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褥热 产褥热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产褥热 产褥热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产褥热
它指的是产后42-56天内,因为病原体入侵新妈妈的生殖道而出现的感染问题。如果在分娩结束第2天到第11天,每天每隔四小时就检测体温一次,共四次,并且其中有两次及以上的体温超过38℃,那么就可能是产褥热。
这是一种比较常规的产褥期并发症,患病率可达到6%左右,而且随着剖腹产概率的提高,其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不要小看这种疾病,它对于新妈妈的威胁非常大,是导致新妈妈死亡的四大问题之一(另三个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
产褥热的病因
中医
感染邪毒、外感、血液瘀阻、血液亏虚所致。
1.感染邪毒
产后子宫正开,如果分娩时没有做好清洁和消毒,那么邪毒就会侵入子宫,正邪交战而出现发烧情况。
2.外感
分娩之后气血亏空严重,元气大伤,腠理不密,外部邪气也就趁机侵入,导致营卫不和并出现发热现象。
3.血液瘀阻
分娩之后恶露排泄不畅,停滞在体内,导致营卫不通并有发烧现象。
4.血虚
分娩时或分娩后失去大量血液,导致阴血亏损过多,致使脾肾阳浮不敛出现发烧现象。
西医
生殖道有着一定免疫力,可以抵抗细菌和病毒侵入。而当产褥期产妇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子宫炎、泌尿系统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感染问题,并伴随发热现象。
1.内源性感染
细菌本寄生于阴道内,但是因为机体的防卫机制所以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如果新妈妈的抗病能力以及免疫力下降,那么细菌繁殖能力以及毒性就会增强,而这些细菌就会导致各类感染问题。
2.外源性感染
主要是指外界细菌进入产道,引发各类感染问题。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不卫生的接生方式、不洁净医疗器械以及临产前的夫妻生活等等,入侵产妇体内。
检查
1.妇科检查软产道损伤
可见局部红肿化脓。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压痛或触及炎性包块。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高。
(2)宫腔分泌物、脓肿穿刺物、后穹隆穿刺物细菌培养或血培养、厌氧菌培养可找到致病菌。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可明确病原体。
(3)B超可见盆腔内有液性暗区,提示有炎症及脓肿。CT、磁共振成像等检测手段可对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做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产褥热的治疗方法
1.普通治疗
加强营养摄入,多补充维生素。如果有比较严重的贫血或者过于虚弱,可以适量输血或者血白蛋白,这可以有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此外建议选择半卧位,方便恶露流出,并且将炎症控制在盆腔内,避免扩散。
2.抗生素治疗
一般医生会先根据产妇的症状以及经验,选择一些广谱抗生素,等到细菌培养以及药物过敏测试结束后再做适当的调整。而广谱抗生素的选择也有讲究,要求能对阳性菌、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都有效果。因此医生大多会选择同时使用青霉素及甲硝唑联,此外适用范围大、毒性小、效果强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在使用抗生素2-3天以后,患者体温没有持续降低,就要立即做检查并找出原因,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其他抗生素;此外产妇服药量要足够,保持血药有效浓度。如果有着严重的中毒症状,那么就要同时添加适量肾上腺配置激素,以增强身体的应激能力。
坐月子可以洗头吗 坐月子不能洗头吗?
