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肌缺血发作时的表现

心肌缺血发作时的表现

1、心绞痛持续不缓解,如果心脏缺血严重且持续,要疑惑由心绞痛发展至心肌梗塞,这时的心绞痛就不是几分钟,而是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这里须要鉴别的是胸部不适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这是心肌缺血的症状之一。

2、心绞痛这是一种与一般疼痛不同的感受,特点是心肌缺血的症状会忽然发作,位于胸前或胸骨后,有如重物压迫或紧束的感觉。由于心肌缺血的症状是阵发性发作,等到病人赶到医院时心电图可毫无异常表现。

3、心跳不规则心肌缺血后可以诱发各种心律失常,但心律失常的病因有多种,当诊断未确定时,不应笼统地归纳为冠心病。常用的检查心肌缺血的症状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缺血发作的表现

1.在疲劳或精神绷紧的时候,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伴有郁闷不舒感。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己得到缓解。

2.患者在有体力活动时发生胸口发闷、心悸、呼吸急促,休息后自己缓解。

3.心肌缺血患者只要一有剧烈运动,就会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部、牙齿、腿发生了疼痛感等。

4.患者在吃的比较饱、受凉或看比较加速心脏跳动的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如果有胸闷憋气的感觉,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马上做起来或站立方这样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6.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性生活或用力大便的时候,出现心里发慌、胸口发闷、喘不上气或胸有疼痛不舒服。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治疗方案可以选择硝酸脂类药物,可以起到扩张心脏冠状动脉的作用,从而使心肌供血充足;同时还应选用能够扩张冠脉,加强心脏血流量,;还可以服用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一方面能减少血浆中的胆固醇,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动脉斑块逐步稳定的作用,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从而导致中风。

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

心肌缺血发生后,心肌细胞会出现一系列代谢与功能的变化,采用多种无创及有创方法可以发现这些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反映心肌缺血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1.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诊断SMI的依据是: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伴或不伴T波倒置,但无症状。持续性ST-T波异常者多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

2.动态心电图

监测 其临床应用最为普遍。它是目前研究日常生活中无痛性缺血的最好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确、实时、可重复性及可定量等优点,能准确反映出心肌缺血的发作频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在动态心电图中,约30%的心肌缺血发作是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约68%~84%的缺血性ST段压低是无症状的。

暂时性心肌缺血的标准是:在j点后80ms,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1min以上,发作相隔时间1min以上。而ST段上斜型抬高和T波改变可频繁地发生在正常人,不作为暂时性缺血指标。动态心电图很少有假阳性,且能提供心肌缺血的发作频度和持续时间,有利于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

3.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

它已广泛应用于筛选和初步诊断冠心病缺血患者。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病人缺血发作时缺乏主观症状,因此在诊断时缺血激发试验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也是筛选高危病人进一步做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及评价药物、手术疗效,预测病人预后的重要方法。 用于检测平时心电图正常而存在有SMI危险因素的人群。但存在假阳性高和特异性低的缺点。

运动试验出现下列变化提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①运动时间<10min,ST段压低≥1mm,且持续≥6min;②女性病人运动时间≤3min;③男性病人>40岁,运动时间<5min,ST段压低1mm或R波振幅增加;④收缩压下降≥1.33kPa(10mmHg);⑤运动心电图出现u波倒置;⑧开始ST段压低时的心率<140次/min。

4.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显示无症状性心肌灌注减低,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扫描显示无症状性室壁运动异常,均有助于心肌SMI的诊断。

5.超声心动图检查

静息或运动超声心动图显示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有助于SMI的诊断。二维超声心动图与201铊(201Tl)心肌显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似。但运动超声由于病人过度换气等影响,虽对心尖及前壁观察较好,但对下壁观察较差。采用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超声进行检查,可消除运动引起的不良影响,但敏感性低。

6.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有确诊价值,疑有冠状动脉痉挛因素者可作麦角新碱激发试验。

