变化。
5、不忘伸展背肌。即使最初保持了正确的读写姿势,长时间下来也会变成人向前倾、脖子向前弯曲的姿势。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伸展背肌,改正姿势。
6、体育锻炼。儿童不要总是呆在室内,课间休息时可做做游戏、散散步、眺望远景等,使眼睛的调节肌肉得到松弛,缓解视疲劳。节假日,可以到户外爬爬山、打打球、跑跑步、游游泳,都是缓解眼疲劳的方法。
7、不在车上看书。车内的照明度不够,外来的光线很容易使书面忽明忽暗。文字随着车子的前进而晃动,很容易造成脖子弯曲、眼睛疲劳。
8、适当休息。读书写字每次不要超过50分钟,然后休息10分钟。因为有研究表明,在一个学期内,学生连续近距离学习2或3小时,近视眼发生率要比近距离学习每1小时休息1次者高出30%。长时间读书写字时每隔30分钟就要让眼睛休息5分钟,两手向上举,拉直背骨或看看远景。
孕妇生产要远离的六个错误观点
观念一:前一胎剖腹,下一胎也要剖腹?
90%准妈妈错误认为:前一胎剖腹,下一胎也要剖腹。
如果第一胎开刀的原因是因胎位不正,羊水太浓稠、胎儿心跳不佳或个人因素,那第二胎自然产的成功几率可达80~90%。但是第一胎选择剖腹产若是因为骨盆太小、产程迟滞,那第二胎自然产将有高达60~70%的失败率。有时候,第二胎采取剖腹产,是怕会造成子宫破裂。因此,第二胎的生产方式需视准妈妈的具体状况而定。
医生提醒:上一胎剖腹、第二胎要自然产,最好选择能进行30分钟紧急剖腹产的医院。
观念二:胎儿愈大表示愈健康?
40%未准妈妈错误认为:胎儿愈大表示愈健康。
体重太重、胎儿太大都会增加生产风险及困难,提高延长产程、胎儿缺氧、吸入胎便、手臂或锁骨骨折受伤的危险,有时候还必须借助真空吸引,易造成胎儿受伤,母体骨盆、会阴受伤的机会也会升高。因此,胎儿不是愈大愈好,生产顺利最重要。
医生提醒:在肚子里的宝宝不用拼大小,在健康范围就好。
医生提醒:如果有良好的无痛分娩的服务应该好好利用,不需要投鼠忌器。
观念三:大小孩会难生,小小孩一定好生?
25%未准妈妈错误认为:大小孩会难生,小小孩一定好生
有些准妈妈认为3200克就一定生得出来,3800就不容易生出来。
其实,胎儿的大小跟生不生得出来没有绝对的关系,大的胎儿还是可生得出来,也常有临床遇到小的胎儿却生不出。胎儿不好娩出的原因很多,会影响生不生得出来的因素,包括骨盆大小、子宫收缩力量、胎儿太小、对痛的忍耐度、出力的好坏等,胎儿的大小只是其中的一项因素。
医生提醒:胎儿大小不是决定顺产与否的唯一原因
观念四:屁股大的女人生产比较顺利?
25%未准妈妈错误认为:屁股大的女人生产比较顺利。
一直以来,都有言论说“屁股大的女人好生养”。一般人们认为,屁股大就是骨盆比较大,所以好生。事实上,好不好生要看骨盆内的宽度及斜度,骨盆的出口要比较宽,这些从外观上都看不出来,屁股比较大或下半身比较大的人,有些并不是骨盆大,反而只是因身体的脂肪比较多,因此更容易造成高比例的妊娠高血压、难产、胎儿体重过重等原因。所以,并不是屁股或下半身大的人就一定好生、会顺产。
医生提醒:屁股大的女人也许只是脂肪比较多。
观点五:高龄产妇必须剖腹生产吗?
40%未准妈妈错误认为:高龄产妇必须剖腹生产。
高龄产妇也不一定得剖腹生产。只要骨盆大小、子宫收缩的强度都正常,有很多高龄产妇一样自然产。有时候因为年纪的关系,骨盆韧带肌肉柔软度不够,会造成产程比较久,但是这样的状况也不一定会需要剖腹产,最重要的是准妈妈必须多运动,不要将胎儿养得太大,加上其它条件的配合,一样可以自然生产。
医生提醒:高龄产妇只要身体等各方面状况许可,当然还是自然生产最好。
观点六:催生不好,时间到了,自然会想生?