由于旧时,女性生完孩子后无法消毒,所以发生产褥热的很多,主要原因是生产前或生产时不卫生、不消毒,产后不清洁,细菌进入子宫引起感染,传统观念认为这是产妇受“风”所致,所以出现产褥期不能洗头、洗澡的观念,担心因此受风凉留下病根。但这种认识是不合理的。
产褥热的治疗
产褥感染轻症以保守治疗为主,重症病人如经过保守观察治疗无效或者出血多,则需要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给予足够的维生素,若有严重贫血或患者虚弱可输血或人血白蛋白,以增加抵抗力。产妇宜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引流和使炎症局限于盆腔内。
2、抗生素治疗
开始根据临床表现及临床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再作调整。抗生素使用原则: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同时能作用革兰阳性菌的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
一般来说,青霉素及甲硝唑联合应用为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肾毒性小,也属首选之列。应用抗生素48-72小时,体温无持续下降,应及时做相应的检查,寻找病因,并酌情更换抗生素;给药剂量足,要保持血药有效浓度。中毒症状严重者,同时短期给予肾上腺配置激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3、中医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辩证选择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方用五味消毒饮合生化汤、大黄牡丹皮汤加味或清营汤等对症治疗。
4、引流通畅
会阴部感染应及时拆除伤口风险,有利引流。每日至少坐浴2次。若经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体温仍然不退,腹部症状、体征无改善,应考虑感染扩散或脓肿形成。
如有盆腔脓肿形成,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脓肿部位低者,可经后穹窿穿刺抽出脓液或后穹窿切开排脓;脓肿部位较高者,则应剖腹手术。若会阴伤口或腹部伤口感染,则应切开引流。
5、血栓静脉炎的治疗
(1)抗凝治疗,局限性浅静脉炎者一般不需要抗凝治疗,广泛或进行性浅静脉炎及深静脉血栓应给予抗凝治疗。疼痛严重者,给予止痛剂治疗。有炎症者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应给予大量抗生素治疗。
(2)已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者,需卧床,抬高肢体30°至疼痛及水肿消失。给予局部热敷、热疗等治疗。
科学坐月子方法
什么是月子病
月子病是指妇女在生产(包括小产)之后一个月内所受到的外感或内伤而引起的疾患,在月子里没有治愈而留下的病症。妇女在生产后,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如果此时不慎使风寒侵入,或大怒大悲,或过多房事,都能引起月子病。
常见月子病
产褥热
产后的伤口发炎、乳腺炎或是泌尿系统的感染会引起发烧,这种情形经常会发生在产后1到10天内。一般来说,产妇在生产后1到2天的时间里体温会比正常的高一些,但如果产后的这段时间有发烧超过38度的情况,可能就是产褥热。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产后子宫的韧带和肌肉因为生产时候用力过多,或是生产时间过长而变得松弛,这样子宫就会发生移位,沿着阴道方向向下移动,这时候产妇就会有小腹下垂、坠痛或是腰痛的感觉。
产后妈妈产褥期护理误区
误区一:产妇要避风。
不少人以为风是“产后风”(指产褥热)的祸首。其实,产褥热是藏在产妇生殖器官里的致病菌在作怪,多源于消毒不严格的产前检查或产妇不注意产褥卫生等。另外,夏日里门窗紧闭,裹头扎腿还会引起产妇中暑,实不可取。
误区二:越晚下床越好。
许多人认为,产妇体质虚弱,须静养,就让其长期卧床。一般情况下,产后当天就应该下床行走,这样才有利于产后恢复。
误区三:初乳不能喝。
有的产妇认为初乳是“灰奶”,不让婴儿吮吸,而事实上初乳营养人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免疫抗体,因此不应浪费。
误区四:鸡蛋吃得越多越好。
鸡蛋营养丰富,也容易消化,知会孕妇产妇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产妇每天吃2~3个鸡蛋足矣。
产褥期的异常情况 产褥热
产后由致病菌经阴道进入子宫、输卵管至腹腔引起感染,称为产褥热。多在产后3~5天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伴有全身不适、下腹痛、脓性恶露。
处理方法:
产后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内衣内裤,避免用盆浴。产褥热处理时用抗生素治疗,最好根据细菌培养种类和敏感度对症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什么是产褥热
分娩后子宫复旧恢复到非孕状态,这种生理变化约需42天才能完成,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自胎盘娩出后,产妇便进入了产褥期。产褥热是由于产后致病菌侵入生殖器官而引起的疾病,医学上叫产褥感染,是产妇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
产褥期常见疾病
1、并发病症
产褥期并发症有贫血、乳汁不足、乳腺炎、子宫炎、筋骨疼痛、腰酸、腹泻、头痛、便秘等。
2、产褥热
一些产妇生完孩子会出现发烧的情况,临床上把这种发生在产后1-10天的发烧就称为产褥热。产褥热感染严重的话将影响产妇健康,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
3、子宫脱垂
产后出现小腹下坠或腰疼也是常见的情况,这是因为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后变松弛,导致子宫位置发生改变,子宫沿阴道方向往下移动,造成了子宫脱垂。
4、产褥期恶露不尽