冠心病吃什么药

疾病用药

辛伐他汀 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倍他乐克 卡托普利 阿托伐他汀钙片薯蓣皂苷片

心绞痛发作时治疗:

发作时应该迅速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的现状,防止心肌因缺血发生坏死。

服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1片(每片0.3~0.5毫克)嚼碎后舌下含服,1至2分钟后心绞痛即可缓解,如5分钟后疼痛仍无缓解可再含服1片。

服用心痛定:可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抗心律失常作用。用法为每次1至2片,每日3次症状减轻后改为1片。

常规药物治疗:

缓解期的治疗。

a)硝酸酯类和中药合剂等扩张冠脉。

b)应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组织剂缓解冠脉痉挛、降低心肌耗氧量。

c)应用ACEI类减低心脏后负荷。

哪些是属于心肌缺血的日常护理

1.动静适宜。心肌缺血患者的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这是属于心肌缺血的护理方式之一。

2. 心肌缺血的护理应防暑降温。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当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度数不要太低,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25℃左右为宜,这样既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又可以减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调整用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加大某种药物的剂量,或增加某种药物;有心绞痛发作史的心肌缺血患者可预防性用药。因此这也是属于心肌缺血的护理措施。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1、心绞痛发作时治疗:发作时应该迅速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的现状,防止心肌因缺血发生坏死。

服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1片(每片0.3~0.5毫克)嚼碎后舌下含服,1至2分钟后心绞痛即可缓解,如5分钟后疼痛仍无缓解可再含服1片。

服用心痛定:可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抗心律失常作用。用法为每次1至2片,每日3次症状减轻后改为1片。

2、常规药物治疗:缓解期的治疗。

a)硝酸酯类和中药合剂等扩张冠脉。

b)应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组织剂缓解冠脉痉挛、降低心肌耗氧量。

c)应用ACEI类减低心脏后负荷。

心肌缺血发作怎么办

当中老人在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又能自行缓解。且总是时不时的觉得浑身无力,那你就要注意了,就是对心肌缺血的早期症状介绍,若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千万不能任其发展。

另外缺血性心肌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如果急性心急缺血发生,一定让病人安静,不要搬动病人,否则会导致心脏的血大量流向肢体,使心肌更加缺血,病情恶化。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特别是如果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的患者,更应该注意,身上最好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或者复方丹参滴丸。有条件的,最好是家里备上吸氧机。还有就是减少或消除诱发因素,不吸烟、不喝酒、少吃生冷食物。还应防止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和过于劳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说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如果出现几起状况,还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如果病人出现休克,一定要将病人放平。并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心肌缺血影响怀孕吗

1、孕妇身体不适

心肌缺血患者怀孕期间在心脏功能不能代偿时,可因心肌缺血缺氧而代偿性心率加快,心脏排血量增加,使心脏负荷增加,出现心慌、气短,下肢水肿等多种不适症状。

2、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心肌缺血可能导致胎儿血供不足,营养缺乏,对胎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胎。

3、加速心力衰竭

怀孕期间体重增加、饮食量增加等多种因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导心肌缺血的发作,加速心衰的形成,部分患者存在妊高症,也可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导心肌缺血的发作,加速心衰。

4、生产风险增大

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更大,顺产时疼痛产生的应激会加重心脏负担,顺产时需要用力,而心肌缺血最忌过度用力。

建议:心肌缺血孕妇可提前数周进行剖腹产,虽然疼痛比较明显,但手术时间短,术中用药方便,且麻醉本身可以降低血压,对心肌缺血有一定好处,即使出现心肌缺血发作,也很方便用药。

