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反应的治疗方法
急性应激反应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这虽是对症治疗,在急性期是必须采用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对那些表现激越兴奋的患者,更应应用,因为应用适当的精神药物后,使症状较快的缓解,可以改善接触,便于进行心理治疗。同时保证患者良好睡眠,减轻焦虑、烦躁不安,常用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劳拉西泮、佐匹克隆和三唑仑等抗焦虑药或催眠剂,但药物剂量以中、小量为宜,不可过量和疗程不宜过长。对精神运动性兴奋,严重抑郁的病人可酌情选用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或阿米替林及SSRI等抗抑郁药,选用何种药物依据病情灵活掌握。病情恢复后不宜长期维持治疗。
2、支持性治疗
对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患者,若不能主动进食,要给予输液、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每天的热量和其他支持疗法及照顾。
3、心理治疗
本病由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因此心理治疗就有重要意义。
4、其他治疗
有严重自杀企图者或兴奋躁动者,可做电痉挛治疗2~4次。
当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要及时的就医,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急性应激反应征兆,很容易让自己丢了小命,千万不要任其不管。
急性应激反应应该如何护理
1、对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患者,若不能主动进食,要给予输液、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每天的热量和其他支持疗法及照顾。
2、情绪稳定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压抑,避免紧张。
3、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按时吃饭,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多饮水。
延迟性应激反应有哪些表现
PTSD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但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有些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4.其他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5.儿童PTSD的症状特征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PTSD的表现也可能不同。
延迟性应激反应怎么办
心理治疗
对于急性PTSD主要采用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技术,侧重于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接受所面临的不幸与自身的反应,鼓励病人面对事件,表达、宣泄与创伤性事件相伴随的情感。治疗者要帮助病人认识其所具有的应对资源,并同时学习新的应对方式。治疗中不仅要注意PTSD的症状,还要识别与处理好其他并存的情绪,如:相当比例创伤性事件的幸存者有强烈的内疚与自责。及时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和迟发性PTSD治疗中除采用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外,为患者及其亲友提供有关PTSD及其治疗的知识也很重要,还需要注意动员患者家属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力量,强化社会支持。
(1)心理动力学方法
PTSD的心理动力学治疗方法是通过对焦虑抑郁障碍的治疗中改进而来的。Horowitz认为应激反应分为3个阶段:①初始阶段特征表现为创伤事件的痛苦现实和因愤怒伤心和悲痛而出现过度换气;②否认阶段,特征为对创伤事件强制性回忆的防御受害者对创伤性事件的记忆缺损,对创伤事件的线索不予注意并以幻想来抵消创伤性事件的真实性;③强制阶段,特征为高度警觉、过分惊吓、睡眠和梦的障碍,强制性反复出现的与创伤有关的思维内容和迷惑。若这3个阶段未完成,则可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他提出了一个简短的心理动力学治疗模式,治疗是为了发动患者的适应阶段,其目标是否定强制阶段;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对创伤事件的再解释。
(2)认知行为治疗
PTSD的认知行为治疗也是来自对焦虑障碍的治疗方式改进。具体技术可以为暴露疗法。通过反复的重复暴露于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产生恐怖的过程,使个体的焦虑可以成为一种习惯而焦虑出现之前的触发因素则可能丧失作用。通过认知治疗改善患者否认回避现实的错误行为方式,提高适应能力。治疗时既要尽量消除应激事件的影响也要注意改造患者不良的个性特征。
(3)应激预防训练
这种方法包括一个教育阶段和一个应对技能阶段。教育阶段使个体认识到治疗的合理性,并在开始治疗时建立信心,以及与治疗者的良好关系。应对技能训练包括松弛技术,训练用于抵消负性思维反刍的思维中断技术,及用自我对话叙述法以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4)再生眼运动脱敏作用(EMDR)
EMDR技术包括睁眼想象暴露于创伤性事件,治疗过程中有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认知和情绪刺激性语言,伴随着持续性的视觉眼跟踪运动。有种假说认为快速眼扫描运动可以产生一种拮抗恐惧状态,因此具有与系统脱敏中放松练习相对等的作用。
药物治疗
(1)抗抑郁药物
最早的PTSD药物治疗研究是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米嗪结果显示疗效较好。后来有关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氟西汀等治疗PTSD的研究也证实,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警觉性增高和闪回症状,也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2)抗惊厥药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在对越战老兵的研究中,显示对中度的PTSD患者有明显的效果。
尚无药物对PTSD的各组症状都能产生满意疗效,在运用抗抑郁剂治疗PTSD时剂量与疗程同抗抑郁症的治疗、治疗时间和剂量都应充分,有人建议缓解后还应给予1年维持治疗。根据病人症状特点,其他可以考虑选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剂、抗痉挛药物、锂盐等。除非病人有过度兴奋或暴力性的发作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急性应激反应吃什么好
不同的食物对身体的调理和功效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去搭配好饮食才能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尤其是在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我们更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和改善,那么急性应激反应吃什么比较好呢,下面一起看一下吧!