恶露是指产后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从阴道排出的现象,产褥期是恶露的主要发生期。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250ml~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还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
(1)血性恶露:阴道排出大量血液,伴随小血块,也有少数胎膜和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含大量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少量血液并且带有细菌。
(3)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和细菌等。
恶露不尽最要注意,也是最易发生的是晚期产后出血,甚至大出血休克,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在产褥期出现恶露不尽的话最好到医院做B超、血常规等检查。
刚满月夫妇同房小心产褥感染
刚满月夫妇同房,由于产后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变得短而狭,阴道壁薄而脆,缺乏伸展性容易撕裂;加之禁欲日久,初次合房过于冲动,动作粗暴,插入过深导致受伤。阴道顶端穿通以后,阴道与腹腔相通,长期出血、流脓,甚至肠段由穿透伤口处突入阴道,引起肠梗阻,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
孕妇分娩后,什么时候可以同房呢?民间有一种说法:满月即可同房。然而,有些夫妇按照此法行事却闯下大祸,比较常见的是引起女子生殖器感染。医生把产后42天内女子生殖器所发生的细菌性疾病称为产褥热。产褥热曾夺去许多产妇的生命,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现在产褥热已大为减少,但在缺乏产褥期保健常识的人群中仍为多见。一旦发生产褥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小腹隐痛、恶露持续不净伴臭味,甚至阴道出血。治疗若不彻底,常常转为慢性盆腔炎,日后时时小腹疼痛,有的还继发不孕、宫外孕等后遗症,后果十分严重。
产褥热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给予足够的维生素,若有严重贫血或患者虚弱可输血或人血白蛋白,以增加抵抗力。产妇宜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引流和使炎症局限于盆腔内。
2、抗生素治疗
开始根据临床表现及临床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再作调整。抗生素使用原则: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同时能作用革兰阳性菌的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
一般来说,青霉素及甲硝唑联合应用为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肾毒性小,也属首选之列。应用抗生素48-72小时,体温无持续下降,应及时做相应的检查,寻找病因,并酌情更换抗生素;给药剂量足,要保持血药有效浓度。中毒症状严重者,同时短期给予肾上腺配置激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3、中医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辩证选择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方用五味消毒饮合生化汤、大黄牡丹皮汤加味或清营汤等对症治疗。
4、引流通畅
会阴部感染应及时拆除伤口风险,有利引流。每日至少坐浴2次。若经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体温仍然不退,腹部症状、体征无改善,应考虑感染扩散或脓肿形成。
如有盆腔脓肿形成,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脓肿部位低者,可经后穹窿穿刺抽出脓液或后穹窿切开排脓;脓肿部位较高者,则应剖腹手术。若会阴伤口或腹部伤口感染,则应切开引流。
如何预防新妈妈产后产褥热
1.产褥热感染严重影响新妈妈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最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保证充足休息:生产之后新妈妈就要放宽心,一定要多休息。感觉身体不适的话,尽量把宝宝交给家人照顾,新妈妈应专心休息,这样才能加速体力恢复。
2.保证充足水分:有些新妈妈因为坐月子的禁忌而不愿意多喝水,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水分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新妈妈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毫升左右的水。
3.保持清洁卫生:应注意恶露的排出及勤换卫生棉垫,通常医院会教导新妈妈如厕后以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等到恶露结束就不需要再进行冲洗了。
4.保持伤口干燥:如果是剖宫产,那么在产后7~10天后新妈妈才可以开始淋浴。之前可先以毛巾擦拭身体,以减少伤口发炎的可能。平时伤口应该随时保持干燥清洁。
预防产褥热适度营养:产后营养很重要,但要讲究摄取适度,这样才有助于新妈妈的体力恢复及增加抵抗力,进而减少发炎情况,降低产褥热的发生几率。如果已经发生产褥热,那么最好停止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感染。
产褥期感染是什么意思
产褥期感染又称产褥热,是指由产褥期生殖器官感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生殖器官感染可能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治疗若不彻底可变成慢性泌尿系统炎症,急性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