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散步是饭前还是饭后 饭前散步多长时间合适

散步是饭前还是饭后 饭前散步多长时间合适

饭前散步可以帮助人体消耗更多地能量,减少脂肪在人体内的含量,能够起到瘦身减肥的作用,要想起到减肥的效果饭前散步的时间做好在30分钟左右,同时散步最好在饭前半个小时之内停止,这样可以给肠胃一个充分的供血时间。


什么时候适合散步

散步是要在一天空气最好的时候散步比较好,空气好说的是空气的污染少,氧气足,一般是下午3-5点之间空气是最好的,早上的空气不是很好,因为太阳没有出现,地面的植物呼吸的时候,会有很多的二氧化碳,氧气自然就比较少,对人体就比较不好,所以下午的时候散步是最好的。

而喜欢晚饭过后散步的人,一般建议在饭后至少四十分钟以后再散步,散步有助于新陈代谢,利于消化,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预防生病,散步对身体的器官也有好处,能够延缓衰老,预防脂肪的堆积。


适合老年人的散步法

1、逍遥散步法

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2、快速散步法

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3、普通散步法

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4、摆臂散步法

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5、定量散步法

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6、倒退散步法

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7、摩腹散步法

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适合患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

适合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散步有益健康,但是散步的运动量不够达不到健身的目的,散步的运动量过大或方式不对则会损害健康。因此,针对老年人体弱多病的特点,推荐几种适合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普通散步:慢速60~70步/分,中速80~90步/分,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下肢有轻度缺血的老年人。

快速散步: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关节炎、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

定量散步:此法是按照特定路线、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路程,最好将走平坦路面与爬坡交替、快慢结合。每次可爬坡、走平地交替锻炼15分钟。但老年人最好不要尝试过大的坡,以免膝关节受损,斜坡最好选择坡度为3°~5°的缓坡。此法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摆臂散步: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每分钟60~90步,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

摩腹散步: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

倒退散步: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此法适合患有颈肩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的老年人。

怀孕散步多久比较合适 孕期散步的好处

散步非常适合孕妇,简单方便又健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更重要的是十分安全,准妈妈在孕期都可以坚持进行。

孕妇散步能够增强神经系统和心脏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有规律和平缓的步伐,可以使腿肌、心肌、腹肌加强活动。对孕期女性说,散步是增强心脏血管功能的最佳途径之一。适当的散步既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又不会伤害到膝关节和脚踝。

适当散步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快,动脉血大量增加,为女性的身体细胞和心肌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在散步过程中,呼吸加重,肺部的通气量增加,有利于增强肺部功能。考虑到孕妇的体态特征和生理特点,适当的散步是增强准妈妈体质和促进胎宝宝健康发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糖尿病散步多长时间 散步锻炼不是人人合适

散步锻炼的运动疗法并非每个糖尿病患者都适合,一般来说对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病人疗效比较好,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胰岛素的不足是绝对的,如果不注射胰岛素,运动会使血糖适合的情况加重,造成高血糖,严重时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如果注射过量,则有可能引发低血糖。因此,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步行锻炼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胰岛素的注射量。

散步锻炼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适合,血糖代谢紊乱不是非常严重的,身体情况还比较好的轻度和中度糖尿病患者,利用散步锻炼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果是重度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参加行走锻炼,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


不适合老人的散步方式

1、快速散步法

纠正: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分钟。

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2、普通散步法

纠正: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

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3、逍遥散步法

纠正: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4、摩腹散步法

纠正: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

适合患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人。

5、倒退散步法

纠正: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

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6、定量散步法

纠正: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

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7、摆臂散步法

纠正: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

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散步的好处 散步方法

如果你已经决定把散步列入自己的养生方案,那还有几种方法可参考:

普通散步法:用慢速和中速行走,每次30~60分钟,每日2~3次。适宜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休闲。

定量散步法:包括在平地和坡地上步行。例如在3度斜坡上步行100米,渐渐增至在5度斜坡上行走15分钟,再在平地上行走15分钟。

摆臂散步法:散步时两臂有节奏地向前后摆动,可增进肩部及胸廓的活动,适用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

摩腹散步法: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这对有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的人很有益处。步行锻炼后的保养

散步后回到家,最好就打赤脚,彻底放松。洗澡时注意用热水泡泡脚,可以缓解足部疲劳。洗完澡后,坐在床上,放松两腿,用手由下至上按摩,能帮助促进新陈代谢,排除毒素。://.tiaoli.tv/


孕妇散步的速度 孕妇散步多久合适

孕妇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最佳,有利于胎儿和孕妇的健康,每周散步3-5次,部分孕妇的散步时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适当调节。

注意:怀孕初期容易出现流产,所以最好避免散步,建议在怀孕16周后开始散步。而且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腹部状态最稳定,这个时间段散步比较好。


怀孕散步多久比较合适 孕妇散步的注意事项

散步之前应该准备麦茶或离子饮料。在散步过程中,必须充分地补充水分,这样才能预防脱水症。如果空腹散步,就容易疲劳,因此在散步1小时之前,必须吃点食品。

身体疲劳时,绝对不能盲目地散步,在散步过程中,必须根据身体状态适当地调节速度,这样才能提高散步胎教的效果。身体疲劳或情绪低落时,必须充分地休息。

如果怀孕,关节就会松弛,因此容易脚酸。在散步时,最好走平地。另外,走上下坡会增加腹部的负担,因此最好在平整的土路或草坪上散步。

想要大量地呼吸新鲜空气,必须注意呼吸方法。用鼻子深深地吸气,再用嘴呼气。出现阵痛时,也使用呼吸、呼的呼吸方法,因此透过散步能练习呼吸方法。

散步时,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如果低着头散步,就会增加颈部和肩部的负担,因此要展开胸部,看着前方走路。步伐不要过大,最好经常活动脚部。