1.蜂蜜
吃蜂蜜的好处
蜂蜜的成分含有葡萄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
蜂蜜怎么吃
冲水喝,即可,早晚使用就行。
2.莲子
吃莲子的好处
莲子有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健脾补胃,止泻固精,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
莲子怎么吃
可以煮粥喝。
3.西红柿
吃西红柿的好处
西红柿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
西红柿怎么吃
可以炒菜吃,煮汤喝。
疾病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但是只要治疗以后平时多注意也能恢复的更好,上面就是对急性应激反应吃什么比较好的介绍,希望在疾病恢复期间大家都能引起重视。
急性应激反应是怎么回事
急性应激反应即急性应激障碍(ASD),是指在遭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所产生的一过性的精神障碍,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最长不超过1个月。ASD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病因
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是ASD发生的直接原因。常见的精神创伤性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严重的生活事件
如严重的交通事故、亲人突然死亡(尤其是配偶或子女)、婚姻破裂、未婚有孕、被遗弃、被奸污、身患癌症、遭受失明或毁容、长期的夫妻或婆媳关系不合、难民移居异国、遭遇歹徒袭击、家庭财产被抢劫等创伤性体验。
2.重大的自然灾害
如遭受特大洪水、地震、火灾、风暴、泥石流等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和造成财产巨大损失的灾难。
3.战争
如经历过令人恐惧的战争的退伍军人、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或爱人的个体、因战争而导致明显残疾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前线士兵等。
4.隔绝状态
如长期被关进集中营身受酷刑虐待也可发生精神障碍。
治疗
ASD的治疗首选心理治疗,只有在下述三种情况时才考虑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
1.症状严重,单独的心理治疗无效或者焦虑恐惧特别严重;
2.既往有抑郁障碍,且对药物治疗有效;
3.睡眠障碍严重,心理治疗效果不佳。
以上就是专业人士为我们介绍的急性应激反应,这种症状其实我们平时并不常见,所以如果不懂这是怎么回事的朋友们不妨看一下上文中的说法,这样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急性应激反应的特征。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精神障碍的诊断特征
第一种:急性应激反应。是由于突然而来而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导致的一种精神障碍,表现为茫然,麻木,注意范围狭窄;定向力障碍,讲话言辞凌乱,有的还会出现木僵。而有的则表现为激越、活动增多无目的、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第二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有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有频频出现的痛苦经历的梦境再现。
第三种: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为时短暂的较为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
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症状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4.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5.儿童PTSD的症状特征
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PTSD的表现也可能不同。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症状,那就是创伤后应激反应了,我们知道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信息,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症状表现。
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病原因
1.严重的生活事件 如严重的交通事故,亲人突然死亡,尤其是配偶或子女婚姻破裂,未婚有孕,被遗弃,被奸污,身患癌症,遭受失明,毁容,长期的夫妻或婆媳关系不合,难民移居异国,遇歹徒袭击,家庭财产被抢劫等创伤性体验。
2.重大的自然灾害 如遭受特大洪水,山洪暴发,地震、火灾、风暴泥石流等的侵袭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和财产巨大损失的灾难,幸存亲属在灾后出现精神障碍。
3.战争场面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报道,当交战双方进行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中,由于遭受炮击轰炸甚至白刃战的恐惧体验,战斗中的士兵有的可发生精神障碍,导致发病。
4.隔绝状态 被关进集中营,身受酷刑虐待,有的可发生精神障碍,拘禁性精神障碍较常见上述各种应激源无疑都可促成发病,可事实上并非大多数遭受异乎寻常应激的人都会出现精神障碍,而只是其中少数人发病。这就表明个体易感性和对应激应付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之在分析具体病例时,要把应激源的性质、严重程度、当时处境和个性特点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及考虑。此外整个机体健康状况也有关系,若同时存在躯体重病或器质性脑病急性应激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可能随之提高。