50%未准妈妈错误认为:催生不好,时间到了,自然会想生。
过期妊娠的子宫环境不好、羊水不足且胎盘功能也不佳,属不适合胎儿继续生长的环境,对胎儿健康有危害,此时催生是一种必要的措施,也是预防性生产的观念。一般都希望等时间到了再生出来最好,但这不包括有危险的妊娠。
若足月后胎头有点大,会建议提早生,不要等到3~4千克需要剖腹的时候才施行手术。有些准妈妈在自然产生不出来时,才同意使用手术,却导致胎死腹中、胎儿缺氧。有些罹患妊娠高血压的准妈妈因胎盘功能不好,胎儿生长迟滞,体重没有增加,就必须引产,等出来后再养,不能放任等待危险发生。
医生提醒:苹果到了熟的时候就要采收,不然就会变成烂苹果。
孕期防辐射的方法 保持安全距离
家电用品所产生的电磁波无处不在,使用者必须非常小心。孕妇使用吹风机时不要将吹风机贴近头部。孕妇最好不要使用电热毯。
孕妇应与烤箱、烤面包机保持70厘米以上的距离,与音响、电冰箱、电风扇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与电视机、冷气机、运作中的微波炉以及电热器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手机在拨通、接听瞬间产生的电磁波最强,因此这些时候最好尽量远离人体。电脑显示器背面与两侧产生的电磁波都比正面要强,因此不宜过于接近电脑显示器的背面和侧面。
孕妇要与电脑显示器背面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与电脑屏幕保持70厘米以上的距离,使用后必须立即远离。若屋外有输电缆线通过,要尽量将床放在距离输电缆线最远的地方。
产褥期常见疾病
妊娠期间,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及分娩的需要,身体系统特别是生殖器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产后就需要通过休养来康复。产褥期就是产妇能否恢复到健康状态关的关键阶段。在产褥期产妇要养好身体,避免在产褥期出现疾病。产褥期常见疾病:
1、并发病症
产褥期并发症有贫血、乳汁不足、乳腺炎、子宫炎、筋骨疼痛、腰酸、腹泻、头痛、便秘等。
2、产褥热
一些产妇生完孩子会出现发烧的情况,临床上把这种发生在产后1-10天的发烧就称为产褥热。产褥热感染严重的话将影响产妇健康,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
3、子宫脱垂
产后出现小腹下坠或腰疼也是常见的情况,这是因为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后变松弛,导致子宫位置发生改变,子宫沿阴道方向往下移动,造成了子宫脱垂。
4、产褥期恶露不尽
恶露是指产后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从阴道排出的现象,产褥期是恶露的主要发生期。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250ml~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还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
(1)血性恶露:阴道排出大量血液,伴随小血块,也有少数胎膜和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含大量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少量血液并且带有细菌。
(3)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和细菌等。
恶露不尽最要注意,也是最易发生的是晚期产后出血,甚至大出血休克,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在产褥期出现恶露不尽的话最好到医院做B超、血常规等检查。
产褥热是比较常见的产褥疾病
产褥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产褥疾病。特别是剖腹产产妇更为多发。现在很多家庭都缺乏科学的照顾产妇的知识,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不少产妇都因为产褥热等产褥疾病又回到医院进行治疗。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产褥热的知识。
什么是产褥热?
产褥热是由于产后致病菌侵入生殖器官而引起的疾病,医学上叫产褥感染,是产妇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引起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通常发生在产后24小时到产后10天。
胎儿娩出后妈妈便进入了产褥期,这个时间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都渐渐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需6~8周,也称为恢复期。正常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有轻度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如果分娩后产妇24小时内体温达到或超过38℃或持续不恢复正常,应考虑感染。
孕妇远离四种鱼
鱼类被广泛公认是健康食品,有些鱼还含有保护心脏的脂肪。然而,不同种类的鱼体内会积聚着不同量的汞,这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天然元素。
最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醒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妇女,要避免吃鲨鱼、鲭鱼、旗鱼及方头鱼,因为这四种鱼的汞含量可能会影响胎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值得注意的是,金枪鱼因为所含的汞少而没被列入孕妇禁食范围。但有负责制订汞管理条例的人士认为,妇女们在怀孕期间吃很多罐装的金枪鱼也是不好的,有些地区已经限制孕期妇女每星期吃金枪鱼的量不得超过198克。
汞进入孕妇体内之后,可以破坏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宝宝的认知能力低下,有人认为每年受汞影响的儿童约有六万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出的警告主要是针对孕妇的,但这也提醒了母亲和幼儿注意不要过多食用前面提到的四种鱼类。
孕妇每周可以放心吃罐装金枪鱼、贝类及小海鱼。尽量吃不同种的鱼,不要集中吃一种,每周平均吃鱼量不超340克就不用担心汞摄入过多。如果鱼中每一百万单位含一单位以下的甲基汞(汞在鱼体内的存在形式),那就是安全的。
如何预防新妈妈产后产褥热
1.产褥热感染严重影响新妈妈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最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保证充足休息:生产之后新妈妈就要放宽心,一定要多休息。感觉身体不适的话,尽量把宝宝交给家人照顾,新妈妈应专心休息,这样才能加速体力恢复。
2.保证充足水分:有些新妈妈因为坐月子的禁忌而不愿意多喝水,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水分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新妈妈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毫升左右的水。
3.保持清洁卫生:应注意恶露的排出及勤换卫生棉垫,通常医院会教导新妈妈如厕后以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等到恶露结束就不需要再进行冲洗了。
4.保持伤口干燥:如果是剖宫产,那么在产后7~10天后新妈妈才可以开始淋浴。之前可先以毛巾擦拭身体,以减少伤口发炎的可能。平时伤口应该随时保持干燥清洁。
预防产褥热适度营养:产后营养很重要,但要讲究摄取适度,这样才有助于新妈妈的体力恢复及增加抵抗力,进而减少发炎情况,降低产褥热的发生几率。如果已经发生产褥热,那么最好停止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