相关推荐

心绞痛的检查事项

1、病史心绞痛诊断不仅依赖于自觉症状,而且还要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多数心绞痛无特殊特征,临床容易疏忽体查。少数心绞痛发作有一过性奔马律、心动过缓、肺部罗音,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乳头肌缺血所致)及血压升高等体征,心绞痛缓解后消失,着不仅有助于诊断,同也说明病情严重和容易发生意外,应积极治疗。体查有无甲亢、贫血、主动脉瓣狭窄及肥厚性心肌病等,也有助于心绞痛的病因诊断。2、心电图发作的心电图对诊断

心肌缺血发病机制

冠脉广泛病变基础上反复心肌缺血引起进行性心功能受损心肌缺血可引起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通过对狗的实验表明:冠脉被阻塞20分钟后再通,可使缺血心肌的心功能降低并持续数天,但最后可完全恢复。这种缺血后暂的心功能低下被称为“心肌击昏或心肌顿抑”。但长期慢性心肌灌注不足,可引发持久性的左室功能障碍,就是“心肌冬眠”状态。如果在冠脉广泛狭窄的基础上,反复出现短暂的冠脉阻塞,就会对心功能造成进行性损害,最

轻度心肌劳损怎么治疗

如确诊心肌缺血,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况。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这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死亡后尸检,几乎均证实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有明显狭窄病变。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冠心病中非常普遍,且心肌缺血可造成心肌可

心绞痛的典型与非典型症状

区分真假心绞痛是急诊科临床工作当中随面对的问题,有一句话说的好,“间就是心肌,间就是生命”,当然,如果不是心绞痛却被误认为是,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所以有必要学会识别真假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这要从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持续间、缓解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①其疼痛的部位以胸骨后(中下段)最常见占60%左右,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内侧;②胸痛性质难以准确描述。心绞痛发作,患者常诉胸部有

心肌缺血的日常护理方法

1.动静适宜。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进行,心肌缺血护理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2.防暑降温。在室外活动或劳动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当天气闷热,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度数不要太低,间不要太长,一般以25℃左右为宜,这样既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又可以减

心肌缺血发作的因素有哪些

引发心肌缺血的三大主要原因1﹑冠状动脉硬化。主动脉的硬化引起血流量的减少,增加了心脏血流的负担,易产生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终会影响心脏的摄血功能。心肌摄血不足,就会出现非常危险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与这种情况相关。2﹑左室功能衰竭。、前负荷增加为左室功能衰竭的一项重要生理病理改变,心排出量降低,心瓣膜病、血粘度变化、心脏氧需求量增加,这些可引起左室衰竭而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肌本身病变也会

心肌缺血的日常护理方法

大家了解心肌缺血吗?对心肌缺血护理了解多少呢?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下面,就让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下,心肌缺血护理有哪些。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1.动静适宜。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进行,心肌缺血护理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2.防暑降温。在室外活动或劳动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

心肌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

高血压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增高都会增加心肌缺血发病的危险。统计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的患病率比正常血压高4倍。血压升高是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危害,最常见者为冠状动脉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间歇跛行。高血脂血脂异常能引起心脏和大血管硬化性心脏病,其中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心肌缺血关系密切。胆固醇值超过5.7mmol/L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随胆固醇浓度的升高而增

哪些疾病会导致心肌缺血

高血压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增高都会增加心肌缺血发病的危险。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的患病率比正常血压组高4倍。血压升高是心肌缺血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危害,最常见者为冠状动脉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间歇跛行。高脂血症研究证实了血脂异常能引起心脏和大血管硬化性心脏病,其中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心肌缺血呈正相关。一般来说,胆固醇水平在5.2~5.7mmol/L心肌缺血

为何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者多

为何老年人好发无症状心肌缺血,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的看法,认为其机理涉及3种因素:1. 老年人血液中β-内啡呔和脑啡呔浓度较高,由此造成疼痛阈值增大,使得老年人对疼痛的反应能力下降。2. 老年冠心病人多伴有脑动脉硬化,脑组织相对供血不足,导致脑细胞对痛觉刺激反应的综合分析能力降低。3. 老年冠心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概率高,而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也会显著降低机体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能力。正是由于这3种因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