晚饭后散步多久合适

半个小时以上。

通常情况下晚餐后的散步时间要达到半小时消耗的热量才可以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不过这个时间也不是固定的,如果吃的多那么散步时间就需要适当的加长。


饭后散步多久合适 饭后散步要注意什么

1.饭后散步回来不宜马上睡觉,这样不利于消化,最好先闭目养神15分钟的样子,然后再睡觉。

2.肝炎病人不宜饭后马上散步,饭后立即散步会增加四肢的血流量,从而减少了肝脏的血流量,这对肝脏的活动是很不利的,这类人群最好先休息2个小时,然后再出去散步。

3.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饭后散步。饭后胃肠部会增加血液流量,因而会相应地减少脑部的血流量,而且饭后胃部膨胀可反射性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会加重他们的病情,很有可能会导致中风。


怀孕散步多久比较合适 孕妇散步多久为宜

孕妇只需每天散步30分钟,就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可以每周散步3-5日,但是最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适当的调节。


老人散步要适当

对于老年人来说,散步是最理想、最方便的有氧运动。如果我们能让散步成为一种习惯,它将大大地改善我们的健康。但是散步不当也会起到反作用。

在慢跑过程中,脚在每次着地时所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3—4倍;而在散步的过程中,由于总有一只脚接触地面,因此,脚承受的重量只有体重的1—1.5倍。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跑步的人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膝伤、踝伤和背伤的困扰,而散步给人体关节和骨骼带来的负担则要轻很多。散步有助于增强心脏和肌肉的力量、降低胆固醇、降低高血压,并有助于治疗糖尿病;能够改善睡眠;增强人的活力和耐力,以及人的整体力量的灵活性和平衡性;能增强骨质,降低人们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饭后散步有助于缓解轻度的消化不良症等。

其实散步也是有讲究的,膝关节是分泌滑液的,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年人所产生的滑液较少,从而导致膝关节变脆。有骨质增生的老年人特别要注意,锻炼时蹲起动作不要过量,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散步时要穿一双舒适的鞋子,还要选择有阳光的天气散步,早晨不要过早,等太阳出来后再去散步,并且在散步前后各喝1杯水,避免脱水;在散步期间或散步后进行伸展运动,会有锦上添花的锻炼效果;避免剧烈的运动,时间不要过长,老年人一般的散步时间在40分钟内最合适。

相关推荐

孕妇散步多久比较合适

孕妇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最佳,有利于胎儿和孕妇的健康,每周散步3-5次,部分孕妇的散步时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适当调节。

散步一次多长时间合适

一般吃完晚饭的40多分钟就可以出去散步了,要选择空气质量相对好的地方,或者去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散步比较好。每天坚持30—60分钟,约3—5公里,5千到8千步。尽量让自己每天都可以达到1小时1万步。每周7天的时间,至少要保持4天的散步锻炼。老人每天最多散步40多分钟,并且不超过3千米。

散步减肥正确方法 坚持散步

运动贵在坚持,如果没有坚持,就达不到想要的减肥效果了,如果两次锻炼之间间隔的时间太长,那么上一次锻炼积累的成果就会在间隔的时间内消失,所以要想取得的减肥效果更明显,最好坚持每天散步,即便不能每天坚持,每周散步最好也不要少于四次。

散步和跑步哪个更减肥 散步减肥的适宜人群

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散步可以帮助他们减少体内的脂肪含量,同时还能帮助他们降血压和血糖,因此这类人群适合散步减肥。2.老年人。老年人的关节开始退化,不适合强度太大的运动,散步这种运动方式强度不大,而且还可以保护他们的关节,减肥也更安全。

散步的正确方法 散步前放松

散步之前一定要注意放松全身,适当地活动开四肢,调整好呼吸,一般呼吸宜平静而和缓,然后从容展步。

每天散步多长时间合适

1、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大,时间紧,一般每天步行一两公里即可,周末闲暇时间多可适当增至5公里。上学放学步行即可。2、中年人身体健康,通过走路达到健身,可于晚餐后步行5-6公里。老年人可根据身体条件在一天中分不同时段完成步行量,总量以身体不感疲劳为度。一般为上午、下午、晚上三阶段进行。3、冬天、雨雪天、大风,如无特别需要,不要进行锻炼。有些人因配合平衡血糖水平,这样天气里需要散步锻炼,应做好充分准备。

散步的好处 散步调节精神

散步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如果工作压力较大,精神长期较紧张的话,散步一种不错的调节方式。

散步简介

散步一种运动。慢走,一种运动形式。散步和跑步的效果哪个好,不绝对的,主要差别它们适合不同时间段的运动。比如说:早练适合跑步(雾天除外),饭后适合散步。每天坚持散步对身体肯定有好处,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还有很多好处。锻炼腰腿散步第一个好处就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的灵活。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好自然肾就受益;肾主骨,所以散步还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锻炼心脏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

​适合不同老年人的散步

普通散步法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逍遥散步法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快速散步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定量散步法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

散步一次多长时间合适 饭后多久散步最佳时间

饭后立即散步,会影响消化功能,使得人消化不良,还有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引发身体不适。一般饭后半小时内不能散步,晚上吃过晚饭的40分钟后,可以出去散散步。并且每天至少运动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